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50)
- 2023(3264)
- 2022(2938)
- 2021(3031)
- 2020(2615)
- 2019(6273)
- 2018(5860)
- 2017(10170)
- 2016(5976)
- 2015(6692)
- 2014(6773)
- 2013(6464)
- 2012(6332)
- 2011(5654)
- 2010(5775)
- 2009(5436)
- 2008(5661)
- 2007(4705)
- 2006(4077)
- 2005(3876)
- 学科
- 济(19587)
- 经济(19557)
- 管理(18949)
- 业(14445)
- 企(12451)
- 企业(12451)
- 财(10921)
- 中国(7110)
- 方法(6715)
- 家(6304)
- 国家(6089)
- 务(5871)
- 财务(5864)
- 财务管理(5842)
- 数学(5689)
- 数学方法(5602)
- 企业财务(5598)
- 制(5438)
- 农(5003)
- 学(4776)
- 财政(4750)
- 融(4725)
- 金融(4725)
- 银(4495)
- 银行(4489)
- 行(4259)
- 政(4101)
- 出(4097)
- 业经(3729)
- 体(3617)
- 机构
- 大学(77633)
- 学院(73985)
- 济(31613)
- 研究(31074)
- 经济(30912)
- 管理(26375)
- 中国(25157)
- 理学(21908)
- 理学院(21587)
- 管理学(21332)
- 管理学院(21155)
- 财(18841)
- 京(17453)
- 科学(16623)
- 所(16101)
- 中心(14347)
- 研究所(14202)
- 财经(13389)
- 经(12364)
- 北京(11491)
- 农(11395)
- 范(11134)
- 院(11040)
- 师范(11030)
- 江(10912)
- 财经大学(10080)
- 经济学(9911)
- 师范大学(9225)
- 农业(8938)
- 业大(8863)
- 基金
- 项目(45832)
- 科学(36082)
- 研究(34977)
- 基金(33900)
- 家(29523)
- 国家(29264)
- 科学基金(24347)
- 社会(22392)
- 社会科(21067)
- 社会科学(21062)
- 基金项目(17437)
- 教育(16271)
- 省(16005)
- 自然(14875)
- 划(14610)
- 自然科(14520)
- 自然科学(14520)
- 自然科学基金(14272)
- 资助(13983)
- 编号(13799)
- 成果(13199)
- 部(11346)
- 重点(10830)
- 性(10014)
- 课题(9916)
- 教育部(9879)
- 制(9510)
- 国家社会(9488)
- 发(9373)
- 创(9149)
共检索到131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会晏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然而日本政府试图直接管理经济,却扼杀了国内原有的各种市场力量,政府已接近负债能力的极限。同时,尽管政府试图抗拒来自市场的压力,为维护社会稳定,在国内金融、商品、服务和劳动力市场上设立规制障碍,但还是在市场压力下退却了.这个教训给全球各国的影响是深刻的。
关键词:
政府失灵 全球化 资本市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卢嘉瑞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历了5次较大的宏观调控过程。综观5次宏观调控可以看到,内需是调控的重要对象。5次调控的经验应当成为今后发展的重要借鉴。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消费需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施子海
泰国从60年代开始实行“以民间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即市场经济体制。在建立和完善这一体制的过程中,泰国既没有照搬西方早期资本主义阶段的那种自由放任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仿效日本和韩国那种利用强大的官僚体系进行强干预的做法,而是从本国实际出发,实行了一套具有泰国特色的弱干预方法,国家在各个时期确立明确的、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旭
政府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实现途径 ,是我国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要求。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书臣
世纪之交,日本的城镇化又有新的进展。其中,农村小城镇(町)的发展较为突出,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日本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发展经验进行分析和借鉴,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对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城镇化战略,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卢岚 邓雄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一场严重的世界金融危机,随着其影响的不断扩大,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迅速下降,信贷骤然紧缩,许多金融机构陷入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实体经济受到的冲击正逐步显现。为挽救经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应对措施,推出了一些新的流动性管理手段,各国央行联手注入流动性,有的甚至突破最后贷款人范围直接救助等等。深刻理解当前金融危机实质,以及研究在金融危机中,当一些常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邓瑛 朱新蓉
金融危机中欧美政府的积极救市孕育了宏观调控领域的一场新的革命。本文从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反思着手,探讨以货币政策为代表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导致经济失衡和泡沫中扮演的角色,从美式自由资本主义的弊端、政府救助的道德风险、低利率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非对称调控方式的不稳定性以及单一货币政策框架的脆弱性等五个方面逐一解析,并提出了为化解和应对危机未来宏观调控政策框架调整的方向。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传统 宏观调控 质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郭曦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运行最突出的特点是,出现了“不伴随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的状况,打破了低通货膨胀率导致高失业率的常规,从1991年4月开始到2001年3月,连续增长120个月, 被称为新经济现象。这种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状况与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分不开的。美国联邦政府熟练地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尚全
如何正确理解宏观调控第一,如何理解宏观调控。有三点值得研究:一种说法,"目前进行的宏观调控,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X次调控",把宏观调控作为一种运动,好像除了这几次以外其他时间就没有什么宏观调控了;另一种看法,认为宏观调控就是砍项目,就是刹车;还有一种,把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萍
房价高企、涨幅过大,是政府下定决心加强对房地市场宏观调控的主因。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联度强,受宏观经济影响很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作用的发挥受到种种制约。房地产业发展对地区GDP增长和税收增加举足轻重,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和地方利益,不希望房价下跌。这种利益的博弈使中央的调控政策在具体贯彻实施中大打折扣。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地产价格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举例论证房价上涨的深层次原因及政府调控的目的,进而从供求双方找出宏观调控的举措。
关键词:
政府 房地产 政策 调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佳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领域的博弈表现在财政、货币、环境生态、土地等多方面,但最终结果主要体现在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土地使用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地方经济增长问题上。当中央政府实行的政策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时,地方政府会积极配合;与当中央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时,地方政府基于自己情况,步调与中央可能会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辉
自1979年起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已有20年。在这20年里,不论从指导思想或目标模式上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从改革重点上的以价格改革为中心的市场机制的完善到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市场主体的重塑,中国的经济改革始终坚持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勇
作者认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和成因在于:国有企业中普遍并大量存在的潜在损失和潜亏;企业经营决策的失误和内部管理的不善;以及低估国有资产和随意进行经济担保等。对此,省级政府应对国有资产实施其调控管理的特殊作用,并以改革和发展为主题,积极探索国有资产高效营运的有效途径和合理形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立人
当前经济形势,面临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以及若干困难。对应之道,不能全靠市场机制的校正,而有赖于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这有其普遍性。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处于转型期,又有自己的特色和选择,其中各级地方政府的博弈是值得关注和认真思考的。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地方政府 博弈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何大安 许益怀
宏观调控是政府为解决信息不完全导致市场失灵问题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信息不完全的问题,这些技术正在驱动着政府运用大数据思维进行宏观调控。我们分析政府大数据思维及大数据思维下的宏观调控,首先要在理论上解读信息和大数据的关系,其次是说明政府大数据思维的形成过程,再次是解说政府宏观调控的操作程序和过程,最后对政府大数据思维下的宏观调控效用进行评价。大数据思维的本质仍然是因果思维,但大数据时代的因果逻辑思维模式与工业化时代的因果逻辑思维模式不是一回事。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行为主体,从大数据思维进入大数据分析这一过程,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可考虑从信息通信技术、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相互融合的角度对其逻辑分析框架展开探讨。有了这样的逻辑分析框架,我们可以描绘出政府对未来数字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有可能展现的一般图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