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4)
2023(7869)
2022(6609)
2021(6415)
2020(5241)
2019(12248)
2018(11972)
2017(22838)
2016(12072)
2015(14164)
2014(13787)
2013(13939)
2012(13573)
2011(12462)
2010(12649)
2009(11879)
2008(11939)
2007(10810)
2006(9697)
2005(8996)
作者
(35039)
(29189)
(29049)
(27898)
(18886)
(14032)
(13202)
(11468)
(11229)
(10508)
(10092)
(9831)
(9710)
(9338)
(9304)
(9007)
(8844)
(8432)
(8341)
(8278)
(7622)
(7140)
(7017)
(6655)
(6641)
(6508)
(6462)
(6362)
(5943)
(5919)
学科
(61197)
经济(61141)
(34334)
管理(33619)
(29018)
企业(29018)
方法(24688)
数学(20590)
数学方法(20370)
中国(18921)
(15711)
贸易(15699)
(15402)
(14249)
业经(13926)
地方(11808)
(11724)
(10991)
产业(10536)
(10002)
金融(10002)
(9925)
(9895)
银行(9887)
(9614)
(9385)
(9120)
农业(9038)
技术(8845)
关系(8682)
机构
大学(186164)
学院(183825)
(88717)
经济(87316)
研究(69809)
管理(69296)
理学(58873)
理学院(58200)
管理学(57469)
管理学院(57102)
中国(54970)
(40702)
科学(38270)
(37382)
(34809)
研究所(31477)
财经(29915)
中心(29819)
经济学(28767)
(27347)
北京(26661)
(26331)
经济学院(25856)
(25502)
(24930)
(23886)
师范(23706)
财经大学(22189)
业大(21846)
(21139)
基金
项目(114982)
科学(91986)
研究(86081)
基金(85910)
(74444)
国家(73913)
科学基金(62990)
社会(57577)
社会科(54934)
社会科学(54925)
基金项目(43719)
(40713)
教育(38673)
自然(37856)
自然科(37051)
自然科学(37043)
资助(36536)
自然科学基金(36456)
(35486)
编号(32994)
成果(27826)
(27170)
(26419)
重点(26111)
国家社会(25155)
中国(25135)
(23849)
教育部(23804)
课题(23540)
人文(22581)
期刊
(100479)
经济(100479)
研究(60507)
中国(38202)
管理(29220)
(26796)
科学(26112)
学报(25140)
(23886)
大学(19942)
教育(18761)
(18619)
金融(18619)
学学(18561)
经济研究(17228)
农业(16795)
(15898)
财经(15843)
国际(15828)
技术(15648)
业经(14247)
(14059)
问题(13854)
世界(12904)
(10388)
技术经济(10271)
统计(9037)
现代(8689)
(8673)
论坛(8673)
共检索到290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崔大沪  
本文以多种指标分析了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态演变状况,并选择了14个国家进行了相关比较,表明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不仅取决经济快速增长,还取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新型工业化是提升中国21世纪初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国战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钢  刘吉超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十年以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加入WTO十年以来,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虽然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下降,而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上升,但中国目前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都有所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增强是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动力,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保持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一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虽然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本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莉,杭敬,路正南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蓝庆新  王述英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式下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本文构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并以此为分析框架 ,对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以这些问题为基础 ,提出了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选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耿弘  孙学玉  
本文通过企业规模与产业集中度、规模结构和分工与协作、广告支出与R& D投入等不同层面的对比,分析了中国产业组织国际竞争力的缺陷与不足,并就其成因以及如何培育与提高中国产业组织国际竞争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宏  
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实力飞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加入WTO的进程中市场必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因此,研究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与相应的结构调整,是当前至关重要的问题一、中国工业的市场与竞争力分析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产...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晓华  
随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碳减排措施越来越广泛的实施,碳排放成本将进入企业的成本函数,具有低碳排放能力的企业将拥有"低碳竞争力",进而影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由于不对称的减排义务,现阶段发达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受到削弱,但是从长远来看,发达国家由于碳减排的约束率先行动,更可能在未来的全球低碳经济秩序中抢占先机。向低碳技术、低碳产业转型不但成为未来决定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而且能够创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莉,杭敬,路正南  
本文选取产业贸易竞争指数与产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科学性、可行性角度出发,动态分析中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竞争态势。对各类产业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做出判断,据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小蒂  孙景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呈现上升趋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呈现下降趋势。本文就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动态变化的影响做了经验分析,揭示了该影响在不同产业中的差异性,并对“差异”形成的机理做了理论探索。从长期看,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东麒  桑百川  
文章通过建立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评价体系,对中国10类产业部门入世以来国际竞争力现状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能源密集型产业以外,其他类型产业国际竞争力均高于入世之前;工业制成品产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增幅要大于初级产品产业部门;竞争优势增长是推动各产业国际竞争力上升的主要动力;资本密集型产业成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增长最强的部门。虽然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不同程度提升,但未来仍面临国际国内双重挑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童霞  吴林海  
本文从中国出口贸易的视角评判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障碍,从而得出了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性路径选择——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争取在若干个优势产业领域中能够主宰或影响国际标准,形成与发达国家竞争的某种格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江静  路瑶  
基于ISIC的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对于OECD国家相对实际竞争力水平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纺织服装、造纸等低技术产业竞争力较强,中低技术、中高技术行业的相对实际竞争力较弱。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较大的影响,2000-2008年中国与27个OECD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原材料购进价格的相对提高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明显带有行业差异性,低技术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这两大类产业竞争力受原材料价格提高影响更为明显,而中低和中高技术产业则几乎不受影响;能源相对价格的提高对除了炼焦和精炼石油制品以外的其他几乎所有行业竞争力带来负面影响;劳动力相对价格的提高也大大降低了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低技术产业受其影响最为明显。从长期来看,技术能力的提高才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根本途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传忠  
产业竞争力归根结蒂是一个产业组织问题 ,形成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是培育和增强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决定性条件。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条件下 ,为迅速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必须形成一种网络型寡占市场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