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3)
- 2023(294)
- 2022(231)
- 2021(208)
- 2020(180)
- 2019(501)
- 2018(390)
- 2017(903)
- 2016(475)
- 2015(561)
- 2014(528)
- 2013(560)
- 2012(571)
- 2011(478)
- 2010(480)
- 2009(453)
- 2008(501)
- 2007(474)
- 2006(395)
- 2005(385)
- 学科
- 济(2747)
- 经济(2744)
- 方法(2143)
- 数学(2085)
- 数学方法(2085)
- 管理(1731)
- 业(1663)
- 企(1465)
- 企业(1465)
- 财(938)
- 务(801)
- 财务(801)
- 财务管理(800)
- 企业财务(789)
- 市场(640)
- 融(632)
- 金融(632)
- 制(515)
- 银(505)
- 银行(505)
- 贸(498)
- 贸易(498)
- 易(481)
- 行(473)
- 券(363)
- 中国(356)
- 农(346)
- 证(342)
- 证券(338)
- 体(280)
- 机构
- 大学(8044)
- 学院(7550)
- 济(3833)
- 经济(3760)
- 管理(3445)
- 理学(2953)
- 理学院(2933)
- 管理学(2923)
- 管理学院(2904)
- 财(2333)
- 中国(2144)
- 研究(2037)
- 财经(1919)
- 经(1798)
- 融(1576)
- 金融(1555)
- 财经大学(1521)
- 京(1512)
- 经济学(1374)
- 经济学院(1270)
- 中心(1129)
- 商学(1123)
- 商学院(1112)
- 银(1106)
- 银行(1067)
- 江(1066)
- 上海(1014)
- 行(1002)
- 北京(952)
- 金融学(927)
共检索到11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鸿群 王先甲
目前物业管理市场准入门槛较低,造成市场上存在的企业众多,良莠不齐,行业亏损严重及开发商垄断经营,浪费了社会资源,也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因此,本文从物业管理市场准入角度出发,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Salop,S.模型分析目前物业管理行业处于这种亏损状态的原因,提出从最大化社会福利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市场容纳理想的企业数目只能是自由进入市场的企业数目的一半,政府应制定物业管理市场准入制度,提高物业管理市场准入门槛。
关键词:
物业管理企业 市场准入 政府 制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修璐 沈荣芳
勘察设计咨询是智力服务,勘察设计咨询业务涉及社会环境、安全与公众利益。因此,对从事勘察设计咨询的企业或个人实行市场准入管理是国际惯例。 建立勘察设计咨询市场准入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工程设计咨询质量,其核心问题是确定市场准入控制的对象、标准、方法与服务主体的法律责任。不同的经济体制有着不同的市场准入管理制度,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和其他WTO成员国家勘察设计市场准入制度的比较研究,分析两种管理制度存在的差异与问题,探讨适应我国国情并符合WTO原则的勘察设计咨询市场准入制度的调整思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四川大学国际商务与投资研究中心课题组 蒋国庆 焦芳 杨柳 张力 唐国强 彭芳
加入WTO后国内以计算机以及其网络服务为代表的信息市场将以较快速度对外商开放 ,国外具有明显优势的这类企业与其产品的市场渗透可能对本省区同类企业构成较大影响 ,省内新兴信息与网络产业将随之面临新的市场机遇与经营风险。处理好信息市场开放与信息产业及其产品的市场准入与管理问题是本地区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国外先进的信息管理创新技术等短缺资源和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的关键。因此 ,如何使贸易保护与自由化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动态平衡 ,在开放本省区信息市场的同时尽快构筑起符合WTO规则的有效市场保障机制是四川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加入WTO 信息产业 市场准入 保障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惠春
基于信息比较优势理论建立的农村信用社贷款配置选择模型及对苏北23个县域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限制以后,企业贷款市场和农户贷款市场形成了不同的竞争格局,由此改变了农村信用社在两个市场上的信贷资金配置策略,使其支农"意愿"增加,对农户的贷款强度和广度均显著提升;同时,竞争使得农村信用社信息成本降低,农户贷款价格下降。但是农村信用社在农户贷款市场的垄断地位使其仍然拥有较强的客户选择权和定价权。因此,构建竞争性、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需要引入商业性金融机构,还需要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信用社 江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兵 李丹 孟德峰
本文基于2006~2010年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分析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对缓解不同类型农户信贷约束的影响,进而分析新一轮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效果。结果表明,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会显著降低中西部地区农户的信贷约束,尤其是对于一般村和富裕村的农户是如此,却显著提高了贫困村农户的信贷约束。这说明新一轮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提高了有还款能力农户的信贷可获性,较好地满足了这部分农户的有效信贷需求。农村金融体系改革要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限制,鼓励农户参与合作性组织,避免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必要的干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建强
一、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与退出管理存在的问题 进入2001年以来,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的管理已存在着越来越不相适应的情况。一方面,法律法规的不配套,使基层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的管理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另一方面,从中央银行监管的角度看,确实很有必要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问题实施有效而规范的监管。这些问题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艳 马庆泉
本文所指的资产管理人是指为个人、银行、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基金、社会团体、政府机构等提供投资管理服务的公司。它是连结投资者与金融市场的桥梁。在资产管理业务中,投资者与资产管理人结成委托一代理关系。资产管理人依据法律法规和委托人的意愿管理委托人的资产。这一委托一代理关系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它使资产委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楼文龙
银监会自成立以来,在新的监管理念引导下,以提高监管有效性为核心,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和"放松金融管制、改善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创新"的监管导向,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方法,顺应经济与金融发展环境的变化,不断地从制度到政策、从个性到共性、从局部到一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符贵兴 付胜华
比较各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监管可以发现,监管的严格程度大相径庭,但从根本上是保护竞争与限制竞争的原则差异。通过对各国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及其绩效的实证分析,发现严格的准入监管与银行发展、产业效率负相关,但与银行危机正相关。文章回顾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监管后,认为放松准入监管将有助于我国银行业发展,并就提高放松准入监管绩效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银行监管 市场准入 监管绩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齐萌
融资融券交易的试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之中。如何有效的控制和防范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是试点工作的核心和基础。而作为防范风险关键的市场准入监管,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难题,其中标的证券的市场准入监管更是风险防控的关键。通过比较境外的先进经验,找出标的证券市场准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为融资融券交易的试点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融资融券 标的证券 市场准入监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新存
为全面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商业银行应加强存贷款利率的管理。首先应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和监管导向,坚守支持实体经济的宗旨,贯彻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政策意图。同时,应有助于提升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在同业竞争中保持应有的优势地位,维护好与客户的关系。加强利率管理,应注重加强体制机制建设,通过内控机制建设抓长效,通过考核机制建设抓实效。当然,更要注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尤其是利率波动风险和业务处理中的操作风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存贷款利率 风险防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易小兰 蔡荣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放宽市场准入下农户借贷渠道选择行为以及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的扩大对农户正规信贷需求及其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年收入较高、劳动力人数较多且借贷用于非农生产的农户家庭更倾向于选择农村正规借贷渠道,其中年收入次之的农户家庭更偏好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而年收入较低、劳动力人数较少且家有儿童、借贷用于消费、用于应急的农户家庭则更多地选择民间借贷;乡镇一级是否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正向影响农户正规信贷需求及其信贷可得性,但后者在统计水平上不显著。虽然放宽市场准入能够极大地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但是对于农户而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差别不大。建议有关部门推动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差异化定位和特色化发展,立足“三农”需要,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形成政策支持合力,积极促进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从而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易小兰 蔡荣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放宽市场准入下农户借贷渠道选择行为以及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的扩大对农户正规信贷需求及其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年收入较高、劳动力人数较多且借贷用于非农生产的农户家庭更倾向于选择农村正规借贷渠道,其中年收入次之的农户家庭更偏好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而年收入较低、劳动力人数较少且家有儿童、借贷用于消费、用于应急的农户家庭则更多地选择民间借贷;乡镇一级是否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正向影响农户正规信贷需求及其信贷可得性,但后者在统计水平上不显著。虽然放宽市场准入能够极大地丰富农村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