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
- 2023(121)
- 2022(128)
- 2021(120)
- 2020(90)
- 2019(197)
- 2018(185)
- 2017(388)
- 2016(217)
- 2015(239)
- 2014(240)
- 2013(190)
- 2012(205)
- 2011(204)
- 2010(188)
- 2009(177)
- 2008(181)
- 2007(144)
- 2006(126)
- 2005(114)
- 学科
- 济(560)
- 经济(560)
- 学(415)
- 业(348)
- 管理(331)
- 企(291)
- 企业(291)
- 方法(240)
- 农(198)
- 数学(188)
- 地方(182)
- 数学方法(181)
- 制(178)
- 中国(169)
- 理论(157)
- 业经(141)
- 农业(132)
- 体(131)
- 教育(121)
- 财(119)
- 教学(118)
- 水产(115)
- 体制(111)
- 和(105)
- 融(98)
- 金融(98)
- 动物(97)
- 森(97)
- 森林(97)
- 林(94)
- 机构
- 大学(2959)
- 学院(2833)
- 研究(1384)
- 科学(1086)
- 农(883)
- 中国(880)
- 所(864)
- 管理(864)
- 济(834)
- 研究所(820)
- 经济(816)
- 理学(729)
- 理学院(719)
- 业大(706)
- 管理学(694)
- 农业(693)
- 管理学院(691)
- 京(675)
- 省(651)
- 院(550)
- 室(527)
- 中心(518)
- 实验(486)
- 江(472)
- 实验室(463)
- 研究院(462)
- 北京(453)
- 技术(453)
- 农业大学(450)
- 重点(443)
共检索到4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苏安
财政部门作为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的供给者,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责任重大,要立足职能定位,打破既定思维的束缚,树立多维理念,保持定力,以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需要,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强化战略思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宁夏由于经济总量小且结构单一,加之可调控财力少,供给的结构性不合理与人民的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更加繁重,财政部门要跳出财政谋划全局,用全局视野考量宁夏发展,主动把财政工作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佳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保障农业有效供给,这离不开资金的有效支持。金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驱动作用。四川省农业发展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金融政策对四川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有效应用,将对四川省农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发挥金融政策的保障作用,同时提高金融对农业的服务质量,推动与引导农业改革深化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四川省农业发展趋势,以及金融政策在支农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冬妮
本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的四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不能离开外部环境变化来谈内部改革,而需要"塑环境"和"练内功"平衡联动;不能离开需求侧的结构调整来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需要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配合发力;不能离开社会结构来谈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而需要经济结构调整与社会结构调整协同推进;不能离开政府有效监管来谈市场化改革,而需要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发挥合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冬妮
本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的四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不能离开外部环境变化来谈内部改革,而需要"塑环境"和"练内功"平衡联动;不能离开需求侧的结构调整来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需要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配合发力;不能离开社会结构来谈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而需要经济结构调整与社会结构调整协同推进;不能离开政府有效监管来谈市场化改革,而需要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发挥合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榕明
一是强化服务大局的意识,立足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推进工作。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综合改革的攻坚期,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十八大在深刻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规划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蓝图,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做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这也为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新东 牛少凤
2017年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年,为更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改什么、怎么改"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作出完整而简明、系统而通俗的阐明显得尤为急迫、至关重要。唯有如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够在全国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广大基层、广大企业真正落地及深化推进。文章从最直观角度来分析供给侧的主要构成要件与决定性影响因子,研究列出了关于"改什么"的第一个等式,即"供给侧=要素+产品+制度+精神"。在此基础上,文章列出了相应改革的完整而系统的逻辑推进路径,即关于"怎么改"的第二个等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两个等式 四个关键环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新东 牛少凤
2017年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年,为更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改什么、怎么改"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作出完整而简明、系统而通俗的阐明显得尤为急迫、至关重要。唯有如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够在全国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广大基层、广大企业真正落地及深化推进。文章从最直观角度来分析供给侧的主要构成要件与决定性影响因子,研究列出了关于"改什么"的第一个等式,即"供给侧=要素+产品+制度+精神"。在此基础上,文章列出了相应改革的完整而系统的逻辑推进路径,即关于"怎么改"的第二个等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约节约投入要素资源+切实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建立健全现代治理制度+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文章由这两个等式推导出,应主要从这"四大构成要件"通俗简明而又入木三分地认识与把握供给侧,应主要围绕这"四个关键环节"发力与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构建起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既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之良好生态体系。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两个等式 四个关键环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旭刚
随着"新常态"向纵深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需求侧"两端均已发生深刻变化,倒逼着高职教育必须要通过供给侧改革以适应"新常态"的战略诉求。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中,提升供给质量是核心、提高供给效率是关键、创新驱动发展是灵魂,要主动对接经济转型发展新常态、积极承接产业调整升级新使命、构建高职教育供给结构新生态,针对高职教育结构性、体制性、制度性等痼疾顽症,宏观层面要加强政策制度供给,调动行业企业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中观层面要变革管理体制机制,破解政府集权式"一元管理"弊端;微观层面要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激发校内办学主体创新活力动力,进而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个体个性发展需求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精准供给...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旭刚
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常态"的迫切需要和逻辑必然。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把握质量、效率和创新三个核心内涵,主动对接经济转型发展新常态、积极承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使命、构建高职教育供给结构新生态,从供给侧入手,针对当前高职教育结构性、体制性、制度性等痼疾,加强政策制度供给,变革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激发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活力动力,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个体个性发展需求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精准供给。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供给侧改革 质量 效率 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景彤 梁婧
推进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是短期目标,这既是为了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产能过剩、房地产高库存、高杠杆、高成本和短板突出等重点问题,也是为中长期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和阶段更替创造条件,是供给侧改革起步阶段的具体手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景彤 梁婧
推进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是短期目标,这既是为了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产能过剩、房地产高库存、高杠杆、高成本和短板突出等重点问题,也是为中长期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和阶段更替创造条件,是供给侧改革起步阶段的具体手段。
关键词:
经济 产业 需求侧 形势 主要矛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亚萍 张社梅 葛翔
[目的]随着中国粮食产量的"十二连增",国内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也逐步由总量不足转向结构性矛盾,其中玉米产业面临的矛盾尤为突出,玉米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中的首要任务。四川既是全国玉米生产的重要省份,也是玉米消费大省,如何推进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转型发展还有待于思考。[方法]文章从供需平衡、供给结构、供给效益和供给效率4个角度分析了四川玉米产业供给侧的特征,同时从要素供给、社会化服务和产业链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四川玉米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四川玉米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亚萍 张社梅 葛翔
[目的]随着中国粮食产量的"十二连增",国内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也逐步由总量不足转向结构性矛盾,其中玉米产业面临的矛盾尤为突出,玉米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中的首要任务。四川既是全国玉米生产的重要省份,也是玉米消费大省,如何推进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转型发展还有待于思考。[方法]文章从供需平衡、供给结构、供给效益和供给效率4个角度分析了四川玉米产业供给侧的特征,同时从要素供给、社会化服务和产业链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四川玉米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四川玉米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变化,从口粮消费为主转变为以饲料、工业加工消费为主;草食畜牧业发展迅速,饲用作物需求量增大;农业科技支撑力度明显,玉米育种成就突出。[结论]提出从优化品种结构、推行种养循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拓展产业链等方面推进四川玉米产业的转型升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银监局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联合课题组 王筠权 阚超 官学清
产业升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构建监管完备、功能齐全、交易活跃、竞争有序、服务高效、支撑有力、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是一国和地区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标。四川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在理论梳理和国外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业升级中的金融支持角色,结合四川省产业发展和金融服务实际,探讨了金融支持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