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3)
- 2023(15034)
- 2022(12010)
- 2021(11271)
- 2020(9127)
- 2019(20515)
- 2018(20421)
- 2017(38661)
- 2016(20707)
- 2015(23791)
- 2014(23494)
- 2013(23004)
- 2012(20783)
- 2011(18599)
- 2010(18916)
- 2009(17727)
- 2008(17807)
- 2007(16216)
- 2006(14561)
- 2005(13552)
- 学科
- 济(91121)
- 经济(91007)
- 业(87591)
- 企(69657)
- 企业(69657)
- 管理(67569)
- 农(47726)
- 方法(33642)
- 业经(32221)
- 农业(31782)
- 中国(30186)
- 财(25976)
- 数学(25525)
- 数学方法(25375)
- 制(20252)
- 技术(18265)
- 地方(17875)
- 贸(17867)
- 贸易(17848)
- 务(17825)
- 财务(17782)
- 财务管理(17758)
- 易(17433)
- 策(16948)
- 理论(16785)
- 企业财务(16736)
- 体(15900)
- 和(15441)
- 划(15426)
- 发(14765)
- 机构
- 学院(298455)
- 大学(288749)
- 济(132191)
- 经济(129837)
- 管理(116520)
- 理学(98991)
- 研究(98852)
- 理学院(98091)
- 管理学(96908)
- 管理学院(96370)
- 中国(81150)
- 京(60921)
- 财(59341)
- 农(57096)
- 科学(54739)
- 所(48179)
- 江(46844)
- 财经(46424)
- 中心(45723)
- 农业(43216)
- 研究所(43081)
- 业大(42799)
- 经(42303)
- 经济学(40209)
- 北京(38520)
- 范(36996)
- 州(36807)
- 师范(36712)
- 经济学院(36316)
- 院(34954)
- 基金
- 项目(189161)
- 科学(150851)
- 研究(148558)
- 基金(136196)
- 家(116288)
- 国家(115102)
- 科学基金(100049)
- 社会(97066)
- 社会科(91579)
- 社会科学(91551)
- 省(75193)
- 基金项目(71589)
- 教育(67583)
- 编号(62384)
- 划(60997)
- 自然(59321)
- 自然科(57994)
- 自然科学(57983)
- 自然科学基金(57003)
- 资助(53680)
- 成果(49915)
- 发(43573)
- 课题(42988)
- 部(42975)
- 创(42451)
- 重点(42381)
- 国家社会(40468)
- 业(40173)
- 创新(38925)
- 制(38921)
- 期刊
- 济(160115)
- 经济(160115)
- 研究(91231)
- 中国(68547)
- 农(60134)
- 财(47354)
- 管理(46386)
- 农业(40732)
- 科学(40006)
- 学报(38208)
- 教育(36632)
- 融(31858)
- 金融(31858)
- 业经(31816)
- 大学(31630)
- 技术(30146)
- 学学(29581)
- 经济研究(24446)
- 财经(23610)
- 业(22144)
- 问题(21471)
- 经(20661)
- 世界(17731)
- 技术经济(16698)
- 贸(16326)
- 农村(15174)
- 村(15174)
- 现代(14782)
- 农业经济(14761)
- 经济问题(14429)
共检索到466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楠 杨思澎 余京洋
西部地区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区域,人才是强化西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西部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人才缺位困境尤为突出,如农业基础人才源头性缺位、农业现有人才整体性缺位、高端人才区域性缺位等。强化西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要做到完善基础教育机制,培育本土农技人才,形成地区发展内生力;发挥农林高校作用,推进学科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助力地区发展转型;加强地区吸引力,建立健全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提升地区发展活力;提升地区建设水平,促使优秀人才扎根西部,夯实地区发展基础;瞄准关键环节用好高端人才,补足弱点短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业现代化 人才支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刚
<正>农业保险是管理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金融工具,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和保障农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以下简称河北监管局)深刻践行监管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推动河北省农业保险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提标、扩面、增品成效显著,经济补偿和服务“三农”功能有效发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二威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发展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是助推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着发展困境,表现为:农业现代化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素质不高,农业现代化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不符合现代市场发展要求等问题。据此,要找准症结所在,靶向发力,从顶层引领、内在动力和外部驱动三方面着手,完善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培育好发展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构建好发展现代农业的共享机制,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农业科技 现代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朝
本文从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问题。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包括以人为本、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强化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以及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随后,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如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产业链不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最后,提出了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俊显 罗贵榕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就成了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三农"发展不充分矛盾的重要内核。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符合"农"情,有利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发展的优化选择。本文通过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生产体系基本动力不足、产业体系一体化和信息化发展薄弱、经营体系可持续能力低等问题进行分析,在此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及经营体系,助推我国农村、农业的振兴以及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宇正
职业教育通过培养高技能人才加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工作世界受科技、生产组织方式、工作关系等要素变化的影响,急需省思高技能人才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演进、内在逻辑与行动路向。在实践演进上,我国技能型人力资本紧跟产业与市场需求步伐,适配区域经济促使专业产业耦合,并形成融合化育人目标,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在内在逻辑上,职业教育构建以人为本的技能人才培养政治观,完善响应经济社会需求的育人机制,凸显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全流程功效。在行动路向上,职业教育急需形成理性向度与人本主义兼具的技能人才观,构建科技元素与手段融汇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挖掘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职教文化内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留科 吴次芳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重要途径 ,其发展可分四个阶段 ,目前正处在第二阶段。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措施应把农民增收放在重要位置 ,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实现农村生态化 ;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现代经营管理思想武装农业 ;根据区域优势利用理论 ,重视农业结构调整等。土壤科学对农业现代化有重要作用 ,它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土壤科学应立足于为“三农”服务 ,强调土壤保护 ,为农业结构调整和构建土壤安全体系服务 ,确保农业现代化的
关键词:
土壤科学 农业现代化 生态安全 优势利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良恕
90年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展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卢良恕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12亿人口中,农民占80%左右,农业产值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现代化进程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中国建立45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成贵 郑有贵
本文采用思辨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反思。文中着重阐释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在改革之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生的技术和制度选择的失误和低效率;改革以来政府行为对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部分同志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的模糊认识,认为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国家,其生态环境目标选择的价值论基础也迥然不同,穷国的经济学家和农学家们不宜在涌动的“绿色思潮”面前,把本国农业发展的环境目标提高到不适合的位置;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生的农业质态水平提高与农业增长之间的某种不同步性。
关键词:
技术,制度,生态环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振水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我国的资源禀赋特征要求必须走农业现代化之路,而农业现代化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本文对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金融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元竹
城市在国家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必须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城市化建设,必须把包括基础理论、基础技术(包括底层技术)、应用技术在内的创新摆在首要位置,推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行稳致远。以科学技术助力民族复兴伟业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建设现代化国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必须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推动有组织的市场导向应用性基础研究迎接正在到来的智能社会,为有组织的市场导向应用性基础研究创造良好生态,关注并把握好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城市化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涂圣伟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以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的现代化,有别于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具有明显不同的时空背景、价值目标和实现路径。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制度适变性演化、技术创新扩散和渐进式市场化转型,一直发挥着主动力作用,但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作用形式。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面临多重目标兼容难度上升、激励边际效应减弱、城乡要素资源结构性错配、外部冲击影响加深等挑战,需守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统”与“分”、开放发展与产业安全等重大关系,推进制度成熟化定型化、要素配置市场化、经营形式多样化、三次产业融合化、农业发展数字化,全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佟家栋 张千
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现代化的内涵,又蕴含着中国特色。中国在积极探索和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数字经济的内涵和意义。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生产方式,形成了新的生产、交换、流通、分配和消费的经济运行全过程。数字技术和数字要素贯穿现代经济发展全过程,中国式现代化要在数字中国乃至数字强国的基础之上构建。建设数字中国需要扩大全社会数字经济建设投入、进一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完善数字治理体系以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在数字中国基础之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陆生 彭与格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的教育类型,对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近年来,新《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为职业教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面对上述机遇,政府、职业院校、企业等应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首要任务,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育人体系,创新构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持续深化“三教”改革进程。在战略实施层面,要以落实职业教育信息化2.0行动为“先手棋”,放大数字化技术溢出效应;以加快推进制度保障机制建设为“关键棋”,厚植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根基;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为“制胜棋”,创建开放互融式职教生态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建仓
本文对农业现代化模式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提出了几种可供借鉴的农业发展模式,并对渭北旱塬地区资源条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相对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该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