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3)
2023(3423)
2022(3085)
2021(2891)
2020(2671)
2019(6036)
2018(6116)
2017(11569)
2016(6968)
2015(7771)
2014(7842)
2013(7916)
2012(7880)
2011(7030)
2010(7293)
2009(6713)
2008(6482)
2007(5750)
2006(5355)
2005(5131)
作者
(20947)
(17608)
(17284)
(17034)
(11321)
(8742)
(7846)
(6969)
(6755)
(6617)
(6232)
(6083)
(5848)
(5699)
(5636)
(5415)
(5294)
(5175)
(5174)
(5032)
(4681)
(4447)
(4245)
(4205)
(4045)
(3983)
(3944)
(3875)
(3658)
(3601)
学科
(28036)
经济(28003)
管理(14433)
(14101)
(12391)
地方(11015)
(10073)
贸易(10067)
(9888)
土地(9043)
(8590)
企业(8590)
(8583)
方法(8547)
(8167)
农业(8064)
数学(7667)
中国(7563)
数学方法(7549)
(7284)
出口(7272)
出口贸易(7272)
(6460)
(5867)
业经(5455)
地方经济(4666)
环境(4477)
经济学(4410)
资源(4176)
问题(4096)
机构
学院(92101)
大学(91618)
研究(36132)
(35989)
经济(34981)
管理(32292)
中国(28489)
理学(26576)
理学院(26140)
管理学(25453)
管理学院(25280)
科学(23720)
(23441)
(20867)
(19532)
(18995)
农业(18473)
(18440)
中心(18295)
研究所(17650)
业大(17336)
(17054)
(14756)
师范(14621)
(14048)
(13145)
财经(12631)
北京(12559)
(12238)
农业大学(11998)
基金
项目(61253)
科学(47279)
研究(44187)
基金(42753)
(37826)
国家(37464)
科学基金(31005)
(27762)
社会(26737)
社会科(25147)
社会科学(25137)
基金项目(22640)
(21199)
自然(20727)
教育(20128)
自然科(20123)
自然科学(20117)
自然科学基金(19713)
编号(18332)
资助(17938)
成果(15425)
重点(14352)
(14066)
课题(13985)
(13493)
科研(11907)
计划(11789)
(11679)
(11637)
发展(11145)
期刊
(46183)
经济(46183)
研究(28569)
中国(27164)
(22025)
学报(17175)
科学(15494)
农业(14667)
大学(12424)
(12308)
教育(11643)
学学(11422)
(10493)
金融(10493)
管理(10224)
资源(8334)
业经(8101)
(7500)
技术(7349)
问题(7206)
(6943)
图书(6635)
财经(5760)
国土(5681)
国际(5590)
经济研究(5543)
(5324)
书馆(5306)
图书馆(5306)
土地(5194)
共检索到159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利民  何安国  
现代社会对土地利用的要求是功能分区、集约利用。我国的土地利用单元细小,土地利用类型分布零乱,这种局面与现代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不相适应,阻碍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湖南省的形势也十分严峻。据预测,湖南省“十五”期间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将达594.5万亩,此外有300多万亩的生态退耕任务,而可供开发、复垦的耕地后备资源不足400万亩。 500万亩左右的用地缺口如何弥补?他们从调整土地利用布局中看到了希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黎韶光  郑明媚  雷海生  赵勇  李谦  
研究目的:分析景观边界特征的生态意义,用边界为参数构建土地利用格局的计算模型。研究方法:在景观生态学边缘效应的理论基础上,选择浙江省临安市青山湖街道为研究区域,用边界特征谱分析土地利用格局特征。研究结果:青山湖街道农用地与其他地类邻接程度均高于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耕地、园地是当地人为活动较频繁的区域。研究结论:基于边界特征的土地利用布局定量研究,可为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方案选择提供简便易行的评定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柳文  秦建新  刘永强  李婷婷  
利用2000、2005和2010年三期Landsat TM影像解译后的土地利用数据,基于Modis影像计算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从土地利用显性形态变化的视角分析了2000—2010年间湖南省四大区域、14个市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弹性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湖南省生态弹性度呈下降趋势,弹性值介于[0,0.22]之间,2000、2005和2010年全省生态弹性分别为0.16、0.13和0.02,降幅达到86%。2区域生态弹性度差异性明显,大湘西区、环洞庭湖区生态弹性度增加,长株潭城市群区、湘中南区生态弹性度下降。最后,为提高区域生态弹性度,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传明  李红  贺巧宁  
针对湖南省土地利用综合效率、农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采用全省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利用加权平均法、主成分分析法和DEA分析法分别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省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产生空间差异的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区位差异和政策作用等。最后,根据各区域土地利用特点提出针对性优化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鑫  马晓冬  肖长江  欧名豪  
首先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及布局调整可行性,对现状布局不合理之处进行调整,形成土地利用现状优化布局;其次利用CLUE-S模型的全局空间模拟能力,以Logistic回归方式提取不同用地类型的优化分布规则,以此为据推演目标年区域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结果表明:全局土地利用类型空间优化的复杂性在于不同用地类型对同一空间单元有竞争关系;CLUE-S模型的空间配置原理可用于全局土地利用布局优化;2020年扬州土地利用优化布局中,城镇工矿用地主要向市区西北扩张,同时仪征市区北部及宝应县北部亦有明显分布,园地与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南丘陵区、市区以北的邵伯湖周围与以南的长江岸堤,农村居民点经布局优化后主要分布在城镇周围与交通较便捷地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毅  胡文敏  易敏  伍格致  
文章利用2000年、2005年及2010年三期Landsat TM、ETM+影像解译结果及湖南省经济社会数据,采用谢高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价体系,对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2000~2010年湖南省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林地、耕地锐减,湿地与未利用地小幅减少,草地与水域微弱增加,建设用地大幅增长;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20433427.62万元,减少到2010年的20375457.76万元,共减少57969.87万元。据此,提出改善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土地利用优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利民  徐异凡  刘华平  
1997年~2013年是湖南省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时期,笔者通过对这一时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分析,探究该省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建设占用耕地的规律,进而或可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政策提供参考。土地利用总体变化情况新增建设用地变化情况。1997年~2013年,湖南全省土地利用变化总量为1248.5万亩。受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2000年~2006年,各年的变化量在71万亩~193.1万亩之间,其他年份的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毅  胡文敏  易敏  伍格致  
文章利用2000年、2005年及2010年三期Landsat TM、ETM+影像解译结果及湖南省经济社会数据,采用谢高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价体系,对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20002010年湖南省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林地、耕地锐减,湿地与未利用地小幅减少,草地与水域微弱增加,建设用地大幅增长;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20433427.62万元,减少到2010年的20375457.76万元,共减少57969.87万元。据此,提出改善湖南省生态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海斌   肖长江   刘雅雯   邓诗琪   李鑫  
【目的】规划弹性空间作为国土空间管制的创新性方式,对提高空间规划科学性与有效性、减轻不确定因素的扰动冲击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究不确定条件下的土地利用布局弹性空间划定。【方法】本文以徐州市为例,先运用区间优化模型求取各类用地数量弹性区间,然后以区间上、下限对应的面积作为数量需求导入PLUS模型分别模拟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将各地类两次模拟布局差异部分划为弹性空间。【结果】结果表明:(1)各用地数量弹性区间大小存在差异,其中对未来不确定性承纳贡献较大的土地类型为农村居民点、耕地、水域、城镇工矿用地,而较小的是草地、未利用地。(2)各类用地弹性空间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其中耕地弹性空间集中于城镇、农村周边土地利用变化热点区,园地、林地弹性空间集中于河流沿岸、低山丘陵等适宜生长区,城镇工矿、农村居民点用地弹性空间主要分布在城乡原用地外缘。(3)基于各土地利用类型弹性空间,按规划分区归并土地类型,同时按适宜度标准处理弹性空间冲突部分,得到不同空间规划分区的弹性空间,其中农业生产区、生态保护区、城镇建设区与乡村发展区的弹性空间面积占总面积比例分别为1.74%、0.20%、1.09%与3.31%。【结论】土地利用空间可能冲突的概率分布是弹性空间划定前提,应从不确定性视角划定土地利用布局的弹性空间,本文提出的基于区间优化与PLUS模型的弹性空间划定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为规划决策提供支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鹰  文先明  郭娴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与地区不断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影响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从湖南城市化发展进程出发,研究了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内在关系,从总体用地结构、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城市用地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和谐发展的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本文针对湖南省城镇分布现状及存在问题 ,提出湖南省未来城镇空间布局应充分考虑高速公路的联结作用 ,采取点轴布局模式 ,以更好地带动湖南省城镇地域系统的发展 ,并就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的政策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梁发超  刘黎明  
地形因素是影响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应用TM遥感影像数据及DEM数据,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支持下,采用高程梯度、坡地梯度和地形梯度三种方法对比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三种地形梯度上的分布指数,揭示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模式及其与地形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耕地、园地、其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较低的地形梯度上,分布指数随着地形梯度的增大而减少,逐渐趋向于0,以上同种土地利用类型在三种地形梯度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林地主要分布在中高等级高程、较高坡度和较高等级地形位上,而未利用地分布区域却相反;对三种研究方法的比较表明,地形位综合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俞晓莹  罗艳菊  蓝万炼  
以湖南省保靖县为研究区域,结合遥感数据和GIS空间分析功能,利用分形理论的多种维数计算方法分析了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结果表明:保靖县林地、耕地的盒维数最大,且均大于2,该区域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要特征;水域的分维数最小,为1.963,体现了保靖县的水系比较集中.斑块形态分维数中维数最大为水域,1.674,园地最小,为1.1776,总体上体现该区域的景观破碎度不大,自然保护较好.以保靖县的行政区域为半径维数的测算中心,计算出未利用地分维数为2.2081,其他土地利用分维数均小于2但接近于2,说明未利用地从中心向外密度递增、其他用地从测算中心向周边用地均匀变化的景观格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志红  崔卫国  文倩  
利用1993年和2003年遥感影像资料,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湖南省醴陵市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特点.结果显示:1)1993—2003年醴陵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不大,土地利用类型均以林地和水田为主,二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0%以上;其次是城乡建设用地,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左右,其他用地面积都在5%以下.2)土地利用变化以水田、旱地、园地、未利用地的减少和城乡建设用地、林地、水域的增加为主要特征,其中变化量最大的是水田,10年中减少了1 780.62 hm2,其次是林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减少最快的是旱地,年平均减少75.4 hm2,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最快,年平均增加136.0 hm2.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鹏  代军  
本文利用湖南省慈利县1996年到2004年的8年的土地利用的统计资料,分析了慈利县土地利用变化的状况及其原因,探讨了其对于当地农业(种植业)安全的影响。为了实现该区域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相统一,使农业安全得到保障,作者提出了具体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