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0)
- 2023(8307)
- 2022(6986)
- 2021(6605)
- 2020(5670)
- 2019(12225)
- 2018(12160)
- 2017(22590)
- 2016(12562)
- 2015(13699)
- 2014(13040)
- 2013(12711)
- 2012(12136)
- 2011(10991)
- 2010(11216)
- 2009(10189)
- 2008(10534)
- 2007(9597)
- 2006(8283)
- 2005(7483)
- 学科
- 济(42169)
- 经济(42117)
- 业(39130)
- 管理(36991)
- 企(33478)
- 企业(33478)
- 方法(18248)
- 技术(16203)
- 数学(14958)
- 数学方法(14682)
- 学(12924)
- 中国(12582)
- 技术管理(11892)
- 财(11838)
- 农(11464)
- 业经(10583)
- 制(10023)
- 理论(8999)
- 银(8999)
- 银行(8966)
- 融(8737)
- 金融(8735)
- 行(8639)
- 贸(8226)
- 贸易(8220)
- 易(7977)
- 地方(7962)
- 农业(7743)
- 务(7429)
- 财务(7400)
- 机构
- 大学(178448)
- 学院(176379)
- 济(67140)
- 经济(65636)
- 研究(65453)
- 管理(64785)
- 理学(56046)
- 理学院(55260)
- 管理学(54074)
- 管理学院(53722)
- 中国(47047)
- 科学(43312)
- 京(38479)
- 所(35348)
- 农(35230)
- 研究所(32633)
- 财(31669)
- 业大(29268)
- 中心(28924)
- 农业(28017)
- 江(27991)
- 财经(25193)
- 北京(24225)
- 范(24192)
- 院(23867)
- 师范(23805)
- 经(22949)
- 州(22208)
- 省(20654)
- 技术(20598)
- 基金
- 项目(122523)
- 科学(96313)
- 基金(88026)
- 研究(85686)
- 家(80102)
- 国家(79407)
- 科学基金(66364)
- 社会(53430)
- 社会科(50574)
- 社会科学(50563)
- 省(49354)
- 基金项目(46084)
- 自然(44473)
- 自然科(43590)
- 自然科学(43569)
- 自然科学基金(42852)
- 划(42304)
- 教育(39975)
- 资助(35771)
- 编号(32137)
- 创(31745)
- 创新(28744)
- 重点(28657)
- 成果(27421)
- 部(26699)
- 发(26539)
- 计划(24601)
- 课题(24437)
- 业(24277)
- 科研(23707)
共检索到264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友洪 周安莲 肖丽蓉 肖文福 肖金树
以保存的斑纹限性蚕资源材料为母本,以932、湘晖、7532、夏芳、秋白为父本进行杂交,并连续3次回交和系统选择,育成了主要经济性状接近或超过其雄性亲本的皮斑限性蚕品种限1、限3、限6、限8,斑纹限性蚕品种蜀63、限17、限16。根据其雄性亲本的杂交组合形式组配成杂交组合限1.限3×限6.限8、限17×限16、蜀63×限16,经过室内饲养鉴定,3个组合的健康性、茧丝质成绩均达到或超过雄性亲本杂交组合水平,限1.限3×限6.限8万蚕收茧量与两广二号相同,万蚕茧层量提高了2.89%,蜀63×限16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夏芳×秋白提高4.94%、8.30%、3.42%,限17×限16...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征彬 张金发 冯纯大 周斌
以转基因Bt 抗虫棉为供体亲本,以一组高产、抗病或抗虫品种( 系) 为母本杂交培育了一批抗虫杂交新材料,结果证明以无蜜腺棉与Bt 转基因品系杂交获得的杂交种在产量、品质和抗虫性方面表现最好,是一种理想的抗虫新材料。
关键词:
棉花 抗虫 新材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友洪 肖文福 周安莲 肖金树
为将家蚕蛹自然羽化脱茧的行为性状应用于蚕种生产中,对10个茧色限性家蚕品种的自然羽化脱茧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蚕品种茧层量较重或茧层较厚的情况下,其蚕蛹自然羽化脱茧能力与茧层量的大小没有相关性;日、华系不同系统、不同性别蚕蛹的自然羽化脱茧能力差异较大,其中日本系统雌蛹的自然羽化脱茧率比中国系统雌蛹高20.40个百分点,日本系统雄蛹的自然羽化脱茧率比中国系统雄蛹高9.47个百分点;日、华系雄蛹的自然羽化脱茧能力比雌蛹高15.09个百分点;蚕品种之间的自然羽化脱茧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4个华系蚕品种的自然羽化脱茧率以限15、997最高,6个日系蚕品种的自然羽化脱茧率以限4最高,并对同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瑞莲 龙正 陈金湘
为了筛选高品质、适应性广的杂交棉新品种,2004年对湖南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配置的编号为NZ 09至NZ 25等17个F1杂交棉新组合的纤维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纤维长度、比强度和麦克隆值不仅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品种内重复测定值之间亦存在显著差异,整齐度则只存在品种间的显著差异.
关键词:
杂交棉 品种 测定值 纤维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司书丽 刘晓萍 谢虹 何光荣 李立公 苏立生 张旭
对56个玉米杂交组合及其35个亲本自交系的株型性状进行了分析。杂交组合的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只有个别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自交系各个株型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很多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同时,对玉米自交系株型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帮助了解自交系株型特征的相似性,从而间接地反映它们遗传背景的差异程度。这些结果对玉米育种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玉米 株型性状 杂交组合 自交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锦芳 郑本川 李浩杰 蒲晓斌 崔成 柴靓 蒋俊 蒋梁材
利用自主选育的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系CWH-2(P1)和白菜型菜用种千筋京水菜(P2)进行甘白远缘杂交并用P1回交再连续自交获得134个BC1F4株系。对甘白杂交134个BC1F4株系进行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统计及频次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出芥酸含量1.5%以下、硫苷含量30μmol/g以下、含油率43%以上、产量290 kg/667m2以上,可以直接用于育种的优良株系6个;同时,鉴定出一批具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极端值的特殊材料。本研究鉴定出的优良株系为甘蓝型油菜育种储备了优良材料,具极端值的特殊材料为开展相关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储备了基础材料。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志威 张永英 左碧浩 卢经伟 吴晨阳 姚仪敏 田小海
冷害已成为我国杂交水稻发展中影响安全生产的一大问题,而与超级杂交稻密切关联的大穗型水稻的耐冷性鉴定尚没有成型的方法。以21个现有杂交稻水稻大穗型父本品种(品系)为材料,在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采用人工气候室模拟当地水稻典型受害气象条件,进行连续7d低温处理(日平均温度17.5℃),以受精率和毎穗颖花数为联合筛选指标进行了低温耐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根据各品种对低温的反应,可将其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耐低温型、较耐低温型、较感低温型和低温敏感型。其中BL006、R-HQ和香八等3品种属于耐低温型,C-418属于低温敏可感型。经在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低温处理后,耐低温型品种BL006、R-HQ...
关键词:
水稻 大穗型 耐冷性 筛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乔玉玲 秦光华 宋玉民 康智 于振旭
柳树是我国重要的阔叶树种和遗传资源。但柳树品种遗传资源日渐狭窄,而快速缓解目前柳树种质资源匿乏的有效方法是柳树资源创新,所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优良基因资源进行系统收集、保存、复制、选育和开发利用研究,创造新种质,拓宽种质遗传基础,对于促进柳树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阐述了柳树种质资源材料创新的3种途径,常规杂交为主要应用方法。开展了以旱柳优良单株为亲本进行的杂交试验,采用离体培养法比较雄株的花粉活力,研究了旱柳种内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是以10 g/L琼脂+150 g/L蔗糖+0.2 g/L硼酸的萌发效果最好,3株优树花粉萌发率最高46.8%。本次杂交取得种子的有8个母本,7个父本,共16个组合,培育出杂种苗的有12个组合。得到组合较多的母本是博3,亲和性最好,与6个父本的组合都育有种子,利9没有得到种子。采用标准差选择法,选出22株超级苗,入选率为1.74%。对9个杂交组合的苗木生长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在家系间都达0.01显著水平,多重对比显示D12-2明显优于其它无性系。明确了旱柳种质资源创新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旱柳 种质资源 创新 杂交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德初 彭俊华 龙太康 刘明 吴凡 邵启明 吴元奇
选取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组在“八五”前期育成的一批不育系和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组配,获得42个杂文组合(含3个对照)。1993年,在绵阳、成都、重庆和沪州作正规小区试验,鉴评杂交组合的表现。结果表明:参试杂交组合可划分为早、中、迟熟3组,各熟组内产量等10个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基因型、地点及基因型×地点工作效应,这三者的相对重要性因熟组和性状而别。多数组合主要性状表现出了明显的超标优势,在39个新组合中,比相应对照增产的组合有27个(占69.23%),其中21个(占53.85%)显著;表现高产稳产的早熟组合有早显A/201—2、早显A/明恢63、重六A/明恢63等9个;中熟组合有辐74A/...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保青 周珊 杨翠芳 黄玉新 周会 罗霆 段维兴 邓宇驰 李杨瑞 张革民
本研究利用前期获得的含广西斑茅和广西割手密血缘的甘蔗育种新材料及其亲本共11份无性系进行桶栽试验,分析了参试材料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和根系的主要相关性状在斑茅割手密复合体杂交利用过程各世代的变化。结果表明:参试的斑茅割手密复合体及其与甘蔗杂交、回交获得的F1代材料以及BC1代在株高、茎径、单茎重和叶面积上都表现比其亲本甘蔗有更大的优势;根系重量和活力都略有增加;地上部分生物产量上均表现出超亲效应,其超亲效应与绿叶面积的超亲表现相关性显著。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罗会 刘宝锁 黄桂菊 范嗣刚 喻达辉
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三亚(SY)、越南(Vn)、深圳(SZ)3个不同地区的养殖群体进行完全双列杂交,构建了6个杂交组合和3个自交组合,分别在135日龄、205日龄和260日龄从每个组合随机抽取100 ind个体,测量其壳长、壳高、壳宽和体重4个生长性状,分析杂交子代和自交子代的生长情况和杂交优势率,为群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135日龄SYSY的4个性状生长速度最快,VnSY的生长速度最慢,显著性分析表明,SYSZ、SZSZ和VnSZ三个组合在壳高、壳宽和体重3个性状上差异不显著(P>0.05),正反交组合差异极显著(P<0.01);在205日龄SYVn的各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国华 陈立云 肖应辉 唐文帮 蔡义东 邓化冰 陈月异 何强
为了探明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在两系法杂交稻及其再生稻生产上应用的可行性,以5个两系法杂交稻组合和三系杂交稻组合汕优63(对照)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强化栽培,6个杂交组合平均产量比常规栽培增产5.38%,每穗总粒数的增加是强化栽培产量提高的最主要原因;与常规栽培比较,强化栽培再生季产量下降9.62%,有效穗的大幅度减少是强化栽培再生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此外,不同杂交稻组合对强化栽培的适应性程度不同,并表现出与具体的特性有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国增超 郭炜 侯静 尹佟明 陈赢男
以簸箕柳F1杂交群体为材料,对132个子代的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木材的纤维素平均含量为53.19%,变异范围为47.91%~57.00%;木质素平均含量为14.20%,变异范围为12.28%~16.43%,半纤维素的平均含量为19.80%,变异范围为16.52%~23.76%,木材基本密度为0.392 6 g/cm3,变异范围为0.241 6 g/cm3~0.504 4 g/cm3。结果显示上述性状在杂交子代中有较大的变异幅度。对上述性状的表型值进行Anderson-Darling正态分布检验,并利用BOX-COX公...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建珍 肖依波 汪志威 卢经伟 姚仪敏 邵平 王燚 张运波 田小海
培育大穗型品种是我国超级杂交稻主要育种目标之一,但大穗型水稻品种常存在结实率过低或结实不稳定等严重问题,而旱害常成为上述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以21份大穗型水稻父本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法,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开始进行连续10d的干旱处理(控制土壤相对含水量至40%~50%),研究了结实率和每穗总粒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后品种的结实率和每穗总粒数降低,敏感品种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强耐旱品种。试验共筛选出8个大穗型强耐旱父本材料,10个耐旱型父本材料,3个敏感型父本材料。其中R527和9 311选的结实率和总粒数在干旱条件下都表现良好。2个耐旱性差异品种的授粉生物特性分析发现,干旱处理后各品...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耐旱性鉴定 花药 授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涂玉琴 汤洁 涂伟凤 戴兴临 李书宇 张弢
通过远缘杂交将蔊菜的抗逆性状转移到甘蓝型油菜中,对油菜种质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生产上应用的抗旱性存在差异的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对照,采用盆栽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对15份与蔊菜属间杂交产生的甘蓝型油菜新材料进行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苗期干旱胁迫严重抑制油菜植株生长,使得苗高变矮,全展叶数和绿叶数减少,叶片萎蔫,生物量下降;干旱对植株鲜重影响最为严重,其次是苗高和叶片萎蔫程度。2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将全展叶数、绿叶率、未萎蔫叶片率、苗高、根长、地上部分鲜重、根鲜重、植株总鲜重、地上部分干重、根干重和植株总干重等11个性状指标值转化成单一的综合评价值(D值),客观、科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