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5)
2023(6725)
2022(5603)
2021(4956)
2020(3893)
2019(8960)
2018(8794)
2017(16838)
2016(9056)
2015(9899)
2014(9956)
2013(10016)
2012(9927)
2011(9211)
2010(9518)
2009(8661)
2008(8550)
2007(7795)
2006(7223)
2005(6990)
作者
(27789)
(23008)
(22976)
(21731)
(14658)
(11071)
(10329)
(8908)
(8842)
(8367)
(7946)
(7655)
(7580)
(7510)
(7261)
(7147)
(6826)
(6746)
(6651)
(6540)
(6133)
(5712)
(5606)
(5274)
(5273)
(5179)
(5152)
(5130)
(4730)
(4588)
学科
(48462)
经济(48427)
(22991)
管理(21369)
地方(18650)
中国(17335)
(16592)
企业(16592)
(13923)
方法(12342)
业经(11834)
地方经济(10806)
数学(10202)
数学方法(10134)
农业(9628)
(9545)
(9448)
金融(9447)
(9134)
银行(9118)
(9060)
(8973)
(8477)
(8352)
贸易(8342)
(8293)
产业(8245)
(7973)
环境(7321)
发展(7110)
机构
学院(132933)
大学(129967)
(59210)
经济(57992)
研究(54680)
管理(46181)
中国(41742)
理学(38134)
理学院(37591)
管理学(36999)
管理学院(36741)
科学(32164)
(29530)
(28686)
(26117)
研究所(25687)
(23996)
中心(23957)
(21944)
(20155)
师范(19931)
(19831)
北京(19655)
财经(19594)
农业(18377)
业大(18119)
经济学(17974)
(17923)
(17649)
(17363)
基金
项目(81512)
科学(64066)
研究(61681)
基金(56837)
(49414)
国家(48946)
科学基金(41184)
社会(39260)
社会科(37298)
社会科学(37292)
(33351)
基金项目(29623)
(27496)
教育(27317)
(25049)
编号(24963)
自然(24496)
自然科(23885)
自然科学(23881)
自然科学基金(23465)
资助(23179)
成果(20899)
发展(20472)
(20108)
重点(19185)
课题(18830)
(17431)
(16950)
国家社会(16027)
创新(15936)
期刊
(77081)
经济(77081)
研究(46526)
中国(33528)
(23679)
管理(19688)
学报(19379)
科学(19206)
(18321)
教育(17476)
(17068)
金融(17068)
农业(16280)
大学(14775)
业经(14031)
学学(13781)
经济研究(12788)
技术(12181)
问题(10044)
财经(9831)
(8653)
(8482)
(7799)
世界(7704)
商业(7482)
国际(7348)
技术经济(6991)
(6710)
经济管理(6658)
经济问题(6629)
共检索到225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元涛  
不同的汉字结构在汉字史上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强势结构是指在汉字发展过程中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结构,包括义音结构、层次结构、二合结构等;与强势结构相对的是弱势结构,即在汉字发展过程中逐渐式微的结构,包括非义音结构、非层次结构、非二合结构。历时汉字构形属性的测查数据显示:强势结构的构字量一路上扬,而弱势结构的构字量一路下挫,这既体现在新造字形对强势结构的选择,也体现在旧有字形顺应强势结构而发生的形体改造。各强势结构的共同指向是使系统中的字形结构有序化,在诸强势结构的共同作用下,汉字的总体发展目标是结构系统化。义音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熊玉珍  温柔  
汉字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汉字本身特点和习得规律的影响,汉字难学是造成汉语难学的原因之一。随着世界汉字教学的发展,个性化汉字学习的需求日益凸显,技术支撑下的汉字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有效的汉字教学方式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总结了多媒体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针对数字化汉字教学中存在的资源共享性不高、不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学习环境交互不足、缺乏随时可用的语用学习服务等问题,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果,指出云终端和云服务环境下的移动技术、多通道交互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将是满足新形势下世界汉字教学多元需求的技术应用趋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涂建国  
本文论述了研究汉字排检法的深远意义 ,对汉字排检法及其分类作了科学的定义和概括。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马红英  谭和平  王爱丽  
采用三种汉字结构方式的生字和熟字作为实验材料,对43名中度智力落后学生进行了汉字识别的实验研究,旨在探讨中度智力落后学生汉字字形识别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度智力落后学生的汉字教学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中度智力落后学生对上下结构方式的熟字识别成绩显著高于对左右结构和包围结构的熟字识别成绩;而对包围结构的生字识别成绩显著高于对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生字识别成绩。研究认为,教育者应加强中度智力落后学生的空间知觉训练和注意力培养;同时,在汉字教学中应强调构字部件的意义和构字部件的搭配习惯的讲解,以使中度智力落后学生掌握辨识和记忆汉字字形的基本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英  
叙述国内外汉字处理技术的进展,着重介绍我国汉字处理技术的发展情况,对我国汉字信息处理技术向产业化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英雄  
汉字与旅游李英雄北京旅游学院ChineseCharactersandTourism¥byLiYingxiongAbstract:Theauthor,basedonthetrendofdevelopmentofthecurrentworldtouris...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涂建国  
本文对汉字编码和汉字排检法的现状、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对统一汉字编码前景作了展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宝贵  
本文从语言规范化的角度 ,探讨对外汉字教学问题。介绍了与对外汉字教学相关的汉字规范标准。强调对外汉字教学必须教授规范汉字 ,在正式教学中 ,不向外国人教授不规范汉字。例举了对外汉字教学中存在的常见的字音和字形不规范现象 ,分析了原因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彩芳  李月诚  
单汉字标引法是在基于汉语分词的自动标引研究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之后 ,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自动标引方法。本文集中列举了它的 9大优点 ,同时也指出了它的缺点和不足 ,呼吁学术界加强研究 ,以期使之更加完善和实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英雄  
汉字修学旅游刍议□李英雄一、时代呼唤“汉字超越时空的优势,简洁明快的特点和对于高科技发展的适应性,使它有条件成为人类未来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文字,而旅游业的发展,正是加速汉语言文字国际化进程的催化剂。”这是1994年秋,我在《汉字与旅游》一文中写下...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培  
本文根据信息论中的交互信息,给出了相邻汉字相关度的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字串预分割的单汉字标引检索方法,对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单汉字标引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试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性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顾海兵  龙少波  
汉字的魅力来自于它的结构。通过对汉字"规""划"解构的归纳,尝试从新的视角对其进行解构,然后对规划进行全息的解释分析。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规划"一词的新的解构对加深认识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从"计划"到"规划"的转变,理解规划的原理与过程以及实现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顾海兵  龙少波  
汉字的魅力来自于它的结构。通过对汉字"规""划"解构的归纳,尝试从新的视角对其进行解构,然后对规划进行全息的解释分析。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规划"一词的新的解构对加深认识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从"计划"到"规划"的转变,理解规划的原理与过程以及实现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翔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汉字教育是继承中华文化的根本及传播中华文化的基础。汉字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珍视的文化资源,成为现代世界各民族进一步增进文化认同、加强交流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的枢纽。汉字教育必须遵循汉字形成的规律。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教育的基石。探索汉字教育的方法,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是汉字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运富  何余华  
汉字研究除了本文化视域,还应有跨文化眼界。"跨文化汉字研究"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把"跨文化"当作研究方式和视角,即联系外部文化因素研究本文化汉字;另一个是把"跨文化汉字"当作研究对象,即研究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汉字。"跨文化汉字研究"内容丰富,包括跨文化汉字文本及其汉字现象、跨文化汉字传播、跨文化汉字发展、跨文化汉字比较、跨文化汉字教学、跨文化汉字学术史、外来文化对汉字系统的影响等。"跨文化汉字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应该成为汉字学研究、汉字史研究和汉字文化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和重要分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