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25)
2023(4571)
2022(3754)
2021(3357)
2020(2757)
2019(6130)
2018(5963)
2017(10919)
2016(5367)
2015(5527)
2014(5269)
2013(4943)
2012(4448)
2011(3813)
2010(3932)
2009(3650)
2008(3593)
2007(3334)
2006(2743)
2005(2318)
作者
(13487)
(11394)
(11148)
(10294)
(7106)
(5264)
(4884)
(4237)
(4172)
(4048)
(3724)
(3695)
(3627)
(3542)
(3501)
(3418)
(3300)
(3257)
(3193)
(3109)
(2761)
(2668)
(2589)
(2557)
(2541)
(2515)
(2510)
(2430)
(2258)
(2131)
学科
(28539)
(27110)
企业(27110)
管理(25940)
(19513)
经济(19498)
技术(14051)
技术管理(11543)
业经(7707)
方法(7328)
(6133)
中国(6091)
数学(5466)
数学方法(5427)
(5054)
(4872)
(4763)
理论(4494)
(4426)
财务(4420)
财务管理(4416)
企业财务(4177)
产业(4039)
(3984)
(3850)
(3722)
银行(3722)
(3606)
地方(3445)
体制(3434)
机构
学院(73069)
大学(70928)
管理(33741)
(32712)
经济(32211)
理学(29416)
理学院(29189)
管理学(28967)
管理学院(28804)
研究(20391)
中国(15656)
(14267)
(13522)
(11466)
财经(11294)
科学(10482)
(10228)
商学(10118)
商学院(10012)
经济学(9749)
中心(9604)
(8884)
经济学院(8723)
经济管理(8623)
(8449)
财经大学(8346)
业大(8178)
北京(8113)
技术(7891)
(7854)
基金
项目(51717)
科学(43660)
研究(41173)
基金(38050)
(32007)
国家(31706)
科学基金(29462)
社会(28384)
社会科(27074)
社会科学(27070)
(22480)
基金项目(20559)
教育(18956)
(18687)
自然(17730)
(17571)
自然科(17431)
自然科学(17430)
自然科学基金(17188)
创新(16221)
编号(15462)
(13885)
(13438)
资助(13154)
国家社会(11888)
成果(11677)
(11677)
(11655)
重点(11507)
课题(11298)
期刊
(35694)
经济(35694)
研究(21999)
中国(17125)
管理(16805)
(11801)
教育(10222)
技术(8783)
科学(8376)
科技(7199)
业经(6540)
(6075)
学报(6011)
(5996)
金融(5996)
经济研究(5727)
财经(5651)
技术经济(5547)
大学(5502)
学学(5094)
(4974)
(4312)
论坛(4312)
农业(4042)
(4008)
问题(3961)
现代(3885)
商业(3651)
经济管理(3489)
职业(3422)
共检索到107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路正莲  徐晓龙  朱昌平  张学武  
加强创新创业,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作为目前普通本科教育中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物联网工程学院以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举措落实为关键,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石瑞丽  赵连明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面临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协同培养机制不健全、实践平台建设落后以及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等困境,并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途径:完善校内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打造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多方共建教育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兵  
从战略协同理论的协同效应本质出发,提出了教育与服务协同对接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与创业协同互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职与企业协同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不仅丰富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而且拓宽了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米银俊  许泽浩  
通过协同地市、产业、企业、高校等各方资源"为我所用",既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视角,也是新常态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解决了教育与市场、产业脱节的难题;实现了多样性、个性化的学科交叉创新培养。学校注重"形成高水平平台集聚高层次人才队伍、高层次人才提升平台的水平、二者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丰富与创新的多赢局面"。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仲海  朱昌平  陈秉岩  刘丹平  朱晖  
河海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不断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实践平台;构建"讲堂+赛场+工场"创新创业实践生态链,强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各环节的精细化组织和管理。实践表明这样的探索行之有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葛崇勋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原有培养主体单一、培养模式僵化、课程体系老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应积极协同政府、企业,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培养路径,加强协同平台建设,实现校政企三方的合作与互补,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使用、继续教育等一体化发展。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共同营造创新创业人才育人环境,改进育人用人理念,建构创新创业人才"校政企协同"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丽萍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的今天,社会各界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教育模式。基于此,本文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有助于解决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平台的构建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圣卓  王传涛  金涛涛  
文章在界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包括“创新创业活动硬件设施平台、创新创业社团平台、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的“四位一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为保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应建立配套的制度与机制:国家层面加强统筹设计、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基于平台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天石  
在信息经济背景下,科技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协同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旋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实践证明,高校作为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在促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协同创新的重要结合点。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有关产学研研究、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召前  
教学型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要在目标定位上体现服务区域的目标定位、服务形式的目标定位、培养类型的目标定位。在能力素质培养上要求具有创新创业的精神、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和心理品质,在培养对策上要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为核心、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以继承发挥学科特色为基石、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完善创业就业实践基地为途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陆先亮  郁涛  汤建华  
地方高校有效整合教务、共青团组织、相关学院等内部资源,协同配置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开放式资源,创建教育、实践、服务、研究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实验实训平台。以常州大学创新创业实验平台为例,具体介绍了平台的建设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初步成效,提出构建"政府主导、高校主管"的管理模式和社会协同推进的运行模式,为培养潜在创新创业人才探索有效的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陶礼军  
在实地调研、考察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和职教集团的重要作用,从营造集团内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建立开放性的教学体系、探索以项目为纽带的教学模式、改变人才培养评估模式等方面阐述利用职业集团平台培养高职创新创业人才,缓解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供应悖论"现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洁  牛彦飞  
文章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研究主线,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发现存在缺乏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协同育人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创新创业师资不足等问题,并提出要健全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加强师资拓展和培训、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加强统筹管理,由此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庞鑫培  
创新型省份是创新型国家概念的延伸和区域化的表述。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关键是人才,能否培养和拥有一大批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的创新创业人才,是其建设的重中之重。创新型省份建设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因果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创新型省份建设中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礼军  
本文分析了"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解决目前"两难"现象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要用制度鼓励和约束企业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职院校要提升内涵吸引企业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企业要从长远利益着想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以企业和高职院校为主体的,企业专家、高职院校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的长效互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