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1)
2023(9813)
2022(8087)
2021(7769)
2020(6414)
2019(14555)
2018(14302)
2017(26219)
2016(14615)
2015(16970)
2014(16818)
2013(16097)
2012(15069)
2011(13885)
2010(13883)
2009(13098)
2008(12969)
2007(11833)
2006(10480)
2005(9524)
作者
(38839)
(32567)
(32538)
(31172)
(20740)
(15264)
(14813)
(12658)
(12497)
(11711)
(11309)
(10908)
(10543)
(10498)
(10452)
(10004)
(9651)
(9509)
(9411)
(9164)
(8346)
(7796)
(7782)
(7416)
(7326)
(7319)
(7262)
(7185)
(6487)
(6461)
学科
(56210)
经济(56115)
管理(45009)
(34993)
(28727)
企业(28727)
中国(21961)
方法(21630)
数学(19098)
数学方法(18956)
(18123)
(16280)
(15404)
业经(12494)
(12355)
贸易(12346)
(12161)
(11289)
(10611)
银行(10603)
(10266)
(10060)
金融(10058)
环境(9810)
教育(9713)
地方(9629)
体制(9446)
(9372)
农业(9354)
(8752)
机构
大学(208317)
学院(200218)
(90730)
经济(89061)
研究(74863)
管理(73268)
理学(61955)
理学院(61188)
管理学(60342)
管理学院(59923)
中国(58127)
(45753)
(45276)
科学(39991)
(36076)
财经(34760)
中心(33178)
研究所(32117)
(31915)
(30096)
经济学(29972)
北京(29563)
(27707)
(27480)
(27471)
师范(27282)
经济学院(26784)
财经大学(25998)
业大(24501)
(23126)
基金
项目(129446)
科学(103438)
研究(100621)
基金(95587)
(82231)
国家(81570)
科学基金(69703)
社会(67026)
社会科(63497)
社会科学(63484)
基金项目(49161)
教育(47645)
(46855)
自然(40893)
(40780)
自然科(39940)
自然科学(39930)
编号(39388)
自然科学基金(39255)
资助(38895)
成果(35247)
(31539)
(30428)
重点(29855)
课题(29180)
国家社会(29022)
教育部(27904)
大学(27594)
(27510)
中国(27297)
期刊
(103263)
经济(103263)
研究(71279)
中国(51293)
(36604)
教育(32291)
管理(29681)
学报(28175)
科学(27049)
(26457)
大学(23967)
学学(20879)
(20155)
金融(20155)
财经(18797)
农业(18045)
经济研究(17294)
技术(16686)
(16343)
问题(13738)
业经(13690)
(13306)
世界(12231)
国际(11709)
图书(10954)
(10143)
(9159)
论坛(9159)
技术经济(9062)
(8703)
共检索到326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娟  
强政府、民主和法治是中国大学制度建设的三个关键因素。强政府是大学发展的积极推动力量,但如果政府管得太多,则容易导致缺乏自主能力的弱大学。民主是大学的组织特性和生存的重要方式,缺乏基层民主和学术民主容易导致大学的管理偏离学术规律和教育规律。法治是大学治理的重要手段,大学章程是大学实现依法治校的重要依据,主要意义在于确权、分权和行权。强政府、民主和法治三者,就中国当前的大学制度建设而言,法治是第一位的。因为只有在法治的轨道上,学术民主才能得到实现,强政府也才能更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霄兵  
2013年11月16日,教育部核准了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的章程。这是教育部第31号令《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实施以来,教育部首批核准的高校章程,标志着高校章程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制定、核准首批高等学校章程的意义推进高等学校章程建设,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一项重要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新中国大学制度的探索与实践,走了一条非常曲折和复杂的道路。它建立在三种大学制度模式的基础之上:一是西方国家的大学制度和大学理念,二是高等教育的"苏联模式",三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环境下探索的高等教育模式。这三种大学制度模式影响了新中国大学制度的选择和实践。由于我国对高等教育和大学性质的特殊认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任重道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劲松  朱蓉蓉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高校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以来,推动大学管理制度改革便成了教育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纵观十多年来我国大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成果,无论是"软件"条件还是"硬件"设施,我国高校离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还相去甚远。正视大学行政权力泛化现象,深入剖析行政权力在大学管理各层面、各环节的渗透现象,把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边界,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颜吾佴  
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大学管理制度,其核心是在符合我国国情的条件下实现高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因此,如何实现高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化大学制度,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士谦  马焕灵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种"法治思维"观念的提出使得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走进了"法治精神"时代,它要求现代大学的建设者们在将法律、法规视为一种必要的工具的同时,更要努力提高法的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努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戴洪义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依法治校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特征。阐述了依法治校在现代大学制度中的地位,政府对高校行政的主要方式,高校内部管理制约体制,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云川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理顺大学、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面向未来 ,作为控制者的政府应该成为“有限的政府” ,作为制衡者及孕育载体的社会应该成为“开放的社会” ,而作为生存与发展主体的大学应该成为“民主的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曾雄军  
大学与政府之间的权力边界问题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一个根本问题。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主体是高校自身而不是政府。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既是由政府自身的有限理性所决定的,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在现代大学制度建构中应把握好政府权力不能对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大学精神和行为施加限制这一基本原则。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叶隽  
蒋梦麟虽强调"萧规曹随",但其出任北大校长标志着中国现代大学场域的"美国大学模式"时代的到来。本文选择早期北大建设为入手处,凸显蔡元培出任校长时借用洪堡大学理念构建的"德国大学模式"的普遍意义,既区分德、美模式之不同,更以周鲠生领导的武汉大学建设为例,强调德国模式对现代中国大学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影响;进而更深层地揭示出北大改革对现代中国大学制度建设的意义,即这是在蔡元培的整体性教育国家(现代大学)理念支撑下的伦理学学理的体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元元  
深入推进民主管理,是当前深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综合改革和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是治理结构改革,治理结构改革的本质是不同权力主体间权力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优化,而明确不同权力主体的权力范畴,保障其正确行使职权,促进其发挥积极作用,也正是高校民主管理与监督的基本内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雄在《当代教育论坛》第7期撰文指出,大学、学术、政府和市场四力制衡是大学张扬"现代性"的制度诉求。我国长期实施的管制型大学制度曾经起到保护大学、稳定社会的历史性作用,但同时也压制了其现代性力量的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维富  
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了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才能促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但是我国现行的制度文化存在一些思想误区,官本位思想束缚,追求功利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本文基于对大学现代制度建设的研究,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构建制度文化环境和学校职能等方面进行探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高桂娟  
大学是一个文化组织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不同于现代企业制度 ,它应体现大学组织的文化特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取向 ,在于对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维护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优秀精神和传统 ;对外协调大学与社会的价值冲突 ,保障大学的文化地位。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 ,是大学制度文化取向的集中体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萤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教育规划纲要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师范大学以实施现代大学制度省级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迈出新步伐,改革的成效正逐步显现。现代大学制度宏观层面是学校和政府、社会的关系,本文重点探讨微观层面,即学校内部治理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