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63)
2023(9728)
2022(8773)
2021(8321)
2020(6976)
2019(16280)
2018(16328)
2017(31781)
2016(17157)
2015(19453)
2014(19421)
2013(19073)
2012(17324)
2011(15540)
2010(15267)
2009(13930)
2008(13299)
2007(11435)
2006(9935)
2005(8529)
作者
(49796)
(41018)
(40798)
(38714)
(26119)
(19709)
(18540)
(16293)
(15622)
(14414)
(14199)
(13612)
(12826)
(12744)
(12693)
(12349)
(12291)
(12177)
(11691)
(11599)
(10195)
(9854)
(9822)
(9274)
(9178)
(9156)
(9053)
(9012)
(8174)
(8172)
学科
(66233)
经济(66156)
管理(52165)
(46948)
(40322)
企业(40322)
方法(33861)
数学(29031)
数学方法(28593)
(16993)
(16490)
(16349)
中国(15594)
环境(15095)
业经(14391)
地方(13364)
(12231)
理论(12123)
(11812)
(11154)
贸易(11149)
(11127)
财务(11066)
财务管理(11046)
农业(11029)
技术(10912)
(10802)
企业财务(10490)
(10253)
教育(9307)
机构
大学(244282)
学院(241262)
管理(101582)
(90216)
理学(88963)
经济(88104)
理学院(88004)
管理学(86401)
管理学院(85980)
研究(76960)
中国(55584)
(52568)
科学(50387)
(40007)
(38125)
业大(37368)
(36467)
研究所(35142)
中心(34956)
财经(33217)
(33033)
北京(32993)
(32096)
师范(31834)
(30195)
农业(28680)
(28465)
(27523)
师范大学(25905)
商学(25725)
基金
项目(173636)
科学(136378)
基金(126245)
研究(126113)
(109870)
国家(108985)
科学基金(94240)
社会(77920)
社会科(73812)
社会科学(73790)
基金项目(67878)
(67379)
自然(62962)
自然科(61450)
自然科学(61438)
自然科学基金(60293)
教育(57211)
(56926)
资助(52319)
编号(51934)
成果(41384)
重点(38170)
(37794)
(35918)
(35749)
课题(34724)
科研(33519)
创新(33249)
项目编号(32567)
教育部(32220)
期刊
(93327)
经济(93327)
研究(67011)
中国(40243)
学报(39033)
科学(35633)
管理(35268)
(31944)
大学(29066)
(28906)
学学(27125)
教育(26056)
农业(23019)
技术(20761)
图书(16371)
(15807)
金融(15807)
业经(15482)
财经(14920)
经济研究(14330)
理论(13402)
情报(13037)
实践(12690)
(12690)
科技(12515)
(12485)
问题(12089)
技术经济(11786)
资源(11557)
(11192)
共检索到334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慧玲   许海云   王超   陈亮   李姝影   杨俊浩  
[目的/意义]科技情报早期弱信号隐蔽性与不确定性较强,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的情报感知成为探究未来科技不确定程度与影响力程度的重要方式。文章尝试提出弱信号环境下科技情报感知方法框架,推进科技情报前瞻识别与预测。[方法/过程]首先,归纳、辨析情报感知的相关概念、感知阶段及其特征。然后,基于情报感知过程视角,针对已有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不同阶段的情报感知识别方法及其优势与不足,总结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提出“弱信号识别—意义建构—预测与响应”闭环迭代的早期情报感知框架。框架结合了理论与应用,包含3个层级,每个层级包括相应的任务以及开展每个任务对应的方法。此外,提出弱信号环境下早期情报感知“沙漏模型”,用于对弱信号进行多级筛选与甄别。文章提出的弱信号环境下科技情报感知方法框架可以为早期科技情报感知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综合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文  李辉  陈媛  李荣  许震  
[目的/意义]情报活动一直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情报分析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信息分析,它是衔接信息与需求、情报与决策的必要环节。情报感知是指导数据向情报转化的研究新理念,对其方法和技术的应用探索同样具有新的研究价值。[方法/过程]文章从情报学研究方法入手,探讨情报感知的方法和技术,并结合科技文献数据的情报分析工作,剖析情报感知的应用流程。[结果/结论]从情报感知方法和技术为视角,感悟情报研究工作中的情报感知过程,认为:情报的未来发展和情报生产需要情报感知新方法和技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伟哲   唐超  
[目的/意义]在边境安全情报活动所面临弱信号环境中,构建边境安全情报感知模型,解决情报感知工具不足问题。[方法/过程] 通过实际调研,分析边境安全情报体系在面对弱信号环境时所存在的感知范围狭窄、感知内容单一、深刻程度和智能化程度不足4方面困境。以系统论和情报感知理论为指导,构建面向弱信号的边境安全情报感知模型。[结果/结论]边境安全弱信号感知模型构建遵守从常态扫描与重点扫描相结合、从“还原事实”到“理解弱信号”、人机交互的原则,主要包括人才、资源、技术3个构成要素,全谱系扫描、信息采集与融合、情景分析、意义构建、刻画表达、持续监测6个步骤。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林兴   王帅   苏君华  
[目的/意义]AIGC背景产物之一的集群式深度伪造信息由于主观恶性及难发现、难识别与难控制特点而易引发剧烈现实危害,其攻击情报感知尤为重要。[方法/过程]以GJK算法为基座设计深度伪造信息识别方案、以曼哈顿距离为依据建立集群式特征分析模型、以画像技术为框架提供情报结构化体系,实现攻击意图判定下的感知方法设计。为检验方法有效性,将其纳入以兵棋推演为支撑、以CMO软件为工具的仿真过程,在环境配置、交互式想定单元给定与应用匹配基础上予以执行。[结果/结论]仿真结果表明,方法设计能够有效实现深度伪造信息识别、集群式特征分析与情报画像提取功能。为使研究发挥更大效益,结合仿真结果探讨情报感知能力建设策略。[创新/局限] 创新在于提供一套完整的集群式深度伪造信息攻击情报感知方法;不足在于,内容侧重于方法研究,未对理论问题进行过多论述。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彭知辉  
数据是一种蕴含着重要价值的情报资源。作为情报链主要构成要素,它的情报价值还有待重新认识与定位。实际上,数据具有情报活动所必备的描述功能和预测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情报价值。当前,数据概念不断泛化,已经成为"信息"的代名词;数据更接近情报链中的"事实"端,不需要经由信息就可以直接转化为情报;在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数据应该成为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并进而建立数据情报学。为此,应对情报学原有研究内容,如研究对象、基础理论、情报流程、情报技术和方法、情报管理、情报应用等,作出调整与变革,以适应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辉  陈雪飞  刘如  曾文  吴晨生  
[目的/意义]情报工作是大国重器,肩负强国使命。以高质量规模化情报供给快速响应并满足国家安全与发展决策需求,是未来情报工作变革发展的肯綮所在。[方法/过程]文章基于供给侧视角,通过分析我国情报工作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情报供给侧改革的五角模型解释框架。[结果/结论]基于五角模型解释框架,从提升情报层次去产能、推进服务升级去库存、加强技术创新降成本、优化情报生态补短板、防范安全风险去杠杆5个方面探索情报供给侧改革路径,为情报引领并服务于国家安全治理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秉  史志勇  
[目的/意义] 安全态势感知是安全信息转化为安全情报助力安全决策的关键,是安全治理的发轫之始。因此,开展安全情报视域下的安全态势感知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 首先,从安全情报角度出发,反思和解读安全态势感知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安全情报视域下的安全态势感知的基本问题,即安全态势感知的属性、任务域、定位、要素和层次。最后,构建与解析安全情报视域下的安全态势感知理论模型。[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从安全情报角度看,安全态势感知旨在将不确定的安全信息转化上升为可感知与可应用的确定性安全态势情报,用以满足安全情报产品生产和安全治理的需要。安全情报视域下的安全态势感知理论框架可为安全情报和安全态势感知二者的结合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指导。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李超  周瑛  周焕  潘玮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情报分析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概述了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及情报分析的发展趋势,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情报分析方法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从中归纳出基于知识、文献、组织、专家、认知心理学等10类传统情报分析方法并指出其局限性,对7类大数据背景下的情报分析方法及常用情报分析软件进行了分类探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帅  罗威  钱旭  谭玉珊  田昌海  
文章研究一种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通过对海量科技文献数据进行细粒度和全方位信息融合关联,结合适当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快速定位领域科技相关领域创新型人才的方法,弥补传统人工定性考察的短板。对基于科技文献大数据分析的人才创新能力自动感知方法的"采集—抽取—融合—感知"总体框架、4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通过一个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人才感知实例初步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迪莉娅  
西方世界对于信息行为认知方法的研究经历了从个体主义认知方法研究到整体主义认知方法研究的转变。前者是以个体的信息行为和信息需求为核心,强调个体的信息搜寻行为、信息搜寻行为过程以及信息行为塑造和信息偶遇等的研究;后者将人类信息行为研究从个体的研究拓展到了更加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弥补了个体主义认知方法所缺失的维度,对于人类信息行为和人机交互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静  
The network changes the world and also impacts the maturing information science.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he research object of information science,that is,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rocess,is deepened and developed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儒红  孙志坚  孟庆兴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总量的日益膨胀、信息需求的逐步深化,情报研究的性质与任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信息环境下,情报研究的科学技术性主要体现在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上,通过知识转化和知识发现,实现知识创新,提供能够支持决策和解决问题的知识服务,是新时期情报研究的本质,也是情报研究的总体要求和总体任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曰芬  邹本涛  宋小康  
[目的/意义]数据密集型科研环境给传统的情报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冲击,情报研究迫切需要不断存储、组织、管理、计算和分析大规模数据资源的方法作为支撑,并需要利用技术有效地整合所需的各种资源。[方法/过程]分析大数据驱动下情报研究面临的挑战和需求,在现有知识库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情报研究的概念、目标和流程,提出情报研究知识库。[结果/结论]界定情报研究知识库的概念和内涵,并提出大数据驱动下的情报研究知识库构建思路和架构设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俞立平  
环境信息与环境情报是人人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环境情报学的概念,对其基本界定及理论框架、与其他学科关系、学科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环境情报学具有影响广泛性、“情报“属性明显、兼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最广泛的学科交叉性、研究方法复杂性、智能化水平较高等特点,并就加强环境情报学建设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与协同;第二重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三加强环境情报学理论与方法建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殿启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