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20)
- 2023(2988)
- 2022(2629)
- 2021(2388)
- 2020(2127)
- 2019(4592)
- 2018(4581)
- 2017(8656)
- 2016(4994)
- 2015(5454)
- 2014(5363)
- 2013(5413)
- 2012(5076)
- 2011(4162)
- 2010(4244)
- 2009(4085)
- 2008(4509)
- 2007(4203)
- 2006(3813)
- 2005(3485)
- 学科
- 税(21636)
- 管理(20338)
- 税收(20185)
- 收(20021)
- 业(16685)
- 财(16605)
- 企(15378)
- 企业(15378)
- 济(12879)
- 经济(12864)
- 务(11265)
- 财务(11261)
- 财务管理(11233)
- 企业财务(10711)
- 法(5628)
- 财政(4917)
- 方法(4531)
- 政(4193)
- 制(4071)
- 数学(3833)
- 中国(3831)
- 数学方法(3799)
- 农(3488)
- 业经(3249)
- 家(3166)
- 国家(3031)
- 收入(2928)
- 和(2680)
- 银(2576)
- 银行(2562)
- 机构
- 学院(63200)
- 大学(62319)
- 济(22736)
- 财(22468)
- 经济(22129)
- 管理(20816)
- 研究(20139)
- 理学(17095)
- 中国(17019)
- 理学院(16930)
- 管理学(16641)
- 管理学院(16527)
- 财经(14830)
- 经(13278)
- 京(12751)
- 科学(11886)
- 税(11277)
- 江(11208)
- 所(10951)
- 财经大学(10708)
- 务(10413)
- 省(9990)
- 农(9272)
- 中心(9069)
- 研究所(9009)
- 局(8701)
- 税务(8689)
- 州(8478)
- 北京(8435)
- 业大(7742)
- 基金
- 项目(35666)
- 研究(26767)
- 科学(26668)
- 基金(25029)
- 家(22178)
- 国家(22018)
- 科学基金(18044)
- 社会(16209)
- 社会科(15436)
- 社会科学(15427)
- 省(12972)
- 基金项目(12782)
- 教育(11471)
- 划(11458)
- 编号(11379)
- 自然(11112)
- 成果(10946)
- 自然科(10841)
- 自然科学(10834)
- 自然科学基金(10633)
- 资助(10618)
- 性(9083)
- 重点(7998)
- 项目编号(7914)
- 部(7858)
- 制(7850)
- 课题(7584)
- 阶(7561)
- 段(7547)
- 阶段(7537)
共检索到109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英 吴江洪
税务行政复议旨在保护纳税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行政司法活动。但是纳税义务前置于税务行政复议的规定,存在诸多缺陷。应针对这些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弥补这些缺陷的对策,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税务法治的建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茅铭晨
本文从法理基础、合宪性、立法技术等三个方面对目前税务行政执法中的税务行政复议纳税义务前置制度进行了反思,指出该制度不仅不符合现代行政民主、行政法治、行政文明的理念,限制、乃至剥夺了公民的宪法权利,而且在立法技术上存在问题。文章认为,设置这一在法理基础和合宪性等方面都存在重大问题的制度,不仅是不应该的,而且也是不必要的。
关键词:
税务行政复议 纳税义务前置 自由裁量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翟继光
《行政复议法》确定的复议申请期限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税收征管法》并无意延长该期限,但其确立了纳税前置制度。由此导致复议申请期限的起算时点增加为两个。《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将其确定为完成纳税前置之日,虽符合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原则,但实际上延长了复议申请期限。实际执法中,税务机关一般要求纳税人在15日内缴纳税款,否则即丧失复议权,这是明显违反《行政复议法》的做法,实践中已有法院对此作出否定判决。为此,本文建议,税收执法中,或者将责令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期限延长为60日,或者允许纳税人在60日内缴纳税款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翟继光
《行政复议法》确定的复议申请期限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税收征管法》并无意延长该期限,但其确立了纳税前置制度。由此导致复议申请期限的起算时点增加为两个。《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将其确定为完成纳税前置之日,虽符合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原则,但实际上延长了复议申请期限。实际执法中,税务机关一般要求纳税人在15日内缴纳税款,否则即丧失复议权,这是明显违反《行政复议法》的做法,实践中已有法院对此作出否定判决。为此,本文建议,税收执法中,或者将责令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期限延长为60日,或者允许纳税人在60日内缴纳税款并申请复议,超过15日的部分可以加收滞纳金但不能剥夺纳税人的复议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何锐军 鲁华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皮本固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袁森庚
新《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新规则以"解决税务行政争议"为立法宗旨,对原有规定进行了较大的修改。本文以"解决税务行政争议"为视角,对《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的立法精神进行了全面解读。
关键词:
税务行政复议规则 税务行政争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乔博娟
随着我国纳税人权利意识的逐渐觉醒,纳税人权利保护及其救济途径备受关注。然而无救济即无权利,基于税务纠纷案件频发的现实,应突破当前纳税争议解决困境,减少税务争讼诉累,重铸纳税人权利救济体系。值此《税收征管法》修法之际,有必要进一步强化纳税人保护理念,擎征纳双方利益平衡之原则,实现纳税人自由选择税务行政复议或税务诉讼,以提升纳税服务质量及救济保障水平,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贺燕
行政复议前置的制度功能之一是保障税法确定性,这是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税务法院全面设立以前,在专业机构完成税收争议的初次处理能够保障税法的统一解释与适用,提升税法的确定性。行政复议前置不仅可以将事实认定功能留给行政机关,让法院(无论是否设立税务法庭)能专事法律问题,而且在税制改革的背景下,能发挥过滤争议数量和争议焦点的作用,提高税收救济制度的效率。这种立场,并不损害纳税人的权利,相反保护了抽象和整体意义上的纳税人权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陆佳 冉智勤 毛快
一、基本案情A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2018年11月7日,国家税务总局H市税务局稽查局(以下简称“H市稽查局”)向A公司作出《税务处理决定书》,决定追缴企业所得税10 435 098.03元,并从税款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同时《税务处理决定书》要求A公司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将上述税款及滞纳金解缴入库;
关键词:
复议申请 不予受理 纳税争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长江 刘红霞
税务行政复议是解决税务争议的重要途径。好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不但便利相对人申请复议,能够公正、迅速地解决争议,稳定社会关系,而且在解决争议的过程中还能提高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本文在分析我国税务行政复议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维护相对人权利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完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泽民
1999年制定的《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确立了我国税务行政复议的基本制度。从几年来的运行情况来看,这一制度对税务行政复议工作的有效进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相关法律制度的变化和税务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税务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的漏洞和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使税务行政复议工作发生滞塞。以下是作者对修改、补充和完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的几点意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庆国
税务行政复议作为解决税务行政争议的一项法律制度,通过对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所依据的已有证据的审查,进而判断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适当并作出复议决定。举证责任是保障税务行政复议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合理分配举证责任是税务行政复议举证责任的核心问题。本文对税务行政复议举证责任分配、补充证据的条件和适用规则、复议机关取得证据的适用规则、申请人举证时限及举证责任范围等内容进行了分析阐释,对税务行政复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召
税务行政复议制度对保护纳税人权利是不可或缺的,我国现阶段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从无到有再到发展,其间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是,我国税务行政复议在立法、组织机构和实践操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确立严谨完善的税务行政复议内容、建立相对独立的税务行政复议机构、构筑公正公平的税务行政复议程序等建议。
关键词:
税务行政复议 制度缺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