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94)
- 2023(8478)
- 2022(6887)
- 2021(6266)
- 2020(5363)
- 2019(11822)
- 2018(11303)
- 2017(22024)
- 2016(11624)
- 2015(12908)
- 2014(12819)
- 2013(12446)
- 2012(11490)
- 2011(10206)
- 2010(10768)
- 2009(10817)
- 2008(9840)
- 2007(9026)
- 2006(8082)
- 2005(7825)
- 学科
- 管理(40808)
- 济(40783)
- 经济(40696)
- 业(40002)
- 企(33390)
- 企业(33390)
- 融(27520)
- 金融(27518)
- 银(26221)
- 银行(26216)
- 行(25292)
- 中国(21689)
- 制(19856)
- 财(19270)
- 方法(16285)
- 数学(14274)
- 数学方法(14161)
- 务(13090)
- 财务(13061)
- 财务管理(13027)
- 企业财务(12491)
- 体(11649)
- 业经(11283)
- 中国金融(11272)
- 险(11178)
- 保险(11087)
- 农(11047)
- 体制(10304)
- 度(9942)
- 制度(9941)
- 机构
- 大学(157570)
- 学院(156952)
- 济(69630)
- 经济(68006)
- 管理(60740)
- 中国(51142)
- 理学(50357)
- 理学院(49897)
- 管理学(49228)
- 研究(48980)
- 管理学院(48927)
- 财(41760)
- 京(32050)
- 财经(31158)
- 经(28220)
- 中心(26289)
- 江(25280)
- 科学(24169)
- 财经大学(23472)
- 经济学(23330)
- 银(23320)
- 融(23075)
- 所(22898)
- 金融(22665)
- 银行(22411)
- 经济学院(21074)
- 行(21045)
- 州(20522)
- 人民(20453)
- 北京(20422)
- 基金
- 项目(97630)
- 科学(78221)
- 研究(75084)
- 基金(73040)
- 家(61132)
- 国家(60601)
- 科学基金(53734)
- 社会(50627)
- 社会科(48108)
- 社会科学(48098)
- 基金项目(37858)
- 省(37202)
- 教育(34273)
- 自然(32333)
- 自然科(31631)
- 自然科学(31625)
- 自然科学基金(31108)
- 划(30573)
- 资助(30035)
- 编号(29812)
- 制(25962)
- 成果(25402)
- 部(22744)
- 重点(21716)
- 国家社会(21514)
- 性(21085)
- 创(21050)
- 课题(20925)
- 教育部(20621)
- 人文(20046)
共检索到263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丹 黄珊珊
经过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反思,国际社会认识到,为避免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倒闭对金融体系产生严重冲击,兼顾防范道德风险的需要,构建高效协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机制至关重要。前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中,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统筹协调和靠前指挥,
关键词:
风险处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康安
近年来,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相关部门积极稳妥地对包商银行、锦州银行、恒丰银行等多家高风险机构进行了有序处置,地方政府在资产重组、引入战略投资、税收减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践中发现,地方政府处置金融风险时仍然存在规则执行变形走样、风险处置机制衔接不畅、清晰可信的触发机制缺失、考评问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属地责任压而不实,风险隐患层层累积。
关键词:
风险处置机制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晓欣 李军帅
解决不良资产风险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本文揭示不良资产与金融危机的一般规律,指出管控好不良资产率是避免金融危机爆发的关键,西方发达国家频繁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当代经济虚拟化背景下金融危机首先爆发进而引发实体经济危机,不良资产处置金融活动引发系统性风险呈现不同的特征、路径及危害,只有秉持货币金融“公器”标准才是合理配置市场资源与化解系统性风险的根本。中国在没有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保持40多年经济持续增长,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的金融体系及其与经济运行相契合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不良资产处置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是与西方“市场经济规则”不同的实践创新。中国应从化解风险职能、支持不良资产处置与经济增长同步以及金融市场规范化、国际化的角度,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保持经济高质量增长,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有才
强化内控机制防范金融风险谢有才1997年是金融系统防范金融风险年。年初,人行绍兴市分行按照总行、省分行的工作部署,在防范金融风险过程中,提出了实现“三安工程”的目标,即在全市人民银行系统实现“行泰库安”,在全市金融系统和全社会实现金融平安,干部职工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晓龙
今年4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维护金融安全的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并就维护金融安全提出六项任务。为了更好地宣传贯彻这一精神和理念,本刊结合这六项任务,从金融安全网的建设、金融机构治理、金融对外开放、金融人才建设等角度,约请相关专家学者对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晓龙
今年4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维护金融安全的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并就维护金融安全提出六项任务。为了更好地宣传贯彻这一精神和理念,本刊结合这六项任务,从金融安全网的建设、金融机构治理、金融对外开放、金融人才建设等角度,约请相关专家学者对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毳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金融风险处置成效显著,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银行业金融风险处置的基本情况,然后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
银行业 金融风险 处置 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丹 武斌 夏梓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国际社会认识到,高效处置金融风险离不开必要的处置措施和工具支持。危机后,主要发达经济体着力解决处置当局处置手段不足的问题,纷纷通过立法进一步充实处置措施和工具。我国现行金融法律法规对金融风险处置的措施和工具虽有规定,但同实践需要和国际标准相比,
关键词:
风险处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课题组
存款保险机构是国际金融风险处置和危机应对的重要平台存款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存款人权益的重要制度安排,是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支柱之一。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形成重创,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主要经济体应对危机的经验表明,建设一个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是增强公众信心、维护金融稳定、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机制。危机也表明,存款保险制度设计是否科学、有效在防范和处置风险中的作用大不一样。危机后,
关键词:
风险处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戚桂林 刘西顺
近年来 ,由于在协助处置金融风险和机构整合中的强制与不合作、以及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剥离中的“撇帐行为” ,使得金融风险处置效果基本上处于一种“夹生状态”。问题就出在 ,没有严格按照合作博弈的基本规则去操作这个本属于合作博弈范畴的事务。要改变目前这种“夹生状态”的出路在于 :让参与博弈的各利益主体在自愿、平等、公正、互利和协作前提下 ,通过广泛的合作博弈 ,分散、支解甚至消除金融风险 ,协助处置中责任不清、数据不明、道德风险和资金匮乏等问题 ,借助合作博弈下的强制性协议增强金融风险处置的市场性、合作性和约束力 ,以便更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共同做好金融风险协助处置这个大课题。
关键词:
处置金融风险 合作博弈 农村信用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立芳
金融风险处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复杂性,来自原有的金融交易秩序已经陷入失序或者无序状态。某市LG公司的风险处置实践表明,地方政府在企业破产倒闭和金融高度风险的临界点上,采用适当干预和市场操作手段,及时引入并激活外在变量参与企业重组,通过一系列扎实的组织、撮合、协调、协商等工作,引发参与各方朝着预期方向转化和优化,进而形成共同治理和修复交易秩序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金融风险 处置 共同治理 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志刚
本文首先从供给与需求相统一的分析框架出发,讨论了决定经济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的基本力量,分析了潜在产出与实际产出在我国变化的特殊性。进而,通过对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增长轨迹的回顾,揭示我国经济在过去的增长中,如何较好地发挥了人口红利、制度红利、结构红利、赶超红利和土地红利,成功应对了内外部的不利经济冲击,维持了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的供给和需求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动能虽然能够继续维持经济的增长,但是结构性矛盾日益暴露,资产负债快速扩张下拉动的经济增长,在早期可能对实体经济有"挤入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动能转换 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