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7)
- 2023(13504)
- 2022(11342)
- 2021(10262)
- 2020(8410)
- 2019(19259)
- 2018(18892)
- 2017(36853)
- 2016(19848)
- 2015(22130)
- 2014(22310)
- 2013(22263)
- 2012(20955)
- 2011(18935)
- 2010(19365)
- 2009(18103)
- 2008(18583)
- 2007(16776)
- 2006(14763)
- 2005(13886)
- 学科
- 济(90432)
- 经济(90309)
- 管理(63700)
- 业(61258)
- 企(50190)
- 企业(50190)
- 方法(36422)
- 数学(32115)
- 数学方法(31910)
- 财(28119)
- 中国(26681)
- 制(24350)
- 农(23319)
- 地方(22024)
- 业经(20424)
- 银(20197)
- 银行(20178)
- 融(19600)
- 金融(19598)
- 行(19214)
- 务(18246)
- 财务(18213)
- 财务管理(18156)
- 企业财务(17280)
- 体(16219)
- 贸(16041)
- 贸易(16024)
- 学(15930)
- 易(15463)
- 农业(15442)
- 机构
- 学院(288752)
- 大学(287166)
- 济(125488)
- 经济(122930)
- 管理(108769)
- 研究(99305)
- 理学(91815)
- 理学院(90844)
- 管理学(89651)
- 管理学院(89101)
- 中国(80885)
- 财(67961)
- 京(60692)
- 科学(55424)
- 财经(51575)
- 所(50387)
- 经(46631)
- 中心(46026)
- 江(45980)
- 农(45270)
- 研究所(44101)
- 经济学(39858)
- 北京(38701)
- 财经大学(38149)
- 业大(37758)
- 州(36552)
- 经济学院(35855)
- 院(35806)
- 范(35528)
- 师范(35163)
- 基金
- 项目(180657)
- 科学(143681)
- 研究(134334)
- 基金(132705)
- 家(114223)
- 国家(113237)
- 科学基金(98119)
- 社会(88308)
- 社会科(84000)
- 社会科学(83983)
- 省(70104)
- 基金项目(69149)
- 教育(61931)
- 自然(61154)
- 自然科(59771)
- 自然科学(59757)
- 自然科学基金(58762)
- 划(58450)
- 资助(55062)
- 编号(52924)
- 成果(44549)
- 发(42560)
- 部(41666)
- 重点(40765)
- 制(38348)
- 课题(37992)
- 创(37797)
- 国家社会(37175)
- 性(36849)
- 教育部(36432)
- 期刊
- 济(146420)
- 经济(146420)
- 研究(93884)
- 中国(64647)
- 财(57753)
- 管理(43022)
- 农(42266)
- 学报(41364)
- 融(38941)
- 金融(38941)
- 科学(38645)
- 大学(32565)
- 学学(30863)
- 教育(29179)
- 农业(27957)
- 财经(27504)
- 经济研究(23708)
- 业经(23635)
- 技术(23466)
- 经(23451)
- 问题(19179)
- 会计(17596)
- 贸(15742)
- 财会(15033)
- 业(14622)
- 技术经济(13995)
- 理论(13931)
- 国际(13678)
- 商业(13534)
- 世界(13382)
共检索到461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颜敏 王平心 张永国
本文以1999年和2001年我国强制性会计变更为依据,对影响自发性会计变更的证券市场监管、强制性会计变更、政治成本假设、债务契约假设和分红计划假设等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自发性会计变更的真正原因是证券市场监管,但是强制性会计变更的影响,会改变证券市场监管对自发性会计变更的影响程度,特别是在强制性会计变更为调减利润的年度。
关键词:
自发性会计变更 强制性会计变更 证券市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颜敏 王平心 张永国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强制性会计变更与自发性会计变更具有相关性。在强制性会计变更为调减利润的年度,我国自发性会计变更部分抵消了强制性会计变更的影响;具有特殊目的的上市公司会逆当年强制性会计变更方向而进行能实现其特定目的的自发性会计变更。
关键词:
强制性会计变更 自发性会计变更 相关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颜敏 王平心
笔者对我国上市公司自发性会计变更的行为从契约理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对证券市场监管规定和强制性会计政策——两种不同的监管契约对自发性会计变更的不同影响从单向强制性契约成本构成及契约成本最小化方面进行了解释,对证券市场监管契约成本和强制性会计政策契约成本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自发性会计变更 监管契约 契约成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颜敏 张永国 王秀芬
本文以2007年上市公司1498家发生自发性会计变更的公司为样本,对自发性会计变更与强制性会计变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2007年发生自发性会计变更的公司之所以主要进行调减利润的变更,造成与当年强制性会计变更相关性不复存在的原因是大亏公司的大清洗动因所致。同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确实成为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重要手段,并为抵消上市公司调减利润自发性会计变更对当期利润的影响作出了最大的贡献。93家调减利润自发性会计变更公司中,有24家公司(调减利润数额占93家的88.96%)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数额来弥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云中
本文的研究说明,(1)关于同一会计政策变更的不同事件的信息含量是不一样的,公布在前的事项对投资者的心理预期的影响较大,在方法论上意味着,只研究单一时点的影响的意义很小;(2)关于契约成本的规模假设和代理成本假设得到了部分检验,但是我们必须使用一个比资产负债比率更强的指标来表示代理成本;(3)变更提取四项资产准备方法所产生的效应与企业管理四项资产的效率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会计政策 强制变更 契约成本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斌 江朝敏 朱丹
本文着重于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在中国的特殊经济背景下,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与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之间的关系。换言之,本文旨在研究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是否是企业进行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或者说,企业是否会利用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来抵消或加深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本文利用1998~2002年度我国上市公司的真实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与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尤其是当企业受到减少当期利润的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影响后,更倾向于用减少当期利润的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来加深这种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欣 杨河清
针对企业中"强制自发性"型员工的"过劳"情况进行分析,得到该类型员工"过劳"人员所占比例近80%,且多为轻度、重度"过劳"。在与一般员工的比较分析中,得到领导支持、环境设施等因素对该类型员工的"过劳"形成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而岗位要求、工作监督和心理负荷等因素则会加剧"过劳"程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吉甫
以200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观测数据为样本,研究“原罪”嫌疑对民营企业会计信息报告策略的影响与证券市场监管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原罪”嫌疑与民营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显著负相关,且这一负相关性会随着民营企业面临的“原罪”压力的增大而增加。交易所和证监会能够有效识别民营企业的低质量会计信息报告行为,并根据信息披露问题的严重程度作出相应的处罚。机制检验显示,地区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缓解民营企业家遭遇的“原罪”嫌疑,减少其对低质量会计信息报告策略的使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胡国生 黄英君 柏振忠
证券市场由投资主体、投资客体、金融中介机构以及证券监管机构等要素构成。证券监管是指监管主体通过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对证券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干预,并监督这些规则的执行。本文结合十八届四中和五中全会的法制精神,就当前我国证券监管法制建设进行三个维度的讨论。本文认为我国证券监管立法不完善是根本,执法不严是关键,只有严格执法才能让证券市场真正市场化,参与者才会自觉守法。在证券法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证监会为基础的联合监管模式,并建议长期引入公安部和中纪委,完善社会监督平台和信用评级体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丁忠明
一、我国证券市场及其监管体制的现状 证券市场的现状。我国的证券市场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据报载到1994年底,我国累计发行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投资债券、股票等各类有价证券6100多亿元,其中:各类债券5788亿元,股票筹资约400亿元,目前各类有价证券余额近5000亿元。上市公司已达290家,市价总值约3600亿,两所上市债券36种,上市基金、权证等品种88个。1994年股票交易总额8271亿,登记在册的股票投资人1000多万户。到目前为止全国较规范的股份制企业达2.58万家,股东人数达3800多万。到1994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逾20000亿元。这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国友
证券监管体制是证券监管的职责与权力划分的方式和组织制度,是国家历史和国情的产物。证券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是决定证券市场有序和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认为,确立有效的监管体制模式,能够提高监管的效率,避免证券市场过分波动。
关键词:
证券监管 监管体制 证券市场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予 汪少华
重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思考陈予汪少华本文认为,我国的证券市场从发育程度来看仍处在初级阶段,这突出表现在缺乏严密高效的适应市场机制运行规律的监管体系上。文章提出了构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基本思路:在发挥政府集中监管作用的同时,着力培养市场的自律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伟亚
噪声是与信息相对的概念。产生噪声的原因主要有 :市场的不确定性、信息的非对称性和证券投机的诱发。当噪声大到一定程度时 ,参与金融资产投资的投资者市场行为严重背离基础价值 ,发展成为金融泡沫。为减少噪声 ,防范泡沫 ,须加强证券市场监管
关键词:
信息控制 证券市场 噪声 泡沫 市场监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郝旭光
本文通过对监管部门等进行问卷调研,提炼和归纳了判别监管有效性的6个标准:综合性、针对性、严密性、前瞻性、权威性、及时性,从逻辑上论证了6个标准很好地满足了促进性、判别性、独立性、完整性这4个条件;引入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6个判别标准的重要性排序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所有被调查者整体组合的综合权重向量,建立了监管有效性模型。论文分别运用七级标度、有效性模型,分两个阶段对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一并加以比较。结论是二者结果相近,由此证明了6个判别标准及其有效性模型的适用性。研究发现,所有被调查者对中国证券监管效果的整体评价和对具体政策效果的评价都没有达到及格水平,得分最低的是前瞻性。
关键词:
证券监管有效性 判别标准 重要性排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晓青
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已把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作为证券市场监管的主导性制度 ,以此树立公众对市场的信心 ,维护投资者利益 ,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认为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也应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发展方向 ,这不仅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也有利于完善我国的证券法律制度 ,并能有利于约束公司管理者的不当行为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证券监管 信息披露 主导性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