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5)
- 2023(3446)
- 2022(2809)
- 2021(2616)
- 2020(2270)
- 2019(4772)
- 2018(4623)
- 2017(8645)
- 2016(4874)
- 2015(5032)
- 2014(5062)
- 2013(4953)
- 2012(4548)
- 2011(4151)
- 2010(4091)
- 2009(3699)
- 2008(3588)
- 2007(3075)
- 2006(2523)
- 2005(2362)
- 学科
- 济(16127)
- 经济(16107)
- 业(12882)
- 管理(12248)
- 企(10757)
- 企业(10757)
- 方法(7891)
- 数学(6825)
- 数学方法(6690)
- 财(5229)
- 学(4747)
- 中国(4498)
- 制(3887)
- 农(3714)
- 银(3674)
- 银行(3668)
- 务(3620)
- 财务(3614)
- 财务管理(3604)
- 融(3530)
- 金融(3530)
- 理论(3524)
- 行(3507)
- 业经(3497)
- 企业财务(3492)
- 教学(3343)
- 贸(3269)
- 贸易(3268)
- 技术(3266)
- 易(3214)
- 机构
- 大学(66607)
- 学院(64802)
- 济(24735)
- 研究(24317)
- 经济(24158)
- 管理(22546)
- 理学(19836)
- 理学院(19519)
- 管理学(19040)
- 管理学院(18909)
- 中国(17168)
- 科学(15503)
- 京(14044)
- 所(12598)
- 财(12434)
- 农(12271)
- 研究所(11616)
- 中心(10936)
- 业大(10140)
- 财经(10077)
- 范(9907)
- 农业(9802)
- 师范(9786)
- 江(9432)
- 经(9298)
- 院(8834)
- 北京(8768)
- 师范大学(8085)
- 经济学(7915)
- 财经大学(7744)
- 基金
- 项目(45915)
- 科学(36507)
- 基金(34313)
- 研究(31936)
- 家(31087)
- 国家(30834)
- 科学基金(25951)
- 社会(20264)
- 社会科(19244)
- 社会科学(19239)
- 基金项目(17808)
- 自然(17560)
- 自然科(17219)
- 自然科学(17213)
- 省(17196)
- 自然科学基金(16939)
- 教育(15827)
- 划(15585)
- 资助(14037)
- 编号(11946)
- 重点(10826)
- 部(10564)
- 性(10229)
- 成果(10203)
- 创(9656)
- 发(9338)
- 科研(9204)
- 教育部(9048)
- 创新(9009)
- 课题(9008)
共检索到94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凯
弹性学习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基本趋势。它的实施,对于学习者来说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机会,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于教师而言,更多地意味着对学习者的选择作出回应,他们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它们虽然能够更好地承担服务社会的绩效责任,但其自主也更容易受到损害,内部管理也会遇到许多新问题。
关键词:
弹性学习 学习者 教师 高等学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丁志杰 田园
近期美元出现强劲升值,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不平衡和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分化,美元升值还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很可能呈现出趋势性升值。这将对新兴市场国家产生很强的负面外溢效应,历史上已经发生的两次美元趋势性升值都伴随着新兴市场国家严重危机,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未雨绸缪做好应对的预案。一、美元很可能出现历史上第三次趋势性升值2014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美联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丽贝卡·弗格森 肖俊洪
数字化技术的价格越来越便宜,功能越来越强大,在日常生活中用途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进一步促进学习者与他们所处环境的互动以及对环境的感知以增强学习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增强学习可以利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以及许多能提高人类意识的技术。本文介绍增强学习的一些可能性并讨论目前正在应用增强学习的一个领域:运用虚拟现实和工具增强正式学习。文章分析了基于虚拟现实和工具的增强学习所需的社交临场成分,并讨论不同的增强方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楠 秦小燕 沈蓉蓉 高雪青
新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冲击。图书馆人应趋利避害,让读者充分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便利服务,调整心态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协调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积极应对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
图书馆 信息技术 应对措施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肖希明
我国图书馆情报学(LIS)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似乎已成了"狼来了"一样的老生常谈。然而,当今天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迅速地改变了图书馆业态。而我们的专业教育还沉浸在那些老旧知识里自我陶醉的时候;当今天
关键词:
图书馆情报学 信息技术 LIS 狼来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贾晋京
随着欧美经济复苏迹象显现,全球经济增长可持续性预期增强,G20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需要重新定位,而中国将成为延续G20机制有效性的关键力量20国集团(G20)的诞生与发展,与通过全球治理机制应对金融危机紧密相关:1999年,为防范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危机再次发生与扩散,G20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机制诞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粤
一、TPP的进程与影响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的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培红
我国已于2011年跨入了城市型国家的行列,但还面临"半城市化"与"被城市化"、土地财政、城市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空间布局欠合理、服务业发展滞后、城市功能不完善、特色不突出等挑战。结合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加上老龄社会化、汽车社会的到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应推进城镇化的转型、提高市场的参与程度、创新制度、优化布局、产业服务化、塑造城市特色并防止陷入"人口城市化陷阱"。
关键词:
城市型社会 挑战 应对 转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凯瑟琳·M.埃森哈特 梅丽莎·E.格瑞布纳 张丽华 何威
《美国管理学会学报》(AMJ)近年来在各主要学刊中率先垂范,相继着力推出各种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实证数据见长的另类研究方法。在该刊"主编特荐"系列中,学者们充分翔实地介绍了这方面的若干题目,诸如质性研究(Gephart,2004),扎根理论(Sudda-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黄益平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平台经济已经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是对传统经济组织的升级,又是对传统经济形态的革命。平台经济以其独有的技术特性对经济活动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既包括规模、效率、体验的提升,也包括成本、风险、接触的下降。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的这篇演讲明确了平台经济的概念、分类、特征,阐述了平台经济的发展历程,总结出平台经济的优势,思考了平台经济现存的问题与不足,并对未来平台经济的发展做出展望。本文摘编黄教授的此篇演讲,以飨读者。
关键词:
平台经济 数字经济 长尾效应 范围经济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榉成
2022年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第三个年头,全球经济复苏有力,不断刷新的通胀和就业数据推升了美联储加息步伐。为了避免资本流出,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包括俄罗斯、巴西、韩国、英国在内的多数国家相继提升基准利率。庆幸的是,中国受益于前期贸易双顺差带来的人民币汇率走强,“外紧内松”的货币政策得以保持。如果说20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GDP正增长的经济体,那么2022年则有望成为全球唯一保持“宽信用”的经济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文军 郭佳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对疫后经济恢复增长发挥了突出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得益于产业环境塑造和有利的产业政策,但仍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发展趋同性严重、人才结构与行业需求不匹配、对外开放合作受外部环境掣肘等一系列挑战。未来进一步发展需要对症施策,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生态,释放内需市场潜力,推进对外开放合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薛钢 董睿 许慧欣
伴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替代人力”所产生的技术性失业或将成为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伴生问题,传统劳动力市场也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ChatGPT的挑战,要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性、支柱性与保障性力量,税收理应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尤其在应对未来技术性失业风险方面,需要优化现行税收治理体系,以充分发挥智能技术创新的就业创造效应,降低智能技术创新的就业替代风险,实现智能技术进步与就业优先战略的融合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闫海 王天依
颠覆性技术能够造就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科技制高点,是关乎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关键,但也产生新的风险,并带来创新异化、规制崩溃、过度遵从、信息赤字等挑战。目前中国对颠覆性技术在宏观上采取多种类激励型制度安排促进其发展,中观上尝试展开风险预防导向的立法,但微观上以约谈为措施的规制行动无法有效预判颠覆性技术的风险,亟待与之适应的规制体系。应对颠覆性技术挑战,中国应当贯彻包容审慎监管理念、搭建公私主体合作规制、主动推进规制时序演进,进而依据问题、规制任务将颠覆性技术规制划分早期阶段、实验阶段、准立法阶段、正式立法阶段,并在每个阶段适用特性各异的规制工具,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保障颠覆性技术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