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71)
- 2023(4385)
- 2022(3377)
- 2021(3355)
- 2020(2572)
- 2019(5859)
- 2018(5892)
- 2017(8698)
- 2016(6152)
- 2015(7162)
- 2014(7353)
- 2013(6246)
- 2012(5890)
- 2011(5513)
- 2010(5847)
- 2009(4770)
- 2008(4520)
- 2007(4361)
- 2006(3806)
- 2005(3602)
- 学科
- 教育(19410)
- 管理(13349)
- 业(13051)
- 济(12299)
- 经济(12295)
- 技术(12159)
- 中国(11261)
- 企(10657)
- 企业(10657)
- 理论(7659)
- 教学(7288)
- 学(5964)
- 技术管理(5684)
- 方法(4950)
- 农(4385)
- 发(4204)
- 数学(4137)
- 数学方法(4036)
- 发展(3850)
- 学法(3761)
- 教学法(3761)
- 展(3728)
- 研究(3648)
- 思想(3538)
- 学校(3501)
- 高等(3442)
- 政治(3391)
- 学理(3363)
- 学理论(3363)
- 革(3354)
- 机构
- 大学(79184)
- 学院(75984)
- 研究(31283)
- 教育(28959)
- 范(22343)
- 师范(22230)
- 管理(21105)
- 济(20649)
- 经济(19866)
- 京(19548)
- 科学(19029)
- 师范大学(18472)
- 理学(17832)
- 理学院(17475)
- 管理学(16943)
- 管理学院(16767)
- 技术(16740)
- 所(15958)
- 职业(15852)
- 中国(15191)
- 研究所(14610)
- 江(14115)
- 北京(13461)
- 中心(12795)
- 院(11381)
- 农(11048)
- 教育学(10976)
- 职业技术(10945)
- 业大(10686)
- 州(10356)
- 基金
- 项目(48359)
- 研究(43793)
- 科学(39770)
- 教育(30303)
- 基金(30080)
- 家(26017)
- 国家(25624)
- 社会(23598)
- 社会科(22013)
- 社会科学(22009)
- 省(21503)
- 编号(21083)
- 科学基金(20743)
- 划(20681)
- 成果(19348)
- 课题(19011)
- 年(16215)
- 基金项目(14906)
- 规划(13805)
- 重点(13299)
- 部(12692)
- 项目编号(12280)
- 发(12188)
- 自然(11761)
- 性(11581)
- 度(11555)
- 自然科(11475)
- 自然科学(11475)
- 教育部(11450)
- 创(11333)
共检索到128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智彬
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职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技术与技能,是人类实践的结晶,见图7-17。技术技能的传承与创新,是职业教育的职责所在、地位所显。传承的重点在民族工艺和文化,创新的重点在现代产业技术,见表7-15、7-16。职业教育推进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政策导向,见图7-18。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蓝洁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与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激发等需求推动了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转型与创新。政府协同公共服务的整体性治理、企业技术技能标准的互动式架构、学校支撑人力资源的合作化开发是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转型的实践路径。从外显社会功能的维度来理解职业教育所承载的技术技能积累职能,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学科理论的日臻完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哲民 王晓阳
基于高职教育产教跨界视角阐释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内涵与特征,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内涵主要包括:校企协同是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实践形式;内生性积累是技术技能积累的主要路径和形式;反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提升社会服务力是技术技能积累的目的;个人技术技能积累是技术技能积累最基本的内在动力和最活跃要素;专业建设是技术技能积累的基石和支撑平台。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具有校企协同性、专业依赖性、职业教育性、过程渐进性、技术创新性和产业文化性六大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俊杰
长期以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指向工作岗位需要的操作或做具体事务的能力,而作为职业技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中国正在致力于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重新界定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的重要地位,从更宏观和立体的视野进行处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积累 创新导向 新环 理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海峰
职业教育督导是国家教育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督导是一项职业教育行政监督与指导活动,重在确保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应当执行"以督政为主,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的职业教育督导政策,还应完善职业教育督导主体的形成机制,督导理念从管理转向治理。职业教育督导具有全局性、综合性、专业性与强制性的特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从云飞
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已成为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瓶颈。构建我国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机制:一要加强政府主导,营造气氛,优化环境,强化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重视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战略意识;加强职业教育立法与执行监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统筹资源,牵线搭桥,支持校企深度融合;改革管理体制,搭建职业教育产业技术转化与推广平台。二要深化职业院校自身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强化校企合作,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强化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教学实践。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 机制构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玲
职业教育价值观是关于职业教育价值的根本看法,集中地体现在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矛盾与辩证统一的观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分析职业教育价值观的结构,宏观层面分析了政府、职教学生(家长)、用人单位、职教研究者、社会的职业价值观,以及从生存需求、归属需求、生成需求来作微观分析。职业教育价值观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动力功能。
关键词:
职业教育价值观 内涵 结构 功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宏伟 庞学光
技术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构成要素,以特定的方式存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与课程之中。哲学解释学的技术诠释不同于传统技术观念,它带来了技术内涵的转变:技术理解的内涵由"机械认知"走向"存在关切",技术知识传播由"明言传递"转向"意会体悟",技术知识转化由"线性应用"变为"螺旋循环"。这对职业教育的现实变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构建情境化、共享式的学习过程;运用"隐喻"等符号化和情境化的教学方法;安排合理的课程实施顺序并创造技术知识转化的有利条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岳伟 李文娟 陈俊源
为拯救地球以及促进人类社会持续繁荣,国际社会提出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开发个体的绿色技能。从不同维度出发,各国际组织分别阐释了对绿色技能的理解。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可持续生活与从事绿色工作的技能,欧盟倡导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技能,经合组织呼吁助推社会有韧性绿色转型所需的技能。在构成要素上,国际组织所提出的绿色技能主要包括绿色工作技能、绿色生活技能以及绿色变革技能。在开发路径上,国际组织强调通过跨部门协作,制定有效的绿色技能开发计划,将绿色技能嵌入国家资格框架,共塑主题多元的绿色技能课程,培养优质的绿色技能开发教师以及打造包容的绿色技能终身学习生态,培养和提升人们的绿色技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英
"创业精神"是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是个人运用创造力、好奇心、想象力、冒险精神和团队协作等能力主动为自己创造一份事业的精神。在职业教育中加强"创业精神"的培养,有利于挖掘人的创造天性,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满足创业型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创业精神 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存田
职业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是学习成果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基于"知识点"计算学分"量",基于"绩点"评价学分"质",基于"能级"进行学分转换。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制度,是制订学分标准的前提。通过学分积累将学习者已取得的学分进行认定和记录,通过学分转换将学分认定为相应求学、求职资格的依据,并可颁授相应的学历或资格证书。此间,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监督、控制和审计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军卿
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评价、储存、互认和兑换学习成果的学习和教育管理制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实行学分积累与转换也是对相关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地管理手段。然而出于多种原因,我国中等教育界存在对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价值认同和基本原理认识不足的问题。学分管理与转换是以"知识点"来计算学分的"量",以"绩点"来计算学分的"质",以"能级"进行学分转换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学分积累 学分转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红玉
职业教育具有多种功能,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会生存的本领和技能,更改变了学生的思想和观念。文章从创业教育视角,对职业教育纳入创业教育新内涵及功能价值定位进行了界定和思考。
关键词:
创业教育 新内涵 功能价值 定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洁莹
"职业"是人类生活的外在表现,这些活动因其结果而让个人感到有意义;"技术"的五个层面的含义、三种存在状态只是认识论中的"技术","技术"知识只有进入教育场域成为可传授的知识,才能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场域中的"技术"知识。教育立场中"技术"知识的内在构成包括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符号标准、逻辑形式和意义性。因此,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和"技术"知识再生产为中介的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 技术 概念 内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