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6)
2023(9328)
2022(8031)
2021(7426)
2020(6178)
2019(13715)
2018(13705)
2017(26199)
2016(14868)
2015(16501)
2014(16985)
2013(16381)
2012(15371)
2011(13743)
2010(14211)
2009(13223)
2008(13810)
2007(12732)
2006(11406)
2005(10848)
作者
(42607)
(35362)
(34982)
(33956)
(22693)
(17030)
(16175)
(13455)
(13355)
(13250)
(12103)
(11973)
(11720)
(11385)
(11381)
(10842)
(10546)
(10442)
(10399)
(10109)
(9112)
(8713)
(8525)
(8233)
(8221)
(8060)
(7834)
(7719)
(7292)
(7085)
学科
(51714)
经济(51606)
管理(50286)
(45090)
(39078)
企业(39078)
(21108)
方法(19506)
(19266)
(15802)
数学(15732)
中国(15427)
数学方法(15421)
业经(13595)
(13431)
财务(13391)
财务管理(13345)
(13084)
企业财务(12717)
(12246)
(12113)
银行(12096)
(11474)
(10973)
金融(10970)
体制(10958)
理论(10648)
(9788)
贸易(9781)
农业(9686)
机构
学院(211796)
大学(211542)
(82780)
经济(80702)
管理(75812)
研究(71479)
理学(63412)
理学院(62686)
管理学(61565)
管理学院(61155)
中国(56088)
(47106)
(44897)
科学(41676)
(36776)
财经(35487)
(35205)
中心(33272)
(33082)
研究所(32275)
(31848)
北京(28698)
(28220)
(28189)
业大(28071)
师范(27889)
财经大学(26146)
经济学(25995)
(25672)
农业(25383)
基金
项目(129798)
科学(101445)
研究(98701)
基金(92561)
(80191)
国家(79463)
科学基金(67366)
社会(61802)
社会科(58324)
社会科学(58307)
(50938)
基金项目(47704)
教育(46813)
(42637)
自然(41817)
自然科(40808)
自然科学(40798)
编号(40467)
自然科学基金(40074)
资助(38250)
成果(36156)
(29862)
重点(29809)
课题(29702)
(29499)
(28586)
(27257)
(27080)
教育部(25634)
创新(25524)
期刊
(101516)
经济(101516)
研究(69068)
中国(48123)
(40545)
学报(32444)
(31920)
管理(30693)
教育(29627)
科学(28868)
大学(25272)
(24621)
金融(24621)
学学(23470)
农业(20613)
财经(18547)
技术(17900)
业经(16194)
(15938)
经济研究(15107)
问题(13389)
财会(11448)
(11009)
(10808)
会计(10131)
理论(10128)
(9802)
图书(9755)
现代(9506)
(9405)
共检索到338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连福  陈德球  
公司治理优化大体遵循了强制性治理的合规阶段和自主性治理的创新阶段。探讨强制性治理和自主性治理之间的边界、自主性治理的动力机制及其对公司治理优化的作用机理等问题,将成为今后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首次从强制性治理和自主性治理两个视角出发,对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述评,并梳理和归纳了国外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总结和论述了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开展自主性治理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钱先航  曹廷求  
本文采用一个企业家模型揭示了法律环境、公司特征对强制性和自主性治理的影响,并利用公司治理自查报告构建了强制性和自主性治理指数,实证分析了法律、公司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会交互的影响公司治理,各分指数的回归证实了法律在公司治理中重要而稳健的作用,但影响各治理机制的因素存在差异,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推动治理的主体不同造成的,强制性治理主要由董事会主导,而自主性治理则由股东实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尹成远  贾士彬  
一、我国公共场所火灾发生情况火灾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多发性灾害。据统计,1996年至2005年,全国共发生火灾191万起,造成25万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145亿元。来自公安部消防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于东智  蒲夫生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次级债除了具有补充资本、融通资金的功能外,还具有特殊的公司治理功效。基于这一视角,本文对次级债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功效的比较优势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强制性次级债市场约束效用的两步骤分析框架,并就强制性次级债政策提供了相应评论。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恰当的强制性次级债政策有助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以及国内金融生态的改善;为了确保MSDP(MandatorySubordinatedDebtPolicy)的投资者确实具备对银行风险变化进行监督和有所反应的动机,应该对由“内部人”持有的债券数量进行限制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培育市场化的发债主体和机构投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大伟  诸大建  
本文通过分析住房的属性,指出单纯依靠市场提供住房必定产生负外部性,而这些负外部性的消除有赖于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提供。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提供以集中供应为主,这种模式导致了提供的不公平、无效率以及资源浪费、居住空间分异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提供应以强制配建为主,集中供应为辅。本文提出保障性住房提供的强制性指标配建模式,并对现阶段实施该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该模式的实际运作进行了初步阐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卞娜  石晓飞  
文章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契约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的研究中,探寻了自主性治理的经济学基础。文章认为,自主性治理应是公司在资本市场上降低信息不对称,赢得资本竞争的有利武器。作为一种治理创新,对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公司价值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雄元  严艳  
当市场失灵经济陷入困境时 ,经济学家会寻求政府的庇护 ;当政府管制过严时 ,经济学家又会反过来寻求市场自由的回归。市场和政府是相互依赖的经济调节手段 ,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存在合理理性。强制性信息披露作为政府对会计的一种干预也存在一定的度 ,本文以问卷调查方式考查了我国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合理程度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朱门添  
税收是公民享用公共物品的必要付出,它是有偿的,因而政治权力不能成为征税的依据,更不是税收强制性的依据。税收是具有强制性的,但这种强制性只是政府行政管理行为的强制性,而不是政府征税行为的强制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谭建伟  姜喜臣  
独立董事制度最早由美国提出,通过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已成为全球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趋势。相对而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不同设立方式下独立董事制度的治理绩效,间接地分析强制性制度变迁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治理绩效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川  
县级政府对乡镇的约束性与乡镇自主性的矛盾关系,是国家与社会关系在基层治理领域的投射。近年来中央政府将基层治理纳入规范化制度框架的治理意图更为急切,县域治理体系的刚性化特征愈加明显。尽管刚性化的县域治理体系导致乡镇"约束型自主"的丧失,却再生产出乡镇的"依附性自主",即乡镇以对县级政府的依附性本身为平台,通过对乡镇干部的高强度动员、对政策的深度解读以及对小概率事件的广泛预防而开辟出新的自主空间。而高强度动员的不可持续、对上依赖强化治理悬浮、预防性治理诱致治理内卷,构成乡镇"依附性自主"不可忽视的治理风险。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刘平  黄雪梅  
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执行者因执行标准而实施他人专利的法律责任应由标准制定机关承担。强制性技术标准不应当包含专利技术。采用只限定产品或工程的性能、质量,不限定具体的技术方案,并确保至少有一项非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该性能、质量要求的方法,可以确保将专利技术排除在强制性技术标准之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振宇  
由于规模经济的原因,作为信息劣势方——投资者公共利益代表者的政府必然成为强制性信忠披露的主体。政府按照参与约束原则和激励相容原则进行机制设计甄别金融组织,引导其确定合理的信忠披露边界,形成分离均衡,金融市场上的非对称信息转变为对称信息。但政府强制金融组织进行信息披露时,应尊重其利益追求和考虑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京生  
从1997年开始,我国信用证业务已开展了近13年,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相比较传统结算方式,信用证作为商品买卖的结算工具未被国内企业普遍使用。这一方面,反映了国内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受国内信用证风险的影响。信用证是目前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多、适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支付方式,被称为"国际商业生命线"。有必要健全我国法律支持,以强制性信用证的形式,完善和推广信用证业务,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赵保卿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赵保卿  
一、强制性是我国政府审计的一项重要特征 强制性是特定主体通过政治、经济等手段使某种活动或结果得到强迫执行或落实的一种性质。我国政府审计机关是政府机关的一种形式,具有国家机器的性质,其经济监督活动和其结果可以通过政治、经济措施得到落实与执行。没有强制性,政府审计工作便无法开展,审计结果也便失去存在的基础,进而影响政府审计乃至整个审计工作的质量,削弱审计在我国经济监督系统中较高层次的关键地位。可见,强制性是我国政府审计的重要特征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