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91)
- 2023(3674)
- 2022(2926)
- 2021(2918)
- 2020(2154)
- 2019(4827)
- 2018(4368)
- 2017(8485)
- 2016(4145)
- 2015(4624)
- 2014(4427)
- 2013(4420)
- 2012(4079)
- 2011(3588)
- 2010(3985)
- 2009(4098)
- 2008(2897)
- 2007(2629)
- 2006(2442)
- 2005(2454)
- 学科
- 融(24150)
- 金融(24150)
- 银(21157)
- 银行(21157)
- 行(20656)
- 中国(13822)
- 济(13804)
- 经济(13789)
- 业(13460)
- 管理(12982)
- 企(11766)
- 企业(11766)
- 中国金融(10812)
- 制(7765)
- 财(7257)
- 地方(5860)
- 务(5462)
- 财务(5449)
- 财务管理(5436)
- 企业财务(5272)
- 方法(4739)
- 业经(4521)
- 事业(4390)
- 体(4292)
- 数学(4253)
- 数学方法(4230)
- 农(4088)
- 制度(3953)
- 度(3953)
- 业务(3924)
- 机构
- 学院(50416)
- 大学(49506)
- 济(23384)
- 经济(22805)
- 中国(21688)
- 管理(18874)
- 理学(15549)
- 理学院(15393)
- 研究(15384)
- 管理学(15201)
- 管理学院(15111)
- 银(14720)
- 银行(14265)
- 财(13853)
- 行(13396)
- 融(12891)
- 金融(12647)
- 人民(11125)
- 中心(10560)
- 财经(10282)
- 国人(9957)
- 中国人(9907)
- 京(9891)
- 中国人民(9837)
- 经(9347)
- 经济学(8339)
- 人民银行(8316)
- 江(8234)
- 财经大学(7866)
- 州(7629)
共检索到95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龚智强 孟凡征 冯宗敬 吕莉 陈芸 邵俊武 张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金融行业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牢牢把握金融事业发展和前进方向,领导金融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深刻理解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个重大政治原则,是新时代做好金融工作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
关键词:
党建工作 党委会 金融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只有金融安全稳定运行,才能充分有效地实现货币资金的筹集、融通和使用,合理高效地配置社会资源,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一直坚持牢牢把握金融事业发展和前进的方向,不断探索金融支持革命战争和创立新政权、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道路,指引我国金融事业实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学军
<正>从1926年成立第一家银行——衡山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工作已走过近百年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金融政策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革命战争时期,金融是筹集资金的得力渠道。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等银行机构;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建立了陕甘宁边区银行等银行。这些银行发行货币,聚集了大量的金融资源,为弥补根据地政府财政收支缺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金融政策还是贯彻党的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这些银行按照人民政权的政策发放信贷,扶持农业与工商业,助力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同时,人民政权严格管理金融业,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永海
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审计领域的具体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审计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审计实践、推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坚持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基本依据,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审计理论和实践中的巨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我国审计从一产生就为国家治理服务,根据国家治理的意志和目标依据国家治理体系的法律法规制度审核决策执行情况,并向国家治理的最高决策者报告审核结果。在不同的国家治理时期,我国审计与国家治理的重点内容紧密结合,形成了彰显各个历史时期特色的审计制度。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审计发展规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性升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伟
随着西方国家对洗钱犯罪打击力度的加大,鉴于中国宽松的投资环境及投资的优惠政策,跨国犯罪集团也加紧对我国渗透,急于投放巨额“黑钱”进行漂洗。因此,我国金融机构应强化反洗钱工作。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反洗钱 金融资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万有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丹 黄珊珊
经过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反思,国际社会认识到,为避免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倒闭对金融体系产生严重冲击,兼顾防范道德风险的需要,构建高效协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机制至关重要。前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中,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统筹协调和靠前指挥,
关键词:
风险处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景莉 李石纯 韩晓萌 王惠英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可以说是这次思政会的"魂"。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戴根有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可以从两方面简要加以说明:一是金融活动是在不同经济主体储蓄和投资分布不均,从而提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需求中产生的。如果没有不同经济主体的净储蓄和净投资,以资金融通为基本特征的金融活动就无从产生。二是金融活动的利息收入,是经济部门所得利润的一部分。
关键词:
服务实体经济 信用合作社 借贷资本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朝科 曹雨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决议》用"十个坚持"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十个坚持"的硬核。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已经是一个被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实践所证实了的重大命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科学内涵的硬核。在思想渊源上,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均有过重要论述;在实践上,在新中国七十年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如何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仅有顶层设计,更有具体的贯彻落实机制设计。本文基于逻辑和范畴从学理上证明"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实施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应该准确理解和把握党委职责。要发挥好党委的领导作用,必须加强党的工作体系建设。学校党委注意抓好规划设计和阶段目标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多年的实践中,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动摇,坚持党委对学校的全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海洋
高校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强阵地。贯彻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加强基层党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是党的工作最坚强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是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薛进文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繁荣发展,必须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教师头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和重要阵地,高校党委作为高校的领导核心,必须明确主体责任,坚持正确方向,把握科学规律,加强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史丹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保持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制定党的基本路线和工作方针,领导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时期,二是主要矛盾判断反复时期,三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矛盾时期,四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时期。基于对这四个阶段主要矛盾的判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同时期的经济工作路线方针: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公有制经济基础;1978年之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尽管中间出现误判和曲折,但建设工业化国家的梦想没有变,集中力量建设国家重大工业项目;1978年以后,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加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经济规模跃升全球第二,贸易规模全球第一,实现了建党百年之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党的十九大以后,党领导中国人民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以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更加全面更可持续的发展,以新发展格局开创新时代的发展空间,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工业化的更高形态。总结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的成功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
建党百年 社会主要矛盾 经济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