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54)
- 2023(18654)
- 2022(15706)
- 2021(14763)
- 2020(12217)
- 2019(27651)
- 2018(26947)
- 2017(51230)
- 2016(27846)
- 2015(30670)
- 2014(29926)
- 2013(29344)
- 2012(27355)
- 2011(24812)
- 2010(24682)
- 2009(22924)
- 2008(22626)
- 2007(19969)
- 2006(17579)
- 2005(15734)
- 学科
- 济(109265)
- 经济(109128)
- 管理(83921)
- 业(79962)
- 企(65671)
- 企业(65671)
- 方法(43802)
- 数学(38121)
- 数学方法(37673)
- 中国(33340)
- 农(31893)
- 财(31003)
- 制(26479)
- 业经(26300)
- 贸(22810)
- 贸易(22795)
- 易(22247)
- 地方(22058)
- 技术(21660)
- 学(21638)
- 农业(20885)
- 银(19885)
- 银行(19836)
- 行(19045)
- 融(18351)
- 金融(18347)
- 务(18005)
- 体(17979)
- 财务(17966)
- 财务管理(17927)
- 机构
- 学院(386606)
- 大学(386093)
- 济(165713)
- 经济(162543)
- 管理(147011)
- 研究(137586)
- 理学(126640)
- 理学院(125189)
- 管理学(123213)
- 管理学院(122470)
- 中国(105632)
- 科学(82540)
- 京(81675)
- 财(78096)
- 所(68997)
- 农(67944)
- 研究所(62589)
- 中心(62303)
- 财经(60877)
- 江(58364)
- 业大(58128)
- 经(55495)
- 农业(53381)
- 北京(51617)
- 经济学(51579)
- 院(50089)
- 范(49107)
- 师范(48546)
- 经济学院(46358)
- 州(45799)
- 基金
- 项目(261363)
- 科学(207320)
- 基金(191850)
- 研究(188660)
- 家(169536)
- 国家(168146)
- 科学基金(143471)
- 社会(123027)
- 社会科(116858)
- 社会科学(116834)
- 省(101179)
- 基金项目(100934)
- 自然(92540)
- 自然科(90435)
- 自然科学(90407)
- 自然科学基金(88896)
- 教育(86055)
- 划(85896)
- 资助(77608)
- 编号(73121)
- 重点(59567)
- 成果(59385)
- 部(58440)
- 创(58362)
- 发(57064)
- 创新(54030)
- 课题(52247)
- 国家社会(51993)
- 制(50721)
- 教育部(50131)
- 期刊
- 济(183153)
- 经济(183153)
- 研究(117251)
- 中国(82055)
- 学报(62567)
- 农(61907)
- 财(60502)
- 科学(59017)
- 管理(57163)
- 大学(47653)
- 学学(45153)
- 农业(41671)
- 教育(40206)
- 融(39088)
- 金融(39088)
- 技术(31671)
- 经济研究(30857)
- 财经(30602)
- 业经(29273)
- 经(26505)
- 问题(24153)
- 业(23541)
- 贸(21151)
- 科技(19480)
- 版(18826)
- 技术经济(18743)
- 国际(18668)
- 世界(18260)
- 现代(17107)
- 商业(16490)
共检索到586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何郁冰 林婷
政府应如何构建有利于颠覆性技术涌现及创新价值实现的政策环境,推动企业通过“换道超车、弯道超车”实现颠覆性创新并获得竞争优势,值得深入研究。从强制性制度压力视角探讨政策工具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机理,并基于中国政府对新能源车企实行“双积分”政策的准自然实验,运用断点回归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双积分”政策提高了新能源车企颠覆性创新的概率、数量、占比以及质量;(2)从机制分析看,“双积分”政策主要通过激励企业增加研发项目、参与技术标准联盟两条路径促进新能源车企颠覆性创新;(3)异质性分析发现,“双积分”政策对车企颠覆性创新的推动作用,在民营企业以及更受媒体关注的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雯 夏蓓丽
在传统技术路线图的基础上,构建面向颠覆性技术及其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技术路线图框架,提出防御型、培育型、赋能型3类政策工具在用户需求、市场、产品、技术、参与者5个维度上的作用机制及其顺序逻辑。在此基础上,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综合采用案例分析和荟萃分析方法,验证该框架的解释力。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技术路线图框架从社会-技术系统转型视角阐释各阶段政策工具与颠覆性技术及其新兴产业发展间的互动演进规律,并提出早期阶段应以防御工具为主,侧重支撑知识空间形成;成长阶段应以培育工具为主,侧重建立良好利基功能;转型阶段应以赋能工具为主,通过适应性和转换性手段促使新旧范式平稳转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艳 邓晓锋
颠覆性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技术创新的主流模式,并深刻影响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创新环境的优化进程。但颠覆性创新所具有的原创性和突破性特点,加大了颠覆性创新成功进入并占领市场的难度。"颠覆性创新困境"由此而产生。现有颠覆性创新理论由于缺乏针对颠覆性创新成功进入市场的动态过程分析,无法合理地破解这一困境。而从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案例中总结的重要启示,则说明颠覆性创新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融合技术选择、研发、培育、孵化和产业化应用全过程的创新管理理论加以指导。国外新兴的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不仅可以细化颠覆性创新的过程研究,也将在实践中加快颠覆性创新管理的发展,因而成为解读"颠覆性创新困境"的重要工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静 李华军 赵燕 曹阳春
为解决后发企业如何设计在资源约束下开展颠覆性创新的价值创造路径,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资源拼凑策略来获取和优化持续竞争优势的问题,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重点探讨资源拼凑策略如何助推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价值创造过程。研究发现,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资源拼凑策略主要包括市场拼凑、实物拼凑、人力拼凑、技能拼凑与制度拼凑五大策略,其价值创造过程需要经历价值识别、价值形成、价值传递与价值检验四大阶段,在价值创造的不同环节,资源拼凑策略通过发挥不同的组合效应有效推动了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价值创造过程。以此为基础,构建起资源拼凑视角下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理论模型。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得到后发企业的创新发展战略要积极向颠覆性创新探索转化并制定与之相符合的资源拼凑策略;同时政府在颠覆性创新领域的有关制度设计上要综合构建系统完善的政策工具,并发挥多级政府的政策协同效应等管理启示。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价值创造 资源拼凑 后发企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丹 明星 宁成浩
颠覆性技术创新是企业弯道超车的一个有效途径。消费者尤其是主流消费者对燃油汽车的态度对于新能源汽车能否成功替代燃油汽车至关重要。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颠覆性创新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的影响,并考察消费者对燃油汽车满意度的中介效应和消费者创新性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已经超过燃油汽车;(2)颠覆性创新感知直接促进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抑制其购买燃油汽车;(3)消费者对燃油汽车的满意度部分中介调节颠覆性创新感知和消费者购买意愿;(4)创新性较弱的消费者对燃油汽车的满意度更容易受到颠覆性创新感知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开展颠覆性创新研发时应凸显燃油汽车不具备的功能,在市场营销时应更多关注创新性较弱的消费者,让其感知到颠覆性创新。本文的研究丰富了颠覆性创新理论和消费者新产品购买意愿模型,并对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提供了实践指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瑾 朱焱斌
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进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5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性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过程与机理模型,揭示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交互效应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呈现利基市场开发—中高端市场渗透—高端市场导入的动态演化规律;企业通过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资源行动逐步实现资源组合化、能力化和杠杆化;企业动态能力经历了外部导向的环境感知能力—内部驱动的学习创新能力—内外部协同的整合拓展能力演进过程,由适应环境的一阶能力升级为创造新能力的二阶能力;企业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的交互作用经历了要素聚合—知识赋新—系统共生3次跃迁,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发挥引领作用。结论可为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钟 刘敏
新旧两种技术的管理与运营是企业普遍面临的决策问题,而具有主体引导与惩罚约束性的政策对改善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发挥重要作用。针对以双积分形式衡量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性能的产业政策,基于技术运营和研发子模块的因果回路分析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吉利汽车为例,多情景仿真结果表明技术研发是降低燃料消耗量实际值、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从而实现积分负值转正的关键,其中外部市场需求通过影响研发资金投入、内部学习曲线效应通过直接作用研发过程从而影响政策施行效果和作用周期;另一方面,政府对燃料消耗量达标值等关键指标的调控决定着通过市场机制购买正积分的难度和成本,与市场需求因素共同影响企业的适应性决策。建议这类兼具主体引导与惩罚约束的产业政策设定阶梯式趋严的技术指标,在初期施加压力的同时刺激技术研发,企业在政策缓冲期内应避免完全市场导向的运营,通过提升技术性能指标效率为政策趋严时的产能产量调整提供空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亮 郭鹏辉
在双积分制背景下,通过构建产业链自制式决策和外购式决策模型,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乘用车生产企业和电池生产企业的最优决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支付意愿的提高、电池生产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价格的上涨,都有利于两种决策产业链中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的提高,其中自制式决策更有效,但外购式决策产业链可以通过提升消费者支付意愿、提高电池企业的研发能力来达到自制式决策产业链利润的效果,在外购式决策产业链中引入政府补贴机制有利于实现产业链良性发展。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给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建议。
关键词:
续航能力 研发能力 新能源汽车积分 补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焦小平 温刚 许明珠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对机动车辆实施零排放车辆积分制度。作为具有强制性的政策机制,该制度为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减少空气污染和碳排放,发挥着独特而有效的作用。加州的经验对我国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加快雾霾治理有一定借鉴意义。加州零排放车辆积分制度情况为鼓励发展零排放和低排放车,减少尾气排放和碳排放,加州环保署下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从1990年开始,以州法规方式,对乘用车、轻型卡车和中型车辆颁布尾气排放标准和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建国 田明甫
基于2011—2022年A股100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了双积分政策的出台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自2017年双积分政策出台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数量与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2)机制分析发现双积分政策通过增加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提升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社会责任来提升其创新数量与质量。(3)异质性分析发现双积分政策的出台对于非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大于国有企业;对于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非东部地区。文章通过考察双积分政策的实施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拓展了关于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理论,对于未来制定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宏笪 孙华平 张茜
随着"骗补诱补"现象与市场门槛放低带来的无序市场竞争,我国长期实施的"补贴为手段、推广为目标"的选择性产业政策已呈疲软态势,政策执行存在变形、阻滞及低效等问题。文章基于共词矩阵分析方法与脱钩模型,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系统的演化分析,以政策阻滞视角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政策的低效机制,并对双积分政策协同实施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姚惠泽 徐康伟
采用2014—2022年A股上市的20家新能源汽车上游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从非汽车生产行业上市公司得到对照组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双积分”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上游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双积分”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上游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在“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之间,该政策对于前者的影响更大;(2)“双积分”政策的创新激励作用受到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要比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大;(3)“双积分”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上游企业中的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激励作用比国有企业更为突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字理 刘贻新 张光宇 欧春尧
选取比亚迪、特斯拉与丰田三家代表性的新能源汽车(NEV)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价值主张”与“价值实现”两个维度,分析凝练三个案例企业的颠覆性创新模式;基于机会窗口视角,阐释“NEV企业面对不同类型的机会窗口时,是如何设计有效的颠覆性创新模式以帮助企业建立不同类型价值优势”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在同一行业当中,可以同时出现环境支持型、跨界融合型以及协同创新型三种不同的颠覆性创新模式。以制度机会窗口为驱动的企业,环境支持型模式能助其获取经济价值优势;以需求机会窗口为驱动的企业,借助跨界融合型模式能获取顾客价值优势;以技术机会窗口为驱动的企业,实施协同创新型模式能获取系统价值优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江波 李超
新能源汽车产业被视为新冠疫情后新一轮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战略基点之一。通过图形展示、案例分析的方法,归纳和研究了新旧技术范式转换的演化逻辑及其新兴的演化机理。基于“供给侧—需求侧—环境侧”的角度,分析了新兴产业高质量演化的创新困境,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进行佐证。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上处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存在的困境主要体现为发展主体之间缺乏合作、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相对有限、创新环境建设较为滞后,应从创新主体激励机制、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机制、创新环境优化机制三个方面着手改进。最后,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江波 李超
新能源汽车产业被视为新冠疫情后新一轮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战略基点之一。通过图形展示、案例分析的方法,归纳和研究了新旧技术范式转换的演化逻辑及其新兴的演化机理。基于“供给侧—需求侧—环境侧”的角度,分析了新兴产业高质量演化的创新困境,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进行佐证。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上处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存在的困境主要体现为发展主体之间缺乏合作、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相对有限、创新环境建设较为滞后,应从创新主体激励机制、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机制、创新环境优化机制三个方面着手改进。最后,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