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3)
- 2023(9119)
- 2022(7471)
- 2021(6739)
- 2020(5586)
- 2019(12271)
- 2018(11987)
- 2017(21654)
- 2016(12328)
- 2015(13312)
- 2014(13324)
- 2013(12672)
- 2012(11619)
- 2011(10388)
- 2010(10381)
- 2009(9476)
- 2008(9390)
- 2007(8290)
- 2006(7178)
- 2005(6162)
- 学科
- 济(41520)
- 经济(41456)
- 管理(34067)
- 业(30719)
- 企(23674)
- 企业(23674)
- 方法(17802)
- 数学(15514)
- 数学方法(15239)
- 农(14052)
- 学(12845)
- 财(12170)
- 中国(11895)
- 制(10160)
- 业经(9822)
- 贸(9386)
- 贸易(9382)
- 农业(9133)
- 易(9125)
- 体(8237)
- 地方(7843)
- 银(7807)
- 银行(7746)
- 融(7482)
- 金融(7474)
- 理论(7432)
- 行(7362)
- 环境(7233)
- 技术(7126)
- 务(7046)
- 机构
- 学院(175621)
- 大学(175589)
- 研究(64672)
- 济(63983)
- 经济(62600)
- 管理(61780)
- 理学(54081)
- 理学院(53365)
- 管理学(52026)
- 管理学院(51753)
- 中国(46125)
- 农(46045)
- 科学(45913)
- 京(37340)
- 农业(37171)
- 业大(35864)
- 所(35523)
- 研究所(33133)
- 财(29215)
- 中心(28587)
- 江(26664)
- 农业大学(24434)
- 财经(23345)
- 院(23172)
- 北京(22733)
- 范(22696)
- 省(22545)
- 师范(22212)
- 技术(21490)
- 经(21313)
- 基金
- 项目(127444)
- 科学(97744)
- 基金(91722)
- 家(85569)
- 国家(84869)
- 研究(83068)
- 科学基金(69657)
- 社会(51798)
- 省(51419)
- 社会科(48954)
- 社会科学(48937)
- 基金项目(48729)
- 自然(48435)
- 自然科(47365)
- 自然科学(47342)
- 自然科学基金(46509)
- 划(44232)
- 教育(38082)
- 资助(36615)
- 编号(31495)
- 重点(29514)
- 计划(27936)
- 发(27081)
- 创(26840)
- 部(26637)
- 科技(25501)
- 科研(25358)
- 创新(25225)
- 成果(24992)
- 业(23827)
共检索到251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颖 任国秋
以紫玉米粉为主要原料,研究强化花色苷(紫玉米花色苷添加量分别为0.25%、0.50%、0.75%、1.00%和1.25%)对紫玉米粉固体饮料的功能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阿拉伯胶(添加量分别为2%、4%、6%、8%和10%)、甜菊糖苷(添加量分别为0.004%、0.008%、0.012%、0.016%和0.020%)改善紫玉米粉固体饮料的感官品质,通过响应面法最终优化确定了无糖紫玉米粉固体饮料产品的配方。结果表明:随着紫玉米花色苷添加量的增加,紫玉米粉固体饮料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随之增大,表明强化紫玉米花色苷有利于提高紫玉米粉固体饮料的功能活性;但感官评价和电子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紫玉米花色苷添加量增加,固体饮料的酸涩感增强,因此,紫玉米花色苷添加量以0.25%~0.75%为宜。阿拉伯胶、甜菊糖苷添加量的增加,可以通过改善紫玉米花色苷带来的酸涩感及其他不良风味,从而改善固体饮料的感官品质,二者添加量分别为6%~10%和0.012%~0.020%为佳。以感官评分作为响应值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配方优化设计,得到无糖紫玉米粉固体饮料的最优配方为:紫玉米花色苷添加量0.518%,阿拉伯胶添加量8.437%,甜菊糖苷添加量0.014%。试验研究结果为紫玉米资源深加工产品开发及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紫玉米 花色苷 固体饮料 风味 响应面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华 贾立冬
为了进一步开发乳熟期糯玉米加工产品,以乳熟期糯玉米为原料,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鲜糯玉米粉。通过对鲜糯玉米粉的保水力、凝胶特性和糊化性质的检测,并与乳熟期普通玉米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乳熟期糯玉米经过喷雾干燥制成的糯玉米粉的保水力为1.45g·g-1,凝胶体积膨胀率为5.40mL.g-1,糯玉米粉糊透光率为87.2%,糯玉米粉的成糊粘度好,冷糊稳定性好,不易老化,各项特征均好于乳熟期普通玉米,说明乳熟期糯玉米粉具有很好的应用品质和开发前景。
关键词:
乳熟期糯玉米粉 喷雾干燥 应用品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龚健 龚小峰 杨振东 顾振新
以紫玉米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法进行紫玉米醋的发酵。研究了醋酸发酵过程中色泽和花色苷含量变化,采用HPLC-MS方法分析了紫玉米醋花色苷组分。结果表明:紫玉米醋在发酵过程中明度(L*)和彩度(C*)下降,色角(h°)增大。醋酸发酵结束时,发酵液中总花色苷含量达到63.70μg.mL-1。采用醋酸发酵后制备的紫玉米醋中主要花色苷为矢车菊-3葡-萄糖、天竺葵-3葡-萄糖和芍药-3葡-萄糖。
关键词:
紫玉米 醋酸 发酵 色泽 花色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康乐 曹欣 谢展 肖润林 张志飞
将新鲜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elatinoides)、稻(Oryza sativa)秸粉和玉米(Zea mays)粉按质量比70%?15%?15%混合作为青贮原料,分别添加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复合纤维素酶3组添加剂,以未添加为对照,研究不同酶制剂对绿狐尾藻混合青贮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对照相比,添加酶制剂可显著降低绿狐尾藻混合青贮的pH和氨态氮/总氮(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刚 陈敏 张绍英
以玉米粉为原料通过羧甲基化反应制取羧甲基玉米粉。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羧甲基玉米粉黏度的影响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投料质量比 ,玉米粉∶氢氧化钠∶一氯乙酸为 8 1∶3 5∶4 8,反应温度 5 0℃ ,反应时间 4h。在 2 5℃时 ,产物水溶液 (质量比为 2 5 % )黏度达65 0mPa·s。
关键词:
玉米粉 羧甲基淀粉 黏度 醚化反应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尹梦丽 黄文明 陈煜 李顺豪 韦艳群 左福元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花生(Arachis hypogaea)秧和玉米(Zea mays)粉对浓香型白酒糟厌氧发酵品质和体外瘤胃降解率的影响,提高白酒糟的营养价值和延长安全储存期。采用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花生秧的添加量分别为白酒糟(鲜重)的0、5%、10%;玉米粉的添加量分别为白酒糟(鲜重)的0、2%、4%。厌氧发酵后评定发酵品质和体外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厌氧发酵180 d时,添加花生秧显著提高了白酒糟的pH (P <0.05),对乳酸(LA)、乙酸(AA)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添加玉米粉显著降低了白酒糟的AA含量(P <0.05),对pH和LA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同时添加5%花生秧和4%玉米粉显著降低了NH3-N/TN以及丙酸(PA)含量(P <0.05)。对照组的V-Score评分最低,为87.83,同时添加5%花生秧和4%玉米粉处理组的V-Score评分最高,为97.23。2)未经厌氧发酵时,添加花生秧显著提高了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P <0.05),添加玉米粉对DM、N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 0.05)。同时添加10%花生秧和4%玉米粉显著提高了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P <0.05)。厌氧发酵180 d时,添加花生秧和玉米粉均显著提高了DM、A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P <0.05)。同时添加10%花生秧和4%玉米粉显著提高了CP、N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综上所述,添加花生秧、玉米粉可改善白酒糟厌氧发酵品质,提高发酵白酒糟的体外瘤胃降解率;同时添加5%花生秧和4%玉米粉改善厌氧发酵品质的效果最好,同时添加10%花生秧和4%玉米粉提高发酵白酒糟体外瘤胃降解率的效果最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大雷 孙旭利 王鑫 闫发宝 陆卫平
【目的】明确灌浆结实期水分胁迫对糯玉米粉理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利用负水头供水控水盆栽装置研究灌浆结实期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90%、75%和60%,分别代表水分过量、正常和亏缺)对糯玉米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糯玉米粉糊化特征值中,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回复值和糊化温度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小,水分亏缺使峰值黏度和崩解值降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表明,热焓值和终值温度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小,起始温度和峰值温度在水分亏缺时较高,且水分过量或亏缺均导致样品回生值增加。苏玉糯5号籽粒淀粉平均粒径和直径>17μm淀粉粒比例在土壤水分正常时较低,而渝糯7号恰好相反。最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海燕 闫琦 王宪举 丁路明
为探究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淀粉渣最优的青贮方式,本研究分别以马铃薯淀粉渣(PP)、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粉(PC)、马铃薯淀粉渣+燕麦草粉(PG)作为青贮原料,再以添加乳酸菌(LAB)作为处理,以添加等量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CK),经过30 d发酵后,对所有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进行测定。结果发现:1) PG青贮的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相比于PG、PP青贮显著降低(P 0.05)。2) PP、PC和PG青贮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含量差异显著(P <0.05)。综合适口性以及青贮后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各项指标,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粉混合青贮效果较好,而添加乳酸菌后青贮效果更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大雷 王鑫 孙旭利 徐仁超 闫发宝 陆卫平
【目的】明确氮、磷、钾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氮量对糯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国家南方区糯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氮、磷、钾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氮对糯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氮单因素及其互作对糯玉米粉糊化特征值有显著影响。基肥配施对糊化特征值(崩解值除外)的影响大于拔节期追氮处理。基肥配施处理下,氮磷钾均施时糯玉米粉糊化温度适中,其它糊化特征值较高;随着拔节期追氮量增加,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崩解值呈先升后降趋势,回复值逐渐增加,糊化温度相对稳定。秋播糯玉米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较高,回复值、崩解值和糊化温度较低。...
关键词:
糯玉米粉 糊化特性 基肥配施 拔节期追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大雷 景立权 王德成 韩晴 郭换粉 赵久然 陆卫平
【目的】明确拔节期追氮量对春播和秋播糯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方法】试验于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进行,以国家糯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苏玉糯5号、垦粘1号和苏玉糯1号)为材料,研究拔节期追氮量(0、150和300kg·hm-2)对春播和秋播糯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拔节期追氮量、播期和品种单因子及其互作对糊化特征值存在显著影响。总体上,糯玉米粉糊化特征值在拔节期追氮150kg·hm-2处理和秋播条件下较优,即具有较低的糊化温度、较短的峰值时间和较高的峰值黏度、崩解值、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且这些指标以苏玉糯5号表现较好。糯玉米粉糊化特征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和终值黏度...
关键词:
糯玉米粉 糊化特性 拔节期追氮量 播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刚 陈敏 张绍英
试验研究了用羧甲基玉米粉替代羧甲基淀粉制备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可能性。考察了羧甲基玉米粉和羧甲基淀粉的质量分数对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透明度、强度、拉伸率和成膜液黏度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二者对地膜性能的影响特点相同 ,当羧甲基玉米粉和羧甲基淀粉质量分数大于 3 5 %时 ,湿膜的强度、拉伸率、透光率均逐渐降低 ,成膜液黏度提高。综合考虑地膜的机械性能、透光率及机械喷涂对成膜液黏度的要求 ,当羧甲基玉米粉质量分数为 3%时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性能达到了使用要求
关键词:
羧甲基玉米粉 羧甲基淀粉 全生物降解地膜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德文 胡萍 黄樟华 高荣蓉 余永明
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出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石墨固体润滑材料,研究了粘接剂含量对固体润滑材料的硬度、抗压抗弯强度、摩擦磨损等性能的影响,采用TG-DSC分析了其热稳定性,应用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和扫描电镜分析及表征其微观形貌,并利用GeneXPro Tools和Matlab对其性能与配比的关系进行了函数模拟,建立函数图像.试验结果表明:函数图像的最优配方与实验验证结果基本一致,可以指导配方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敏 余明玉 杜瑞卿 惠丰立 杨柯金
以玉米秸秆粉为主料,栎木屑和麦麸为辅料,采用有限制的配方均匀设计对玉米秸秆代料栽培香菇的配方进行了优化研究,以80%栎木屑和20%麦麸的组合为对照组,测定了香菇产量和绝对生物学效率2个指标。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粉质量分数与香菇产量和绝对生物学效率存在显著负向线性回归关系;栎木屑质量分数与香菇产量和绝对生物学效率存在显著正向线性回归关系;麦麸的质量分数变化虽没有直接表现出与香菇产量和绝对生物学效率变化的规律性关系,但与玉米秸秆粉、栎木屑共同作用时,与玉米秸秆粉的交互作用表现出与香菇产量和绝对生物学效率的负向线性回归关系。由此可以得出:玉米秸秆粉质量分数不宜过高,当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72.61%,栎...
关键词:
配方均匀设计 香菇 玉米秸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鹏文 戴俊英
通过测 定不同 种植密度 玉米群体 的光能 分布,研 究了群 体光 能分 布特 征对 玉米 产量 和品质的影 响。结果 显示,只 有光照条 件适宜的 群体,才 能充分 利用 光能, 并可 获得 高产 优质 的玉 米子粒。
关键词:
玉米 群体光分布 产量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永辉 张业辉 张名位 魏振承 唐小俊 张瑞芬 邓媛元 张雁
【目的】分析米粉丝加工中不同水稻品种大米原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对米粉丝品质的影响,为确定适合米粉丝加工用大米原料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直链淀粉含量介于16.45%—29.64%的14个不同籼型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采用一步成型法制作米粉丝,分析评价米粉丝的加工效果、感官品质、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通过相关分析建立大米原料直链淀粉含量与加工米粉丝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水稻品种大米原料直链淀粉含量的升高,米粉丝的加工效果显著提高,但当其含量超过26.14%后,米粉丝的加工效果反而出现下降的趋势;米粉丝的劲道感、爽滑感、不粘牙、光泽以及综合感官品质与大米原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