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0)
2023(6583)
2022(5954)
2021(5532)
2020(5023)
2019(11762)
2018(11682)
2017(22925)
2016(13035)
2015(15161)
2014(15374)
2013(15019)
2012(14084)
2011(12813)
2010(13001)
2009(12056)
2008(12212)
2007(11226)
2006(9572)
2005(8457)
作者
(38936)
(32965)
(32860)
(31455)
(20520)
(15909)
(15013)
(13092)
(12152)
(11641)
(11013)
(10962)
(10523)
(10379)
(10344)
(10256)
(10102)
(9613)
(9527)
(9415)
(8276)
(8167)
(8089)
(7534)
(7473)
(7355)
(7324)
(7258)
(6717)
(6597)
学科
(53834)
经济(53773)
管理(35518)
(34416)
方法(28802)
(27809)
企业(27809)
数学(25754)
数学方法(25498)
(14569)
(14211)
(13040)
中国(12473)
(10339)
贸易(10337)
地方(10058)
(9982)
业经(9920)
农业(9603)
(9575)
(8976)
财务(8960)
财务管理(8934)
理论(8561)
企业财务(8480)
(8398)
(7751)
银行(7724)
(7306)
(7240)
机构
大学(192274)
学院(190268)
(75078)
经济(73375)
管理(72230)
研究(63390)
理学(63151)
理学院(62339)
管理学(60973)
管理学院(60647)
中国(47145)
科学(41405)
(40365)
(35798)
(34432)
(33420)
研究所(30733)
业大(30620)
中心(29847)
(29022)
农业(28541)
财经(27925)
(26821)
师范(26555)
(25293)
北京(25228)
(22940)
经济学(22898)
(22355)
师范大学(21445)
基金
项目(126803)
科学(99791)
基金(92027)
研究(90253)
(80802)
国家(80105)
科学基金(67921)
社会(55959)
社会科(52782)
社会科学(52763)
基金项目(49810)
(49766)
自然(45646)
自然科(44598)
自然科学(44584)
自然科学基金(43822)
教育(43692)
(42703)
资助(37723)
编号(37449)
成果(31135)
重点(29020)
(28805)
(26389)
(25990)
课题(25899)
科研(25007)
大学(24912)
教育部(24386)
创新(24063)
期刊
(78692)
经济(78692)
研究(52164)
中国(36504)
学报(32388)
(30755)
科学(29693)
(27312)
教育(24140)
大学(23799)
管理(23401)
学学(22364)
农业(20456)
技术(15561)
(14523)
金融(14523)
财经(14013)
业经(12741)
经济研究(12422)
(11939)
(11647)
问题(10868)
(9731)
技术经济(9599)
统计(9280)
资源(9177)
理论(9089)
商业(9087)
(8631)
图书(8467)
共检索到271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云英  韦小满  赫尔实  
本研究从国内两所特殊教育学校采集了133名年龄在7岁至17岁之间的弱智学生的智力和适应行为的测量数据,经过统计处理,结果发现:随着智力落后程度的加重,弱智学生在智力测验的各个分测验上的发展水平会显著地下降;平均水平较低;学生智力落后的程度越重,其适应行为的发展水平越低;弱智学生的智力与适应行为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弱智学生的智力和适应行为的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建议培智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针对不同程度弱智学生的认知特点,以适应学生的能力差异,这也是培智学校课程研究必然的方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邹冬梅  
本文通过对 70篇弱智儿童语言教学经验论文的考查 ,来判定弱智儿童语言特征与其教学经验的联系 ,以便从教育的角度 ,了解弱智儿童的语言学习过程 ,加深对弱智儿童语言习得的了解。通过分析统计 ,显示出弱智儿童的语言特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玉兰  
本研究从情绪调节策略的角度研究弱智儿童的情绪调节特征,对北京市4所培智学校228名7-14岁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唐氏综合征、低功能自闭症和一般性弱智(无明显可报告病因)3类儿童。结果发现: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呈现出年龄差异,积极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会随着年龄的增高而显著增多;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呈现出类别差异,唐氏综合征儿童和一般性弱智儿童在积极策略的运用上显著高于低功能自闭症儿童;弱智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无显著性别差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韦小满   唐春梅   于文  
本研究就弱智学生最需要掌握什么适应技能的问题对130名培智学校的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先由家长从学校适应、家庭适应和社区适应三个不同的角度广泛地发表意见,然后对所收集来的各种意见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的结果对适应技能评定量表的编制及教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韦小满  焦青  金星  赵玉兰  宋戈  程文捷  于永思  陈林  
从北京市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抽取了两个班学生(实验班6人,对照班9人)作为被试,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合作与分享行为的干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行为示范与讲解———角色扮演及相关活动———适宜行为的及时强化———行为迁移训练”的干预模式对弱智学生合作行为的干预效果显著;(2)该模式短期内对弱智学生分享行为的干预效果不显著;(3)弱智学生的合作与分享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韦小满  王培梅  
本文阐述了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的意义。对国内外几种主要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定义和结构理论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自己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在对社会适应能力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弱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估原则及方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小红  
本文就经济发达国家、港台地区和大陆地区的弱智者职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 ,指出了各自的特点。此外 ,从比较角度分析了我国培智学校在进行弱智学生职业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马红英  刘春玲  翟继红  
本研究从中度弱智儿童的自然言语和测试言语中提取研究样本 ,从汉语语法功能角度对样本进行了言语能力、语法偏误以及言语活动中的心理机制等方面的初步分析 ,提出中度弱智儿童语言获得和发展的基本观点 ,即中度弱智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与正常儿童大致相同 ,他们具有先天的语言获得机制和语言能力。造成中度弱智者语言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认知能力和语言环境刺激的不足。因此 ,有效的语言训练和认知补偿对于中度弱智儿童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静  马红英  
有关弱智儿童的语言障碍问题已经引起许多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国外关于弱智儿童语言障碍的研究始于上世纪 3 0年代 ,我国在这一领域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文就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四个层面 ,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做一综述 ,目的是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弱智儿童语言障碍研究与训练提供基础。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文京  
适应是弱智儿童成长发展的基本形式和趋势。适应力决定了弱智儿童真实生活的水平与质量。本文以新的适应观“适应是弱智儿童与环境双方的改变、调适”为主导 ,论及弱智儿童适应过程、特点。明晰弱智儿童适应性教育诊断 ,适应性养成教育的思路。启发对障碍、对环境建构的理解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臻辉  
本文主要运用语言分析“CLAN”系统,对一名弱智儿童在不同交流方式和语境中的交流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常人使用不同交流方式对弱智儿童交流效果有显著影响;在不同交流语境中,该弱智儿童的交流效果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支奎  
普通班学生对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的接纳态度是影响随班就读成效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 ,对普小学生接纳随班就读弱智生的态度状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当前普小学生对弱智生普遍持排斥、不接纳态度 ;相比较而言 ,非随读班学生比随读班学生的态度积极。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接纳态度的因素 ,结果表明 ,普小学生的性别因素、普小学生以前与弱智生接触程度对接纳态度有显著影响 ;普小学生的年级因素对接纳态度影响不大 ,地域因素对接纳态度没有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峰  张国礼  
本研究从态度干预角度出发,选取随班就读的普小五年级学生120名为被试,借助想象群际接触的技术,采用实验的方法探讨普通儿童对弱智儿童的内隐污名,以及想象群际接触对改善内隐污名的作用。结果发现,普通儿童对于弱智儿童具有有很强的内隐污名;就具有不愉快经验的普通儿童而言,想象积极的交往情景可以降低对弱智儿童的内隐污名。这说明想象积极的交往情景对于改善小学生对弱智同伴的态度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林文瑞  陈一敏  
了解弱智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会技能情绪成分与归因的特点,利用量表对弱智小学生和正常智力的小学生进行测试。研究发现弱智小学生有明显的外部归因倾向、较低的焦虑感、表现出两种极端的孤独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友涵  孙桂民  
为了解中度弱智学生数学教育训练状态,以及面向中度弱智学生的数学课程—实用算术的实施情况,本研究对部分培智学校数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度弱智学生在学习1 0 0 0以内数的认读、1 0 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及应用、简单的找赎法等知识非常困难;在学习1 0 0以内数的认识等知识时比较困难。因此,对中度弱智学生数学教育训练必须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内容的编排、课程的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