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85)
2023(5196)
2022(4386)
2021(3980)
2020(3422)
2019(7536)
2018(7614)
2017(13416)
2016(7899)
2015(9060)
2014(9142)
2013(8814)
2012(8528)
2011(7746)
2010(7843)
2009(7218)
2008(7035)
2007(6597)
2006(5846)
2005(5342)
作者
(28393)
(23581)
(23543)
(22205)
(15086)
(11567)
(10540)
(9341)
(9314)
(8657)
(8293)
(7999)
(7936)
(7917)
(7906)
(7345)
(7175)
(7003)
(6987)
(6845)
(6259)
(6114)
(6004)
(5629)
(5527)
(5473)
(5291)
(5149)
(5103)
(5042)
学科
(25111)
经济(25067)
管理(18220)
(15536)
(12477)
企业(12477)
(10305)
方法(8650)
中国(8503)
(7965)
(7774)
数学(6779)
(6673)
数学方法(6643)
(6391)
理论(5999)
业经(5703)
地方(5593)
(5527)
(5515)
金融(5507)
银行(5477)
(5325)
(5002)
贸易(5000)
农业(4869)
(4836)
教育(4832)
(4561)
体制(4191)
机构
大学(112630)
学院(111826)
研究(51321)
(38533)
经济(37463)
中国(36509)
科学(36047)
(35103)
管理(33452)
(30263)
农业(28629)
研究所(27880)
理学(27568)
理学院(27122)
(27077)
管理学(26269)
管理学院(26094)
业大(25014)
中心(21890)
(19883)
(19858)
(18973)
(18003)
农业大学(17786)
(17274)
北京(17096)
技术(17071)
(16710)
科学院(16300)
(15576)
基金
项目(77205)
科学(56562)
基金(52479)
(51443)
国家(51051)
研究(48987)
科学基金(39165)
(31962)
自然(28401)
(28199)
自然科(27713)
自然科学(27695)
自然科学基金(27191)
社会(26856)
基金项目(26716)
社会科(25127)
社会科学(25117)
资助(22682)
教育(22558)
重点(19132)
编号(18903)
计划(18872)
科技(18255)
(17124)
成果(16757)
(15744)
(15701)
课题(15602)
科研(15517)
(15161)
期刊
(47159)
经济(47159)
研究(33101)
学报(33004)
(32639)
中国(30285)
科学(24564)
大学(22762)
农业(22353)
学学(21780)
教育(15741)
管理(14807)
(13872)
(12268)
业大(10721)
(10293)
金融(10293)
技术(9295)
农业大学(9131)
(8161)
经济研究(7874)
业经(7291)
林业(7031)
财经(6740)
科技(6536)
中国农业(5994)
(5947)
问题(5826)
图书(5679)
世界(5640)
共检索到184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建新  陈建国  陈冬玲  宋兆建  戴兵成  蔡得田  
【目的】利用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双重优势选育超级稻是水稻育种的新战略,在解决了多倍体水稻育种结实率低的瓶颈问题和选育出一批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品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多倍体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生长特性和开花匀性,为实现多倍体杂交稻生产打下良好基础。【方法】从分期播种以及倍性水平上对强优势多倍体水稻亲本恢复系Sg99012、HN2026,不育系PA64S以及对照品种9311、HD9802S的叶龄、分蘖等生长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分期播种对品系的总叶龄数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出叶动态变化趋势的影响不大。四倍体的主茎叶龄总数与其对应二倍体相比有减少的趋势,出叶速率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比倍性影响更大。对总分蘖数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兆建  杜超群  戴兵成  陈冬玲  陈建国  蔡得田  
目的利用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双重优势选育超级稻是水稻育种的新战略。在获得一批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稻株系的基础上,为了更大规模地展示这种杂种优势和更全面地研究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稻的特点。方法以PSR073和PSR120为材料,对其叶龄、分蘖、开花习性及外部形态等进行观察统计,研究其生长习性。结果PSR073、PSR120在株高、穗长、粒长、粒宽、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多倍体优势,并且具有高达83%以上的结实率;叶龄、分蘖及开花习性等方面表现出与二倍体水稻相似的特点。结论这两个多倍体水稻杂种的特点与以前报道的多倍体水稻的情况明显不同,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化并没有对其生长习性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具有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思乡  王春桃  晏春耕  崔国贤  程尧楚  李宗道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芝麻(l3OehmerianiveaL。)经秋水仙素处理,再经不定芽诱导和继代培养后,获得的变异株染色体数目出现多样性,其中包括四倍体、三倍体、二倍体和多种非整倍体细胞。以四倍体和三倍体水平的植株为母本与二倍体栽培品种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倍性观察,发现染色体数目变化在12-84之间。不同植株甚至同一植株染色体数目也不一致。从251个杂交后代中获得的三倍体细胞所占比例超过50%的植株有35个。还对多倍体水平的植株进行了有丝分裂观察,发现三极分裂、不均等分裂和落后染色体等异常有丝分裂现象。其次,还观测了气孔、花粉粒,同样发现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锦文  邓华凤  李小林  邓伟  徐雨然  谷安宇  年伟  吕永刚  
在水富县同一纬度不同海拔的2个试验点,对4个不育系和2个恢复系以及组配所得到的8个杂交水稻新组合,杂交水稻对照品种"II优838",通过人工控光进行光温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感光性弱、感光性弱、短日高温生育期长的品种有11份,感光性中等、感温性弱、短日高温生育期长的品种有2份,感光性弱、感温性中等、短日高温生育期长的品种有1份,感温性中等、感光性中等、短日高温生育期长的品种有1份。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单保党  洪万树  何大仁  
真鲷属于鲷科,真鲷属,分布于我国四大海域。黑鲷属于鲷科,鲷属,我国沿海均有分布。真鲷与黑鲷杂交属于属间远缘杂交。本研究利用春季繁殖的真鲷种群与春季繁殖的黑鲷种群进行交配。用HCG与LHRH-A_2催产,网箱内自然受精。正交以真鲷为♀,黑鲷为♂;反交以黑鲷为♀,真鲷为♂。两种杂交组合的雌雄性比均为1:1.5。正交组合的受精率为73%,反交组合为67%。正交组合的孵化率为85%,反交组合为87%。该研究证明海水鱼属间远缘杂交可以成功,并为海水鱼杂交育种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向素琼  梁国鲁  李晓林  汪卫星  郭启高  何桥  陈瑶  
【目的】沙田柚是中国特有的柚类名优品种,但种子多,一般100粒左右。为创新三倍体无核品种积累育种材料,本研究通过实生筛选获得不同倍性沙田柚新种质,同时运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分析天然与人工四倍体新种质的染色体组组成。【方法】随机采集沙田柚自然授粉果实,萌发种子检测其染色体数目获得倍性变异植株;以2x母株gDNA为探针,同获得的4x植株中期染色体杂交进行GISH分析。【结果】从6000粒沙田柚种子中共获得三倍体5株,四倍体9株;对沙田柚天然与人工四倍体新种质的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表明,天然四倍体中有7株为异源四倍体,2株为同源四倍体,秋水仙碱诱导获得的人工四倍体4株均为同源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钦泉  阳菊华  伏军  
为了提高两系杂交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预见性 ,以籼粳程度不同的 4个两用核不育系和 11个优良父本品系为材料 ,研究和分析了亲本籼粳程度与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的关系 .结果发现 ,亲本籼粳程度与杂种超亲优势和特殊配合力效应三者之间两两相关显著 ,而亲本籼粳程度、杂种超亲优势与双亲一般配合力总效应相关不显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胜军  陆作楣  
根据已有的SSR分子标记对48个杂交籼稻亲本杂种优势群的划分结果,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和分群比较法研究了从不同类群选出的14个代表亲本相互杂交组合F1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利用分子标记划分的4个杂种优势群及6个亚群之间存在遗传差异并构成28种可能的杂种优势模式。目前我国杂交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模式如明恢63亚群×保持系群模式、两系恢复系亚群×保持系群模式仍然表现突出,而保持系群×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群有可能成为新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两系恢复系和其他类型亲本杂交均能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定向改良后可能会提高籼稻杂种优势利用水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成明  吴孝波  刘勇强  潘琳  董绍斌  刘育生  
本文采用5个品种,6个播期的裂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研究不同播期和气温对水稻Ⅱ优718与对照Ⅱ优838不同性状及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Ⅱ优718和Ⅱ优838不同性状的杂种优势强弱均表现不同;②F1代产量高的并不一定是中亲优势强的,这主要取决于亲本的自身表现;③不同的环境对产量优势的表现都具有不同的影响,其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环境因素是否有利于F1代的生长发育和双亲的遗传基础是否正常表达;④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F1代及其父母本不同生育阶段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对Ⅱ优718和Ⅱ优838的产量优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凤龙  谢必武  晏承兴  
以恢复系蜀恢528和不育系Ⅱ-32A为材料,研究久保田SPW-48C手扶式插秧机栽插4、8和12行3个制种机插带幅处理对父母本叶龄动态变化、生育进程变化、群体生长动态变化和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机插母本分蘖发生早、多,但后期营养不良,成穗少,抽穗不整齐,父母本1∶8处理的花期相遇好,有效穗数与结实率协调发展,制种产量高,是母本机插制种较适宜的行数。机插母本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为:实粒数>结实率>穗数;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简单相关程度、偏相关分析结果均表明,结实率和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程度为:结实率>穗数;结实率和穗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都为正值,但结实率通过穗数对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杰  杨国涛  李亚男  范永义  蒋芬  陈敬  胡运高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杂交水稻亲本的配合力,为筛选出氮素高效利用的水稻亲本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5个高配合力水稻不育系(浙8010A、宜香1A、川农1A、冈46A、803A)为母本,6个水稻恢复系(成恢727、绵恢662、绵恢4761、雅恢2115、乐恢188、宜恢1577)为父本,配置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30个,设低氮肥(0kg/hm2)、中氮肥(150kg/hm2,正常施氮水平)、高氮肥(300kg/hm2)3个施氮水平,比较各亲本在不同施氮水平下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效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武祥伟  张跃环  肖述  秦艳平  马海涛  喻子牛  
为了评估熊本牡蛎(Crassostreasikamea)中国群体与美国群体的杂交效应与杂交三倍体优势,构建了杂交群体和自交群体,并使用细胞松弛素B诱导了杂交三倍体,比较分析了幼虫、稚贝与成贝的生长与存活优势。自交群体和杂交群体的幼虫、稚贝与成贝的培养条件均相同,室内培育幼虫,培育密度为4~5个/mL,自然海区养殖稚贝与成贝,养殖密度为40~45个/吊。结果表明,与自交组相比,杂交二倍体具有较高的卵裂率(13.61%)与D幼率(5.67%)(P<0.05),但杂交二倍体幼虫的壳高生长表现杂种劣势(–0.43%),而稚贝、成贝的壳长与壳高的生长表现杂种优势,平均优势率分别为3.96%与6.65%。杂交三倍体诱导组幼虫的壳高生长优势率为3.69%,稚贝及成贝的壳长与壳高平均生长优势率分别为12.69%与13.64%,并且日龄越大生长优势越显著。总体上,杂交三倍体诱导组在3~180日龄具有存活劣势,并且15日龄存活劣势率最大(–48.72%),而在360日龄存活优势率为6.70%。杂交二倍体幼虫与成贝均具有存活优势,平均优势率分别为10.44%与4.59%。本研究表明熊本牡蛎中美地理群体杂交二倍体的生长和存活优于自交二倍体,而杂交三倍体诱导组的生长优势较显著,并且在成贝期具有显著的成活率优势,表明杂交三倍体诱导组的优势来源于三倍体优势和部分杂种优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钦政  高雪  贾桂霞  
为探究三倍体LA百合是否可作为育种亲本并筛选与亚洲百合远缘杂交育性较高的组合,本研究对26个LA品种与10个亚洲百合品种进行62个组合的远缘杂交,并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ISH)对部分杂种后代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1)三倍体LA杂种系百合通常雄性不育,但可以作母本与二倍体或四倍体亚洲百合杂交。2)与二倍体亚洲百合(AA)相比,四倍体亚洲百合(AAAA)与LA杂种系百合远缘杂交的育性普遍更高。3)筛选出了7个育性较高的亲本组合,包括‘NASHvILLe’בNeLLo’、‘FreyA’בvAL dI SoLe’、‘deSIderIo’בdetroIt’、‘SAmur’בNeLLo’、...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红梅  周新跃  陈杰  李海林  邱颖波  刘建丰  
为探明籼型杂交稻光合特性的杂种优势,以30个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为材料,对其功能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亲本间和杂交稻组合的光合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亲本间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净光合速率,组合间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气孔导度,亲本和组合间的变异系数均以叶绿素a/b比值为最小;杂交稻组合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平均数均大于亲本的平均数,有利于高光合速率杂交稻品种(组合)的选育;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具有正向平均中亲优势,其中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具有正向超高亲优势,胞间CO2浓度具有负向超亲优势,蒸腾速率和叶绿素a/b比值具有正向竞争优势;杂交稻组合的蒸腾速率与其父本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亚莉  马继武  杨晓曦  许明辉  赵丰萍  
以滇型杂交稻不育系4个、恢复系31个及其组配的31个杂交种为试验材料,利用SSR籼粳特异引物研究亲本籼粳分化程度及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18个位点上,4个不育系均以粳稻血缘为主,31个恢复系总体上偏粳,但含有不同成分的籼稻血缘,其籼性比率Pi为0~27.8%。亲本SSR遗传距离、籼粳差异与杂种优势相关分析表明,亲本SSR遗传距离与小区产量超父优势等7个性状相关显著;亲本的籼粳分化差异与百粒重超父优势等4个性状显著相关;亲本SSR遗传距离、籼粳差异与小区产量竞争优势相关不显著,说明SSR遗传距离、亲本籼粳分化差异与产量竞争优势无线性关系,但籼粳分化差异适中的亲本杂交,容易得到正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