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
- 2023(1320)
- 2022(1051)
- 2021(988)
- 2020(804)
- 2019(1845)
- 2018(1921)
- 2017(3378)
- 2016(1930)
- 2015(2215)
- 2014(2239)
- 2013(2300)
- 2012(2092)
- 2011(1997)
- 2010(2084)
- 2009(1990)
- 2008(2128)
- 2007(1849)
- 2006(1828)
- 2005(1616)
- 学科
- 管理(9784)
- 济(6514)
- 经济(6508)
- 业(5231)
- 企(4676)
- 企业(4676)
- 资源(4640)
- 环境(3889)
- 和(3049)
- 人事(2427)
- 人事管理(2427)
- 方法(2310)
- 划(2299)
- 发(2147)
- 学(2113)
- 生态(1998)
- 中国(1963)
- 地方(1902)
- 农(1791)
- 财(1725)
- 理论(1717)
- 数学(1661)
- 数学方法(1643)
- 制(1506)
- 业经(1500)
- 开发(1465)
- 组织(1403)
- 利用(1344)
- 策(1323)
- 农业(1287)
- 机构
- 大学(28882)
- 学院(28848)
- 管理(12583)
- 理学(10040)
- 研究(10022)
- 理学院(9930)
- 济(9837)
- 管理学(9780)
- 管理学院(9724)
- 经济(9504)
- 中国(8713)
- 科学(7284)
- 京(7009)
- 所(5596)
- 研究所(5141)
- 财(5138)
- 江(4872)
- 中心(4790)
- 农(4625)
- 北京(4607)
- 范(4298)
- 师范(4276)
- 州(4194)
- 业大(3951)
- 省(3792)
- 财经(3779)
- 资源(3730)
- 科学院(3632)
- 农业(3586)
- 院(3551)
共检索到47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丰杉
2015年4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协办,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理论与实务研究"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来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等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主要嘉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杨,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财政部国库司司长娄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程子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陈文学,国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杜文鹏 闫慧敏 杨艳昭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缓解中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中国近期提出的全新概念,现阶段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障碍。本文首先通过对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收录的围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研究核心的295篇文章进行分析,从文献年代、作者、研究单位、载文期刊以及研究内容等角度阐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研究概况;然后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和实践研究三大方面具体阐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研究现状及成果。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相关研究现处于初期阶段,相关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并不完善;研究属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研究领域存在明显合作现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构成要素、核算方法与表式结构是现阶段的研究热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技术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理论基础的研究十分匮乏,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界定与核算、自然资源资产与负债价值化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的方法论研究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笑雪 宁平
2015年4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工经所")主办、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协办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来自国内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及《会计之友》杂志社的代表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工经所书记史丹研究员主持开幕式并介绍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霖
前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成果既有概念、定位、思路和方法各异的瓶颈,也有核算目的、信息组成、核算技术和产出形式上达成的一致性观点。本文针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价值管理信息的需求,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服务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功能定位,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学理渊源,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财务资产负债表、国民资产负债表、环境经济核算的异同进行反思,重点分析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与负债账户的理论进展,提出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视域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设计原理与信息框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伟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能够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信息支撑功能、自然资源资产监测预警功能以及管理决策支持功能,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完善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从2015年开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试编工作,至今已形成了多种编制模式,成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在数据填列、产权归属和责任界定、计量属性与计量范围、价值量核算等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就此开展研究,以期从理论与实践方面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雪敏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工作,开展资源环境核算、算好"资源账"和"管理账"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虽尚无国际先例,但许多国家以联合国发布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2012)为标准,在本国开展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这些资源环境核算理论与实践为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基于此,文章对国内外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提出当前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及研究展望。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编制 价值评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青龙 郭丕斌
【目的】为弥补已有核算只关注传统自然资源的不足,进一步充实、发展中国独有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理论,探索编制纳入环境容量资源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方法】与中国污染物排放控制实践紧密结合,对纳入环境容量资源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理论进行分析,以山西作为资源与环境容量载体的水为例,编制2018—2020年山西省水资产负债表。【结果】(1)中国污染物排放控制实践为环境容量资源纳入核算提供了现实可行性;(2)环境容量资源纳入核算后,资产核算包括传统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两大类,负债核算包括资源过耗和生态破坏两大类,环境损害归为环境容量资源过耗负债核算;(3)2018—2020年,山西省累计超额使用水环境容量资源资产42.25亿元,水资产负债差额期末(累计)值为79.73亿元;研究时段山西省使用水环境容量资源资产547.50亿元,占同期使用水资产价值的53%。【结论】可以将环境容量资源作为资产大类纳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理论应该与中国自然资源管理实践紧密联系;与自然资源使用总量控制制度相结合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理论的可行突破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慧敏 刘娜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考察我国自然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保护和规范利用的重要依据,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持续相协调的生态文明国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出发,概括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内涵与意义;其次,概述浙江省、内蒙古、河北省和深圳市四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现状并指出试点地区的经验启示;最后,将其编制步骤具体归纳为五步,并以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为参照,结合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分析,建立了自然资源利用指标和生态环境保护指标两个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评价提供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爱香 宋旭阳
探索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阶段其编制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回顾国外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研究的演进历程,总结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发现国际上自然资源核算研究虽较为成熟,但由于国别之间的差异性,使得既有研究无法完全满足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的需要。因此,文章从构成要素、理论比较、框架探索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并结合实践阐明了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现状与前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徐子蒙 贾丽 匡小国
本文沿着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思路,在分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目标和假设的基础上,探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要素、结构,以及编制期间和方法,提出应根据生态服务价值科学划定供给区和受益区,建立多元多层次的生态补偿机制及生态服务的市场交易场所,并以资产的生态敏感性排序编制报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姚霖 余振国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已有自然资源核算理论与核算方法的积累,为破解自然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核算难点奠定了基础;因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对象的多重属性,以及"服务自然资源管理,防范生态风险,评价政府生态责任"的功能定位,赋予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计量假设、核算路径、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同"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与"国家资产负债表"存在差异;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可以"狭义自然资源"为核算对象界定,按"先单项再综合;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存量再流量;先试点后推广"的技术原则展开编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素波 张思奇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是保护自然资源、考核领导干部任期绩效和离任审计的关键举措,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及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下,为理清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检索得到的相关文献作为基础数据信息,利用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相关研究的发文量、支持基金、收录期刊、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展开具体分析,并进一步构建关键词时区分析图、关键词共线分析图、关键词聚类分析图、关键词突现分布图,以期能够全面地反映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的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趋势,并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向书坚 郑瑞坤
自然资源负债核算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中难度最大的问题,也是目前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亟需攻关的重点。本文探讨了自然资源负债确认的理论契合点,搭建了自然资源负债确认与经典资产负债核算不能匹配的桥梁,从资源配置原理角度探讨了自然资源负债确认的条件、计量及责任分摊,并通过包含资产负债变动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将其予以披露,整体上实现了自然资源负债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三大关键性问题与经典资产负债核算理论一脉相承的要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婕 刘玉洁 潘韬 封志明 杨艳昭 葛全胜
生态损益核算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重要部分,是对自然资源分类核算的扩展和补充。本文梳理生态损益核算的总体思路,系统总结生态损益核算技术,以围场县为例进行实证,遵循先实物后价值的核算原则,选择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按不同的生态服务指标进行实物量和价值量的核算,并在已有的核算基础上计算各类型生态系统的实物量参数和价值量参数,以便根据面积统计数据进行快速简洁的核算比较。研究发现:围场县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总值为338.99亿,与2013年相比增加了0.04%。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草地、森林、湿地,核算期间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价值量分别下降0.06%和0.22%,湿地生态系统价值量增加4.47%。研究成果有助于全面理解和量化自然资源数量变化和质量变化带来的生态效应,并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核算提供数据基础。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生态损益核算 围场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俊杰
依据重要性原则、自然属性原则、存量属性原则、不可再生原则和不重复核算原则,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的资源应该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湿地、水域和矿产六大类。土地资产、权益和负债可以被定义为生态足迹方法中的土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环境负债可以被定义为已消耗的矿产资源。这种界定使得土地资源和矿产(环境)的资产、负债和权益的概念都清晰明了,且其数量和价值核算都变得更容易。使用收益现值法和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法核算土地资源价值,不仅考虑了土地的经济价值,还考虑了其气候调节等方面的非经济价值,从而避免了土地价值低估。基于中国2006—2020年的相关数据编制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显示,中国自然资源的权益价值是相应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约68倍,也比物质资本存量高出一个数量级。与其他编制结果的比较可以说明,利用生态足迹方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可行的,相对简单,可操作性强,且结果比较可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