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1)
- 2023(15621)
- 2022(13495)
- 2021(12715)
- 2020(10483)
- 2019(24051)
- 2018(23719)
- 2017(45454)
- 2016(24531)
- 2015(27228)
- 2014(26864)
- 2013(26624)
- 2012(24194)
- 2011(21949)
- 2010(21443)
- 2009(19538)
- 2008(18540)
- 2007(15770)
- 2006(13588)
- 2005(11842)
- 学科
- 济(96458)
- 经济(96349)
- 管理(69933)
- 业(64300)
- 企(53231)
- 企业(53231)
- 方法(45443)
- 数学(39944)
- 数学方法(39507)
- 中国(27570)
- 财(25689)
- 农(24987)
- 学(21816)
- 业经(20652)
- 贸(19568)
- 贸易(19557)
- 易(19095)
- 环境(18184)
- 制(17453)
- 地方(17158)
- 农业(16446)
- 务(15975)
- 财务(15908)
- 财务管理(15885)
- 和(15830)
- 理论(15168)
- 企业财务(15127)
- 银(15112)
- 银行(15069)
- 技术(14836)
- 机构
- 大学(341752)
- 学院(339503)
- 济(139902)
- 经济(137197)
- 管理(133792)
- 研究(117100)
- 理学(116840)
- 理学院(115566)
- 管理学(113597)
- 管理学院(113005)
- 中国(86914)
- 科学(72591)
- 京(72253)
- 财(61942)
- 所(58324)
- 农(54414)
- 研究所(53772)
- 中心(51972)
- 业大(50917)
- 财经(50742)
- 经(46480)
- 江(45928)
- 北京(45648)
- 范(44257)
- 师范(43829)
- 经济学(43301)
- 农业(42967)
- 院(42598)
- 经济学院(39089)
- 财经大学(38123)
- 基金
- 项目(239495)
- 科学(188923)
- 基金(175942)
- 研究(173977)
- 家(154271)
- 国家(153076)
- 科学基金(131094)
- 社会(111115)
- 社会科(105388)
- 社会科学(105363)
- 基金项目(93113)
- 省(91221)
- 自然(85311)
- 自然科(83360)
- 自然科学(83339)
- 自然科学基金(81858)
- 教育(79270)
- 划(77955)
- 资助(72506)
- 编号(69392)
- 成果(55720)
- 重点(53765)
- 部(53540)
- 发(51039)
- 创(49909)
- 课题(47451)
- 创新(46690)
- 国家社会(46400)
- 科研(46258)
- 教育部(46028)
- 期刊
- 济(145221)
- 经济(145221)
- 研究(99598)
- 中国(60576)
- 学报(55313)
- 科学(51247)
- 农(48994)
- 管理(47482)
- 财(45637)
- 大学(41457)
- 学学(39104)
- 教育(35862)
- 农业(34818)
- 技术(27081)
- 融(27054)
- 金融(27054)
- 经济研究(25189)
- 财经(24448)
- 业经(23238)
- 经(20938)
- 问题(18770)
- 业(18690)
- 图书(16959)
- 科技(16387)
- 贸(15996)
- 理论(15634)
- 技术经济(15604)
- 版(15358)
- 世界(14609)
- 资源(14606)
共检索到482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庆山 李健
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为研究对象,针对碳排放权分配中"预留量"问题,提出试点省市之间"弱关联性"的定义,并建立了WD ZSG-DEA模型,评价分析了2013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元年的碳排放权分配效率,探寻了中国碳排放权公平合理分配路径。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七大试点省市碳排放权分配效率较高,北京、重庆、广东、深圳为第一层次,上海、湖北次之;基于"弱关联性"的WDZSG-DEA模型与传统ZSG-DEA具有相同的效率调整结果,且迭代次数较少;考虑"弱关联性"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的均衡调整量额度可以表现碳交易市场按时履约的困难程度。最后,按照WDZSG-DEA迭代结果,得出我国试点省市碳排...
关键词:
分配效率 ZSG-DEA 弱关联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盈之 王书斌 魏莎
本文运用超效率DEA模型,结合环境生产函数和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将CO2排放作为非合意性产出纳入生产理论,测算碳排放约束下中国2000—2012年包容性增长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包容性增长水平总体上不断提高,碳排放约束下包容性增长效率处于小幅波动中。且对于东部地区,无论有无碳排放约束,政府政策对包容性增长效率的影响均最大;中部地区在无碳排放约束下外资水平影响最大,有碳排放约束下政府政策影响最大;西部地区无论有无碳排放约束,外资水平的影响均为最大。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效率 碳排放约束 影响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潘伟 潘武林
以固定资源分配的DEA方法为基础,对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种基于DEA效率评价和历史碳排放水平的资源分配方法。基于我国2030年承诺减排目标为决策导向,然后以全国平均效率最大化为目标,得出总量控制下我国30个省份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结果表明:吉林、上海等15个省份应率先实现碳排放峰值,其2030年排放水平与2014年相当;要实现全国范围内平均效率最大化,需要将多数配额集中分配到少数省份。
关键词:
DEA 碳排放 配额 省际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博 何明洋
碳交易是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机制之一。中国已向国际社会做出减排承诺,并正在积极推动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其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各省市初始碳排放权的分配问题。然而,在以往有关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方案的研究工作中环境承载力这一关键因素并未考虑在内。因此,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包含环境承载力在内的多因素的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方案便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如此,方案还针对政策制定者的选择偏好进行了多情境分析,所得结论对于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兵兵
通过测算碳排放约束条件下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以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样本期内,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年均约为0.503,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0.580)、中部(0.497)和西部(0.422)。FDI、出口、市场化进程、人力资本、能源消费结构对省际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投资和政府干预则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分区域来看,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8种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分阶段考察显示,8种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又呈现出阶段性差异的特征。因此,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政策才是提升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碳排放约束 全要素能源效率 地区差异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程敏 朱航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对中国30个省份2004—2014年间碳排放约束下的建筑业环境效率及其分解进行测算。研究表明:碳排放和机械设备无效率是建筑业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建筑业环境效率水平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
关键词:
建筑业 碳排放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程敏 朱航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对中国30个省份2004—2014年间碳排放约束下的建筑业环境效率及其分解进行测算。研究表明:碳排放和机械设备无效率是建筑业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建筑业环境效率水平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
关键词:
建筑业 碳排放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茂芝 任心原 高淮 张文秀
我国正处于由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过渡的初期阶段。对于碳交易市场而言,流动性是发挥市场价格发现作用、实现市场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对于控排企业和碳市场投资者而言,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碳资产预期收益,因而对企业做出相关的碳资产管理决策有重大影响。文章对各试点碳市场的流动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碳市场建立初期,大部分市场都存在流动性低下的问题,但随着市场运行时间增长,配额的流动性不断增强。通过将国内试点碳市场从2013年至今流动性的变化规律与EU-ETS进行比较,发现EUA现货市场也出现过类似趋势。参考EU-ETS的发展过程,我国试点碳市场流动性问题将随着市场继续运行得到改善。最后,针对流动性问题对试点碳市场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试点碳市场 换手率 流动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超 吴立军 李江风 黄天能
在国际碳博弈中,碳排放权的主流分配原则有10余种之多,应用不同分配原则的分配结果差别迥异,地区对不同原则的偏好或排斥也较为悬殊。为寻求分配协商共识,要求必须建立以公平为基础的分配方案。本文首先基于2017年全球碳浓度变化测算出全球排放空间和中国的排放总额,进而利用等人均、等产出、等空间、历史排放以及地区碳汇5个单一原则实现从全国总额到地方配额的分配。根据单一原则下各地区的分配数据计算各原则对应的相对剥夺系数,并以相对剥夺系数为基础的公平感受评价构建权重,最终形成多原则综合加权的分配方案。通过对2017年为例的碳排放权分配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基于单一原则的配额分配结果表明,历史排放原则是最有利于中国排放权配额获取以及最能体现地区分配公平的原则。②五大原则的综合加权分配结果表明,获得配额最大的3个地区分别为:山东、江苏、广东;获得配额最小的3个地区分别为:海南、宁夏、甘肃。各省配额汇总的全国碳排放权总额为603464.5万t,与当前实际排放存在数200000万~300000万t的差距之差,与中国国际减排责任分担较为一致。③基于个体感受公平的加权分配方案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稳健性和兼容性。为切实推动全国碳排放权分配工作实施开展及更好的实现地区生态资源配置公平,主要建议如下:碳排放权配额分配要求科学合理的制定全国分配总额,使地区和企业形成稳定的配额预期;有效设计分配原则方案,兼顾公平性和可操作性,地区减排责任分担不搞"一刀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叶飞 周敏 石鹏 汤振朋
碳排放约束下利用超效率VRS-DEA模型和扩展STIRPAT模型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河北和辽宁之外,沿海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较高,技术进步、经济水平、政府干预、能源价格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有促进作用,而能源结构和对外开放对能源效率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钱丽 肖仁桥 陈忠卫
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将农业碳排放量纳入农业生产效率研究框架内。首先,综合运用3个DEA模型,测算了2004—2010年中国30个省份农业生产效率,探索中国各省份、三大地区间的效率差异,并给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4种模式,然后,利用Tobit模型检验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生产效率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纯技术效率低下是制约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各省份、三大地区间效率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最高,而中西部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有60%的省份农业资源利用模式为低经济低环境效率型,这些省份主要来自于中西部地区;农田抗灾能力、农村用电量和研发经费的提高对全国农业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伟咏 漆雁斌 李阳明
本文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和DEA方法,测算了中国31个省市2000~2011年农业能源效率,分析比较了碳排放约束下全国整体、五大区域及31个省份农业能源效率和节能潜力,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和收敛性检验。研究表明: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能源效率普遍高于其他地区;全国及五大区域能源效率动态演进趋势由相对集中到逐渐扩散,且增长不明显;考虑碳排放约束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效率都得到明显提高;五大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全国整体上各地区间差距在逐渐缩小,最终将会稳定在同一水平。文章作者提出制定差别化的农业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有利于缩小各地区间农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占文忠 吕思琦 郭娅妮
本文通过分析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碳排放影响的内在机制及影响因素,借助DID双重差分模型及其动态效应变形来测度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实施对中国七个试点省市碳排放的净影响,并检验政策效果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同时加入中介变量交互项检验政策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研究发现,2012~2018年中国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的碳排放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证实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有利于碳减排;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可以通过改善产业结构以及能源消耗结构来影响碳排放。而且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能源消耗结构、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程度等因素对碳排放水平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在全国范围推广碳排放权交易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兵 於露瑾 杨雨石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BML生产率指数对2003~2010年中国37个工业行业碳排放约束下的传统能源效率指标进行了测度和分解。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对能源的替代及产出结构变化提高了能源效率,产出结构效应的贡献最大,劳动对能源替代的作用最小;能源结构效应是阻碍能源效率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效率恶化对能源效率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分行业看,轻工业能源效率普遍高于重工业,结构效应差异是带来能源效率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能源效率 二氧化碳排放 BML生产率指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雪 马粟粟 卢亚丽
利用我国"一带一路"背景下十个重点内陆省市2012—2016年的物流数据,将非期望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投入变量之一,构建碳排放约束下的物流效率评价体系,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前后的地区物流效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对效率的评估具有重要影响;考虑碳排放的地区物流业发展不均衡,安徽、湖南和河南三省的物流效率最高达到效率前沿面,其余地区均存在物流业投入过剩、产出不足等问题;部分地区应科学规划物流业发展规模,合理配置物流资源降低碳排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