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2)
2023(14690)
2022(12859)
2021(11969)
2020(10078)
2019(23054)
2018(22893)
2017(43965)
2016(24137)
2015(26759)
2014(26952)
2013(26697)
2012(24368)
2011(22152)
2010(22045)
2009(20440)
2008(20281)
2007(17813)
2006(15476)
2005(13979)
作者
(70369)
(58286)
(58075)
(55527)
(37209)
(28231)
(26385)
(22880)
(22136)
(21122)
(20013)
(19778)
(18651)
(18521)
(18224)
(17967)
(17523)
(17280)
(16769)
(16598)
(14537)
(14502)
(14073)
(13371)
(13102)
(13003)
(12998)
(12899)
(11884)
(11459)
学科
(92475)
经济(92342)
管理(74358)
(68235)
(58813)
企业(58813)
方法(42557)
数学(36427)
数学方法(35913)
(27327)
中国(24017)
(23651)
(22036)
(21808)
业经(21473)
地方(17520)
(17486)
财务(17412)
财务管理(17373)
理论(16532)
企业财务(16473)
(15561)
农业(15555)
(15547)
贸易(15539)
银行(15515)
(15392)
技术(15254)
(15065)
(14982)
机构
大学(344907)
学院(340472)
管理(134234)
(132175)
经济(129161)
理学(116094)
研究(115638)
理学院(114749)
管理学(112628)
管理学院(112004)
中国(85386)
(73968)
科学(72497)
(64433)
(58684)
(55144)
研究所(53310)
中心(51813)
业大(51529)
财经(50934)
(50233)
北京(46794)
(46229)
(45400)
师范(44980)
农业(43123)
(42408)
(40240)
经济学(39358)
财经大学(37963)
基金
项目(233201)
科学(183113)
基金(169297)
研究(168921)
(147986)
国家(146802)
科学基金(125851)
社会(105757)
社会科(100200)
社会科学(100175)
(90718)
基金项目(89753)
自然(82867)
自然科(80904)
自然科学(80884)
自然科学基金(79403)
教育(77618)
(76733)
资助(70002)
编号(68098)
成果(56056)
重点(52207)
(51532)
(48369)
(48269)
课题(47236)
创新(45085)
科研(44856)
(44433)
教育部(43959)
期刊
(145498)
经济(145498)
研究(102774)
中国(67050)
学报(56737)
科学(51002)
(50545)
管理(50382)
(49406)
大学(43003)
学学(40243)
教育(39699)
农业(33974)
(29166)
金融(29166)
技术(28991)
财经(25140)
业经(22545)
经济研究(22443)
(21395)
问题(18299)
图书(18251)
(17725)
科技(17284)
理论(16841)
(16382)
技术经济(16194)
实践(15291)
(15291)
现代(15019)
共检索到502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瑜  刘水灵  胡琳  
强制分布评价法在提高绩效水平上有着突出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引发不公平感与破坏性竞争,提高企业相关成本的风险。对于这个充满争议的绩效考核方法,学者们开始关注其有效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从强制分布评价法有效性的研究背景出发,通过对强制分布评价法有效性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出影响强制分布评价法有效性的四大影响因素,包括环境、操作、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四个方面,并指出企业在实施强制分布评价法时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匹配性、设计合理性以及加入团队指数考核等方面来提高考核的有效性,最后总结得出关于强制分布评价法有效性的实践启示与方向展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瑜  刘水灵  胡琳  
强制分布评价法在提高绩效水平上有着突出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引发不公平感与破坏性竞争,提高企业相关成本的风险。对于这个充满争议的绩效考核方法,学者们开始关注其有效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从强制分布评价法有效性的研究背景出发,通过对强制分布评价法有效性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出影响强制分布评价法有效性的四大影响因素,包括环境、操作、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四个方面,并指出企业在实施强制分布评价法时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匹配性、设计合理性以及加入团队指数考核等方面来提高考核的有效性,最后总结得出关于强制分布评价法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昕  柴茂昌  
强制分布法是一种重要的绩效考核方法,但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面临着诸多争论。文章分析了强制分布法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指出强制分布法的有效运用需要满足很多条件,降低惩罚性、强化开发性、提高激励性、改进公平性是有效实施强制分布法的重要基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谢红梅  谢如欢  
考核方式决定了各产品线直接是竞争关系,而产品线内部是一致的利益体,能够有效形成产品线的团队战斗目标以及产品线之间的生产竞赛。强制分布法意味着考核结果的运用并不完全依据绩效考核得分进行,而是按照正态分布的规律,先确定好各等级在被评价员工总数中所占比例,然后按照每个员工绩效的优劣程度,强制列入其中的一定等级,再根据员工所在的不同等级进行赏罚。以G公司为例,将绩效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柴茂昌  
企业作为追求效率和效益的组织,当然必须要强调"严字当头",而以人为本管理潮流又要求企业必须实行人性化管理。其间有没有一种兼顾之策呢?强制分布法是企业常用的一种绩效考核方法,其最典型的实践来自于通用电气公司(GE),它要求管理者将员工划分到20%优异、70%一般和10%较差的等级结构中,即是所谓的"活力曲线"。作为一种相对评价法,它实际要求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方国  
在绩效考核中,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强制分数分布"与"柔性"相结合,活用强制分布法。一直以来,绩效考核都是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中的一个高频话题,特别是每到年终岁末,大多数企业会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调整员工薪酬、实施奖惩和晋升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平合理就显得至关重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窦德强  
强制分布法作为一种操作简便,激励性强的绩效考核方法,受到了很多管理人员的青睐。但是,许多企业执行的都没有达到预定的考核效果。强制分布法是指先确定好各等级在被评价员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然后按照每个员工绩效的优劣程度,强制将其列入其中的一定等级,再根据员工所在的不同等级进行奖罚。由于强制分布法操作简便,激励性强,还可以规避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老好人"思想,因此受到了很多管理人员的青睐。据调查,我国目前有近40%的企业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采用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叶赛尔·木衣提  李小燕  
内部控制使企业管理更有效的观点已被实务界与理论界所普遍接受,然而,如何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不仅在学术界颇有争议,而且成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与比较分析国内外有关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的研究文献,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希望为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并为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飞霞  徐兆铭  乔云霞  
主观性和部门主导是组织绩效管理实施过程无法回避的问题,此修正意在平衡部门与员工绩效差异冲突。要消除绩效评价主观性的不利影响,有必要采取强制分布方法。但是,以部门为主导的强制分布主观绩效评价会产生部门绩效差异与员工绩效差异的冲突。本文的目的是,采用假定限定条件下的试错性研究,尽最大可能列举各种绩效管理的规则和制度,逐一比较这些规则和制度下的绩效奖惩结果与理论最优结果,最终得到在现实环境下最贴近理论最优结果的绩效管理的规则和制度。本文的结论是,通过适当控制参与企业评价的奖惩对象候选人数量,可以在考评管理成本和评价结果偏离理论最优绩效排序结果的风险之间取得均衡,进而适度地平衡部门与员工绩效差异的冲突...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廖建桥  闫云云  刘智强  
采用实验法探讨了客观标准对降低强制分布法负面影响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在应用客观标准的情况下,相比于主观标准,员工会认为强制分布法更具有绩效公平感,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2在应用客观标准的情况下,相比于主观标准,员工能够获得较高的绩效考核满意度,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4在应用客观标准的情况下,相比于主观标准,员工更倾向于将绩效考核结果归因于自身,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葛淳棉  詹敏敏  邓慧琪  姜军辉  
强制分布评价制度最初凭借其识别人才的优势受到西方公司的青睐,近年来也被国内部分公司采用。然而,现有文献关于强制分布评价制度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尚未形成明确、统一的结论。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利用企业实施强制分布评价制度的公开报道和来自哈佛专利数据库的发明者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 ,对强制分布评价制度与员工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实施强制分布评价制度对员工个体创新绩效有负面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实施强制分布评价制度虽然提高了落后员工的创新绩效,但降低了精英员工的创新绩效,因而有悖于一些公司通过实施该制度追求精英文化的初衷。此外,结果显示员工合作程度在实施强制分布评价制度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员工合作程度越高,公司实施强制分布评价制度对员工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越大。稳健性检验进一步支持了上述结果。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强制分布评价制度与个体创新的关系研究,并为公司基于强制分布评价制度的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斌  
当谈到资本管制时,有两个问题特别值得关注。首先是资本管制的成本与收益比较。只有当资本管制的收益大于成本时,才值得采取资本管制。精确地衡量资本管制的收益与成本几乎是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海珍  石昊  
鉴于国际资本流动对开放经济的重大影响及"三元悖论"下中国当前进行资本管制的必要性。本文着眼于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实证检验方法和结果,将现有研究方法归为三类:利率平价法、开放度的Edwards法以及投资储蓄相关法,系统地加以介绍和评述。三类方法均有众多学者支持,颇为系统化,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资本管制的效果,但也各有其弊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罗国忠  
科学探究的表现性评价包括现场观察和工作单两种方式,两者都让学生动手探究;现场观察的有效性更高,但成本也更高;工作单的有效性次之,但能替代现场观察,而且成本较低;开放性、结构性和引导性工作单分别适合于高、中和低水平学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