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3)
2023(8471)
2022(6478)
2021(5898)
2020(4670)
2019(10406)
2018(10383)
2017(19496)
2016(10755)
2015(11999)
2014(11946)
2013(10953)
2012(9929)
2011(8329)
2010(8829)
2009(7953)
2008(7498)
2007(6790)
2006(6092)
2005(5736)
作者
(27762)
(23078)
(22559)
(21678)
(14753)
(11000)
(10425)
(8783)
(8585)
(8137)
(7915)
(7680)
(7274)
(7157)
(7000)
(6840)
(6716)
(6576)
(6551)
(6456)
(5664)
(5542)
(5464)
(5329)
(5142)
(5072)
(5061)
(5018)
(4518)
(4517)
学科
(39051)
经济(38905)
(27517)
管理(26659)
(21402)
企业(21402)
(15871)
中国(15047)
审计(12146)
业经(11546)
方法(11062)
地方(10763)
(10359)
农业(10231)
(9301)
数学(8206)
数学方法(8087)
(7810)
(7232)
(7091)
理论(6663)
教育(6335)
(6043)
金融(6041)
技术(5971)
(5934)
各类(5902)
财务(5886)
财务管理(5814)
发展(5808)
机构
学院(137376)
大学(136723)
(52205)
经济(50907)
管理(49691)
研究(46859)
理学(42267)
理学院(41729)
管理学(40963)
管理学院(40706)
中国(36266)
(30758)
科学(27382)
(27183)
(22474)
(22410)
中心(22398)
(21144)
财经(20930)
(20799)
师范(20662)
研究所(19713)
(18985)
北京(18566)
业大(18171)
(17732)
(17448)
师范大学(16776)
农业(16064)
经济学(15913)
基金
项目(91597)
科学(72444)
研究(71946)
基金(65052)
(56675)
国家(55722)
科学基金(47663)
社会(46531)
社会科(43661)
社会科学(43643)
(36427)
基金项目(34502)
教育(32914)
编号(30570)
(29909)
自然(28268)
自然科(27488)
自然科学(27481)
自然科学基金(26965)
成果(26088)
资助(24239)
课题(21576)
重点(20799)
(20138)
(19852)
国家社会(19249)
(18768)
(18686)
(18318)
项目编号(18276)
期刊
(65017)
经济(65017)
研究(43944)
中国(37554)
(23179)
(21560)
教育(20208)
学报(19591)
科学(18706)
管理(18136)
大学(15765)
农业(14787)
学学(14419)
(11892)
金融(11892)
技术(11439)
业经(11091)
经济研究(10113)
财经(10034)
审计(9489)
问题(8917)
(8747)
图书(8076)
(7858)
(7645)
财会(7363)
会计(7337)
现代(6816)
(6795)
资源(6610)
共检索到219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旺洪  
政治属性是审计监督的本质属性和根本价值指向,是审计的内在本性和精神品格,是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引领和根本保证。审计的政治属性源于审计监督本质上是对经济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的政治属性要求审计监督必须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保证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服务于增强"四个意识"和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保证国家经济权力的依法规范运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反腐倡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政治能力是审计队伍建设的"根"与"魂",审计队伍应自觉将政治能力建设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实现以政治能力建设带动业务能力建设,在思想上增强政治意识,在履职中提高政治站位,在选人用人上明确政治标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江圣  
山东省东营市坚决扛起黄河入海口城市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做足做优东营特色文章,全力做好财政政策资金保障,为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贡献应有力量。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牢国家战略政治责任
关键词: 有力保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10年,中央财政积极完善财政支持政策,为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林业体制改革、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了现代林业发展。建立健全林业补贴政策体系为促进林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加快我国造林绿化的步伐,2010年中央财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谭祁东  
一、不平凡的20072007年是深圳市口岸管理服务中心转为企业的开局之年,一年来,该中心在以新口岸开通为重点、以落实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以保障口岸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明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显泽  
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对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的职能及其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作用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如何强化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路径思考。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自去年3月履新以来,本届全国人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一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在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迈出坚实步伐;始终坚持以监督推进改革、以改革强化监督,推动各级政府机关和审判检察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立英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应对国际国内重大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在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两次重要讲话,对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党风廉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贺化  
本文认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在于进行知识产权变革,重点在于优化知识产权制度,对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进行合理的调整,推动法律法规完善,体制、机制合理协调,政策、措施衔接配套,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社会自我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与文化环境,为自主创新提供潜在的动力,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进而提升国家竞争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要以制度促能力,以能力带发展;要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宇新  章玉贵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现代化的技术工具作为支撑,才能实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适应关系,形成两者良性有序互动。区块链技术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新兴技术,具有分布式、透明性、可追溯性、安全性高等特征,区块链的共识机制能够引入社群治理机制,具有市场化运营特点,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界定政府与市场职能的作用。通过区块链技术引入国家治理体系,在公共治理中能有效帮助利益相关者寻求共识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从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更有效地实现治理目标,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通过有效的顶层设计,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区块链技术的有效融合,将能高效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但应注意区块链技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过程中的技术风险以及可能的冲击成本。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何丰  
江西省上饶市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滨湖的鄱阳、余干、万年三县处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核心区内;在汇入鄱阳湖的五大水系中,上饶就有信江、饶河两大水系,无论是流域面积、入湖水量,还是水域面积,均在环鄱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兆东  李振覃  
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实施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国家审计监督为何能够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体系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与国家审计体系的匹配程度,进而针对环境政策制度、资源管理利用、环境治理项目和生态责任履行等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关键环节,通过国家审计业务协同,构建审计监督实施路径,并提出发展研究型审计、统筹审计力量、共享基础数据、强化审计问责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兆东  李振覃  
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实施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国家审计监督为何能够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体系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与国家审计体系的匹配程度,进而针对环境政策制度、资源管理利用、环境治理项目和生态责任履行等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关键环节,通过国家审计业务协同,构建审计监督实施路径,并提出发展研究型审计、统筹审计力量、共享基础数据、强化审计问责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笑霞  李明辉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审计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的审计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且可以促进相关治理制度的建立和优化,并可从决策力、执行力、廉洁性、绩效性等方面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审计应顺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于延琦  
中注协发布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方案》。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注册会计师服务、监督和管理的协会工作人员,我为之叫好!新的考试制度充分体现了市场、社会对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的要求,也相信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是行业质的飞跃的保证。纵观注册会计师考试的18年发展历程,考试由四个科目改为五个科目,再由五个科目改为现在的二个阶段七个科目,每一次改革都是顺应市场和社会的要求,每一次改革都促进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笔者认为,本次注册会计师考试改革的核心就是以行业国际化发展为契机,全面提高对注册会计师的胜任能力的要求,包括重视实务经历以提升注册会计师的实际操作能力,扩充管理与风险评估知识以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专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