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6)
2023(9546)
2022(8550)
2021(8148)
2020(6756)
2019(15671)
2018(15758)
2017(30135)
2016(16324)
2015(18374)
2014(18290)
2013(18140)
2012(16451)
2011(14742)
2010(14465)
2009(13031)
2008(12469)
2007(10528)
2006(9114)
2005(7714)
作者
(47910)
(39493)
(39234)
(37316)
(25136)
(19006)
(17799)
(15719)
(15026)
(13954)
(13689)
(13194)
(12429)
(12303)
(12127)
(12065)
(11878)
(11777)
(11208)
(11176)
(9920)
(9505)
(9453)
(8940)
(8795)
(8759)
(8749)
(8666)
(7964)
(7900)
学科
(61535)
经济(61464)
管理(47929)
(42716)
(35652)
企业(35652)
方法(30370)
数学(26186)
数学方法(25887)
(17323)
(15743)
中国(14642)
(14194)
业经(14002)
环境(13938)
地方(13294)
(11533)
农业(11471)
理论(11405)
(10370)
贸易(10366)
(10243)
技术(10096)
(10050)
(9374)
财务(9315)
财务管理(9300)
(9168)
教育(8860)
企业财务(8814)
机构
大学(229727)
学院(228389)
管理(94734)
(84725)
理学(83172)
经济(82765)
理学院(82266)
管理学(80749)
管理学院(80366)
研究(74541)
中国(53407)
科学(49999)
(49443)
(39119)
业大(38060)
(37389)
(36172)
研究所(34687)
中心(33648)
(31348)
北京(31029)
农业(30779)
(30515)
师范(30128)
财经(30083)
(27469)
(27455)
(26107)
师范大学(24484)
技术(24268)
基金
项目(167135)
科学(130285)
研究(121017)
基金(120261)
(105368)
国家(104517)
科学基金(89650)
社会(73455)
社会科(69490)
社会科学(69470)
(65836)
基金项目(65476)
自然(60451)
自然科(58910)
自然科学(58898)
自然科学基金(57817)
(55205)
教育(54871)
编号(49531)
资助(49027)
成果(38842)
重点(37065)
(35901)
(35067)
(34460)
课题(33546)
科研(32217)
创新(32070)
大学(31378)
计划(30383)
期刊
(89346)
经济(89346)
研究(62455)
学报(38369)
中国(38104)
(35101)
科学(35091)
管理(34513)
大学(28442)
学学(26838)
农业(25662)
(24961)
教育(24734)
技术(20959)
业经(15746)
(14466)
金融(14466)
财经(13246)
图书(13170)
经济研究(13020)
(12762)
科技(12401)
理论(12015)
资源(11797)
问题(11700)
实践(11379)
(11379)
(11060)
技术经济(10618)
林业(10579)
共检索到313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青  曲晗  张硕  魏杰  
实验研究了强壮箭虫对几种食物的摄食选择性和几种生态因子对其摄食率的影响,以及摄食的昼夜节律。结果表明,强壮箭虫首先选食蒙古裸腹,其次哲水蚤,再其次猛水蚤,不摄食褶皱臂尾轮虫。食物密度、温度和盐度对其摄食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其关系式分别为(1)Y=-0.0394X2+1.5861X-4.0500(R2=0.9235),(2)Y=-0.0514X2+1.3238X+7.3833(R2=0.9510),(3)Y=-0.0275X2+1.3992X-6.3571(R2=0.9041)。摄食的最适食物密度为每升100个裸腹(生物量15~20mg.L-1),摄食率为11.9ind.d-1;摄食的最适水温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颜云榕  卢伙胜  金显仕  
首先总结归纳了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与食物网研究中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胃含物分析法、碳氮稳定同位素法、特定化合物同位素法等实验方法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随后介绍了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与食物网最新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绩,主要包括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中食物组成、摄食方式、摄食量和食物用于机体各种生命活动分配方式,以及海洋食物网研究中以传统胃含物分析法为基础、以简化食物网为核心,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和生态系统模型的应用发展;最后,着重分析了我国海洋鱼类摄食生态和食物网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纪东平  卞晓东  宋娜  高天翔  
为研究荣成俚岛大泷六线鱼的摄食生态,于2010年3月—2011年2月逐月采集荣成俚岛近海482尾大泷六线鱼,对其进行胃含物分析。结果发现,大泷六线鱼为底栖生物食性鱼类摄食的饵料生物有10个类群,主要摄食鱼类,其次是多毛类、虾类、海藻类、蟹类和口足类等。食物组成随季节和体长而变化:除四季均大量摄食虾类外,春季还摄食蟹类和多毛类,夏季和秋季主要摄食鱼类,冬季摄食多毛类的比例最高;体长119 mm个体主要摄食鱼类、虾蟹类。摄食强度也随季节和体长而变化:夏季摄食强度最高,冬季最低(不停食);体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许莉莉  薛莹  徐宾铎  任一平  窦硕增  
根据2011年3—12月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5个航次底拖网调查,通过分析531尾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胃含物样品,对其摄食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摄食的饵料种类有60余种,虾类、蟹类、双壳类是其最主要的3种饵料类群,优势饵料生物有东方缝栖蛤(Hiatella orientalis)、疣背宽额虾(Latreutes planirostris)和钩虾(Gammarus sp.)等;其食物组成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和体长变化,全年均大量摄食虾类,夏季还摄食一定量的蟹类,秋季摄食多毛类和头足类的比例较高。随着体长的增长,大泷六线鱼摄食的饵料生物由小型甲壳类逐渐转变为体型较大的虾类和鱼类。大泷六线鱼的空胃率和平均胃饱满指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空胃率最高,冬季空胃率最低;平均胃饱满指数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典范对应分析表明,体长是影响大泷六线鱼摄食的主要因子,其次是底层水温、叶绿素a和pH。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薛莹  徐宾铎  高天翔  邱天龙  林龙山  
根据2007年秋季在北黄海进行的定点底拖网调查,对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的摄食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北黄海的细纹狮子鱼在秋季主要以虾类和底层鱼类为食,属于底栖动物食性鱼类,其优势饵料生物是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在调查海域最北部的1号站位,细纹狮子鱼还摄食了较多的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鱼卵。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水深、经度、纬度和体长对细纹狮子鱼的食物组成有显著影响(P0.05)。脊腹褐虾体长与细纹狮子鱼体长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326,P<0.05),而中华安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国平  周应褀  许柳雄  姜文新  
根据2004年8月-2005年3月在大西洋西部延绳钓作业捕获的大眼金枪鱼数据,对其摄食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西洋西部水域大眼金枪鱼主要摄食沙丁鱼、鱿鱼、虾类、乌鲂、帆蜥鱼等13种饵料类群,其中沙丁鱼为主要饵料。平均饱满指数和空胃率都有明显的月份变化。食物组成也有明显的月份变化,沙丁鱼是大眼金枪鱼的各月份主要饵料鱼种(平均为55.77%),其次是鱿鱼。当体长小于100cm时,随着体长增加,空胃率呈下降趋势;当体长大于100cm时,随着体长的增加,空胃率变化不大。当体长小于140cm时,平均饱满指数变化较大,当体长大于140cm时,平均饱满指数变化相对较小。各体长组大眼金枪鱼胃含物中沙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纪东平  卞晓东  宋娜  高天翔  
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逐月采集荣成俚岛近海的743尾斑头鱼(Hexagrammos agrammus),探讨其摄食生态特征。结果表明,斑头鱼为底栖生物食性鱼类,摄食的饵料生物包括11个类群,主要摄食多毛类(Polychaeta),其次是鱼卵、海藻类、海草类、口足类(Stomatopoda)、端足类(Amphipoda)和鱼类等。食物组成随季节和体长而变化:除四季均大量摄食多毛类以外,春季还摄食口足类和虾类,夏季还摄食鱼类和蟹类,秋季还摄食鱼卵和鱼类,冬季摄食鱼卵比例最高;体长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学武  唐启升  
:1998年 9月利用对虾养殖土池中的赤鼻进行了摄食与生态转换效率的观察研究。结果显示 ,赤鼻是典型的浮游动物食性鱼类 ,偏食大型桡足类和介形类 ,无明显摄食节律性 ;消化道日均食物含量 1.2 196g·(10 0g) -1·d-1,排空率 0 .3141g·(10 0g) -1·h-1,日摄食量 10 .813 5g·(10 0g) -1·d-1;食物转换效率 35 .0 8% ,能量转换效率 39.30 %。渤海赤鼻的年饵料需求量约为 870 0 0t。研究结果表明 ,较高的生态转换效率保证了赤鼻较高的生长率 ,因此较低的浮游动物生物量可支持这一鱼种较高的生产力 ,这被认...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童玉和  李忠义  郭学武  
本研究应用汞质量平衡模型评估了黄海南部银鲳的日摄食量,为5.87gwet/100gwet/d。结合1998~2000年海上声学评估获得的资源量,计算了黄海南部银鲳年饵料消耗量为4.78×105t,食物转换效率为1.46%。根据观察食道侧囊和分析胃含物,确认水母是银鲳的食物源之一,食道侧囊能够高效碾磨水母,是银鲳重要消化器官,胃内鳞片不是银鲳摄食对象。亟需对银鲳摄食水母的生态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确定银鲳控制水母暴发的潜在可能性。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郭学武  唐启升  
鱼类摄食量的评估通常包括对个体摄食量的评估和对种群摄食量的评估。前者主要有室内直接测定法、基于消化道内含物的方法、生物能量学方法、化学污染物质量平衡法以及根据耗氧量间接计算法等 5类方法。后者有生物能量学方法和多元回归模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平川  张立斌  潘洋  张涛  李朝霞  班绍君  
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以菲律宾蛤仔为饵料对脉红螺的摄食行为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温度达到10.40℃时,脉红螺第一次出现摄食行为,日均摄食量为0.01 g/个;非交配期内,摄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温度达16.20℃时,摄食量达最大值,为0.54 g/个,摄食周期为4 d;进入交配期后,脉红螺摄食量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同时与交配率呈负相关关系;当温度达到18.05℃,交配率达最小值0.03,脉红螺日均摄食量达到最大的5.32 g/个,此时摄食周期为3.72 d。非交配期摄食量(c)与温度(t)间回归关系为c=0.01t2-0.24t+1.18,r=0.97,交配期摄食量(c)分别与温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忠胜  姚俊杰  宋娇  熊伟  何丁  
2014年,将广西的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引种入贵州开展驯养试验,对菲牛蛭的摄食与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引种菲牛蛭摄食系数随着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在体重小于1 g时摄食系数最大,为0.89±0.60,体重在1~4 g时为0.54±0.45,体重在4~10 g、11~17 g的摄食系数分别为0.37±0.26、0.24±0.18。(2)引种菲牛蛭平均快速代谢期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延长,体重小于1 g时平均快速代谢期最短,为(3.30±0.82)d,体重在1~17 g之间时快速代谢期相近,约为6~7 d。(3)引种菲牛蛭增重率随体重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其中...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东  张继红  王文琪  董美涛  王忠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水法测定了温度、体重对虾夷扇贝摄食率的影响。分别对5、10、15、20、25℃5个温度梯度下,A、B、C、D、E5个规格虾夷扇贝的摄食率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软体部干重对虾夷扇贝的摄食率影响显著(P0.05);在实验温度5~25℃范围内,温度对虾夷扇贝的摄食率和吸收率影响极显著(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林显鹏  朱增军  李鹏飞  
根据2008年4月~2009年2月东海区渔业资源大面积定点底拖网调查所捕获的渔获样品,对龙头鱼进行食性及其季节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龙头鱼属肉食性鱼类,且存在严重的同类相食现象。龙头鱼全年摄食的饵料种类数共有48种,优势饵料种类为龙头鱼、七星鱼、中国毛虾、太平洋磷虾、六丝矛尾虾虎鱼等。其中,春季的优势饵料种类为六丝矛尾虾虎鱼、细螯虾、龙头鱼等;夏季的优势饵料种类为龙头鱼、中国毛虾、七星鱼等;秋季的优势饵料种类为龙头鱼、七星鱼、细条天竺鲷等;冬季的优势饵料种类为七星鱼、带鱼、龙头鱼等。鱼类为其主要饵料类群,樱虾类、磷虾类、长尾类为其次要饵料类群。龙头鱼全年摄食率为47.26%,平均饱满系数为3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秦伟  马玉舸  刘伟荣  
由于阳澄湖天然饵料资源遭到破坏 ,导致养殖成蟹的规格趋向小型化 ,为此 ,对中华绒螯蟹生活环境的天然饵料和人工投喂的饵料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对阳澄湖自然环境中的水温、pH值、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研究 ,以期找到影响湖泊围网条件下中华绒螯蟹摄食的外在因素 ,并与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的摄食情况进行对比 ,以找到更科学合理的投喂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