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29)
2023(12459)
2022(11181)
2021(10828)
2020(9054)
2019(20967)
2018(20859)
2017(40394)
2016(22731)
2015(25818)
2014(26091)
2013(25429)
2012(23745)
2011(21273)
2010(21771)
2009(19856)
2008(19676)
2007(17306)
2006(15552)
2005(13872)
作者
(65748)
(54212)
(53885)
(51696)
(34982)
(26106)
(24580)
(21368)
(20764)
(19879)
(18708)
(18262)
(17316)
(17311)
(16981)
(16636)
(16493)
(16286)
(15644)
(15493)
(13670)
(13602)
(13175)
(12452)
(12378)
(12159)
(12118)
(12005)
(11128)
(10842)
学科
(82317)
经济(82205)
管理(65677)
(60919)
(50916)
企业(50916)
方法(36821)
数学(31338)
数学方法(30739)
(24506)
中国(23483)
(23021)
(19475)
业经(18491)
(17841)
理论(17398)
地方(17169)
(15858)
贸易(15851)
农业(15742)
(15396)
(14599)
教育(14479)
(14435)
财务(14361)
财务管理(14328)
(13965)
企业财务(13552)
(13463)
技术(13450)
机构
大学(317338)
学院(316720)
管理(123698)
(119137)
经济(115863)
研究(107548)
理学(105850)
理学院(104636)
管理学(102618)
管理学院(102055)
中国(80191)
(69391)
科学(67462)
(57259)
(55184)
(51413)
研究所(49607)
(48899)
中心(48843)
业大(47019)
北京(44731)
财经(44593)
(44475)
师范(44105)
(40290)
农业(39916)
(39761)
(39402)
技术(36179)
师范大学(35211)
基金
项目(208971)
科学(162533)
研究(156045)
基金(147742)
(127849)
国家(126690)
科学基金(108058)
社会(93290)
社会科(88097)
社会科学(88072)
(82651)
基金项目(78022)
教育(73731)
自然(71175)
(69863)
自然科(69450)
自然科学(69434)
自然科学基金(68131)
编号(66295)
资助(62422)
成果(55828)
课题(46647)
重点(46641)
(45920)
(43949)
(42769)
项目编号(40544)
创新(39704)
大学(39419)
科研(39372)
期刊
(138396)
经济(138396)
研究(98369)
中国(67097)
学报(49810)
(47368)
教育(47000)
管理(46354)
科学(45390)
(43460)
大学(37746)
学学(34912)
农业(32975)
技术(29251)
(28940)
金融(28940)
业经(22335)
财经(21220)
经济研究(20259)
图书(18972)
(18034)
问题(17724)
(16490)
理论(16357)
科技(15143)
实践(15049)
(15049)
技术经济(14834)
(14665)
现代(14591)
共检索到482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颖  郑贵安  
在调查强军计划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对影响强军计划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旨在为提高强军计划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世清  
在大量调查和全面回顾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历史的基础上,对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宏观控制策略和微观保证措施,旨在为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金平  
对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导师队伍、评估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阐述与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解决当前问题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娟  金红  方玉东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文章从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点出发,提出了目前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六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唐军旗  
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要坚守公平底线,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本质所决定的。招生单位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既是国家赋予的使命和职能,也是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对高校办学水平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招生实践中保证招生公平与追求生源质量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招生单位唯初试分数论,以初试成绩排名录取学生,复试流于形式,推免生比例过高,过分追求“双一流”高校生源,复试程序不规范,人情影响招生公平和质量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轻则会影响学校声誉和人才选拔质量,严重的会影响国家教育招生考试的权威性以及为党选才、为国育人的使命。因此,招生单位要应该充分发挥初试和复试人才选拔的协同性,强化复试的专业选拔性,树立正确的生源质量价值观,提高初试自命题质量,加强复试程序化、规范化建设,健全信息公开制度,让招生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力求实现招生公平和追求生源质量的有机统一。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彬  王子成  
从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的概念入手,界定了当前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的有效性,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制定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提出了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姝明  李正熙  
认为新时期硕士研究生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是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阐述了导师与研究生在个性化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关系,并提出了个性化培养计划制定与实施的若干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包水梅   陈志华  
认为当前我国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落实“国优计划”面临系列挑战,如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内源性动力不足、教师教育基础薄弱、组织运行机制不健全、培养模式有待创新、“乐教适教”优质生源甄选困难等。提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应转变价值观念,承担基础教育高水平师资培养的重要使命;调整教育学院定位,组建精良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协同组织机制,充分发挥“国优计划”各参与主体作用;创新培养模式,助力“国优计划”实现科学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建立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促使毕业生乐教、适教、胜教。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爱红  王雪松  黄国兵  
分析了当前军队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剖析了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从生源、导师作用、科研投入、过程管理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实施军队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构想。改革方案包括优化研究生选拔机制、构建"学研用一体化"的联合培养模式、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构建军队特色鲜明的研究生综合素质训练机制、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姜晓平  吴爱武  陈海燕  
通过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时调查,在结合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寻找出目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本质性问题,进而提出一些根本性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学栋  刘荆荆  
行业特色型大学文科研究生培养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学科建设"先天不足"与学科发展"后天积弱"、外部环境快速变化与内部决策层结构限制、资源整合利用度有限与发展协同度不足等因素导致出现有些行业特色型大学文科研究培养学科竞争力有限、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模式模糊等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建设特色优势文科学科、准确定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实施"六位一体"的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章亮  
本文探讨了我国当前硕士生教育中存在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培养模式摇摆不定 ,目标与模式脱节 ,体制改革滞后等问题 ,并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卞清  
21世纪是科学与人文高度统一和融合的时代,如何加强人文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的培养,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作者通过剖析当今文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提出了新形势下文科研究生培养的对策及构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新凤  钟秉林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部署,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领域进行了多样化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形成了以中小学、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一主体或者多主体协同的选拔培养模式,取得初步成效。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依然面临国家层面相关法律政策的缺位、各项政策目标或者政策主体的协同问题、选拔培养机制衔接问题等制约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效果。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统筹不同办学主体、学段、政策目标,促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政策协同,提高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彩云  张宇  刘洪韬  
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具有科研潜质的博士考生应具备的素质,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某西部地学研究所2012~2017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等竞争性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导师进行访谈调查,并追溯分析这些博士生在招考阶段与其他博士生在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心理素质、报考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总结了在招考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和考查的博士考生素质,讨论了如何通过优化招考工作环节选拔出具有培养潜质的博士考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