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1)
- 2023(13116)
- 2022(11228)
- 2021(10187)
- 2020(8795)
- 2019(19585)
- 2018(19289)
- 2017(36702)
- 2016(20023)
- 2015(22374)
- 2014(21662)
- 2013(21445)
- 2012(20060)
- 2011(18121)
- 2010(18129)
- 2009(16976)
- 2008(16811)
- 2007(15417)
- 2006(13065)
- 2005(11315)
- 学科
- 济(82463)
- 经济(82376)
- 业(63400)
- 管理(62971)
- 企(52646)
- 企业(52646)
- 方法(42128)
- 数学(37424)
- 数学方法(37161)
- 财(22601)
- 农(21935)
- 技术(21925)
- 中国(20882)
- 业经(17840)
- 贸(17351)
- 贸易(17343)
- 学(17175)
- 易(16857)
- 农业(15051)
- 地方(14802)
- 制(14760)
- 务(14677)
- 财务(14655)
- 财务管理(14618)
- 技术管理(14287)
- 企业财务(13935)
- 银(12976)
- 银行(12915)
- 融(12641)
- 金融(12639)
- 机构
- 大学(291310)
- 学院(290360)
- 济(120004)
- 经济(117680)
- 管理(113746)
- 理学(99221)
- 理学院(98152)
- 管理学(96666)
- 管理学院(96123)
- 研究(96062)
- 中国(71340)
- 科学(61044)
- 京(59889)
- 农(56202)
- 财(53429)
- 所(49259)
- 业大(48468)
- 中心(45225)
- 研究所(45106)
- 农业(44880)
- 江(43583)
- 财经(43470)
- 经(39670)
- 经济学(37343)
- 北京(36997)
- 范(35007)
- 师范(34488)
- 院(34261)
- 经济学院(34179)
- 州(34084)
- 基金
- 项目(200793)
- 科学(157823)
- 基金(146423)
- 研究(140273)
- 家(130381)
- 国家(129300)
- 科学基金(110170)
- 社会(90415)
- 社会科(85961)
- 社会科学(85934)
- 省(79958)
- 基金项目(78369)
- 自然(73131)
- 自然科(71483)
- 自然科学(71458)
- 自然科学基金(70278)
- 划(67442)
- 教育(65016)
- 资助(58822)
- 编号(54370)
- 创(47258)
- 重点(45631)
- 部(44474)
- 创新(43455)
- 发(42827)
- 成果(42548)
- 科研(39206)
- 计划(38775)
- 业(38220)
- 国家社会(37899)
共检索到414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欣望 陶世隆 刘京军
运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从技术产出的角度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专利保护的强化使专利申请倾向有了大幅提高;但是,从投入角度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研发投入带来的影响却是负面的。这说明,在开放竞争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专利保护强化并不一定能刺激研发投入增加。同时也说明,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我国已经实实在在地承担了国际责任。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化,更加突出了提高我国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专利保护 技术创新 专利政策 知识产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磊 蒋菲
本文利用2009-2020年我国3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基于熵权法对技术创新与物流业水平的综合值进行测算,通过构建一般线性面板数据模型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静态与动态的角度分析技术创新驱动物流业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2009-2020年我国技术创新与物流业高质量水平整体上都在不断提升,两者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关系;静态层面来看,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物流业发展;动态层面来看,技术创新对物流业的积极作用表现出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并存,同时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增的特征,长期积极作用相对更大。另外,经济水平、人口规模也是驱动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而财政支出对物流业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敏
对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诱导因素的分析必须在具体的经济、制度环境下进行。以市场集中度、产业内企业规模、产权制度基础、产业开放程度为影响因子,对电子产业的实证分析显示,市场集中度、产权制度变化与产业创新能力的相关性不强,出口与创新负相关,增加产业内大企业的比重、适度增加进口对创新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企业规模 开放程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从容 祝翠华
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就业是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从定量的角度研究技术创新对就业弹性的影响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假设建立了技术创新对就业弹性的影响模型,然后将通过回归分析探讨了技术创新对就业弹性影响的作用机理,最后得出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促进就业、提高就业弹性的重要途径是通过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创造新行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就业弹性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东阳
本文利用中国199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消费升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利用脉冲响应方法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结论表明,消费升级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消费升级是技术创新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动态关系分析表明,整体而言,消费升级显著促进了技术创新。从第0期开始,消费升级对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且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呈不断递增趋势,在第10期仍然保持递增,表明消费升级能够持续刺激技术创新。方差分解表明,消费升级对技术创新的解释贡献度呈不断递增趋势,且增加速度越来越快,表明消费升级对技术创新具有越来越重要的贡献度。
关键词:
消费升级 技术创新 PVAR模型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谢贞发 陈涓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构建绿色税制的重要里程碑。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环境保护税税额省际差异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环境保护税税额省际差异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在该税法实施后,与税额标准不变地区相比,税额提高地区企业的总绿色专利申请占比短期内并未产生显著变化;从专利类型上看,税额提高地区企业的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占比出现了显著提高,但绿色发明专利申请占比并未产生显著变化。同时,环境保护税税额省际差异对企业绿色实用新型创新的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和中度污染企业,环境保护税税额省际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以及提高企业绿色专利当期被引数量占比。通过以上实证研究,本文对进一步优化我国环境保护税制度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文豪 张敬霞 陈中峰
为了探究知识产权制度影响技术创新的行业差异,本文利用中国2006—2011年2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基于行业技术特征和市场特征的视角,在不同技术复杂度、技术差距、需求规模和市场结构下实证检验了知识产权创新激励效应的行业异质性。本文研究发现,随着技术复杂度的提高,促进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由出口贸易转向自主创新和国际技术引入;技术差距越小,越有利于通过国际技术引入获取技术进步;相对需求规模小的行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利大于弊;随着需求规模的扩大,应该弱化知识产权保护;随着市场结构趋于集中,知识产权保护主要是通过自主创新促进技术进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获取技术外溢。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技术创新 行业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操龙升 赵景峰
本文首先根据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先行文献提出经验假设:比较温和的专利保护制度更容易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然后基于专利保护视角,运用随机前沿模型(SFA)和三次函数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1987-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专利保护水平与各区域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专利制度处于温和状态下,其技术创新产生激励作用尤为明显,但随着专利保护处于严格期,反而有可能引发技术创新绩效下降。针对此结论提出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建议,以期能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蕾 叶华平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描述了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一众所周知的结论对中国是否适用呢?本文利用专利授权数量和进出口额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协整检验和因果检验,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与对外贸易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我们发现中国技术创新能力与对外贸易之间确实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根据这一结论,我们从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龙 李丽娟
本文运用计量方法,建立了技术创新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影响的计量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因素对高技术产品出口具有负影响;R&D投入强度和科技活动人员因素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著;相对而言,人均拥有专利申请数因素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较为显著,但拉动能力不大。这说明技术创新还没有在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高技术产品 出口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根文 邱硕 张王飞
环境规制是政府遏制环境污染,强化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基于2012年~2017年434家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研发创新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新《环境保护法》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新法的实施对重污染企业创新活动有负面影响,对中央控股和地方控股企业的创新活动影响显著,但对民营上市公司的影响并不显著;政府补贴的加入能够弱化新法对创新活动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不支持"波特假说",为政府对重污染企业环境执法的同时如何兼顾企业的研发创新积极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倩男 赵玉林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高,高技术产业利用内外部资源的效率就越高,竞争实力就越强。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高技术产业各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后针对这些差异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凯 吴清 胡毓敏
文章利用1997-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当地GDP的比重来衡量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门槛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研发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之间分别具有互补性和替代性;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跨越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门槛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会阻碍技术创新。因此,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容懈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秀江 胡冬生 何新闻 王宣喻
运用SVAR技术建立SVAR⑶模型,探讨我国技术创新、R&D、科研人员和"市场换技术"制度之间的短期与长期关系。研究发现:除了R&D、科研人员之外,"FDI制度"是影响我国技术创新的另一个重要资源。短期内"FDI制度"通过市场替代机制改变了R&D、科研人员投入的激励机制,导致部分内资企业偏好引进技术的短期行为,抑制了自主创新,但长期内"FDI制度"带来的外资竞争和技术外溢效应促进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R&D两者互为因果、自我加强,科研成果对科研人员的反向激励和拉动作用不明显,"FDI制度"促进了R&D投入;技术创新的规模报酬递减,R&D是技术创新持续增长的主要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