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33)
2023(2697)
2022(2286)
2021(2070)
2020(1733)
2019(3638)
2018(3517)
2017(6185)
2016(3709)
2015(4048)
2014(3999)
2013(3788)
2012(3634)
2011(2992)
2010(3756)
2009(3738)
2008(3517)
2007(3224)
2006(3090)
2005(3121)
作者
(9773)
(7924)
(7802)
(7715)
(5228)
(3720)
(3657)
(3062)
(2956)
(2921)
(2810)
(2636)
(2631)
(2511)
(2452)
(2411)
(2339)
(2316)
(2309)
(2294)
(2151)
(2007)
(1951)
(1905)
(1879)
(1857)
(1798)
(1766)
(1703)
(1694)
学科
管理(12355)
审计(12114)
(10660)
经济(10635)
(10327)
(9548)
企业(9548)
各类(5879)
(5702)
(5660)
中国(4842)
(4122)
(3723)
方法(3695)
(3586)
财务(3577)
财务管理(3510)
企业财务(3399)
业经(3338)
体制(3050)
工作(2969)
(2933)
银行(2933)
地方(2793)
(2789)
(2728)
制度(2726)
(2661)
(2652)
教育(2648)
机构
大学(46799)
学院(46386)
管理(17212)
(15967)
经济(15405)
研究(14536)
中国(13963)
理学(13906)
理学院(13792)
管理学(13619)
管理学院(13527)
(12563)
(11240)
(10050)
财经(9032)
中心(8344)
(8044)
(7692)
(7549)
科学(7138)
(6925)
北京(6610)
财经大学(6601)
(6166)
(6159)
会计(6135)
师范(6129)
(5988)
银行(5919)
审计(5881)
基金
项目(25629)
研究(21034)
科学(20109)
基金(18186)
(15284)
国家(15102)
社会(13616)
科学基金(13065)
社会科(12836)
社会科学(12829)
教育(10161)
(10006)
成果(9149)
编号(9060)
基金项目(8983)
(8105)
自然(7491)
资助(7264)
自然科(7233)
自然科学(7232)
自然科学基金(7087)
课题(6849)
(6446)
项目编号(6063)
重点(6045)
(5972)
(5744)
(5732)
(5726)
阶段(5726)
期刊
(22799)
经济(22799)
研究(18694)
中国(17982)
(12552)
审计(9282)
教育(7847)
(7004)
金融(7004)
管理(6630)
(6069)
学报(5978)
科学(5158)
会计(5125)
大学(5103)
财会(4892)
学学(4473)
财经(4468)
(3814)
图书(3726)
经济研究(3534)
农业(3503)
业经(3310)
技术(3282)
通讯(3260)
会通(3249)
书馆(3127)
图书馆(3127)
(3039)
内部(2993)
共检索到88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贺宝成  沈玉芳  王家伟  
雾霾是当前国家着力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审计是推进雾霾治理的重要途径和力量。文章以雾霾治理审计的现实困境透视为逻辑起点,着重分析归纳了美国雾霾治理审计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从审计规范、审计技术、审计队伍和结果问责四个维度提出完善我国雾霾治理审计的现实路径,以期为推进雾霾治理提供有益的理论视角与实践探索。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贺宝成  武晓霞  
雾霾治理审计是推进国家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制度设计,具有里程碑意义。但从雾霾治理审计现实来看,存在审计主体责任不明晰、协同性不够等问题。文章深入解析了国家审计、企业内部审计以及社会审计三大审计主体责任,并提出了三大主体协同的基本构架,以期为推进雾霾治理审计主体机制的完善提供有益探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高波  
近几年来,高校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问题相当严重,搞得高校学术环境乌烟瘴气,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学术雾霾的预防治理,深刻剖析学术雾霾产生的根源及造成的影响,通过加强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加大对制造学术雾霾案件的处罚力度等措施,让教师"不想、不能、不敢"学术违规,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干净文明"的学术氛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邹添华  马兴梅  
首先,通过雾霾相关知识介绍和例举过往历史事件,说明了雾霾的严重危害。其次,通过空气质量标准的国内变化与国际对比分析,指出北京雾霾背后的真正原因。最后,建议雾霾治理要边发展、边治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要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及早行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世宏  夏杰长  
雾霾是大气这种公共池塘资源被过度消耗从而表现出来的显著负外部效应。公共池塘资源由于产权界定的非可分性导致了治理上的囚徒困境。高昂的交易费用决定了彻底的私有化或者完全的中央集权不利于解决雾霾治理的囚徒困境。基于政府主导的环境技术服务协同创新、基于环境规制的强制性和基于社区居民参与的公众性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技术服务合约实施的执行和监督成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丽英  
我国已经将对雾霾的治理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且从中央财政中拨付巨额资金专项用于大气污染防治。从近两年的防治效果来看,雾霾天气虽然有所减少,但是与雾霾天气直接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工作的进程推进缓慢,雾霾治理资金的使用效果尚未显现出来。本文认为,建立健全雾霾治理审计监督机制,有助于加强雾霾治理资金的使用效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韩峰  
本文以2006~2017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国家审计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国家审计不仅能够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调节地方财政支出偏好等机制推进本地区雾霾污染治理,而且对周边地区也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该结果在更换空间权重矩阵、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控制模型内生性后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大气十条"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审计的雾霾污染治理效应;国家审计对I型及以上大城市、Ⅱ型大城市及其周边城市的雾霾污染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中小城市的影响不显著。本文结果表明,充分发挥国家审计治理功能、推进跨区域协同审计,对于推进雾霾污染联防联控、提升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新宁  
2015年3月中旬,欧洲多地持续遭遇强雾霾袭击,英国伦敦重拾"雾都"的帽子,法国巴黎著名地标埃菲尔铁塔几近"消失"……持续的雾霾天气,引发欧洲民众的普遍焦虑,同时也使雾霾再次成为全球性关注话题。由大气污染引起的雾霾天气频发,并不只是我国特有的情况,所有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国家中,几乎每一个国家都经历过这样一个从污染到治理的过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原  和绿茵  
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与北京市环保局联合发布了《北京大气污染治理历程:1998~2013》研究报告(下称"治霾报告"),报告对北京过去15年来的治霾历程进行了回顾与评估,认为过去15年来北京市通过种种努力,尤其是在燃煤与机动车控制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得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不可否认的是,北京市在过去15年的雾霾治理中确实做出了巨大努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全希  
2013年新年第2个周末至1月29日,我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雾霾,出现了笼罩范围特别大、持续时间非常长、极其严重的空气污染,众多城市PM2.5超标上百倍,各地口罩脱销,人们足不出户,高速公路、机场因能见度不足被迫关闭,肺病患者激增,部分重污染企业减产停产。当前,中国正进入各类环境与健康事件的高发期,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广泛关注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君民  张浚业  
自2013年入冬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雾霾现象,影响了城市出行,对人体健康也有非常大的潜在危害。雾霾的形成,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的大量排放。除了居民生活排放的因素,企业在这一问题中理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由于相关GHG(温室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量又可以折算为二氧化碳当量来表示,所以企业的有害气体排放问题实际上就是企业碳排放的一系列问题。早在1987年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岚   刘彦良   吴勋  
随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逐步在地方政府展开,政府环境责任审计已经被纳入国家制度层面。面向雾霾治理这一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工作,本文以地方人民政府作为多元一体化审计对象,以政府环境决策责任、执行责任、管理责任与监督责任审计为主要审计内容,引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演绎雾霾治理压力、状态与响应的全过程政府环境责任审计评价框架,并构建基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预算配置、政策实施、能源结构等雾霾治理压力的8个审计评价指标,基于空气质量改进效果与大气环境治理水平等雾霾治理状态的7个审计评价指标,基于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项目、环境保护资金、环境保护监督等雾霾治理响应的21个审计评价指标,以期为政府环境审计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艳媚  王翔  
环保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了对重污染行业向环保行业转型的思考。本文以钢铁行业(重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环保)为例,以该行业中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近年来占用的经济资源、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钢铁行业存在消耗大量政府补助、资产回报率低、就业承载力较低等问题;而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盈利能力较好,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且潜在的就业机会能够妥善解决转型中产生的人员就业问题。因此,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来看,推进钢铁行业的过剩产能向环保行业转型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唐嘉忆  陈煦江  
雾霾常态化已是事实,按照雾霾污染的经济属性,达成治污减霾目标的核心是加快市场化的雾霾污染物排放权交易,从而缓解资源紧张、大气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日益不平衡的现象。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人们摒弃过去高耗能、快增长、重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把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所以排污权交易这一市场方法得以推行。但在我国,排污权交易发挥其作为新型经济手段,引导和调控宏观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究其根本是因为针对排污权交易的会计处理难以标准化,从而使得市场化调剂遇阻。从雾霾防治角度出发,以排污权交易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应规范雾霾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核算;根据污染物排放权时效的差异展开分析,得出排污权的会计属性应为资产类;计量上需结合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会计计量属性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上对属于长期资产的排污权应进行摊销及减值测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