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90)
- 2023(2622)
- 2022(2299)
- 2021(2066)
- 2020(1762)
- 2019(4275)
- 2018(4330)
- 2017(8416)
- 2016(4333)
- 2015(5064)
- 2014(5230)
- 2013(5267)
- 2012(5423)
- 2011(4777)
- 2010(5031)
- 2009(4508)
- 2008(4671)
- 2007(4293)
- 2006(3935)
- 2005(3735)
- 学科
- 济(21342)
- 经济(21310)
- 贸(16648)
- 贸易(16638)
- 易(16163)
- 管理(12679)
- 业(11003)
- 企(9541)
- 企业(9541)
- 方法(9439)
- 数学(7587)
- 数学方法(7517)
- 出(5952)
- 关系(5833)
- 财(5745)
- 口(5262)
- 出口(5258)
- 出口贸易(5258)
- 法(4985)
- 农(4776)
- 中国(4674)
- 国际(4559)
- 制(4099)
- 地方(4083)
- 业经(3931)
- 学(3874)
- 贸易关系(3637)
- 融(3636)
- 金融(3635)
- 理论(3461)
- 机构
- 大学(69472)
- 学院(69162)
- 济(33662)
- 经济(33082)
- 研究(24168)
- 管理(23843)
- 理学(19870)
- 理学院(19690)
- 管理学(19423)
- 管理学院(19307)
- 中国(19037)
- 财(15394)
- 京(14398)
- 所(12589)
- 科学(12498)
- 财经(11960)
- 贸(10883)
- 江(10784)
- 研究所(10771)
- 经(10720)
- 经济学(10436)
- 中心(10192)
- 农(9653)
- 经济学院(9516)
- 北京(9382)
- 院(9107)
- 财经大学(8729)
- 范(8333)
- 师范(8292)
- 州(8153)
- 基金
- 项目(39846)
- 研究(30489)
- 科学(30479)
- 基金(28989)
- 家(24957)
- 国家(24781)
- 科学基金(20296)
- 社会(19643)
- 社会科(18714)
- 社会科学(18709)
- 基金项目(14701)
- 省(14080)
- 教育(13513)
- 资助(12645)
- 编号(12435)
- 自然(12153)
- 划(12107)
- 自然科(11803)
- 自然科学(11801)
- 自然科学基金(11607)
- 成果(10821)
- 部(9645)
- 重点(8757)
- 发(8522)
- 课题(8509)
- 教育部(8431)
- 性(8323)
- 国家社会(8259)
- 中国(8246)
- 人文(8229)
共检索到115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翁国民 傅林涌
2004年5月1日,欧盟正式吸收中欧10国成为其新成员国。欧盟东扩打破了在WTO框架内欧盟新旧成员国与WTO其他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平衡,对他们的经贸利益造成了诸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在欧盟东扩前后,一些国家已经与欧盟就东扩的补偿问题进行了谈判。根据WTO规则,我国政府也有权要求欧盟作出相应补偿。目前,我国政府已向欧委会提出正式启动欧盟扩大补偿谈判,其内容涉及配额、关税等方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汤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剑萍
随着越来越多的我国农产品等销往欧洲,国际贸易争端也随之增加。而欧盟法律体系与我国截然不同,因此了解欧盟法律如何处理贸易争端显得尤为重要。欧洲法律包括欧盟国家间签订的条例、各国国内法,而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处理贸易争端的法律依据及解决途径,保护我国对欧进出口法人值得深入探讨。据此,本文讨论了在对欧贸易案件中,当欧盟《布鲁塞尔1号条例》适用时,英国法院是否可依据不方便法院原则中止审判的各种情形。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静
自2004年欧盟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起,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展,但当前中欧贸易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中国和欧盟的双边贸易总额达5590.6亿美元,欧盟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市场,但欧盟对华贸易救济严重。自1979年欧盟首次发起对华反倾销案开始,截至2013年12月31日,欧盟对中国产品共发起182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惠瑛
欧盟发展至今已先后经过4次扩大,即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其中,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1995年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加入,至此由原先只有6国的欧共体扩大到目前拥有15国的欧洲联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实现货币一体化、建立共同外交和防务以及推行东扩计划,是欧盟在冷战后所采取的三项重大行动,这三项行动的成败将决定欧盟在21世纪的国际地位和影响。目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春林 李计广 王青
国际协定是欧盟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贸易有关的国际协定,包括贸易协定、合作协定以及联系协定等,也是欧盟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介绍欧盟贸易协定谈判权的法理依据、各参与主体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参与主体内部及之间的权力平衡关系,分析和研究了欧盟贸易协定谈判机制,以利于进一步了解欧盟法律和贸易政策,也有益于发展中欧贸易关系。
关键词:
欧盟 贸易协定 谈判 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车卉淳
本文认为,2004年欧盟东扩以后,随着东欧10国的加入,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欧盟的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欧盟东扩后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以及中、欧双向投资发展不平衡等。文章提出,为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我国应加速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双方在技术领域的合作与贸易的互补性等。
关键词:
欧盟东扩 中欧经贸关系 歧视性贸易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小中 马涛
全球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欧盟第五次扩大即东扩已经排上日程表,这对中欧经贸关系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是为进一步发展中欧贸易创造了良机,有利于整体贸易环境的改善;消极影响是东扩会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对我国大力引进外资不利,可能会助长欧盟内部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中国政府应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并重视对欧盟的贸易,实施灵活的区分战略,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企业则应充分研究世贸组织规则,利用投资促进贸易。
关键词:
欧盟 东扩 中欧经贸关系 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车文娇 田炜
新入盟的中东欧新成员国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产业结构类似,同中国在贸易领域具有较大的竞争性,东扩成为影响中欧贸易的重大事件。本文对东扩之后中欧贸易的发展分别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尽管理论分析的结果不容乐观,但是实际上由于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东扩之后中欧贸易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本文还对东扩对中欧贸易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些负面影响,并对东扩后中欧贸易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东扩 中国 欧盟 贸易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俞毅
2004年5月1日随着15个新成员国加入欧盟,欧盟实现了其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扩张,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统一市场。本文分析了欧盟东扩带给我国对外贸易的挑战及机会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欧盟东扩 对外贸易 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叶文佳 于津平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对1995—2006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欧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欧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FDI存量对中国出口促进大,而聊流量对中国进口促进作用明显。同时发现,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存量增加对中国对欧贸易顺差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直接投资 贸易 经济关系 欧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姚铃
本研究通过分析《里斯本条约》生效以来欧盟国际投资政策和实践,揭示了欧盟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对中方的两方面主要诉求,即投资自由化和市场准入,提出了四方面应对措施:一是以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为平台积极参与国际投资体系建设;二是使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跟上中美投资协定等谈判总体步调;三是积极回应欧盟方诉求,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四是突出进攻利益,研究制定中方诉求清单,灵活推进谈判。
关键词:
中欧投资协定 投资自由化 市场准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铃
自2014年1月以来,中国与欧盟的投资协定谈判已经进行了三轮。上半年,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分别访问欧洲,以及欧盟国家领导人相继访华,有力地推动了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进程。众所周知,欧盟是国际投资领域的先行者,研究其有关国际投资合作的政策诉求,对于进一步夯实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基础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樊莹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中的中方顺差一直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由跨国公司主导的新型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及由中欧生产要素的结构差异导致的国际产业转移等。日趋严重的中欧贸易失衡不仅使表面上拥有贸易逆差的一方在贸易谈判中获得了有利的谈判地位,同时也进一步助长了全球经济失衡,并强化了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中存在着的严重缺陷。
关键词:
中国 欧盟 贸易不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