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5)
- 2023(8705)
- 2022(6893)
- 2021(6172)
- 2020(5282)
- 2019(11465)
- 2018(11481)
- 2017(21617)
- 2016(11716)
- 2015(13209)
- 2014(13316)
- 2013(12887)
- 2012(11732)
- 2011(10155)
- 2010(10408)
- 2009(10039)
- 2008(10131)
- 2007(9307)
- 2006(8210)
- 2005(7717)
- 学科
- 业(71845)
- 企(68481)
- 企业(68481)
- 管理(55740)
- 济(53771)
- 经济(53693)
- 业经(25535)
- 财(21741)
- 方法(21381)
- 农(20864)
- 务(17694)
- 财务(17672)
- 财务管理(17658)
- 企业财务(16660)
- 农业(15546)
- 技术(15311)
- 制(13959)
- 数学(13598)
- 数学方法(13525)
- 体(12967)
- 策(12804)
- 划(12479)
- 理论(12358)
- 企业经济(12219)
- 和(11688)
- 中国(11676)
- 经营(11186)
- 体制(10255)
- 技术管理(10139)
- 决策(8815)
- 机构
- 学院(175715)
- 大学(166652)
- 济(74623)
- 经济(73282)
- 管理(72985)
- 理学(61932)
- 理学院(61429)
- 管理学(60729)
- 管理学院(60416)
- 研究(53535)
- 中国(44928)
- 财(36128)
- 京(35207)
- 农(33972)
- 科学(31043)
- 江(28980)
- 财经(27962)
- 所(26999)
- 农业(26881)
- 业大(26165)
- 经(25286)
- 中心(24728)
- 研究所(23991)
- 州(22145)
- 北京(21502)
- 商学(21227)
- 经济学(21125)
- 商学院(21046)
- 经济管理(20452)
- 财经大学(20215)
- 基金
- 项目(110851)
- 科学(88771)
- 研究(83918)
- 基金(80459)
- 家(69266)
- 国家(68555)
- 科学基金(60583)
- 社会(54276)
- 社会科(51357)
- 社会科学(51346)
- 省(45736)
- 基金项目(42298)
- 自然(38304)
- 自然科(37463)
- 自然科学(37452)
- 教育(37106)
- 自然科学基金(36873)
- 划(36113)
- 编号(34041)
- 资助(31691)
- 业(31535)
- 创(26918)
- 成果(26200)
- 重点(24365)
- 发(24270)
- 创新(24153)
- 部(24024)
- 课题(23263)
- 制(23240)
- 国家社会(22332)
共检索到270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湘丽
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一个涉及企业内外因素的持续过程。具有法人资格、从事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的企业,当然应该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但要使企业认识到自己的主体责任,真正履行法律所规定的安全生产义务,需要外部因素的刺激,那就是健全的法律、严谨的监管和民主的舆论监督。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杜磊
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也是重要抓手。一直以来,各级各部门都在对如何监督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进行积极的探索。“一会三查三合格”是在长期安全监管中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法,文章主要对该工作法的内容以及如何开展进行了论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兵临
企业是经济主体,也是责任主体,对责任的承担与落实,不仅决定着企业产品的质量与信誉,更影响其在法治市场中的生存发展。作为国内知名瓶装水生产企业,农夫山泉自陷入"标准门"以来,对待舆论监督的态度和反应,凸显出主体责任的缺失。此前,杭州质监局已要求对农夫山泉进行重点监管。遗憾的是,至今为止我们并未见到企业方面的改正动作。竞争性经济活动中,是被动接受政府监管和公众监督,还是主动加强企业自身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谷丰 张林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既是其自身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已基本确立,但不突出。在"双创"背景下,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政府和市场应明确定位,企业应发挥内源动力,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谷丰 张林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既是其自身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已基本确立,但不突出。在"双创"背景下,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政府和市场应明确定位,企业应发挥内源动力,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淳 李哲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就要加速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强化企业在绿色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精准激发企业在绿色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人翁意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亮 王再进 郭明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第十六条“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中明确提出:“鼓励民营企业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按规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民营科技企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中东 朱智强
近几年,我国煤矿频发安全事故,其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原因主要是企业管理的缺陷。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导向性财税政策缺失,不利于煤矿企业克服和弥补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行为、状态以及管理缺陷,因此,需要对引导煤炭企业强化安全生产的财税政策进行调整和再设计。
关键词:
煤矿企业 安全生产 财税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房丽娜 仲苗旺 侯宇 陈雪波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贯彻的重要理念。为了更好地解决农产品企业安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本文以辽宁省三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安全行为理论将企业人员分为高层管理人员、班组长、一线员工3类群体,通过不同群体安全行为与企业安全生产绩效结合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确定。研究结果表明,三类安全行为群体均对企业安全生产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高层管理者安全行为安全生产绩效影响权重最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何丽梅 兰玲瑜
现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鉴证动因及行为的研究,缺乏对不同鉴证主体选择的关注。本文以2009-2012年219家所有经鉴证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统计分析企业选择不同鉴证主体的动因。结果发现,国有企业倾向于选择个人和学术机构点评,非国企则选择专业认证机构;行业特征对鉴证主体的选择存在重要影响,消费者敏感型企业倾向于选择成本较高的正式鉴证机构,出口型企业倾向于选择国际认证机构,当存在一些危机、并购等特殊事项时,企业会变更其鉴证主体,改为选择成本较高的"四大"和认证机构以提高其可信度并维护自身形象。
关键词:
社会责任报告 鉴证主体 选择动因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笑霞 李明辉
在现代企业中,一般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和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负责风险管理。但是,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特点是全员管理,风险管理不仅仅是风险管理机构的事,董事会、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乃至其他各个部门和一般员工对风险管理都具有重要影响,因而都是风险管理的主体。当然,这些主体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有所差异。要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就必须明确各主体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地位、职责以及与其他主体的关系,从而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关键词:
风险管理 主体 全员管理 风险管理机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岚君
长期以来,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和内容予以关注,但是却忽略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问题。我们可以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道德满足和人类进步而进一步展望,企业社会责任是每一个从事经营活动的实体乃至于个人都应当对社会承担的义务。从财富实力、经营规模、社会影响力、公众认知度等方面看,跨国公司和个体工商户恰居"大""小"两端,它们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意愿以及法律规制上并不一致。但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主体的地位是相同的。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主体 跨国公司 个体工商户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艳萍
继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标准、ISO14000环境认证标准为国人接受后,又一个全新的国际贸易标准闯入我们的视野———即被称为“人权标准”的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该标准关注的是员工的基本权利和劳动条件。各大跨国公司将逐步推行订单与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相挂钩的采购模式,我国的部分产业领域将受到波及,因此,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责任 SA8000 企业 劳动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晓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学技术进步法》)是我国科技领域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次全面修订,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促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基础法律制度保障,意义深远。值此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本刊特组织相关科技、法律专家,重点从中国特色科技发展道路、科技伦理治理、学风作风建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学技术普及高质量发展等角度,阐释其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为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研究人员、决策部门乃至全社会理解认识和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创新主体 《科学技术进步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曦
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推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契合我国当前科技发展阶段实际。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巩固,体制机制保障不断增强。同时应看到,企业创新能力仍相对较弱、引领型创新主体不足、相关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建议围绕优化主体结构、突出主体地位、完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生态的思路,进一步壮大更具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企业队伍,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各个环节的主体地位,不断改善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持续完善围绕企业配置创新资源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
科技创新主体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