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09)
2023(16724)
2022(14495)
2021(13453)
2020(11367)
2019(25945)
2018(25580)
2017(48832)
2016(26856)
2015(29678)
2014(29442)
2013(28911)
2012(26288)
2011(23713)
2010(23510)
2009(21812)
2008(21341)
2007(18695)
2006(16393)
2005(14172)
作者
(78539)
(65344)
(65059)
(61525)
(41315)
(31593)
(29271)
(25701)
(24828)
(23160)
(22138)
(22073)
(20894)
(20516)
(20156)
(19979)
(19872)
(19456)
(18670)
(18636)
(16469)
(16036)
(15804)
(14866)
(14653)
(14568)
(14518)
(14340)
(13171)
(13008)
学科
(99358)
经济(99219)
管理(84764)
(79095)
(68053)
企业(68053)
方法(46233)
数学(39792)
数学方法(39310)
(28932)
(26486)
中国(26304)
业经(23980)
(22897)
(22705)
技术(21091)
地方(19309)
(18296)
财务(18221)
财务管理(18188)
(18012)
贸易(18000)
农业(17674)
(17470)
企业财务(17244)
理论(17038)
环境(16694)
(16439)
(16222)
(16207)
机构
大学(376935)
学院(374505)
管理(149521)
(144610)
经济(141447)
理学(130280)
理学院(128796)
管理学(126510)
管理学院(125834)
研究(124716)
中国(91692)
科学(80588)
(80080)
(67854)
(66178)
(63110)
业大(61027)
研究所(57906)
中心(56219)
(54595)
财经(54040)
农业(52194)
北京(49997)
(49139)
(47986)
师范(47407)
(45649)
(43701)
经济学(42686)
财经大学(40224)
基金
项目(264323)
科学(206935)
基金(191061)
研究(187583)
(169099)
国家(167713)
科学基金(143282)
社会(117990)
社会科(111808)
社会科学(111780)
(104701)
基金项目(102303)
自然(95583)
自然科(93330)
自然科学(93302)
自然科学基金(91636)
(88379)
教育(86054)
资助(77733)
编号(74748)
成果(59613)
重点(59604)
(58174)
(57356)
(55392)
创新(53796)
课题(52067)
科研(50834)
计划(49654)
(48870)
期刊
(154673)
经济(154673)
研究(105960)
中国(73262)
学报(66042)
(58620)
科学(58503)
管理(55314)
(52445)
大学(49206)
学学(46617)
教育(40590)
农业(40043)
技术(31471)
(29579)
金融(29579)
财经(25971)
业经(25816)
经济研究(24453)
(22136)
(21889)
科技(21112)
问题(19800)
(18661)
技术经济(18128)
图书(17500)
业大(17427)
理论(17154)
资源(16802)
商业(16234)
共检索到538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葛淳棉  詹敏敏  邓慧琪  姜军辉  
强制分布评价制度最初凭借其识别人才的优势受到西方公司的青睐,近年来也被国内部分公司采用。然而,现有文献关于强制分布评价制度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尚未形成明确、统一的结论。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利用企业实施强制分布评价制度的公开报道和来自哈佛专利数据库的发明者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 ,对强制分布评价制度与员工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实施强制分布评价制度对员工个体创新绩效有负面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实施强制分布评价制度虽然提高了落后员工的创新绩效,但降低了精英员工的创新绩效,因而有悖于一些公司通过实施该制度追求精英文化的初衷。此外,结果显示员工合作程度在实施强制分布评价制度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员工合作程度越高,公司实施强制分布评价制度对员工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越大。稳健性检验进一步支持了上述结果。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强制分布评价制度与个体创新的关系研究,并为公司基于强制分布评价制度的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皓杰  程延园  王金凤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和情绪拓展理论,本文以377名领导与新生代员工的追踪匹配调查为研究对象,分析强制性公民行为对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强制性公民行为会通过负面情感的中介效应降低创新绩效,工作复杂性会强化强制性公民行为通过负面情感对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随着工作复杂性的提升,负面情感在强制性公民行为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逐渐增强。上述结果不仅为组织公民行为阴暗面发生机制的分析丰富了边界条件、拓展了情感理论视角,而且为组织如何对新生代员工的行为和创新绩效进行管理提供了警示与实践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阜  郝凤鑫  
在当前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创新毋庸置疑是组织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组织创新归根结底是人的创新,员工的个体创新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政府与企业组织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税务机关和软件企业为样本,通过对8个市(地)、县(区)税务机关和18家软件企业进行调查,收集、处理和分析了231名员工的资料,运用跨层次分析方法,研究了学习型组织形式、组织制度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型组织对个体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这种正向效应会受到组织制度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飞霞  徐兆铭  乔云霞  
主观性和部门主导是组织绩效管理实施过程无法回避的问题,此修正意在平衡部门与员工绩效差异冲突。要消除绩效评价主观性的不利影响,有必要采取强制分布方法。但是,以部门为主导的强制分布主观绩效评价会产生部门绩效差异与员工绩效差异的冲突。本文的目的是,采用假定限定条件下的试错性研究,尽最大可能列举各种绩效管理的规则和制度,逐一比较这些规则和制度下的绩效奖惩结果与理论最优结果,最终得到在现实环境下最贴近理论最优结果的绩效管理的规则和制度。本文的结论是,通过适当控制参与企业评价的奖惩对象候选人数量,可以在考评管理成本和评价结果偏离理论最优绩效排序结果的风险之间取得均衡,进而适度地平衡部门与员工绩效差异的冲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龚文  陈锴  
绩效评估中的强制分布问题是一个既具备学术讨论价值,又与实际管理工作紧密结合的问题。本文就强制分布法的概念、其对主观误差的规避效果,以及其对组织绩效管理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并对实践环节给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杨  于桂兰  
通过320套配对调查问卷,以理性行为理论为框架,研究上级发展性反馈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构建链式多重中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员工自我创新期望和组织创新支持感在影响机制中的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烨  涂跃俊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嵌入性视角,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了员工间关系强度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并考察了道德领导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以264份多行业企业员工调查问卷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关系强度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关系强度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强关系有利于员工创新绩效的提高;隐性知识共享中介了关系强度对员工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道德领导正向调节关系强度对隐性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道德领导水平越高,关系强度对隐性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越强;道德领导调节了关系强度通过隐性知识共享对员工创新绩效产生的间接效应,道德领导水平越高,其正向效应越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云梅  宋乃蕊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绩效考核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国有企业W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国有企业基于强制分布法的员工绩效考核有效性进行了探究,判断出强制分布法在国有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中应用的有效性程度偏低;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出对国有企业基于强制分布法的员工绩效考核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绩效考核运作因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任雪娇  郭韬  丁小洲  
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制度环境或制度安排是影响企业创新决策、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本文选取36个城市的159家创新型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制度环境与创新型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无论是规制环境、规范环境还是认知环境,创新绩效均存在着制度环境的双门槛效应。当制度环境处于较低值时,规制环境、规范环境、认知环境对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制度环境处于中间值时,规制环境、认知环境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而规范环境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当制度环境处于较高值时,规制环境、规范环境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认知环境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以上结论启示我国创新企业应主动适应制度环境以提高创新绩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英  
知识型员工的创新绩效是移动互联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本研究探讨了组织环境中的职场抱怨源对知识型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职场抱怨源的"与同事关系"、"管理规范化因素"和"物理环境"维度通过负向影响员工建言,而抑制创新绩效;另外,"工作负荷"维度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研究还揭示,相比自我隐藏倾向低的员工,与同事关系不和谐对高自我隐藏倾向知识型员工的建言和创新绩效有更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吕萍  
文章基于空间分布的视角,以北京地区汽车零部件、软件和生物产业的456家企业为例,研究了外部知识来源和创新联系的地理分布对不同水平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内部研发投资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国际化的知识来源与突破性创新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企业进行研发采购时倾向于选择地理范围较远的伙伴,而且国际研发采购确实能增加企业产生突破性创新的可能性;企业开展研发合作时倾向于选择地理范围较近的伙伴,但无论与何种地理分布的伙伴合作均未能增加企业产生突破性创新的可能性。企业的内部研发投资会抑制国际研发采购、国际研发合作和区域内研发合作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辉  邹国庆  
转型经济下企业创新绩效差异不仅来源于创业制度环境,而且受到高层管理者心智模式的影响。为探讨创业制度环境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对制度理论和高阶理论进行整合,引入创业导向作为中介变量,CEO自恋作为调节变量。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吉林、甘肃、重庆、山西和福建等地385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创业制度环境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创业导向起显著中介作用;CEO自恋在创业制度环境与创业导向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并正向调节创业导向在创业制度环境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相关结论丰富了制度理论和高阶理论研究成果,可为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瑜  刘水灵  胡琳  
强制分布评价法在提高绩效水平上有着突出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引发不公平感与破坏性竞争,提高企业相关成本的风险。对于这个充满争议的绩效考核方法,学者们开始关注其有效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从强制分布评价法有效性的研究背景出发,通过对强制分布评价法有效性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出影响强制分布评价法有效性的四大影响因素,包括环境、操作、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四个方面,并指出企业在实施强制分布评价法时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匹配性、设计合理性以及加入团队指数考核等方面来提高考核的有效性,最后总结得出关于强制分布评价法有效性的实践启示与方向展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瑜  刘水灵  胡琳  
强制分布评价法在提高绩效水平上有着突出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引发不公平感与破坏性竞争,提高企业相关成本的风险。对于这个充满争议的绩效考核方法,学者们开始关注其有效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从强制分布评价法有效性的研究背景出发,通过对强制分布评价法有效性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出影响强制分布评价法有效性的四大影响因素,包括环境、操作、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四个方面,并指出企业在实施强制分布评价法时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匹配性、设计合理性以及加入团队指数考核等方面来提高考核的有效性,最后总结得出关于强制分布评价法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衣长军  徐雪玉  刘晓丹  王玉敏  
获取技术溢出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OFDI的重要动因,文章结合制度观和组织学习理论,选取中国328家上市OFDI企业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了制度距离、组织学习对"走出去"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正式制度距离能够显著提升OFDI企业创新水平,即两者之间存在"正式制度距离悖论";(2)非正式制度阻碍海外子公司向国内母公司转移技术、知识,抑制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而探索式学习能够有效地正向调节非正式制度距离的负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应鼓励和引导我国跨国公司"走出去"进行技术获取型OFDI;高度重视制度距离的优越性及局限性;优化组织学习以获取新知识和技术,进而提升跨国公司自主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