- 年份
- 2024(5934)
- 2023(8486)
- 2022(7009)
- 2021(6105)
- 2020(5034)
- 2019(11125)
- 2018(10703)
- 2017(20618)
- 2016(10812)
- 2015(11524)
- 2014(11129)
- 2013(11180)
- 2012(10455)
- 2011(9446)
- 2010(9536)
- 2009(8870)
- 2008(8412)
- 2007(7468)
- 2006(6808)
- 2005(6115)
- 学科
- 济(68772)
- 经济(68724)
- 管理(31577)
- 业(28772)
- 方法(23103)
- 企(21674)
- 企业(21674)
- 数学(21078)
- 数学方法(20991)
- 地方(16487)
- 中国(13354)
- 农(13210)
- 财(12552)
- 学(12511)
- 地方经济(12162)
- 业经(11818)
- 贸(9833)
- 贸易(9829)
- 农业(9755)
- 易(9500)
- 环境(9450)
- 制(8799)
- 融(8107)
- 金融(8107)
- 银(7815)
- 银行(7775)
- 产业(7710)
- 务(7409)
- 财务(7405)
- 财务管理(7393)
- 机构
- 大学(162205)
- 学院(162162)
- 济(81934)
- 经济(80758)
- 研究(60495)
- 管理(60237)
- 理学(52336)
- 理学院(51735)
- 管理学(50968)
- 管理学院(50683)
- 中国(45319)
- 科学(36494)
- 财(34176)
- 农(32800)
- 京(32669)
- 所(31327)
- 研究所(28676)
- 财经(27692)
- 经济学(27199)
- 业大(26880)
- 中心(26265)
- 农业(25921)
- 经(25255)
- 经济学院(24428)
- 江(23337)
- 院(21208)
- 财经大学(20474)
- 北京(20179)
- 科学院(19453)
- 省(18713)
- 基金
- 项目(110358)
- 科学(86692)
- 基金(82899)
- 家(75117)
- 国家(74514)
- 研究(73340)
- 科学基金(62929)
- 社会(51571)
- 社会科(49142)
- 社会科学(49128)
- 基金项目(43991)
- 省(42030)
- 自然(41066)
- 自然科(40056)
- 自然科学(40042)
- 自然科学基金(39378)
- 划(35402)
- 资助(32968)
- 教育(31526)
- 编号(25697)
- 重点(25290)
- 发(24899)
- 部(24028)
- 国家社会(22967)
- 创(22797)
- 创新(21505)
- 科研(21410)
- 计划(21381)
- 教育部(20420)
- 人文(19999)
共检索到241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戈
不良资产占比和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是金融系统目前关注的两大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压降不良资产占比,使之既有利于不良资产占比的合理下降,又能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不良资产 货币政策 金融机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孔仙娥
2007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宏观经济与银行不良资产之间的内在联系被银行业普遍关注。在我国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的大背景下,对银行新增不良资产进行重点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在研究宏观经济波动与银行信贷经营的关系,分析宏观经济波动对不良资产影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止信贷资产质量大幅波动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汉飞 李宏瑾
经济增长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通货膨胀、银行贷款的违约均是这种风险的表现形式。经济增长的不良贷款效应讲的是经济增长速度与不良贷款率呈正相关关系,该效应的存在源于高收益总是与高风险相伴而生,其中不良贷款是社会冒险性创新的成本之一,而冒险性创新带来的宏观经济收益就是经济增长。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利用142个经济体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经济增长与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具有密切的正向(因果)关系。同时,同样增长水平的国家,有的国家不良贷款率高而有的低,存在不良贷款效应异常分野的现象。本文阐释了不同国家的制度差异与不良贷款效应的关系,实证结果也进一步表明制度质量的好坏对不良贷款率的高低有十分重要...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宏瑾
传统观点认为,高不良贷款率往往伴随着低经济增长或经济危机。但是,本文认为微观金融中的"高收益高风险"命题在宏观层面同样成立,而且制度因素对风险分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166个经济体的截面数据经验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率具有显著正向(因果)关系,制度的完善则对降低不良贷款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对理解我国高增长时期的金融风险和不良贷款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
不良贷款 经济增长 制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隆昌
降低不良资产与发展高效益资产研究王隆昌一、降低不良资产的措施降低不良资产的总方针是保全负效益资产,提高低效益资产的盈利水平,压缩非盈利性资产占用。具体措施有以下五个方面。1.合法追索,即根据经济合同法中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有关条款依法追索债权。具体要求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煜 张艳艳
降低不良资产处置成本是资产管理公司的重点研究课题,其中节约业务费用开支是关键。主要措施:一是国家采取严厉措施,促使地方政府严格执行国家给予资产管理公司的优惠政策;二是加大协调力度,降低不合理收费标准;三是开拓处置渠道,提高技术含量,大力降低处置成本。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 处置成本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平
四家AMC的组建与运作,大大解决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存量问题。而其不良资产的增量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信用环境,还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当前,国有银行急需一场“革命”——重建信用风险管理文化,不仅要增强自身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而且应该在与企业的业务往来过程中,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培养客户防范信用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
信用风险管理文化 重建不良资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玉峰 徐慎晖 黄德春
在目前经济新常态和国内外疫情影响的双重背景下,不良资产处置已经成为实现经济稳定发展、企业持续运营、金融环境提质的重要措施。如何在不良资产处置中实现债权债务和担保三方的帕累托最优,实现作为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债权回收和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的双重甚至多重目标,通过构建不良资产处置下的三方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何种博弈策略能够实现博弈参与方的"纳什均衡",并从经济法视角下得出担保方基于"双重困境"下履约的动机是债务方的重组收益及保证自身通过担保责任获取收益;当债务额度与债务减让之间的差异越大对债务方按时履约存在负向影响时,债务减让能有效降低债务方偿债压力;债权方的行为策略取决于债务本身及政策性债务减让额度,债权方亦面临"市场化"挑战。基于此,构建有序的债务公开市场和交易机制,有助于在经济法视角下实现动态"纳什均衡",提升不良资产化解效率,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稳健运行。
关键词:
经济法 AMC 不良资产处置 动态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