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5)
2023(1294)
2022(981)
2021(850)
2020(714)
2019(1565)
2018(1491)
2017(2806)
2016(1307)
2015(1441)
2014(1492)
2013(1416)
2012(1191)
2011(971)
2010(1149)
2009(1019)
2008(1131)
2007(1027)
2006(874)
2005(681)
作者
(3879)
(3258)
(3255)
(2878)
(2097)
(1542)
(1402)
(1226)
(1167)
(1121)
(1107)
(1090)
(1079)
(1030)
(1025)
(1008)
(977)
(928)
(864)
(864)
(786)
(771)
(750)
(744)
(744)
(737)
(716)
(664)
(644)
(615)
学科
(16969)
企业(16969)
(15567)
管理(12649)
技术(8353)
技术管理(7502)
(6517)
经济(6510)
业经(3396)
方法(3324)
(2748)
(2378)
(2370)
财务(2370)
财务管理(2369)
经营(2322)
企业财务(2243)
(2092)
数学(2086)
数学方法(2072)
决策(1960)
企业经济(1948)
计划(1831)
(1771)
理论(1728)
(1492)
(1490)
乡镇(1486)
乡镇企业(1486)
中小(1485)
机构
学院(22181)
大学(20864)
管理(12106)
理学(10743)
理学院(10688)
管理学(10642)
管理学院(10594)
(9783)
经济(9638)
研究(4559)
(4197)
(3812)
商学(3767)
商学院(3725)
中国(3654)
财经(3502)
(3256)
(3167)
经济管理(3035)
工商(2844)
(2639)
财经大学(2620)
经济学(2605)
业大(2388)
经济学院(2349)
理工(2293)
北京(2243)
科学(2219)
中心(2186)
工商管理(2131)
基金
项目(15266)
科学(13259)
基金(11767)
研究(11442)
(9905)
国家(9793)
科学基金(9497)
社会(8096)
社会科(7757)
社会科学(7753)
(6550)
基金项目(6448)
自然(6269)
自然科(6174)
自然科学(6172)
自然科学基金(6077)
(5263)
教育(5151)
(5057)
(4864)
创新(4788)
(4412)
资助(4216)
编号(4187)
企业(4125)
(3582)
(3491)
国家社会(3337)
(3268)
重点(3126)
期刊
(10419)
经济(10419)
管理(6056)
研究(5222)
(3792)
中国(3552)
技术(3091)
科学(2579)
技术经济(2184)
科技(2162)
业经(2154)
财经(1698)
(1621)
经济研究(1553)
财会(1494)
(1461)
教育(1428)
现代(1368)
学报(1356)
商业(1349)
大学(1246)
(1238)
企业(1238)
学学(1232)
经济管理(1221)
(1166)
金融(1166)
软科学(1113)
(1083)
论坛(1083)
共检索到29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勇  
本文结合学校实践,阐述了在校企合作基础上,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探索新教学评价等,推进课程教材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海翔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不仅需要掌握理论及管理知识的高级运营管理人才,同时也需要大批熟练一线技术操作,具备很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教结合,增强在校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全根  
在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发展背景和物流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零适应期"人才为目标,以实行"校企共育"为主线的校企合作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较有特色的行业订单、嵌入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全面阐述了学院培养模式创新取得的明显成效。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燕州  罗全珍  
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校企融合的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该学院与通信设备生产企业广泛合作,形成"依托一家、合作十家、服务百家"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成立了中兴通讯电信学院和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混编教师+企业工程师+企业认证讲师的教学团队,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双证融通、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唐广军  郭文莉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注重工程实践和工程职业导向的工程硕士培养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企合作的制度安排。作为具有行业特色背景的地方高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创新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培养体系注重顶层设计,培养过程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主线聚焦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从构建层面、条件层面、实施层面、保障层面、衔接层面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养体系,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凯  黄亚东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本文提出以"股份制"为前提,以"机制共创""基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等为主要特征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渠道、丰富合作内容,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启田  
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措施。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以应用技术研究为先导,以互惠互利为原则,整合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等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形成了多样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和企业多方共赢,提高了办学效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震  王本亮  
探寻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内涵的关键。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探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先后历经了"三化""四共五衔接""三式一型"及"产学研创"四维一体的四个阶段,凸显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递进式和有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敏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合力来自于系统的校企合作体系建设和合力机制的打造。必须通过多模式、全方位、立体式的校企合作,实现对学院教育教学过程的全覆盖,校企合作才能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凝心聚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惠菊  
近年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区域、强化功能、培育特色的办学思路,将发展融入到地方发展之中,不断强化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近三年的年终就业率分别为96.5%、97.1%、98.3%,于2012、2013年连续获得云南省"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称号。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校企共推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建军  林霞琴  张韩良  苏海亚  王小林  
目前,职业教育普遍存在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合力不够、动力不足、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不对接的问题;学校培养人才规格与企业用工需求严重错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学校构建"66670"校企合作联盟,并依托联盟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创新"候鸟式""工作站式""创业式""五联合订单式""课证融合式"5种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改革,更新课程内容,探索"班组式项目教学""仿真教学""场景教学""导生制"等教学方法;实施"蓝领教师·金领职工"师训工程,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洪珍  李茂兰  曹俊武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是适应国内外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的需要。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本文从实际出发,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主张从理论、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改革,与企业联合组织学生进行技能竞赛,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创新基地等多方面,实施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屯裕  潘菊素  傅琼  
校企合作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容易陷入“校热企冷”的困境。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教学为中心,致力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灵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龙晓波  王旭  
当前一个时期,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诸多职业院校变革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攻方向,而与企业进行深度融合、密切协同、耦合发展,则是职业院校展开校企合作的最佳选择。基于这一背景,阐述校企合作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优化院校的育人质量以及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职业院校现阶段校企合作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多方面有效措施,对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慷慨  曹照洁  
"互联网+"行动推动了各行业数据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如同普通高校因应跨界人才的时代需求而广泛开展新工科建设一样。"互联网+"职业教育在产业重构升级、社会多元协同、资源配置优化、智慧校园建设等社会发展背景下,进行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再造成为必然选择。校企协同人才培养需要依托大数据进行决策,保证人才培养入口和出口决策的科学性;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制度,提高职业院校的"产品"输出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吻合度;借助现代技术和工具整合教学资源、优化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和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为地方产教融合发展集聚智力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