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6)
- 2023(330)
- 2022(271)
- 2021(253)
- 2020(216)
- 2019(522)
- 2018(508)
- 2017(1127)
- 2016(605)
- 2015(622)
- 2014(645)
- 2013(678)
- 2012(654)
- 2011(543)
- 2010(551)
- 2009(503)
- 2008(429)
- 2007(393)
- 2006(391)
- 2005(309)
- 学科
- 济(3704)
- 经济(3700)
- 方法(1948)
- 数学(1896)
- 数学方法(1890)
- 业(1223)
- 出(1196)
- 贸(1119)
- 贸易(1118)
- 易(1106)
- 管理(1057)
- 地方(1001)
- 财(953)
- 出口(845)
- 出口贸易(845)
- 口(845)
- 中国(843)
- 地方经济(787)
- 企(728)
- 企业(728)
- 农(706)
- 税(677)
- 税收(669)
- 收(668)
- 财政(546)
- 结构(539)
- 制(515)
- 农业(502)
- 政(493)
- 产业(470)
- 机构
- 大学(8307)
- 学院(8221)
- 济(4863)
- 经济(4806)
- 管理(3047)
- 研究(2978)
- 理学(2695)
- 理学院(2677)
- 管理学(2653)
- 管理学院(2640)
- 财(2284)
- 中国(2224)
- 财经(1853)
- 经济学(1850)
- 经济学院(1733)
- 经(1731)
- 京(1600)
- 科学(1502)
- 财经大学(1395)
- 所(1390)
- 中心(1333)
- 研究所(1256)
- 江(1049)
- 农(1004)
- 商学(1003)
- 商学院(998)
- 院(998)
- 北京(965)
- 研究中心(965)
- 经济管理(922)
共检索到11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悦
当前,全球经济依然低迷且面临严峻挑战,总需求不振、失业问题突出、债务高企、贸易和投资低迷。国际组织纷纷下调对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如何促使全球经济重拾动力?一场高级别研讨会开出了良方。2月26日在上海由财政部与IMF、OECD联合主办了G20结构性改革高级别研讨会,聚焦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结构性挑战、改革的重点领域和优先方向。加强顶层设计:G20在行动"促进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根本途径是深化结构性改革"。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G20对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罗丽英 杨云
2007年以来,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出口不断增长,但同时对外服务贸易逆差却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扭转服务贸易逆差、推动服务贸易出口持续强劲增长已刻不容缓。文章回顾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对服务贸易出口持续强劲增长的动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87~2011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服务贸易出口持续强劲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教育、科研、FDI、保险的水平提高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持续强劲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科研、FDI、保险的发展水平是实现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持续强劲增长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出口 强劲增长 动因 实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宁
作为"十三五"时期引领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政策取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当前,中国农业发展仍然是新型"四化"的短板,从供给侧视角出发,探索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对于弥补农业发展短板、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从农业生产的要素供给、农业结构与制度出发,分析了供给侧视角下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推动工商资本下乡和扩大农村土地流转、保障农业人力资本供给、推进农业经营结构与生产结构调整、深化粮食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宁
作为"十三五"时期引领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政策取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当前,中国农业发展仍然是新型"四化"的短板,从供给侧视角出发,探索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对于弥补农业发展短板、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从农业生产的要素供给、农业结构与制度出发,分析了供给侧视角下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推动工商资本下乡和扩大农村土地流转、保障农业人力资本供给、推进农业经营结构与生产结构调整、深化粮食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斌 吴振宇
经过持续多年的高增长,总量约束规律作用显现,我国需求增速明显回落。与此同时,受发展水平、人口年龄结构、国际环境等因素影响,需求结构发生趋势性变化。然而,供给侧受多重因素影响,总量和结构调整缓慢,导致供需失衡,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增速下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超越供给学派的思想,着力消除制约供给调整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推动供需再平衡,促进中国经济在新的中高速平台上稳定增长。当前,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基础上,应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和扩大开放等领域加大供给侧改革实施力度。
关键词:
新常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宏观经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厉以宁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市场是牵动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但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规划作用和调节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动力,让企业成为独立经营的产业主体并不断成长,技术创新、增加就业、维持物价基本稳定、促进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等,同样都是改革的目标,这就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转变观念,如企业和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创新理念等;要关注消费变化,以准确把握结构性调整的方向;要改变宏观调控的方式,重在预调、微调、结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宏观调控 创新 创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厉以宁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市场是牵动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但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规划作用和调节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动力,让企业成为独立经营的产业主体并不断成长,技术创新、增加就业、维持物价基本稳定、促进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等,同样都是改革的目标,这就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转变观念,如企业和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创新理念等;要关注消费变化,以准确把握结构性调整的方向;要改变宏观调控的方式,重在预调、微调、结构性调,有重点地因地精准"滴灌";要特别鼓励创新、创业,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和创业精神。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宏观调控 创新 创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平 胡君
企业家的规模扩张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增长已成为中国推进创新创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矛盾,而结构性改革能否破解企业家精神的经济增长之谜并通过提升企业家质量来实现促增长是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将企业家精神区分为机会型与生存型企业家精神的基础上,利用92个国家2001—2016年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机会型企业家精神将促进经济增长,而生存型企业家精神将抑制经济增长;结构性改革能够激发机会型企业家精神,同时抑制生存型企业家精神,特别在增长转型阶段,贸易改革、金融改革与产权改革是促进机会型企业家精神的重要途径;结构性改革能通过影响机会型企业家精神实现经济增长。因此,以结构性改革激发和保护机会型企业家精神将是中国实现企业家质量提升与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弗朗索瓦·格罗普 司马亚玺 罗栋
以可持续的方式解决失业、贫困和不平等的三大挑战,就必须圆满地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这将需要深入和果敢地实施结构性改革全球经济发展全球经济环境依然疲软,最主要的发达经济体增长低迷。虽然有迹象表明美国经济和就业呈现积极的增长,但这种增长仍然明显低于产出缺口。此外,增长前景的下行风险依然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月 郑晓雪
结构性改革能够消除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因而成为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之外的重要政策选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讨论。目前结构性改革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改革,本文在两大部门的基础上加入制度部门和贸易部门的改革,试图探究不同部门结构性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本文结果表明,中等收入经济体的产品市场创业成本改革和制度部门的法律制度和产权保护改革不存在短期损失,但劳动力市场改革短期会造成较大损失。本文认为结构性改革虽存在短期成本,但总体而言短期成本较小。劳动力市场改革作为结构性改革的高级阶段,或应在结构性改革的中后期推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东琪
本书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首席专家陈东琪研究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上就"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进行的讲稿整理完善而成,与市面上其他论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著作不同,本书全面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形成、深刻内涵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东琪
本书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首席专家陈东琪研究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上就"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进行的讲稿整理完善而成,与市面上其他论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著作不同,本书全面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形成、深刻内涵、主要内容和政策主张,更加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以帮助社会各界人士深刻认识中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意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渝琳 王雨豪 朱鑫城
研究目标:在中国结构性失衡情况下测算中国省级层面可持续经济福利结构均衡增长指数(SE-ISEW),揭示其区域差异及收敛性,以实现共同富裕。研究方法:纳入结构指数修正居民消费以拓展ISEW核算基础,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考察区域差异及其来源,使用σ收敛和空间β收敛检验收敛特征。研究发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结构均衡发展,拓展的SE-ISEW能够反映可持续经济福利结构均衡增长;SE-ISEW在省级层面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速慢于GDP增幅;中国的SE-ISEW存在区域差异,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区域间非均衡现象不同程度地减弱;全国和东、中、西及东北四大地区的SE-ISEW均存在显著的σ收敛和空间β收敛趋势。研究创新:构建结构指数并拓展SE-ISEW的核算体系,使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面板模型研究区域差异和收敛特征。研究价值:为提高可持续经济福利提供理论依据,为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芳 朱雅玲
2015年中国GDP增速降至6.9%的25年新低,消费贡献率则创下66.4%的15年新高;一方面经济产能过剩、增长动力和支撑力不足;另一方面1.2亿人次的境外旅游和1.5万亿元的消费外流,两方面综合作用折射出有效供给不足、结构失衡、供需错配是中国经济减速下行的重要根源。所以,强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挖掘需求侧蕴藏的消费潜力,双管齐下、不可偏倚地推进供需双侧结构性改革,既是内外形势、政策初衷、内在动力、实施契机的内在逻辑,也是新常态下实现中高速增长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G20应继续推动结构性改革
G20结构性改革的进展与评述
G20结构改革议程需要讨论收入差距和金融系统脆弱性
供需平衡视角下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讨会综述
土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基于“如何推进土地市场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讨会”的思考
“去杠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融资战略研讨会”召开
“财政金融政策协调配合下的结构性改革”闭门研讨会主要观点综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经济与两岸经贸合作——“大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两岸经贸深度合作机遇”学术研讨会综述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2017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