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3)
- 2023(7554)
- 2022(6034)
- 2021(5394)
- 2020(4643)
- 2019(10017)
- 2018(10017)
- 2017(19823)
- 2016(10484)
- 2015(11436)
- 2014(11394)
- 2013(11527)
- 2012(10442)
- 2011(9225)
- 2010(9602)
- 2009(9433)
- 2008(9541)
- 2007(8967)
- 2006(8155)
- 2005(7396)
- 学科
- 业(76666)
- 企(60659)
- 企业(60659)
- 济(52047)
- 经济(51973)
- 管理(45178)
- 农(43685)
- 农业(29166)
- 业经(26063)
- 方法(19907)
- 财(19113)
- 务(15423)
- 财务(15420)
- 财务管理(15413)
- 企业财务(14564)
- 技术(14286)
- 策(13127)
- 数学(13052)
- 数学方法(13022)
- 制(12968)
- 中国(11210)
- 体(11135)
- 划(10824)
- 企业经济(10248)
- 和(9805)
- 农业经济(9746)
- 经营(9728)
- 技术管理(9517)
- 村(8832)
- 农村(8828)
- 机构
- 学院(161323)
- 大学(149829)
- 济(75403)
- 经济(74302)
- 管理(71411)
- 理学(61665)
- 理学院(61260)
- 管理学(60776)
- 管理学院(60496)
- 研究(45434)
- 农(42228)
- 中国(40319)
- 财(33106)
- 农业(31644)
- 京(29408)
- 业大(27483)
- 江(26214)
- 财经(26063)
- 科学(24292)
- 经(23548)
- 经济管理(22904)
- 中心(22562)
- 所(21937)
- 经济学(21350)
- 商学(20076)
- 州(19940)
- 商学院(19918)
- 经济学院(19461)
- 研究所(19278)
- 农业大学(19050)
- 基金
- 项目(101130)
- 科学(82506)
- 研究(79000)
- 基金(75140)
- 家(62711)
- 国家(61920)
- 科学基金(56099)
- 社会(54163)
- 社会科(51012)
- 社会科学(50999)
- 省(42336)
- 基金项目(40661)
- 自然(33968)
- 自然科(33236)
- 自然科学(33230)
- 编号(33142)
- 教育(33072)
- 自然科学基金(32712)
- 划(31810)
- 业(30584)
- 资助(28487)
- 农(25895)
- 创(24878)
- 成果(24334)
- 发(23665)
- 制(23394)
- 部(22835)
- 国家社会(22251)
- 创新(22210)
- 重点(21159)
- 期刊
- 济(95861)
- 经济(95861)
- 农(48266)
- 研究(43704)
- 农业(32404)
- 中国(30796)
- 财(28126)
- 管理(27868)
- 业经(24486)
- 科学(20850)
- 融(18385)
- 金融(18385)
- 学报(18059)
- 业(16329)
- 大学(15704)
- 学学(15582)
- 技术(15293)
- 农村(13462)
- 村(13462)
- 农业经济(13395)
- 问题(13121)
- 财经(12958)
- 经济研究(12380)
- 技术经济(11312)
- 经(11191)
- 世界(10823)
- 经济问题(9742)
- 商业(9249)
- 现代(9233)
- 农村经济(8850)
共检索到243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兰耕云
一、增强农业后劲刻不容缓1984年以来,农业生产出现低速增长。这引起了各方面的严重关注。目前的客观事实是农业生产缺乏后劲,而且对国民经济的“瓶颈”效应已愈来愈突出。农业生产后劲严重不足表现在三个方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立伟
以家庭经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特征的农村改革,辅之以国家调整了农副产品价格、农村税收、信贷等分配政策,使多年压抑着的生产力得以进发、显示,农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分配政策的调整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刺激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突破旧体制的束缚就能带来能量大规模释放的阶段已经过去。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从变革传统的经营方式对生产力的束缚转到如何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发展生产力本身上来了。为此,必须研究农村经济变化的新形势。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振国
一、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体系 努力增加农业投入 增加农业投入是确保农业发展的关键,财政应该注重增加农业投入,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筹集对农业投入资金。同时要通过合理划分各级财政的财权和事权,切实改变单纯依靠上级补助发展本级事业的错误观点,形成多层次的投入主体;通过支持农业企事业单位及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积累能力,发挥财政对社会资金的吸附和导向作用,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胡友根
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契机的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引起了医院积累机制的大变动。顺应这一潮流,尽快建立医院自我发展的积累机制,加强医院发展后劲,这是当前深化医院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积累机制,是指医院承包经营过程中处于不同层次和地位的投资主体,形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艾云航
一、农业综合开发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所谓农业综合开发,就是对目前利用不够充分或尚未利用的农业资源进行深度和广度开发利用。它是以农业资源的内涵开发和外延开发为内容,以相应的物资、技术、资金、劳力投入为手段,以发展商品经济,使农民尽快富裕为目的,挖掘资源潜力,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新途径和新形式。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开发,主要包括改变过去的粗放经营,实行集约经营,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精耕细作,进行深度开发,变低产为高产,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艾云航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艾云航一、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经验1.择优选项,集中投入,连片开发。农业综合开发贵在"综合",但又必须落实到好的项目的,必须集中连片开发。实践证明,凡是这样做的,效益就显著。2.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农业综合开发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艾云航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艾云航1农业综合开发的形势和意义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五年多来,成绩显著,形势喜人。据有关部门统计,从1988年至1992年,全国累计完成中低产田改造面积10848万亩,开垦宜农荒地1511万亩,造林15...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翁长桂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特别是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深入进行,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农村正处于由自给性生产向商品生产过渡的历史时期,与此同时,农村消费也发生着从自给性消费到商品性消费的根本转变。在农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农村消费领域中各种问题和矛盾不断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厉为民
利用国外土地为我国农业发展增添后劲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厉为民在讨论21世纪怎样更好地养活16亿中国人的问题时,许多人只关注如何在中国本土上下更大的功夫,忽视了世界的其他部分———国外79%的人口拥有90%以上的土地资源。如何利用国外的土地和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资荣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独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全党同志要努力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平
增加农村经济投资增强农业生产后劲国家统计局农村经济调查总队李平1994年的旱涝灾害进一步表明:农业仍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形成的投资结构向4*农产业倾斜的偏向尚未彻底扭转,农用资金向非农领域分流情况严重,我国农业投资的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农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丽云 张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振清
当前,在全国大力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同时,不容忽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由于承包制是把企业和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建立在对物质利益的关心上,因而有可能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况且目前有些已经实行承包经营的企业已经出现了短期行为的表现,二是现阶段从对物质利益的关心上去调动人的积极性并不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唯一途径;三是着眼于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建华 万希
本文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视角,全面地阐述积累和开发农业人力资本,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农村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且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杨未名
企业发展后劲简单地说就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评价企业发展后劲既是市场的要求也是审计规避风险的要求。以往我们搞的企业财务收支审计注重就个别问题进行查处,即便是绩效审计也侧重于对企业以前的经营成果的评价。自从1999年国务院两办文件下发后,各级审计机关受同级政府和组织部门的委托开展了对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如何全面客观的评价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成为当务之急。评价企业的发展后劲是全面评价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因此,本文结合审计实践的体会,从审计的角度对如何评价企业的发展后劲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