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55)
- 2023(19260)
- 2022(15977)
- 2021(14716)
- 2020(12356)
- 2019(27910)
- 2018(27588)
- 2017(52256)
- 2016(28094)
- 2015(30985)
- 2014(30677)
- 2013(30204)
- 2012(27901)
- 2011(25046)
- 2010(25211)
- 2009(23055)
- 2008(22848)
- 2007(20464)
- 2006(17833)
- 2005(16334)
- 学科
- 济(124499)
- 经济(124377)
- 业(103812)
- 管理(95770)
- 企(93246)
- 企业(93246)
- 方法(53969)
- 数学(43807)
- 数学方法(43154)
- 业经(36523)
- 农(34703)
- 财(34185)
- 中国(33104)
- 地方(27120)
- 技术(26431)
- 农业(24623)
- 务(24584)
- 财务(24523)
- 财务管理(24482)
- 制(23392)
- 企业财务(23287)
- 学(22535)
- 理论(22194)
- 和(20851)
- 贸(20629)
- 贸易(20607)
- 易(20000)
- 策(19619)
- 划(19275)
- 银(19014)
- 机构
- 学院(399045)
- 大学(393594)
- 济(163758)
- 经济(160564)
- 管理(160000)
- 理学(137352)
- 理学院(135923)
- 管理学(133449)
- 管理学院(132690)
- 研究(131148)
- 中国(101723)
- 京(83112)
- 科学(80556)
- 财(75427)
- 农(67967)
- 所(65599)
- 江(61914)
- 中心(61320)
- 财经(59622)
- 研究所(59279)
- 业大(58797)
- 经(54297)
- 农业(53149)
- 北京(51857)
- 范(49973)
- 师范(49384)
- 州(49369)
- 经济学(49025)
- 院(47830)
- 技术(44452)
- 基金
- 项目(267514)
- 科学(213480)
- 基金(195315)
- 研究(194611)
- 家(170497)
- 国家(169024)
- 科学基金(147361)
- 社会(124813)
- 社会科(118586)
- 社会科学(118564)
- 省(106778)
- 基金项目(102430)
- 自然(95991)
- 自然科(93933)
- 自然科学(93913)
- 自然科学基金(92277)
- 教育(89734)
- 划(88683)
- 资助(79943)
- 编号(77750)
- 成果(61770)
- 发(60295)
- 创(60249)
- 重点(60066)
- 部(58337)
- 创新(55611)
- 课题(53608)
- 国家社会(52155)
- 业(51122)
- 科研(51080)
- 期刊
- 济(182976)
- 经济(182976)
- 研究(113236)
- 中国(83482)
- 管理(67135)
- 农(62399)
- 财(61495)
- 学报(60058)
- 科学(57682)
- 大学(46309)
- 学学(43657)
- 教育(43484)
- 农业(42993)
- 技术(40877)
- 融(37099)
- 金融(37099)
- 业经(32074)
- 财经(29632)
- 经济研究(28729)
- 业(26032)
- 经(25678)
- 问题(23650)
- 技术经济(23084)
- 统计(20479)
- 科技(20463)
- 策(19880)
- 图书(18949)
- 现代(18747)
- 商业(18475)
- 版(18318)
共检索到603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渊 张同建 陈彪
隐性知识是研发型团队的主体性知识资本,知识转化是研发型团队的主导性知识行为。基于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型团队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强化激励、隐性知识转化和组织创造力之间的相关性,揭示强化激励在组织创造力培育目标上的微观促进机理,发现对隐性知识转化的优势促进路径和不足之处,从而为强化激励的深化和拓展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表明:正强化激励对知识社会化、外显化、内隐化存在促进作用,负强化激励仅对知识外显化存在促进作用;知识社会化、外显化和内隐化对组织创造力的成长存在促进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同健 蒲勇健
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形式,隐性知识是知识的主体内容,因此,隐性知识转化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源泉。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互惠性偏好对"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有力的挑战,极大地促进了互惠性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互惠性的管理策略有效地促进了隐性知识转化的实现,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互惠性管理策略的微观传导机理,从而为我国企业加强互惠性企业文化建设、促进隐性知识转移、进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建平 王磊
文章以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6个主要长三角城市20家高技术企业的知识员工为问卷调查对象,运用SPSS16.0分析组织嵌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数据分析表明:组织匹配和组织牺牲对知识员工创造力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其中起着正向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果,高技术企业在管理知识员工的过程中,要重视员工与企业的紧密度,激发知识员工发挥自身创造力从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忠 张同建 杨韬
产业集群的成长是我国国家竞争战略的一项关键性策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移是促进产业集群成长的有效方法。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和集群成长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性的揭示了我国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对集群成长的促进机理,发现了知识转移的优势促进路径和不足之处,为产业集群内部知识转移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借鉴,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知识转移 产品升级 价值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新红 石欣欣
本文以创业板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来自2011-2014年的数据,对高管激励、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中介效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薪酬激励与研发投入也是正相关关系,而股权激励与研发投入相关但不显著。研发投入作为薪酬激励影响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起到良好的传递作用,而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未通过研发投入进行传递。
关键词:
高管激励 研发投入 企业绩效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玉 邓艳宾
应用网络社会资本和创新搜寻等理论,以209家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数据,对创新网络中的关系管理能力与探索式合作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关系管理能力中三个维度发起能力、交流能力和协调能力通过不同路径能够有效促进探索式合作创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玉 邓艳宾
应用网络社会资本和创新搜寻等理论,以209家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数据,对创新网络中的关系管理能力与探索式合作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关系管理能力中三个维度发起能力、交流能力和协调能力通过不同路径能够有效促进探索式合作创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玉 邓艳宾
本文以209家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网络社会资本和创新搜寻等理论视角对创新网络中关系管理能力和探索式合作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探讨了网络中心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关系管理能力中发起能力、交流能力和协调能力突出了关系建立、互动及冲突的协调解决,通过声誉、承诺、信任等机制影响探索式合作创新,网络中心度负向调节了关系管理能力与探索式合作创新的正向影响关系。
关键词:
关系管理能力 网络中心度 探索式合作创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玉 邓艳宾
本文以209家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网络社会资本和创新搜寻等理论视角对创新网络中关系管理能力和探索式合作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探讨了网络中心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关系管理能力中发起能力、交流能力和协调能力突出了关系建立、互动及冲突的协调解决,通过声誉、承诺、信任等机制影响探索式合作创新,网络中心度负向调节了关系管理能力与探索式合作创新的正向影响关系。
关键词:
关系管理能力 网络中心度 探索式合作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卫国 李俊龙 吴丙山
隐性知识分享是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造的起点和关键,只有隐性知识为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所分享,才能创造和维持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探讨对高新技术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分享产生影响的五种社会关系网络,构建模型并选择某通信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某一部门进行调研访谈以获取相关数据,利用Ucinet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这五种社会关系网络均对隐性知识分享存在显著正影响,其中情感网络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信任网络、工具性网络、认知网络,影响最小的是工作流网络。
关键词:
高新技术 隐性知识 社会关系 知识分享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蒋丽芹 张慧芹 李思卉
依据资源基础观,研究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外部知识搜寻中介作用及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基于379家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关系嵌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外部知识搜寻宽度、搜寻深度在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的倒U型关系间发挥中介作用。此外,吸收能力正向调节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搜寻深度与创新绩效的倒U型关系,且正向调节搜寻深度的中介效应;吸收能力越强,关系嵌入经搜寻深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越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林生 张同建 刘昌年
创造力的培育是银行支行的根本目标。目标激励下的知识转移网络对创造力具有内在的驱动力。实证性的检验发现,提高目标的合理性和明确性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知识转移,进而增强银行支行的创造力。
关键词:
目标激励 创造力 商业银行 知识管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传喜 赵讯
本文选定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85家高新技术企业2011-2014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构建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从微观角度对我国财税政策激励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税收优惠与政府补助均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且两种政策工具之间具备协同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凯 吴松彬
基于2012-2015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数据,筛选仅享受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微观数据,利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研发加计扣除对研发投入的异质性激励效应。结果表明:加计扣除政策能够刺激企业进行研发投入。从地区看,加计扣除政策激励效应具有地域差异;从经济属性看,加计扣除政策对外资、民营企业研发激励效应较强;从行业看,加计扣除政策对科学技术行业激励效应最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迪 刘婷
团队成员激励是影响团队创造力提升的重要变量之一。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团队成员激励的个体成长与晋升、团队环境与气氛维度对团队知识创造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团队成员的工作环境与物质奖励维度对团队知识创造的知识内隐化、外显化、组合化维度的影响显著,对知识社会化维度的影响不显著。知识隐性程度部分调节团队成员激励对团队知识创造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