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26)
2023(6122)
2022(4086)
2021(3407)
2020(2395)
2019(5175)
2018(5084)
2017(7655)
2016(5344)
2015(6181)
2014(6302)
2013(5438)
2012(5195)
2011(4958)
2010(5311)
2009(4566)
2008(4177)
2007(3751)
2006(3487)
2005(3382)
作者
(13015)
(10579)
(10320)
(10170)
(6657)
(5082)
(5024)
(4197)
(4072)
(3915)
(3551)
(3397)
(3370)
(3368)
(3287)
(3191)
(3177)
(3144)
(3127)
(3029)
(2919)
(2609)
(2530)
(2474)
(2433)
(2413)
(2364)
(2347)
(2154)
(2150)
学科
教育(18451)
(16127)
经济(16114)
中国(11841)
业经(8821)
管理(7985)
产业(7831)
信息(7721)
总论(7543)
信息产业(7502)
理论(6793)
(6508)
教学(5955)
(5143)
金融(5143)
(5014)
贸易(5013)
(4944)
(4888)
(4805)
企业(4805)
发展(4442)
(4419)
(4320)
(4048)
银行(4048)
(3978)
(3821)
世界(3614)
技术(3448)
机构
大学(73194)
学院(68068)
研究(29115)
教育(26343)
(21764)
经济(21070)
(20627)
师范(20574)
管理(18156)
(17551)
师范大学(17274)
中国(16192)
理学(15038)
科学(14862)
理学院(14742)
管理学(14398)
管理学院(14224)
(13663)
研究所(12374)
北京(12365)
职业(11919)
中心(11757)
(11352)
技术(11282)
(10846)
(10765)
教育学(10296)
(9192)
研究院(8835)
财经(8133)
基金
项目(40514)
研究(39689)
科学(33441)
教育(26081)
基金(25434)
社会(23000)
社会科(21620)
社会科学(21616)
(20982)
国家(20637)
编号(19525)
成果(19360)
科学基金(16777)
课题(16712)
(16180)
(16154)
(14726)
规划(12156)
项目编号(11968)
基金项目(11468)
(11073)
(10782)
研究成果(10718)
重点(10666)
(10584)
(10454)
(10409)
教育部(9882)
(9778)
(9743)
期刊
教育(45028)
研究(32984)
中国(23833)
(23514)
经济(23514)
职业(10926)
技术(9526)
技术教育(7135)
职业技术(7135)
职业技术教育(7135)
学报(7061)
(7044)
大学(6912)
国际(6791)
(6490)
金融(6490)
(6173)
论坛(6173)
管理(5993)
科学(5941)
图书(5888)
(5435)
(5049)
高等(5011)
成人(4776)
成人教育(4776)
书馆(4501)
图书馆(4501)
高等教育(4447)
(4430)
共检索到120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庞若洋  
全球数字鸿沟日益加剧,以接入鸿沟、素养鸿沟和结果鸿沟三种形态对教育公平造成威胁与挑战。面对复杂而多维的数字鸿沟,国际组织与多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出台数字化战略,为弥合数字鸿沟提供顶层设计与根本保障;缩小数字接入鸿沟,持续提升数字化设施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将数字资源视作公共产品,创建开放包容的优质数字教育内容;缩小数字使用鸿沟,加强对于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与评估;以国际组织为领导力量,推动全球数字鸿沟治理体系建设。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数字鸿沟治理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弥合数字接入鸿沟的资金缺口较大,公共数字学习可能滋生新的数字霸权与风险,全球数字鸿沟治理面临双重结构性矛盾以及数字鸿沟的根治需与更广泛的社会鸿沟治理相联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殷晓红  
数字鸿沟使世界范围的贫富分化更趋严重。信息差距在不同地区之间呈现出一种普遍的、多层次的分布状态,它引起的贫富差距的扩大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深层次的原因。但其核心问题是发展中国家贫穷的、既有的路径被信息化革命进一步强化。我国打破贫穷的恶性循环,不仅需要依靠外生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要有相适应的制度创新和人力吸引与教育的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薛伟贤  张飞燕  
从数字鸿沟的形成原因、测度、影响及弥合方法四个角度,梳理国内外学者对数字鸿沟的研究与贡献,并发现数字鸿沟是一个需要全面认识的现象,未来应着重对数字鸿沟的形成原因及测度进行研究。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兰国帅   杜水莲   肖琪   宋帆   宋梦琪   丁琳琳  
2024年1月,美国教育部发布第七版《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 2024)》,从教育数字资源访问、数字教育教学设计和教育数字化使用领域等角度,提出了数字访问、设计和使用三种教育数字鸿沟,呼吁采取行动,为支持学习技术的获取、设计和使用的不平等建立系统解决方案。了解该规划有助于厘清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数字鸿沟,为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公平获取教育技术的机会。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阐述美国发布该规划的背景和目的,比较了七版规划的差异,分析和勾勒规划的侧重点,并从技术整合视角论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数字鸿沟及其缓解策略,最后从教育强国建设视角反思了该规划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规划的启示,以期为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岚  
在全球范围内,服务业成为驱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数字技术是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数字技术为服务业技能人才发展带来数字红利,包括大量的就业机会、数字技能差距缩小、工作方式更加灵活等新机遇,但也使服务业劳动者面临新数字鸿沟,其中,经济收入极化、社会阶层固化、用工模式差异化等是服务业劳动者面临的主要挑战,建议通过顶层设计人才培养制度、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多元关系主体共治等途径弥合服务业技能人才数字鸿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收入差距鸿沟问题凸显。基尼系数呈逐年上升之势,城乡分化达到历史高潮,城乡居民收入分化严重,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凸显,城乡居民财产分化加速,城乡转移支付收入差距扩大;与此同时,城镇和农村内部居民分化严重,行业之间分化严重,财产空前集中。收入鸿沟的扩大正挑战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必须格外重视和逐步解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俞凌云  
识别与选择具有全球化时代张力的研究问题是推进比较教育学科现代化与科学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在当前的比较教育研究成果中,由于缺乏对本土意识与国际视野关系的多维审思,问题感的匮乏和问题情景的脱嵌已成为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研究发展的现实困境。为了建构与完善问题识别的逻辑框架,比较教育研究者须基于本土与国际的对话、超越以及融合不同立场,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问题的双重历史化以及行动空间的建构出发,确立研究的多元问题化路径。在问题识别的基础上,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教育研究还须转换研究策略,借助问题式的比较教育研究实现全球教育的理解与对话,并通过沟通式的比较教育研究保持对研究问题的长期追索,以此发挥知识生产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凤羽   王永健  
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核心驱动力,而数字鸿沟则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阻碍。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创新应用,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弥合不仅有助于广大农村居民公平参与数字经济、共享数字普惠成果,而且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基于文献梳理,概括总结城乡数字鸿沟的内涵。通过历史回顾可以发现,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特性和矛盾焦点存在着从早期数字接入鸿沟到数字使用鸿沟,再到数字效果鸿沟的演变。伴随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我国城乡数字接入鸿沟渐趋弥合。然而,城乡地区在数字接入质量、数字应用质量以及数字应用效果等方面的差距依然明显。因此,面对不断创新的数字技术对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必须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提升农村居民数字化发展意识与数字素养和技能、推动数字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数字化发展,完善农村地区数字社会服务和数字治理体系,促进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进一步弥合,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坤琳  
数字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数字鸿沟能够在个体层面、行业层面和区域层面引发实质不公,是数字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矛盾。经济法实质公平原则能够为数字鸿沟的弥合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和制度支撑。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理顺数字经济发展与数字鸿沟引发的实质不公问题,梳理和优化经济法实质公平原则,充分发挥其对数字鸿沟的弥合作用,以包容性发展理念引导数字经济发展,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提供合理性判准,营造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制度生态,进而实现数字经济的良法善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世赟  
劳动者技能水平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英国技能体系基于规范资格框架,通过高等教育部门、继续教育部门与雇主的紧密合作,培养具有不同资格等级的技能人才。然而,继续教育部门长期以来面临着受忽视和边缘化的问题,这导致技能资格认证的两极分化和技能人才供给侧的失衡。为了解决技能短缺和技能差距问题,自2015年起,英国政府进行多次审查,并推出一系列关于继续教育与技能的政策和法律。这些政策法律旨在从三个方面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加强对继续教育部门的拨款力度,将雇主纳入技能体系的核心,以及建立终身技能学习体系。英国政府的总体政策目标是通过这些改革,提供稳定、连贯且高质量的继续教育体系,以实现劳动者技能的增长,有效弥合技能鸿沟,从而促进英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姜宛彤  王翠萍  张艳婷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导致不同国家、地区、人群之间数字鸿沟的产生。目前,数字鸿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因经济、政策、信息技术普及等因素导致的国家或地区间数字鸿沟的研究上,对于不同人群之间数字鸿沟的研究较少。本文引入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三喻文化理论,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探讨后喻文化视域下作为数字土著的学生和作为数字移民的教师之间产生的代际数字鸿沟,还在迪克累积循环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模型,提出了弥合师生间代际数字鸿沟的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慧   娄成武  
数字化时代破解农村老龄群体数字鸿沟,是在城乡非均衡发展现实背景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与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数字能力低下与认同感缺失、硬件设施设备接入困难、助老政策法规欠缺、利益导向下的“被选择性”忽略、数字文化冲突与包容性不足等诸多因素均制约着农村老龄群体数字鸿沟的填补。需要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家庭等多个责任主体,在个人、物质、制度、环境、文化层面协同助力农村老龄群体数字鸿沟的弥合,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共建共治共享。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巧玲   张昆  
当前,跨境支付存在速度慢、费用高、不透明、武器化等问题。通过比较比特币等无锚加密数字货币、以Libra为代表的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CBDC)发现:无锚加密数字货币给跨境支付的优化带来了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启发;稳定币虽然具有改善跨境支付的某些优势,但其本身币价并不稳定,不具备货币稳定币值的一般特征;只有CBDC才能更好地维护现代货币的信用本质,是改善跨境支付潜在的最优选择。当前,CBDC改善跨境支付的技术可行性已经得到了多重验证,但还面临诸多现实挑战:法律监管壁垒,影响CBDC跨境流通;技术不协调,导致CBDC缺乏互操作性;CBDC跨境流通,挑战金融主权;推广存在障碍,影响大规模使用。跨境支付的改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制度问题,各国和地区在研发CBDC改善跨境支付时应注重制度弥合: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治理协调;建立行业标准,实现互操作性;直面货币竞争,反对货币霸权;坚持双层运营,维护金融安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正平  卢欢  
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利、高效,数字经济也因此成为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数字鸿沟的存在却使得一些社会群体被排除在数字经济之外,无法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红利,不利于社会公平,有关数字鸿沟的学术研究也因此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数字鸿沟的三类定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剖析了数字鸿沟的形成原因,梳理并比较了若干有代表性的数字鸿沟测度方法,阐述了数字鸿沟对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归纳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强信息技术设施建设等缓解数字鸿沟的措施,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燕金武  
“数字鸿沟”是社会成员拥有数字信息的差异,它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分析我国的数字鸿沟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作者介绍了国外解决数字鸿沟的措施,并提出我国应加快经济的发展,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入,普及信息技术,并实施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普遍服务原则,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