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6)
2023(10287)
2022(8642)
2021(7991)
2020(6689)
2019(14875)
2018(14406)
2017(28582)
2016(15615)
2015(17428)
2014(17502)
2013(17080)
2012(15515)
2011(13763)
2010(14259)
2009(13881)
2008(14265)
2007(13045)
2006(11874)
2005(11129)
作者
(42654)
(35482)
(35372)
(33881)
(22890)
(16713)
(16161)
(13449)
(13337)
(13064)
(12102)
(11783)
(11716)
(11440)
(11286)
(10777)
(10560)
(10501)
(10205)
(10196)
(8804)
(8725)
(8622)
(8123)
(8123)
(8035)
(7917)
(7893)
(7027)
(6939)
学科
(80071)
企业(80071)
(77647)
管理(74784)
(62480)
经济(62355)
(31611)
方法(26432)
业经(23248)
(22230)
财务(22199)
财务管理(22165)
(21408)
企业财务(21091)
数学(18548)
数学方法(18334)
(17069)
技术(15763)
(15153)
(15051)
中国(14793)
(14357)
体制(13448)
(13349)
理论(13115)
企业经济(12601)
经营(12150)
(11584)
银行(11579)
技术管理(11462)
机构
学院(226836)
大学(222766)
(99169)
经济(97152)
管理(96278)
理学(81643)
理学院(80963)
管理学(80151)
管理学院(79694)
研究(67959)
中国(56770)
(56077)
(45105)
财经(41917)
(37792)
(37126)
科学(34746)
(32146)
中心(31952)
财经大学(30679)
经济学(29818)
(28385)
北京(28197)
商学(27835)
研究所(27825)
商学院(27555)
经济学院(26703)
(25722)
业大(25644)
(24975)
基金
项目(138311)
科学(112731)
研究(107222)
基金(103387)
(86232)
国家(85404)
科学基金(77072)
社会(71142)
社会科(67597)
社会科学(67581)
(53872)
基金项目(53632)
教育(49541)
自然(47933)
自然科(46913)
自然科学(46902)
自然科学基金(46167)
(43730)
编号(43315)
资助(42201)
成果(36488)
(33864)
(32091)
(31029)
重点(30098)
课题(29936)
(29259)
国家社会(29161)
教育部(28984)
创新(28793)
期刊
(118910)
经济(118910)
研究(71766)
(50506)
中国(46375)
管理(44095)
(26949)
金融(26949)
科学(26331)
学报(24000)
(23293)
财经(22339)
教育(21456)
技术(21075)
大学(20302)
业经(19338)
学学(19286)
(19139)
经济研究(18166)
农业(14772)
财会(14533)
问题(14410)
(12792)
技术经济(12754)
会计(12496)
现代(12126)
经济管理(11425)
国际(10928)
(10523)
理论(10414)
共检索到356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万丛颖  黄萌萌  黄速建  
随着国有企业的高速发展,其巨额利润的分配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利用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改革这一“强制分红政策”的外生冲击,以2005—2016年为事件时间窗口,对政策的实施效果、影响机制和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的确显著提升了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2)强制分红政策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制约大股东关联交易行为来完成的,即通过缓解第二类代理冲突(大股东-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对国有企业的绩效进行提升,而对第一类代理冲突(管理者-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无显著的影响;(3)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在监督机制和治理机制完善程度不同的企业中,强制分红政策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在外部监督机制和约束大股东行为的治理机制相对不够完善的企业中,政策实施效果较好,呈现替代效应;而在约束管理者行为的治理机制较完善的企业中,政策实施效果较好,呈现互补效应。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强制分红政策在当前的中国市场中主要缓解的是大股东-中小股东代理冲突这一结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曙光  霍晓萍  任艺  
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致所有制主体逐渐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厘清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的作用关系有助于解决混合所有制如何提升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难题。选取2013—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数据,将委托代理冲突和股东间冲突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从混合主体深入性和混合主体制衡度两个维度考察混合所有制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混合主体深入性和混合主体制衡度显著提升了国有企业投资效率,混合所有制通过降低委托代理成本而提高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第一类委托代理成本和第二类委托代理成本均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本研究揭示了混合所有制影响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机理,对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琳  连怡臻  
基于2009年和2014年相关部门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限制性政策,应用倍差法分别考察这两次高管薪酬限制政策对国有企业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两次国有企业高管限薪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国有企业的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均产生负向的影响作用,限薪政策对国有企业市场绩效的影响能力较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能力却较弱。研究结果间接支持了"锦标赛理论"。对样本企业进行行业差异性和企业性质差异性分析,发现限薪政策对不同行业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并且2014年的高管限薪政策对地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比对中央企业绩效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弛  
党组织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国有企业改革进程来看,探索党组织与现代企业制度相融合一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组织形式、作用机制等方面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以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为核心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党组织对国有企业的积极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保证国有企业社会主义性质、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微观经营效率、促进国有企业实现社会功能、有利于国企人才队伍建设。我们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验证,党组织能够提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对国有企业实现社会功能也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加强党组织在董事会中的影响力,使党委书记兼任董事长,能够取得更为明显的积极效果。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看,党组织都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文博  
文章基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视角,选取2006—2013年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高管薪酬、企业分红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将高管薪酬分为显性薪酬和隐性薪酬两个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显性薪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高管提高企业价值的作用,显性薪酬对企业分红有较积极的影响。同时,隐性薪酬也对企业分红产生积极影响。最后,在协调经理人与股东利益的基础上,对企业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设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江哲  陈晓菲  刘益  
企业运营多种商业模式面临的重大挑战是不同商业模式之间的冲突和摩擦,然而企业应如何整合商业模式以及整合能否有效减少冲突并提升绩效并不清晰。本研究在企业资源基础观和结构权变理论的基础上对商业模式整合概念进行明确界定,考虑资源柔性和竞争强度的权变影响来重点分析商业模式整合对商业模式冲突及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商业模式整合可以划分为商业模式价值主张整合、商业模式价值创造整合、商业模式价值获取整合。商业模式整合三个维度对商业模式冲突均具有明显削弱作用。(2)商业模式冲突在商业模式整合与企业绩效间起显著中介作用。(3)资源柔性在商业模式价值创造整合、价值获取整合和商业模式冲突间起显著调节作用,资源柔性越高商业模式价值创造整合、价值获取整合对商业模式冲突的抑制作用越高。竞争强度在商业模式冲突与企业绩效间起显著调节作用,竞争强度越强,商业模式冲突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立梅  
高层管理团队(TMT)的异质性是通过冲突的产生和发展这一机制来影响企业绩效的。文章试图从TMT的异质性对冲突和认知的一致性影响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冲突过程和冲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揭示了TMT异质性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通过TMT异质性的管理来合理控制冲突进而提高企业绩效的一些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学  
本文采用单一纵深案例研究与多案例半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定性研究方法 ,对空降兵与原管理团队之间的冲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初步发现 ,空降兵进入企业后 ,高层管理团队内部冲突有所增加 ,且主要表现为空降兵与原管理团队之间的冲突。其次 ,驱动空降兵与原管理团队之间冲突的主要因素是薪资差异、信息差异、感知的权力差异、厂龄差异、价值观差异等。第三 ,薪资差异和感知的权力差异 ,由于削弱了公平感与信任感 (中介变量 ) ,从而造成空降兵与原管理团队之间的关系冲突。而厂龄差异和价值观差异 ,既导致关系冲突 ,又造成任务冲突。信息差异主要与任务冲突相联系。在任务独立性、专业性较强的情况下 ,空降兵的信息优势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映照  孙秀利  
以A股国有企业为样本,对国有企业绩效与CEO强制变更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当国有企业发生亏损时,企业绩效越差CEO强制变更的可能性越高,加入经济责任审计因素后发现,在国有企业盈利或亏损时,经济责任审计都会使CEO强制变更的概率显著增加,起到监督国有企业领导人是否适当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作用。考虑国有企业的不同类型,即公益型国有企业与竞争型国有企业具有不同的目标,实证结果表明,当国有企业面临亏损时,竞争型国有企业CEO强制变更的业绩敏感性增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映照  孙秀利  
以A股国有企业为样本,对国有企业绩效与CEO强制变更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当国有企业发生亏损时,企业绩效越差CEO强制变更的可能性越高,加入经济责任审计因素后发现,在国有企业盈利或亏损时,经济责任审计都会使CEO强制变更的概率显著增加,起到监督国有企业领导人是否适当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作用。考虑国有企业的不同类型,即公益型国有企业与竞争型国有企业具有不同的目标,实证结果表明,当国有企业面临亏损时,竞争型国有企业CEO强制变更的业绩敏感性增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瑾  李田  苑泽明  
环境规制对我国的绿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代理冲突的存在会影响环境规制对企业决策的作用效果。以2008~2015年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并探究企业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对产权性质进行分组后发现,非国有企业对环境规制更为敏感,并且代理冲突在国有企业样本中的负向调节作用更为显著。这一结论为环境规制政策的效果评价提供了经验证据,为宏观政策影响企业行为的作用机理增加了公司治理角度的诠释,丰富了企业投资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平  李光贵  袁晨  
国有企业分红问题是当前国企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国有企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国企治理、利润分红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从国际上看,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必要的利润是较为普遍的做法,但具体的分红比例却又存在巨大差异。国有企业利润分红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要在满足政府股东对投资报酬率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确保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一些国外国有企业的分红政策进行总结和评述,并得出相应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童盼  陈笑  
强制性分红政策实施后,中央企业母公司会将分红压力传导至下属子公司,但同时也引起分部经理寻租行为。本文以中央企业上市公司为处理组,以特征相似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为控制组,运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从分部经理寻租视角探讨强制性分红政策对中央企业下属子公司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强制性分红政策实施后,子公司经理具有通过增加创新投入减少承担分红压力的动机,且这种动机随着收益上缴比例的增加而提高。业绩考核压力以及给予子公司经理一定的股权激励可以缓解分部经理寻租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强制性分红政策在增加子公司创新投入的同时,并没有提高企业的创新产出,反而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效率。本文丰富了强制性分红政策经济后果以及企业集团创新问题的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志敏  楼杰云  
半强制分红政策首先影响上市公司分红政策,进而影响盈余管理行为。文章以2008年颁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为政策背景,研究了现金分红门槛对再融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优质企业"为了降低现金分红水平,传递企业质量信号,更有可能进行负向盈余管理;相反,"普通企业"只能进行正向盈余管理迎合业绩门槛,但是并没有增加现金分红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并不排斥再融资前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但是对正向盈余管理较为抵触。研究得到的启示是:一方面,半强制分红政策影响了"优质企业"的盈余管理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风  柯艳蓉  童飞  
以深圳证券交易市场2010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东和管理层代理冲突的视角,检验代理成本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公司存在严重的代理冲突,公司被内部人控制时,公司整体履行社会责任及股东责任的水平下降,公司履行员工责任的水平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制造业和低年龄公司的内部人控制对降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整体水平和提高企业履行员工责任水平的作用更显著。这意味着,要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水平,有必要缓解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