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
- 2023(4)
- 2022(7)
- 2021(3)
- 2020(3)
- 2019(6)
- 2018(7)
- 2017(7)
- 2016(9)
- 2015(6)
- 2014(11)
- 2013(4)
- 2012(9)
- 2011(5)
- 2010(6)
- 2009(3)
- 2008(2)
- 2007(4)
- 2006(4)
- 2002(2)
- 学科
- 教学(27)
- 学法(18)
- 教学法(18)
- 理论(15)
- 学理(14)
- 学理论(14)
- 教育(12)
- 研究(9)
- 改革(7)
- 革(7)
- 思想(6)
- 教学研究(6)
- 德育(5)
- 思想政治(5)
- 政治(5)
- 政治教育(5)
- 治教(5)
- 业(4)
- 企(4)
- 企业(4)
- 组织(4)
- 中国(3)
- 制(3)
- 地方(3)
- 文献(3)
- 文献检索(3)
- 检(3)
- 检索(3)
- 济(3)
- 献(3)
- 机构
- 学院(74)
- 大学(57)
- 职业(29)
- 江(26)
- 技术(23)
- 技术学院(21)
- 职业技术(19)
- 研究(18)
- 京(16)
- 州(13)
- 浙(13)
- 浙江(13)
- 教育(12)
- 理学(12)
- 中心(11)
- 理学院(11)
- 管理(11)
- 科学(10)
- 管理学(10)
- 业大(9)
- 北京(9)
- 工程(9)
- 所(9)
- 济(9)
- 管理学院(9)
- 经济(9)
- 中国(8)
- 工业(8)
- 师范(8)
- 江苏(8)
共检索到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永妍 王化成 高鹏
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以及MPAcc教育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MPAcc学生案例大赛已成功举办六届,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以大赛为研究对象,对大赛各阶段的赛制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大赛成效进行总结,对会计高等教育改革及其他专业学位教育深化综合改革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京宁
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需要文明的环境和良好的秩序。维护学校的稳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要旗帜鲜明地讲稳定、抓稳定、保稳定。强化职校生安全教育,不仅有利于校园安全,稳定,而且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及能力可以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史承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是当下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高质量的情商在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中起着内在的决定性作用。高校教师应注重大学生高质量情商的培养,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来提高其创新素质,为大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打下基础。
关键词:
情商 高质量 创新素质 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骏
文章分析了职业胜任力导向下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阐述了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矩阵的具体构建及象限分析,进而从基础课程实训体系、专业核心课程实训体系、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和顶岗实习课程体系四个方面进行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系统建设,最后提出高职院校应从管理制度、师资队伍、校内基地和行企基地四个角度进行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保障体系建设,以促进高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清泉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科研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培育了一个整体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积聚了大量高水平科研成果。但是,高等学校并未能很好地将这些科研积累转化为本科生培养的优势,科学研究与本科生培养出现了脱节现象。为此,国家和高等学校必须转变传统的单一的人才培养观,采取有效措施,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将这些科技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和资源。
关键词:
科研成果 优势转换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聂
文章阐述了高职教师实行"双师素质"培养的意义,进而指出了制约"双师素质"培养的瓶颈问题及原因,最后基于实践导向提出了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三大策略:制度保障策略——政府、学校两级层面予以制度支持;资源整合策略——校企双赢的多元化培养;专业发展策略——外逼内引的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素质 实践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淑芬 张桂芳 孟召军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针,但职业教育并不等同于就业教育。除职业技能外,培养学生就业后再发展所需的综合人文素养是高职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依据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探讨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合人文素质培养的可能性及实践操作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提出通过英语阅读教学,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道义价值以及公民职责价值等隐性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人文素养 英语阅读 实践教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洪瑞 张紫红 崔允漷
历史地看,由综合课程到综合学习的转变体现了课程改革对于学习方式变革的关注,倡导综合学习是“整体性”思维下的历史选择和回归。从概念来看,综合学习实质是“联结”引领下的学习方式变革。新课程建构的综合学习,在路径上,体现为学科内知识整合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课程学习三种类型。在学理上,坚持“素养说”的内在逻辑,强调建立知识间、知识与生活间、知识与自我间的“联结”。在实践中,针对知识间的割裂,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针对知识与生活间的割裂,强调知行合一,注重学用结合;针对知识与自我间的割裂,强调学思结合,建构学习反思支架。
关键词:
综合学习 核心素养 整合逻辑 新课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运河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职责,高校要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首先应该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突出优势。教育界的很多专家学者将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三类: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型。按照这种标准,大多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1999年以来升本的院校属于应用型,主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申纪云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引起了高等学校的高度重视。高校素质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转变为学校的教育行为,特别是上升为国家的教育行为,成为今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4月24日胡锦涛总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守伦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神圣使命。因此,就地方高校而言,如何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着力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提高自身社会服务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重要命题。多年来,潍坊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平均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连续多年在山东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章安平 方华
高职院校财经管理类专业如何践行具有自身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积极创新发展路径,破解改革难题。笔者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探索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阐述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条件,剖析了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效,并从政府、学校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高职院校财经管理类专业实施"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职业导向 课证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彭煦
现代高校教育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相应组织管理能力,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加强大学生经济管理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社会需要大批有专业技术背景的、善于经营与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由惠宏伟等人主编的《大学生经济与管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务》一书,对大学生经济与管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法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特别注重理论与实际联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胜江
作者从发生在少数研究生身上的几起个案出发,简要论述了当前少数研究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认为这些缺陷主要表现为意志消沉、精神抑郁、孤傲自恋、交往障碍等几种形式。同时,结合现实分析了这些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就如何强化心理素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汉英 冯建力
根据独立学院是依据市场需要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发展定位;从总体办学经验的角度,介绍了改革传统的教学体系,探索建立与理论教学交叉配合、相互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认识和做法,以及支撑实践教学体系的实验平台的建设和职业技能鉴定站的运行。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平台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