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0)
- 2023(12228)
- 2022(9828)
- 2021(9228)
- 2020(7019)
- 2019(16357)
- 2018(16170)
- 2017(28372)
- 2016(16693)
- 2015(18917)
- 2014(19277)
- 2013(18113)
- 2012(16953)
- 2011(15548)
- 2010(16109)
- 2009(14347)
- 2008(14361)
- 2007(13525)
- 2006(12411)
- 2005(11324)
- 学科
- 济(58528)
- 经济(58473)
- 管理(40565)
- 业(36191)
- 中国(27637)
- 企(27447)
- 企业(27447)
- 教育(23027)
- 地方(21414)
- 农(20953)
- 业经(17132)
- 理论(15135)
- 农业(14244)
- 发(14003)
- 方法(13519)
- 学(13268)
- 财(13115)
- 教学(12399)
- 制(12279)
- 银(11618)
- 银行(11605)
- 行(11275)
- 融(11186)
- 金融(11184)
- 地方经济(11087)
- 技术(11082)
- 发展(10940)
- 展(10812)
- 贸(10601)
- 贸易(10585)
- 机构
- 学院(220785)
- 大学(217941)
- 研究(81265)
- 济(76755)
- 经济(74389)
- 管理(72686)
- 理学(59052)
- 中国(58468)
- 理学院(58189)
- 管理学(57018)
- 管理学院(56569)
- 京(50625)
- 科学(48057)
- 范(42003)
- 师范(41685)
- 所(41218)
- 江(39603)
- 财(38704)
- 教育(37109)
- 中心(36806)
- 研究所(36434)
- 北京(33817)
- 农(33446)
- 师范大学(33320)
- 州(32373)
- 技术(31804)
- 院(29909)
- 职业(28886)
- 财经(28241)
- 业大(28153)
- 基金
- 项目(131074)
- 研究(110541)
- 科学(101828)
- 基金(83932)
- 家(71089)
- 国家(70165)
- 社会(63816)
- 社会科(59898)
- 社会科学(59883)
- 科学基金(58513)
- 教育(57866)
- 省(56558)
- 编号(51216)
- 划(47631)
- 成果(45696)
- 基金项目(42694)
- 课题(40197)
- 发(35389)
- 年(34551)
- 资助(33221)
- 自然(32748)
- 自然科(31875)
- 自然科学(31871)
- 重点(31406)
- 自然科学基金(31220)
- 项目编号(30112)
- 规划(29470)
- 发展(29008)
- 性(28821)
- 部(28450)
- 期刊
- 济(105295)
- 经济(105295)
- 研究(80543)
- 教育(68105)
- 中国(66992)
- 农(33650)
- 财(30682)
- 管理(29570)
- 学报(29507)
- 科学(27070)
- 技术(26231)
- 大学(23951)
- 农业(23199)
- 融(22755)
- 金融(22755)
- 业经(20180)
- 学学(19861)
- 职业(19150)
- 图书(16993)
- 经济研究(15393)
- 坛(14094)
- 论坛(14094)
- 财经(13374)
- 书馆(12803)
- 图书馆(12803)
- 问题(12648)
- 技术教育(12589)
- 职业技术(12589)
- 职业技术教育(12589)
- 业(12270)
共检索到379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表明,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高等教育要在强国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高等教育是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重要保障、是大国科技人才竞争的重要阵地、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支撑、是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策源、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只有充分发挥好高等教育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回答时代之问、大学之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我国经历了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强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思路和模式更加清晰、认识和路径更加自信。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增长、结构优化、促进公平等方面成绩斐然,有效推动了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升。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进一步增强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明确建设目的,完善教育功能;把握教育规律,转变发展方式;适度扩大规模,优化层次结构;加强统筹协调,促进教育公平;打造开放高地,推动国际交流,为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目标作贡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丽 李玉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2023年9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吉林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共同主办的“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长春举行。会议以“强国建设,高教何为”为主题,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教育强国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拔尖人才自主培养、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推进的高校治理以及学科优化与交叉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振天
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是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本质观和发展观。遵从外部逻辑、实现外在目的、受外部需要操控的高等教育发展,即为外延式发展;遵从内部规律、实现内在目的、受自身需要支配的高等教育发展,即为内涵式发展。以此为考察视角,可以发现,千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总体上是一部外延式发展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其实质在于回归高等教育本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以内涵式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重、以学术为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致力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梅
十八大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从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教师队伍建设等6个方面对教育工作作了全面部署,突出强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高教界党的十八大代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我认为,高教战线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是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等教育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晋 王嘉毅
高质量发展既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充分"的发展、"长远"的发展:其不仅仅是部分地区、部分类型或少数若干所大学的高质量发展,而是所有地区、所有层次和所有高校的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时兴起的规模化建设,而是全面规划、稳扎稳打的创新性发展;不是谋一时、谋一域,而是谋长远,谋全局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任务,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命脉";把科学研究作为基础支撑,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源泉";把社会服务作为重要路径,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归依";把文化创新作为自觉行动,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灵魂"。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时代内涵 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从关注规模扩张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适度规模发展,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探索。新时代应把握新的历史方位,充分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征、新目标、新征程、新战略和新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
内涵式发展 新时代 新发展理念 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游旭群
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具体含义需要从宏观层面的国家、中观层面的高等教育系统和微观层面的高校三个维度来认识。"双一流"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路径。为此,必须要坚持质量为根、坚持问题为要、坚持需求为先、坚持效率为重、坚持公平为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延东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方针。去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攻方向。一年来,高等教育战线认真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康翠萍 龚洪 于欣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目标、新思路和新战略,无疑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路向标。但是,现实意义上的高等教育领域却面对诸多困境,如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与责任问题、学科建设的定位问题、本科教学机制问题以及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等等。按照内涵式发展所折射的对质量和效益的诉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应理性反思,重新确立和选择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合路向。一是要优化治理结构,厘清治理责任,规划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善治蓝图;二是要优位学科建设,实现学科专业协同发展,建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框架;三是要优创教学机制,注重合作共进,建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优教机制;四是要优育本科人才,明晰核心要素,落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育人愿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瞿振元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并明确要求"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什么是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如何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这些都是当前高等教育界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作为逻辑学上的范畴,"内涵"与"外延"是相对而言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书国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要求教育发展思想、发展水平、发展模式和服务方式都要发生全方位、整体性和本质性的变革、提升和跃迁。实施以质图强战略,从突出优势、增强能力、拓展空间、抓住关键、实施改革、创建生态六个方面集中发力,实施一系列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战略行动,让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更多、满意度更高、安全感更强,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教育强国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之路。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模式转型 以质图强 行动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涵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和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教育强国就其本体特征而言,是由一系列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具体教育领域的强国建设所构成;就其价值特征而言,意味着“通过教育使国家强盛”(石中英,2023),教育强国具有“普遍惠民的重要民生价值”“助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与升级的价值”“提升创造力的科技价值”和“增强文化自信的价值”(朱旭东,2018)等。无论是从本体特征还是价值特征看,职业教育强国都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
强国建设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伍宸 宋永华
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化发展背景下,需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方式转型,以内涵式发展提升国际化办学的质量,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式发展具有理论、政策和实践依据,包含实现手段、办学结果两个维度,需要树立先进理念、构建健全制度、在实践中稳步推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蓝 刘丽
我国高等教育要实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目标,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从结构、技术和制度三个维度分析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才能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路径。具体而言,克服高等教育同质化倾向要遵循"分类指导、特色发展"的思路引领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实现高等教育培养方式转变,消除高等教育行政化弊端要落实"现代大学制度"的理念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