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1)
- 2023(15509)
- 2022(12991)
- 2021(12126)
- 2020(10487)
- 2019(23837)
- 2018(23502)
- 2017(45641)
- 2016(24692)
- 2015(27534)
- 2014(27484)
- 2013(27152)
- 2012(24465)
- 2011(21571)
- 2010(21563)
- 2009(20163)
- 2008(20697)
- 2007(18480)
- 2006(16062)
- 2005(14586)
- 学科
- 业(102010)
- 济(101984)
- 经济(101833)
- 管理(101024)
- 企(98282)
- 企业(98282)
- 方法(53881)
- 数学(44558)
- 数学方法(44122)
- 财(42065)
- 务(31054)
- 财务(30996)
- 财务管理(30940)
- 企业财务(29602)
- 业经(28110)
- 制(26716)
- 农(22432)
- 中国(22347)
- 技术(19430)
- 体(18704)
- 划(18672)
- 理论(18082)
- 和(17933)
- 银(17566)
- 银行(17546)
- 策(16755)
- 贸(16751)
- 贸易(16740)
- 行(16411)
- 易(16359)
- 机构
- 学院(348526)
- 大学(348508)
- 管理(147977)
- 济(147882)
- 经济(145033)
- 理学(126697)
- 理学院(125529)
- 管理学(123852)
- 管理学院(123137)
- 研究(101884)
- 中国(84240)
- 财(77853)
- 京(70623)
- 财经(60806)
- 科学(56848)
- 经(55367)
- 江(52712)
- 中心(49492)
- 所(48605)
- 农(46389)
- 经济学(46197)
- 业大(45878)
- 财经大学(45587)
- 北京(43434)
- 研究所(43048)
- 经济学院(41821)
- 商学(41619)
- 州(41374)
- 商学院(41234)
- 范(38067)
- 基金
- 项目(228524)
- 科学(184123)
- 基金(172138)
- 研究(167170)
- 家(147357)
- 国家(146122)
- 科学基金(129970)
- 社会(110328)
- 社会科(104965)
- 社会科学(104940)
- 基金项目(90866)
- 省(87505)
- 自然(84704)
- 自然科(82865)
- 自然科学(82845)
- 自然科学基金(81466)
- 教育(78142)
- 划(73102)
- 资助(70895)
- 编号(65574)
- 成果(52656)
- 部(52581)
- 重点(50204)
- 创(49271)
- 制(47443)
- 教育部(46712)
- 国家社会(46451)
- 创新(46003)
- 发(45712)
- 人文(45576)
- 期刊
- 济(159507)
- 经济(159507)
- 研究(98670)
- 财(69528)
- 中国(64916)
- 管理(63072)
- 学报(46451)
- 科学(45885)
- 农(39731)
- 大学(37695)
- 融(37675)
- 金融(37675)
- 学学(35972)
- 技术(32457)
- 财经(32041)
- 教育(28153)
- 经(27357)
- 农业(25957)
- 经济研究(24672)
- 业经(24383)
- 财会(21281)
- 问题(20270)
- 会计(18897)
- 技术经济(18723)
- 业(17172)
- 理论(16782)
- 统计(16727)
- 现代(16489)
- 贸(16299)
- 策(16021)
共检索到517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闫丽娟 何玉润 张嘉硕
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制度是一项强制性分红制度,这种政策带来的强制性分红压力会沿着企业控制层级往下转移。本文实证检验了强制性分红对中央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企业会通过减少盈余的方式规避该政策带来的压力,尤其是,金子塔层级越低的中央企业这种规避行为越明显。进一步,中央企业面临强制性分红压力与业绩考核压力时,更注重业绩考核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制度的实施效果,为政策优化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阮滢 赵旭
文章基于审计署公布的中央企业集团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以2010—2014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政府审计监督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审计监督能够抑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这种监督作用并不对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政府审计在发挥其监督职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研究发现这种抑制效果将会持续到政府审计公告年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富 王福胜
以粉饰或掩盖公司真实经济业绩为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针对以往研究缺乏对中国上市公司分类转移行为的关注,文章选取2007-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考察了管理层利用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调整公司盈余结构的行为。研究发现:(1)管理层会将经营费用向下转移至营业外支出或将营业外收入向上转移至营业收入,以调增公司的核心盈余;(2)管理层会利用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实现营业利润增长和避免营业利润为负;(3)管理层利用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之间的分类转移调增核心盈余的程度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大而减少,随着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贝贝 陈乾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型央企集团作为国企改革的主力军,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改革过程中伴随的央企高管变更(央企"换帅")具有治理效应吗?文章从盈余管理这一视角,研究央企"换帅"对控股上市公司的影响。与已有研究发现企业内部高管变更增加盈余管理的结论不同,本研究发现央企"换帅"降低了控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这一结论在控制了内生性后仍保持不变。进一步地,当央企高管强制变更、继任高管来自集团外部时,该变更对控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越大;此外,央企高管主要通过变更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管,提升了控股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降低了控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本研究丰富了企业集团以及企业盈余管理领域的文献,为央企"换帅"的积极效果提供了实证证据,并为政府部门更有效地推进国企改革提供一定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见丽
一般认为,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上升,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增强,控股股东就越有可能对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因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而本文的研究显示,虽然股权分散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大于股权高度集中公司,但其差异并不显著。这表明尽管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有高低之分,但其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联程度并不明显。
关键词:
控股股东 持股比例 盈余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健 曲晓辉
以A股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检验了关联交易发生的概率和规模、资本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从应计和营业收入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操控性应计、操控性收入水平正相关,上市公司为了掩饰关联交易带来的不利影响,存在正向盈余管理的行为。另外,资产负债率与关联交易正相关,与盈余管理负相关,说明在高负债约束条件下关联交易更容易发生,但也抑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单一类型的关联交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均衡,只有把所有关联交易作为整体来考察,关联交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才具有显著性。
关键词:
关联交易 资本结构 盈余管理 操控性收入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费青青 王博 逯东
基于"紧密-松散"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两个文化维度,研究了上市地文化对中国海外或H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紧密型文化"抑制应计盈余管理而促进真实盈余管理,而"个人主义文化"则增加应计盈余管理而减少真实盈余管理,证实了文化迎合现象的存在;(2)当上市地文化与中国大陆文化差异较大时,这种文化迎合行为更为显著;(3)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市地文化对中国海外或H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作用逐步减弱。从文化迎合视角讨论了某类文化对起源于不同文化的公司行为的影响,丰富和拓展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并为中国大陆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如何应对异国或异地文化差异这一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美英 曹源 付楠楠
审计意见购买行为降低了社会审计质量,损害了社会审计的投资者保护功能。本文以2010—2018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意见购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存在签字注册会计师层面的社会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而国家审计能够抑制这一行为。机制检验发现,国家审计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约束管理层权力抑制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社会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审计客户重要性程度高、事务所行业专长水平低的情况下,国家审计更能显著地抑制审计意见购买;多次审计以及审计机关查出问题数量越多,国家审计抑制社会审计意见购买的效应越明显;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在同行业和具有共同签字注册会计师的未被审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具有溢出效应。本文研究为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化治理体系、净化注册会计师行业生态环境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珊梅 郝玉贵 罗春华
以2008~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对高管权力引发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抑制了权力高管的应计盈余管理活动,却引发了更加严重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检验发现,在法制水平较高的地区,内部控制更能显著抑制应计盈余管理活动,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却没有明显增加,说明较好的法制环境促进了内部控制治理作用的发挥。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宫义飞 谢元芳
本文以2011-2015年沪深A股902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将内部控制缺陷按严重程度划分类型后发现,相较于一般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实质性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整改后,内部控制质量提高,盈余持续性进一步提高;并且缺陷的存在、类型及整改对应计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均大于对现金流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拓宽了内部控制缺陷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范围,细化深入相关研究,并提供了相关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整改 盈余持续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董望 陈汉文
本文以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财务信息内部"生产"和投资者反应两个视角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信息"生产"方面,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提高了应计质量;在投资者反应方面,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盈余反应系数越大。这证实了内部控制的财务报告目标,也证实了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性。我国政府监管部门目前正在积极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体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其提供了经验数据支持。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应计质量 盈余反应系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向艺 卢刚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企业期望—绩效差距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期望—绩效差距高于某一临界值时,盈余管理正相关于企业期望—绩效差距,即企业期望—绩效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当企业期望—绩效差距低于某一临界值时,盈余管理负相关于企业期望一绩效差距,即企业期望—绩效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低,所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企业期望—绩效差距呈正U型的关系。上述研究结论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前因以及企业期望—绩效差距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
期望—绩效差距 盈余管理 管理层自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向艺 卢刚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企业期望—绩效差距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期望—绩效差距高于某一临界值时,盈余管理正相关于企业期望—绩效差距,即企业期望—绩效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当企业期望—绩效差距低于某一临界值时,盈余管理负相关于企业期望一绩效差距,即企业期望—绩效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低,所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企业期望—绩效差距呈正U型的关系。上述研究结论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前因以及企业期望—绩效差距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
期望—绩效差距 盈余管理 管理层自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何凡
本文以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制度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提高激励股权数量的意愿可能诱发股权激励实施前严重的盈余管理;股权激励模式会对实施股权激励后的盈余管理产生显著影响,实行业绩股票模式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比实行非业绩股票模式时的盈余管理更加严重;行权时长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性质也是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迪
本文采用沪深两市1999~2006年上市公司的数据,用逻辑回归以及结构方程三阶段回归方法,对超额现金流、关联交易和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现金是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进行"资源"转移的标的之一,并且在上市公司超额现金较低时,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转为以担保和抵押为主,从而实现了不同类别关联交易行为对上市公司进行资金掏空的相互替代。为了掩饰关联交易掏空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有进行向上盈余管理的行为。当以资金流入型的关联交易对本文结论进一步检验时,没有发现关联交易在资金支持上的证据,同时,资金流入型的关联交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亦不明显,因此,正反两方面证据支持了本文...
关键词:
超额现金流 关联交易 盈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业绩期望落差与应计盈余管理——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关联交易、支持与盈余管理——来自配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IPO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来自我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注册会计师的任期和强制轮换与会计盈余稳健性——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IFRS强制采用与盈余操纵——来自2006年亏损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府审计与国企治理效率——基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强制性内部控制制度影响真实盈余管理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产融结合与企业创新——基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非效率投资、政府审计与腐败曝光——基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