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0)
- 2023(15667)
- 2022(12988)
- 2021(12020)
- 2020(10157)
- 2019(23629)
- 2018(22997)
- 2017(44859)
- 2016(23575)
- 2015(26932)
- 2014(26990)
- 2013(26833)
- 2012(24691)
- 2011(22382)
- 2010(22565)
- 2009(21364)
- 2008(20496)
- 2007(18635)
- 2006(16326)
- 2005(14652)
- 学科
- 济(118776)
- 经济(118677)
- 管理(72408)
- 业(70778)
- 企(60170)
- 企业(60170)
- 方法(50439)
- 数学(45022)
- 数学方法(44587)
- 中国(32486)
- 财(31847)
- 融(29574)
- 金融(29570)
- 银(27609)
- 银行(27586)
- 农(26662)
- 地方(26595)
- 行(26540)
- 业经(23837)
- 制(23353)
- 务(22380)
- 财务(22320)
- 财务管理(22276)
- 企业财务(21358)
- 学(19983)
- 贸(18075)
- 贸易(18057)
- 农业(18054)
- 易(17479)
- 体(16258)
- 机构
- 学院(341315)
- 大学(340946)
- 济(154383)
- 经济(151393)
- 管理(134153)
- 理学(114737)
- 理学院(113638)
- 管理学(111889)
- 管理学院(111255)
- 研究(111187)
- 中国(93160)
- 财(72102)
- 京(69900)
- 科学(62369)
- 财经(57469)
- 中心(54447)
- 所(54348)
- 经(52155)
- 江(50795)
- 农(49981)
- 经济学(49338)
- 研究所(48684)
- 业大(45500)
- 经济学院(44304)
- 北京(43965)
- 财经大学(42867)
- 州(40834)
- 范(40395)
- 师范(39989)
- 院(39488)
- 基金
- 项目(219768)
- 科学(174094)
- 研究(162326)
- 基金(161363)
- 家(138134)
- 国家(136991)
- 科学基金(119605)
- 社会(105675)
- 社会科(100406)
- 社会科学(100379)
- 省(85377)
- 基金项目(85256)
- 自然(75775)
- 教育(74950)
- 自然科(74037)
- 自然科学(74017)
- 自然科学基金(72725)
- 划(70645)
- 资助(66930)
- 编号(65503)
- 成果(53000)
- 部(49666)
- 重点(49181)
- 发(47616)
- 创(45916)
- 课题(44406)
- 国家社会(44006)
- 教育部(43625)
- 创新(42967)
- 人文(42613)
- 期刊
- 济(171686)
- 经济(171686)
- 研究(102172)
- 中国(64974)
- 财(59524)
- 管理(50462)
- 融(47796)
- 金融(47796)
- 学报(46671)
- 农(44422)
- 科学(43370)
- 大学(36641)
- 学学(34379)
- 技术(31634)
- 财经(30290)
- 农业(28922)
- 教育(28633)
- 经济研究(28401)
- 经(26014)
- 业经(25520)
- 问题(21988)
- 技术经济(18729)
- 统计(18086)
- 理论(17522)
- 贸(17421)
- 策(16076)
- 财会(15986)
- 图书(15866)
- 商业(15857)
- 国际(15658)
共检索到520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金洋 余明桂 雷汉云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上市公司作为连接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关键纽带,合理评估上市公司的经济贡献并藉此引导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是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和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本文以2000~2021年所有在境内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为样本,立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从增加值、就业、创新三个方面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经济贡献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发现:第一,中国上市公司的经济贡献份额不断提高,主要来自制造业的稳定发展、第三产业对GDP和就业的贡献提升,以及非国有部门的发展。第二,上市公司经济贡献份额的增速远不及市值份额的增速。这两种增速的差异主要来自制造业、金融业、信息技术等行业,以及非国有部门和境内上市公司。第三,进一步研究表明,卖空机制的引入、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注册制改革等境内资本市场制度创新有利于上市公司经济贡献的提高,并缩小了上市公司的经济贡献与市值的份额差异。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小素
利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测算了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 1 985年后 ,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据此对我国的资本市场进行了定位。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贡献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曙光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我国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宏大战略视野和深刻历史洞察,为金融工作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是指引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金融各领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将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金
中国经济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完善金融体系迫在眉睫。目前,不少学者提出,鉴于理论上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风险控制和促进科技创新方面不如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实践中众多欧洲大陆国家正在向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演变,建议中国跟随世界潮流,努力建设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本文通过文献综述,从资本市场,经济增长、国际竞争力、综合国力这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入手,试图找到发展资本市场建设经济强国的路径。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经济强国 综合国力 国际竞争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严建红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有助于储蓄向投资转化,并直接为经济增长注入投资动力。实证研究表明,对接将促进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增长,到2005年,保险市场规模将达到3116亿元,保险深度从现在的1.7%上升到2.4%;股票市值达到近1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6%。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芮跃华
2010年,湖北证券期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0.89%,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所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3%,二者合计所占比重为4.92%。上市公司增加值的年增加额占GDP年增加额的比重为8.67%,推动GDP增长了2.01%,占湖北当年GDP增长率的比重为13.58%;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直接和间接所创造增加值的增加额占GDP的年增加额的比重为11.59%,推动GDP增长了0.56%,所占比重为3.78%。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增加值 GDP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荣 李永芳
上市公司的运营质量关系到证券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对近年来江苏省上市公司的调研,发现江苏省上市公司在证券化程度、上市公司量质、融资功能和结构、地区和行业分布,以及主体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从加快上市步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融资渠道多元化等方面进行完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层次显得尤为紧迫。
关键词:
上市公司证券化 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分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森 齐莲英
从中国证券市场的情况看 ,以国有控股公司为主体的上市公司 ,基本上代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因此 ,抓住上市公司 ,实际上也就抓住了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为此 ,我们以统计数据为基础 ,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对山西省上市公司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将对山西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重要作用。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 结构调整 绩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含伟 汪泓
本文采用我国1530家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的数据,首先通过对235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两个重要指标和全体上市公司的全样本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然后采用EVA评价方法对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进行"真实的盈利能力"测算,最后根据数据分析,对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的发展提出了客观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泽将 王颖
财务分析师向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如何作用于企业R&D支出及相应的经济后果较少受到关注。基于此,以2007—2015年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财务分析师对R&D支出的影响和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显示:(1)财务分析师跟踪显著提高了企业的R&D支出水平;(2)上述关系受到财务分析师声誉的影响,表现为非明星分析师跟踪对R&D支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3)政治关联强化了财务分析师对R&D支出的促进作用;(4)R&D支出在财务分析师影响经营业绩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依据上述发现,认为未来在重视财务分析师专业能力建设的同时,应减弱明星分析师业绩压力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贺宏 陈昱利 王可心
文章利用2007—2019年我国A股金融业上市公司的数据,验证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与资本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并以"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公司风险→资本市场反应"为分析路径,考察了金融业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与资本市场反应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会带来正向的市场反应,公司风险阿在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与市场反应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国有金融业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金融业上市公司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更能降低公司风险,进而带来正向的市场反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业安 韩梅
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拥有多个投资机会的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所面临的资金约束。本文将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与中国股票市场的特点相结合,对中国上市公司进行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可能方式和结果进行讨论。通过对华联超市借壳上市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企业采取内部配置和外部资金来源相结合的方式来放松股权融资约束,在此过程中涉及到公司治理问题、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券商行为。另外,在本例中没有发现企业进行低效补贴的证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邵毅平 虞凤凤
本文认为探究我国内部资本市场(ICM)有效性时应综合考虑关联交易(RPT)问题。因此文章在对内部资本市场和关联交易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究内部资本市场中的关联交易对我国公司价值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内部资本市场成员间的关联交易表现为促进公司价值提升,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来自公允的内部资本市场关联交易,尤其表现为内部资本市场关联流入;我国内部资本市场配置低效的结论主要与非公允的关联交易相关;外部资本市场的金融抑制状态,使得国内企业通过内部资本市场中的关联交易实现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放松融资约束、提升公司价值的目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饶静 万良勇
对于配股动机的研究主要缘于我国较为特殊的融资现象——股权融资偏好或过度融资。本文研究了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配股融资的关系。研究发现,西方经典的资本结构权衡理论以及代理理论均不能很好地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配股动机。由于我国特殊转轨经济环境决定了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具有典型的机会主义特征,这种机会主义的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构成上市公司偏爱配股融资的重要动机之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仁祥 童藤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金融发展要素分为基于金融结构论的金融中介发展指标及资本市场发展指标,运用1993~2011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的真实水平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并建立了反映短期波动的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在长期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中介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资本市场;在短期,我国金融中介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