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8)
- 2023(14158)
- 2022(11833)
- 2021(11381)
- 2020(9399)
- 2019(21571)
- 2018(21372)
- 2017(40412)
- 2016(22200)
- 2015(25207)
- 2014(25297)
- 2013(24586)
- 2012(23188)
- 2011(21007)
- 2010(20714)
- 2009(19602)
- 2008(19703)
- 2007(17808)
- 2006(15699)
- 2005(14621)
- 学科
- 济(86411)
- 经济(86283)
- 管理(63514)
- 业(57297)
- 企(48962)
- 企业(48962)
- 方法(35333)
- 数学(30455)
- 数学方法(30058)
- 制(28693)
- 中国(26672)
- 财(25022)
- 银(24239)
- 银行(24093)
- 农(22842)
- 行(22721)
- 业经(20340)
- 学(19183)
- 融(18102)
- 金融(18094)
- 体(17626)
- 贸(17558)
- 贸易(17540)
- 易(17142)
- 地方(15409)
- 度(14924)
- 制度(14888)
- 农业(14507)
- 务(14391)
- 财务(14343)
- 机构
- 大学(315647)
- 学院(311625)
- 济(130201)
- 经济(127424)
- 研究(113705)
- 管理(112773)
- 理学(95298)
- 中国(94412)
- 理学院(94092)
- 管理学(92416)
- 管理学院(91823)
- 京(69319)
- 科学(68272)
- 财(65006)
- 所(58046)
- 农(55452)
- 研究所(52508)
- 中心(52390)
- 财经(50414)
- 江(48237)
- 经(45847)
- 业大(45206)
- 北京(44068)
- 农业(43836)
- 经济学(41699)
- 院(41266)
- 范(40816)
- 师范(40340)
- 州(38479)
- 财经大学(37575)
- 基金
- 项目(204009)
- 科学(160416)
- 基金(149758)
- 研究(147713)
- 家(132212)
- 国家(131137)
- 科学基金(110827)
- 社会(95026)
- 社会科(90028)
- 社会科学(90008)
- 基金项目(77966)
- 省(76709)
- 自然(70918)
- 自然科(69316)
- 自然科学(69294)
- 教育(68176)
- 自然科学基金(68087)
- 划(66106)
- 资助(62063)
- 编号(57781)
- 成果(49173)
- 重点(46779)
- 部(46582)
- 发(43025)
- 创(41663)
- 课题(41614)
- 国家社会(40491)
- 制(40416)
- 教育部(39873)
- 创新(39245)
- 期刊
- 济(146832)
- 经济(146832)
- 研究(99606)
- 中国(70649)
- 学报(52993)
- 财(52572)
- 农(50760)
- 科学(48357)
- 管理(43969)
- 融(42778)
- 金融(42778)
- 大学(40309)
- 学学(37935)
- 教育(34851)
- 农业(32771)
- 财经(26672)
- 技术(25441)
- 经济研究(23652)
- 经(23081)
- 业经(21017)
- 问题(19813)
- 业(18375)
- 贸(17725)
- 国际(16226)
- 版(15931)
- 世界(15660)
- 理论(14147)
- 技术经济(13941)
- 现代(13462)
- 科技(13446)
共检索到493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杰
强制性制度变迁催生鼓励“分配性努力”的制度结构,分利方的讨价还价和制度设计者的激励相容考虑共同导致了“分配性努力”的自我强化,使强制性制度变迁目标的实现在结果上以鼓励“分配性努力”的制度结构为代价。中国国有银行体系就是一个例子;其中沉淀的不良资产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各分利方“分配性努力”所达成的行为均衡,作为租值消散在该领域的累积,其数量可以作为中国市场化改革成本的最小估算值。
关键词:
强制性制度变迁 “分配性努力” 不良资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宗宪 王珏 王华
文章在经典农户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产权制度变量,对我国林业制度变迁的最优路径及其中短期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结论证明,最优的林权制度变迁过程是强制性还是诱致性取决于林业自身的生产要素积累程度。长期来看,林业制度更倾向于多元化经营与家庭经营。可以证明,理论结论与我国林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是一致的,并得出了林业制度变迁理论结论对于我国的意义及若干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高宾
将制度量化,使用动态优化工具推导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情形下,我国最优改革速度与最优改革路径。结果表明,我国改革具有周期性特征,并且改革周期性具有内生性;最优改革速度随时间衰减,并且衰减力度递增;改革速度始终大于零,改革始终在推进;最优改革路径选择依赖于最优改革速度和改革起点,并且最优改革路径关于改革速度递减,关于改革初始条件递增。使用我国市场化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命题进行检验,结果支持我国强制性改革周期的存在性,支持了相关命题。
关键词:
渐进式改革 改革收益 改革周期 制度变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美玉 王成璋
本文认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边界条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市场的不完备导致经济主体获利机会不能自动实现,因此需要国家强制性推动制度变迁。
关键词:
强制性制度变迁 要素市场 自我剥削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红云
本文通过对中国农地制度的历史考察,认为传统平均主义和个人主义意识对农民行为选择的影响是促使中共中央在建国初继续土地改革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思想渊源。从土地改革的制度内涵以及传统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来看,土地改革建立的农民土地所有制是呈现明显路径依赖特性的连续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霞
立足于我国1979年以来的制度变迁以强制性变迁为主的特征,分析了在强制性制度变迁路径下FDI影响中国制度变迁的约束条件,构建了其理论模型,并解释了我国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外资政策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FDI 制度变迁 偏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艾德洲
理论界曾呼吁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不仅要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本,也要将经营性国有企业全面私有化。然而回顾发达国家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私有制范式下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也是在不断"避短"中前行,非"避短"性的改革会将任何事物推向危险。文章从私有化产权理论与实践入手,重新辨析了科斯定律,并基于此研究了中国国有企业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等问题。研究发现,与传统科斯定律不同,交易费用的降低并不是企业的终结,反而会约束企业降低管理费用以保持规模优势,与此同时,诱致性创新或制度变迁的不足也要求企业具有垄断优势从而回收正外部性。为
关键词:
科斯定律 制度变迁 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丰雷 蒋妍 叶剑平
土地调整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特征。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应用1999—2010年5次17省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土地调整的制度演进及地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土地调整的制度演进具有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征,地理条件、人均GDP、非农产业比例等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变量是显著影响因素;同时,中央"不得调地"的正式规则进一步决定了中国农地调整制度的演进方向,特别是中央正式规则的渐进性实施特征是导致不同地区出现"千差万别"的土地调整制度的重要原因。进行土地确权(如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等)有助于减少土地调整,增进地权稳定性。
关键词:
土地调整 地权稳定性 土地证书 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高宾
本文将制度量化,使用动态优化工具推导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情形下我国最优改革速度与最优改革路径。结果表明,我国改革具有周期性特征,并且改革周期性具有内生性;最优改革速度随时间衰减,并且衰减力度递增;改革速度始终大于零,改革始终在推进;最优改革路径选择依赖于最优改革速度和改革起点,并且最优改革路径关于改革速度递减,关于改革初始条件递增。同时本文也对政府如何在"效率"与"公平"之间权衡取舍推进改革给出了一个数学版本的阐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燕兰
尽管广西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享有政策优势,但民营经济的发展仍然不尽人意。这主要是因为广西在体制改革、政策导向、思想观念等方面滞后,导致仅靠内生的、自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难以有效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因此,特别强调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必须借助强制性制度变迁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关键词:
强制性制度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 民营经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山 王代 潘劲
耕地在我国是稀缺资源,据统计,从1980~1990年间,农村耕地共减少5447万亩,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国家基建所占用。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及工业化的进程,今后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情况会有增无减。 由于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国家及有关单位在征用时要按规定支付土地征用费,即用一定数量的货币来换取农民拥有的土地资源。农民集体得到货币后,可将货币直接分配给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晓 柯大钢
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一般有两条路径,本文以独立董事制度的强制性变迁为背景,通过建立差分模型,从我国上市公司中抽取样本,实证研究了内部机制中的独立董事与外部机制中债权人治理的关系,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独立董事 负债 公司治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永林
当前我国财政分权的强制性制度安排,使得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逐渐转向零和博弈,需求诱致型的晋升激励使得地方政府官员展开激烈的锦标赛竞争,中央政府对制度刚性的放弃也达到了制度与经济绩效博弈的纳什均衡。但是,由财政分权改革导致的众多问题开始制衡经济稳定增长,而且还导致对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抑制。因此,政府体制改革应从制度安排入手,祛除体制性弊端,以弥补财权和事权分离体制的缺陷与不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谭建伟 姜喜臣
独立董事制度最早由美国提出,通过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已成为全球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趋势。相对而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不同设立方式下独立董事制度的治理绩效,间接地分析强制性制度变迁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治理绩效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制度变迁 公司业绩 公司治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国松
在经济制度变迁中 ,中国选择了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和金融控制政策。金融控制政策虽然促进了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 ,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支持 ,也加剧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脆弱性。实施国有产权股份制改革 ,建立合理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脆弱性问题的根本之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