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2)
2023(9239)
2022(7550)
2021(6881)
2020(5841)
2019(12879)
2018(12315)
2017(23713)
2016(12568)
2015(14093)
2014(14150)
2013(13555)
2012(12398)
2011(11008)
2010(11498)
2009(11529)
2008(10493)
2007(9620)
2006(8479)
2005(8202)
作者
(34635)
(28582)
(28383)
(27127)
(18130)
(13604)
(13127)
(11207)
(10878)
(10227)
(9830)
(9710)
(9177)
(9115)
(9088)
(9086)
(8431)
(8394)
(8134)
(8106)
(7129)
(6960)
(6797)
(6552)
(6523)
(6517)
(6404)
(6248)
(5726)
(5629)
学科
(43515)
经济(43427)
管理(42297)
(41660)
(35028)
企业(35028)
(27551)
金融(27549)
(26134)
银行(26125)
(25197)
中国(21758)
(19661)
(19380)
方法(17649)
数学(15294)
数学方法(15115)
(13262)
财务(13230)
财务管理(13192)
企业财务(12627)
业经(11942)
(11809)
(11483)
中国金融(11272)
(11181)
保险(11090)
体制(10314)
(9695)
制度(9664)
机构
大学(173078)
学院(172932)
(73229)
经济(71491)
管理(64818)
研究(54566)
理学(54139)
中国(54038)
理学院(53594)
管理学(52699)
管理学院(52380)
(42902)
(35470)
财经(32364)
(29294)
科学(28874)
中心(28418)
(27314)
(26113)
财经大学(24368)
经济学(24174)
(23640)
(23356)
(23128)
金融(22936)
研究所(22843)
北京(22591)
银行(22201)
(22003)
经济学院(21778)
基金
项目(109316)
科学(86431)
研究(82286)
基金(80472)
(68353)
国家(67795)
科学基金(59277)
社会(54184)
社会科(51461)
社会科学(51450)
(42172)
基金项目(41845)
教育(38061)
自然(36482)
自然科(35666)
自然科学(35655)
自然科学基金(35036)
(34865)
资助(33292)
编号(32532)
成果(27670)
(26990)
(24858)
重点(24728)
(23313)
课题(23197)
国家社会(22941)
(22412)
(22370)
教育部(22181)
期刊
(81134)
经济(81134)
研究(58495)
(40208)
金融(40208)
中国(39487)
(35575)
管理(26494)
学报(23151)
(22112)
科学(21285)
大学(19208)
学学(18274)
财经(17055)
教育(16716)
技术(14941)
(14365)
农业(13302)
经济研究(12443)
业经(11544)
理论(9943)
问题(9859)
财会(9418)
实践(8937)
(8937)
会计(8503)
(8323)
国际(8023)
现代(7822)
(7724)
共检索到281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一场灾难,都会对我们的经济、金融以及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每一次金融危机也是一笔财富,它给我们提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小川  
本文从金融稳定与道德风险的关联性出发,探讨在保持金融稳定的同时防范道德风险的理论与实践道路。文章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金融稳定与道德风险具备互作用关联性,由于系统性银行体系或支付体系的不稳定所造成的经济与社会成本是灾难性的,因此需要金融安全网,但是金融安全网设计与运行的偏差将导致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倾向更高,从而进一步降低金融稳定,因此在机制设计上如何寻求高度金融稳定与低道德风险的平衡是世界性的政策挑战;第二,良好的破产机制是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道德风险的突破口,但是体制与机制的不健全约束了破产机制实施;第三,金融机构破产面临行政性关闭、立法、司法、清算受偿顺序、时机、补偿和保护性监管等多个技术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元芳  吴超  
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深入,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企业初步建立了以董事会、监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了股东、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层的权利和义务。但在现有法人治理结构的框架下,商业银行较长的委托代理链条,导致经营过程中仍存在着大量的道德风险。为此,本文对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有效解决"形似而神不似"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革  
金融危机中,对于是否救助陷于困境中的大型金融机构,政府面临着两难选择:救助将强化金融机构"大而不倒"意识,引发道德风险;不救助将深化金融危机。两难中的较优选择应为救助与监管并举。救助是一时的应急之举,监管则是长久的措施。在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中,应注重对大型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防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曹元芳  王若平  
近年来,金融道德风险已成为我国金融业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在论述国外对金融道德风险研究前沿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西兰、中国台湾等主要国家或地区对金融道德风险的防范经验,总结出可供我国借鉴的启示,对提高我国金融道德风险的防范水平、维护金融稳定、确保金融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军  
在风险管理体系中,道德风险管理体系的缺失,以及道德风险控制的软约束,越来越成为金融风险频发、群发、聚发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不断加深,如何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已迫在眉睫。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翔  
诱导需求、过度消费和医患合谋等诱发的道德风险,严重影响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信息不对称是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疾病治疗的不确定性为道德风险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传统付费方式的缺陷和以药养医的医疗服务价格补偿机制是引发道德风险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因。要加强对医疗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的有效约束和控制,增加博弈成本,防范和控制道德风险,推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事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盛和泰  
防范和化解保险道德风险可以从产品设计、承保、防灾防损、理赔等多方面着手。道德风险表现形式和实施手段的多样化是由其诱发因素的多重性决定的,如信息不对称、合同后机会主义的存在、投保人期望效用的最大化导致逆选择等。保险人可以通过以若干变量适应不同风险类型的投保人、增加过错推定奈款、约定损害赔偿、有效运用免赔务款、完善保险合同奖惩系统和启用共保条款等产品设计环节对保险合同的特殊安排,来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和防范道德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魏瑞清  
失业保险领域的道德风险问题已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道德风险的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防范失业保险领域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是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举措。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天琦  
金融消费者保护成为次贷危机后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认为,在金融交易中,金融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金融消费者需要保护。市场可以对消费者提供一定的保护,但是由于市场失灵,无法给金融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保护,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金融消费者需要政府(管理部门)来提供保护,但是政府并不必然比市场聪明,也会出现监管失灵。监管者的专业知识要高于普通消费者,关键是要不断提高政府提供保护(监管者保护)的有效性,防止政府失灵。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同时,必须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钱水土  
本文主要分析了风险投资中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并通过对国外风险投资道德风险控制的制度设计的研究,得到了关于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一些相关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庞瑞芝  吕越  刘建明  
本文在分析河北省易县的小额信贷扶贫社运作案例的基础上,针对小额信贷模式在中国运行中存在的农民道德风险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小额信贷模式——基于开发性金融理论指导下的小额信贷运作;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发现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克服小额信贷实践中的农民道德风险问题;结合国家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完善小额信贷模式在我国实践的若干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懿  蒲勇健  
激励机制事关不良资产处置效率。本文在构建资产管理公司简单委托代理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包含道德风险行为的委托代理模型,并通过两模型最优契约结果的对比分析,对资产管理公司的激励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分析结果认为:提高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处置收益的分享比例是防范道德风险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如果激励不足,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的道德风险问题就会加剧;增加资产管理公司的分享比例同时起到增强资产管理公司的努力程度和有效抑制道德风险行为的作用;为防范道德风险,采取激励政策的同时要建立约束机制,加强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