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40)
- 2023(4991)
- 2022(4026)
- 2021(3986)
- 2020(3401)
- 2019(7817)
- 2018(7616)
- 2017(15060)
- 2016(8395)
- 2015(9220)
- 2014(9465)
- 2013(9402)
- 2012(8576)
- 2011(7486)
- 2010(7565)
- 2009(7330)
- 2008(7819)
- 2007(7287)
- 2006(6511)
- 2005(6285)
- 学科
- 管理(31959)
- 业(27704)
- 企(25381)
- 企业(25381)
- 济(24891)
- 经济(24858)
- 银(17711)
- 银行(17566)
- 行(16220)
- 制(15325)
- 方法(13462)
- 财(12390)
- 数学(11071)
- 数学方法(10973)
- 融(10318)
- 金融(10318)
- 度(10189)
- 制度(10183)
- 业务(10110)
- 务(9441)
- 财务(9418)
- 财务管理(9390)
- 企业财务(9009)
- 银行制(8634)
- 中国(7329)
- 体(5962)
- 业经(5910)
- 学(5892)
- 策(5646)
- 理论(5511)
- 机构
- 大学(110342)
- 学院(108402)
- 管理(44310)
- 济(42550)
- 经济(41304)
- 中国(38955)
- 理学(35288)
- 理学院(34860)
- 研究(34693)
- 管理学(34427)
- 管理学院(34162)
- 财(26083)
- 京(24281)
- 银(24251)
- 银行(23288)
- 行(21747)
- 农(20507)
- 科学(20385)
- 中心(19344)
- 财经(19326)
- 江(19085)
- 所(17967)
- 经(17616)
- 农业(16139)
- 州(16112)
- 研究所(16022)
- 北京(15228)
- 业大(14958)
- 财经大学(14796)
- 融(14559)
- 基金
- 项目(65852)
- 科学(51365)
- 基金(49097)
- 研究(45958)
- 家(43014)
- 国家(42658)
- 科学基金(36694)
- 社会(28871)
- 社会科(27487)
- 社会科学(27475)
- 基金项目(25674)
- 自然(24899)
- 省(24571)
- 自然科(24369)
- 自然科学(24363)
- 自然科学基金(23964)
- 教育(21504)
- 资助(21261)
- 划(21091)
- 编号(17395)
- 部(15011)
- 成果(14771)
- 重点(14648)
- 性(14267)
- 创(13606)
- 科研(13099)
- 教育部(13005)
- 创新(12784)
- 发(12447)
- 人文(12428)
共检索到188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伟平 张娜
本文研究资本监管与流动性约束的交互效应对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资本监管会促使商业银行调整表内外资产结构,减少表内贷款发放,扩张表外未使用贷款承诺业务,严格执行监管惩罚措施有利于抑制商业银行表内外信贷增长;(2)资本监管与流动性约束具有互补性,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非线性影响依赖于流动性比率的大小,流动性比率越高,其促进资本监管压力下的信贷紧缩效应越明显;(3)逆周期监管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减弱资本监管与流动性水平交互作用对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负向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查亚华
强化管理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收息率查亚华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收息率低的现象已愈来愈危及银行自身经营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不利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有碍于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向国际惯例靠拢,甚至导致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贷款收息率低主要表现为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明东 陈学彬
本文基于中国持续大规模顺差的现实背景,从国际收支顺差的流动性分配效应角度解释了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结构特征之谜,并利用微观面板数据检验了2001~2009年银行结售汇市场份额特征对信贷供给及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国际收支顺差的流动性分配效应是中国银行业流动性结构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国际收支持续大规模顺差导致的流动性供给主要集中在大型银行;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形下,结售汇市场份额越大的银行,其信贷供给意愿和能力越强,对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反应敏感度越低。这种资金来源渠道的数量机制能解释中国银行业的结构性行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董晖
世界银行在贷款支付管理方面,有一套不同于商业银行贷款、且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根据几年来从事中国林业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支付管理工作的经验,对世界银行贷款支付管理的原则、程序和特点,作一简要总结。针对其支付管理的优越性,结合我国现行银行体制改革及国内资金建设项目的特点,提出在今后国内项目资金管理中可供借鉴的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钱崇秀 宋光辉 许林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加剧,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采用我国112家商业银行2011—2016年的财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超额贷款和不良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并检验了流动性两大假说。结果显示:当期超额贷款和前期不良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具有先负向后正向的U型影响关系,体现出流动性权衡策略;当期不良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具有负向的影响,体现出流动性螺旋特征;当考虑超额贷款与不良率的交互效应时,商业银行会提高流动性权衡策略的阈值,更为积极地补充流动性,避免二者的叠加效应引发流动性风险。最后,本文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的完善和政府监管角度提出了相关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冬辉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配置的特征研究出发,采用流动性缺口法度量存贷款期限错配的流动性风险,基于VAR模型分析了存贷款期限错配的影响因素,利用协整分析找出期限错配与相关因素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进一步描述了变量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引起流动性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存贷款期限错配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善民
农户信用评定一直被视为缓解农户融资约束的有效途径。基于演化博弈模型,深入分析破解农户融资难题的微观机制,在我国首个信用县农户信用评定的准自然实验基础上,运用DID模型有效识别并测度农户信用评定对农户融资可得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户信用评定显著促进了农户融资可得性,并且这种正向关系对农户生产型贷款更显著。进一步,运用PSM-DID模型进行的稳健性分析,所得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因此,需要构建农户信用信息的采集、评价平台,推动信贷资源流向农村,实现普惠金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元元 黄辉 邢宏杰
在贷款五级分类实施过程中,有诸多影响贷款五级分类真实性的因素,需制定相关制度、办法,推进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开展。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贷款五级分类 不良贷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尤家荣 唐玫秋
论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机制尤家荣,唐玫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必将走向市场,从而面临变幻莫测的经营风险。作为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资金的专业银行,也必然要向商业银行转轨,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国岭 陈柔
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思考刘国岭陈柔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是企业贷款的主要提供者。认真研究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社会资金的损失和浪费,促使货币资金在产业、行业、地区、部门、企业间合理流动,提高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和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雨云 赵志宏
一、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模式的确立(一)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模式的产生风险管理产生于本世纪3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风险管理已经成为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重点和金融管理当局的主要监管对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在贷款资产风险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不懈的探索,如贷款三查制度、审贷分离集体审批制度、贷款工作目标管理、历次清理贷款以及"压逾活动"等等,但是由于各种办法和手段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和相互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