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97)
2023(16973)
2022(14773)
2021(14149)
2020(11665)
2019(26938)
2018(26947)
2017(51114)
2016(28472)
2015(31754)
2014(32154)
2013(31239)
2012(28800)
2011(25815)
2010(25980)
2009(24136)
2008(24055)
2007(21110)
2006(18749)
2005(17004)
作者
(81081)
(67579)
(67058)
(64140)
(43092)
(32576)
(30491)
(26210)
(25767)
(24418)
(23185)
(22888)
(21599)
(21358)
(21041)
(20604)
(20218)
(19837)
(19355)
(19252)
(16823)
(16705)
(16308)
(15479)
(15133)
(15116)
(15054)
(14933)
(13664)
(13340)
学科
(105759)
经济(105607)
管理(83142)
(76185)
(64442)
企业(64442)
方法(44240)
数学(37424)
数学方法(36795)
(31133)
(30762)
中国(29638)
(27064)
(25860)
业经(25322)
地方(21935)
农业(20028)
理论(19542)
(18968)
财务(18882)
财务管理(18833)
(18797)
(18780)
银行(18751)
(18398)
贸易(18387)
(17842)
企业财务(17817)
(17806)
(17491)
机构
大学(395991)
学院(393707)
管理(150009)
(149457)
经济(145788)
研究(134649)
理学(128360)
理学院(126777)
管理学(124351)
管理学院(123613)
中国(102164)
(86188)
科学(84742)
(75144)
(68763)
(65404)
研究所(61970)
中心(61514)
(60480)
业大(58954)
财经(58189)
(54991)
北京(54883)
师范(54474)
(52593)
农业(50900)
(49364)
(48815)
经济学(44311)
师范大学(44019)
基金
项目(262984)
科学(205500)
研究(193807)
基金(188368)
(164400)
国家(162977)
科学基金(138815)
社会(119726)
社会科(113082)
社会科学(113052)
(103070)
基金项目(99924)
自然(90283)
教育(90071)
自然科(88103)
自然科学(88081)
(87090)
自然科学基金(86444)
编号(80260)
资助(76976)
成果(67376)
重点(59051)
(57640)
课题(56377)
(55553)
(54072)
创新(50424)
(49989)
科研(49757)
教育部(49264)
期刊
(173408)
经济(173408)
研究(120941)
中国(85034)
学报(64910)
(60850)
(59855)
科学(59062)
管理(56397)
教育(52549)
大学(49353)
学学(45917)
农业(41009)
(37102)
金融(37102)
技术(34051)
财经(28830)
业经(28193)
经济研究(25891)
(24677)
问题(22654)
图书(21513)
(20477)
(19844)
理论(19344)
科技(18663)
技术经济(17535)
实践(17525)
(17525)
现代(17481)
共检索到599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红云  
本文通过对中国农地制度的历史考察,认为传统平均主义和个人主义意识对农民行为选择的影响是促使中共中央在建国初继续土地改革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思想渊源。从土地改革的制度内涵以及传统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来看,土地改革建立的农民土地所有制是呈现明显路径依赖特性的连续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高宾  
本文将制度量化,使用动态优化工具推导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情形下我国最优改革速度与最优改革路径。结果表明,我国改革具有周期性特征,并且改革周期性具有内生性;最优改革速度随时间衰减,并且衰减力度递增;改革速度始终大于零,改革始终在推进;最优改革路径选择依赖于最优改革速度和改革起点,并且最优改革路径关于改革速度递减,关于改革初始条件递增。同时本文也对政府如何在"效率"与"公平"之间权衡取舍推进改革给出了一个数学版本的阐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宗宪  王珏  王华  
文章在经典农户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产权制度变量,对我国林业制度变迁的最优路径及其中短期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结论证明,最优的林权制度变迁过程是强制性还是诱致性取决于林业自身的生产要素积累程度。长期来看,林业制度更倾向于多元化经营与家庭经营。可以证明,理论结论与我国林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是一致的,并得出了林业制度变迁理论结论对于我国的意义及若干启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辛维举  
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工业化进程不同 ,社会主义国家在步入工业化进程前都经历了一个消除私营经济 ,建立单一公有制的制度急剧变迁的特殊阶段 ,而后由强政府的推动才走上了工业化道路。我国建国初期短短几年就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变迁 ,本文通过对这一阶段的分析 ,探讨了政府如何干预经济 ,实现制度变迁的历程 ,指出行政压力、国家资本渗透和群众性政治运动是社会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三种主要方式 ,并分析了其各自发挥作用的途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温铁军  刘亚慧  唐溧  董筱丹  
民国"黄金十年"经济高增长之际,银元币制受西方国家纸币改革和美国白银法案的负面影响无法维持,民国政府被迫进行外汇本位的纸币改革,但也因此而必须依靠外部支持来维持币值稳定。民国后期发生了严重通货膨胀,直至谢幕。新中国被动继承这一币改成本,初期通胀严重;但通过土改,仅用1年多时间就依靠国内的力量彻底治理了通胀。其中的关键机制是,土改形成对占人口88%的农民的动员能力使得新政权能够获得绝对充裕的物资,为打击投机和实施货币折实制度提供了基本保障;货币折实、抑制投机使人民币回归了价值载体的最基本职能,政权与城乡劳动者相结合的"实物本位"和"劳动吸纳货币"的币制特征,体现了人民币内含劳动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之币"的政治经济学属性。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重大制度创新,不仅显著区别于民国法币体系的外币本位和"投机吸纳货币",也与西方财富吸纳货币、资本剥夺劳动的币制具有本质区别。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段宇波  侯芮  
在比较政治经济学中,路径依赖是分析制度变迁的重要概念。按照历史制度主义的观点,路径依赖常常被视作是导致制度稳定的原因。事实上,路径依赖是制度变迁的重要模式之一,包含了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路径依赖,超越了基于断裂均衡的狭义路径依赖模式,既能解释断裂均衡,也能解释渐进转型。分析多种要素的、更为开放的路径依赖模型,拓展了制度变迁的内涵和模式,实现了制度持续和制度变迁的联结,解释了制度变迁中的外生性和内生性因素的统一,处理了结构性和个体性层次矛盾,实现了制度变迁中决定论和偶然性的统一。路径依赖的制度变迁模式的探索,完善了制度变迁模式的谱系,形成多元共存的制度变迁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海丰  
探讨了主流经济学无法解释的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现象,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基本上是把技术与制度视为外生变量。在回顾了有关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之后,总结了形成路径依赖的原因,指出了这一理论的不足之处,并引入路径创造理论来破解路径依赖及锁定。文章最后提出,演化经济学能够解释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匣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国民政府留下的旧教育,而对私立大学的改造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调查相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从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分析了私立高等教育制度瓦解的制度性因素。即新中国政府出台的系列政策和措施成为改造的基本依据;不断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改造,树立起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文化认知;而私立大学组织内部的改造是思想、政策落实的具体反映。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黎志辉  
建国初期,在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中,经历过土地革命的原中央苏区,通常被视为土地分散地区的典型代表。苏区革命对建国后原中央苏区土地改革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相对分散的土地占有状况上,而且体现在较为特殊的社群关系和政治生态上。后苏区时代地主与农民的微妙关系,以及前苏区干部的历史问题,都使苏区土地改革呈现出与其他新区有所不同的特点。这些现实状况,是原中央苏区土地改革适用了某些特殊政策的前提条件。原中央苏区土地改革的历史经验启示: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应在社会心理的认同下,努力寻求国家的政策扶持,同时积极探索现代化经营模式,不断增强经济"造血"功能。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立祥  彭美玉  
通过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性。明晰农村土地产权是改革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考虑制度变迁所带来的交易费用。通过对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几种模式的交易费用的比较,认为,深化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方案相比国有化和私有化改革方案仍是较优的选择。改革思路是确权赋能,完善配套政策。改革重点是现有的垄断性征地制度、土地利用管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土地利用规划、管制体制以及社会保障体系,才能真正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永穆  安雅娜  
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几经变革,最终确立了集体所有、农户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的演进及其创新仍要受到路径依赖的推动。本文依据路径依赖的理论,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演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模式及其基本框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中国产业体系的制度结构研究课题组  
由于史料与数据缺失以及学术传统等原因,经济学界对计划经济的具体运行机制及其效率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在制度变迁理论的框架上,利用最新的历史资料,对建国初期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1949-1957年)进行经济史层面的归纳,通过分析经济史料中的事件细节,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研究相关数据,试图揭示出这次基本经济制度变迁所带来的制度绩效。研究结果发现:计划经济的建立,使国民经济出现了产业体系失衡、价格机制缺失、供求关系紊乱、企业缺乏竞争等问题,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经济效率受到了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詹婧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变革是国企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和旧制度中既得利益者改革愿望的缺失,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制度变迁中可能出现消极路径依赖。本文通过对目前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的剖析,提出防范消极路径依赖的对策,包括供给新的文化价值观念,明确各方的预期收益,降低既得利益者的损失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金海  
养老金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路径依赖及其"锁定效应"。由于路径依赖,养老金制度的变迁明显地依赖于先前拥有的模式,这使得新制度被锁定在低效率的均衡状态。由于存在利益集团和寻租,在现有结构下,既得利益集团有动机也有能力去阻碍制度朝高效率的方向演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