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
- 2023(1400)
- 2022(1263)
- 2021(1165)
- 2020(1035)
- 2019(2473)
- 2018(2595)
- 2017(5340)
- 2016(2981)
- 2015(3373)
- 2014(3432)
- 2013(3529)
- 2012(3226)
- 2011(2935)
- 2010(2956)
- 2009(2780)
- 2008(2656)
- 2007(2393)
- 2006(2181)
- 2005(1985)
- 学科
- 济(15618)
- 经济(15598)
- 业(10181)
- 方法(9007)
- 管理(8925)
- 数学(8239)
- 数学方法(8203)
- 企(7402)
- 企业(7402)
- 中国(5049)
- 劳(4901)
- 劳动(4884)
- 农(4613)
- 财(3386)
- 农业(3348)
- 动(2988)
- 贸(2919)
- 贸易(2919)
- 易(2810)
- 制(2590)
- 人口(2432)
- 动力(2411)
- 学(2404)
- 劳动力(2363)
- 业经(2264)
- 地方(2217)
- 农业劳动(2174)
- 农业人口(2130)
- 银(2031)
- 银行(2019)
- 机构
- 大学(45038)
- 学院(43596)
- 济(20199)
- 经济(19856)
- 管理(17146)
- 理学(15195)
- 理学院(15016)
- 管理学(14691)
- 管理学院(14632)
- 研究(14284)
- 中国(11111)
- 财(9356)
- 京(9070)
- 科学(8442)
- 财经(7706)
- 所(7493)
- 农(7108)
- 经(7042)
- 研究所(6762)
- 经济学(6748)
- 业大(6389)
- 江(6325)
- 中心(6205)
- 经济学院(6078)
- 财经大学(5852)
- 北京(5691)
- 农业(5594)
- 范(5420)
- 师范(5366)
- 商学(5030)
共检索到65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建兰
案情简介■李某于1994年8月被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某保险支公司录用为代办员,1996年4月1日,李某被安排到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某分公司工作。该分公司既未与李某签订劳动合同也未签订委托保险代理人协议。2000年3月李某被派往公司下属办事处任负责人,12月公司给李某下发了聘书,聘其为下属某办事处主任一职,聘期为1年。此后,公司虽然未再给李某发过聘书,但李某一直都在公司下属的办事处任主任。从2001年2月起,李某均代表办事处与公司签订经营管理目标考核责任状。在公司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状中,公司给予办事处以下授权:费用使用权;业务经营管理权;奖金分配权;除营销寿险和附加险赔偿外,1000元以下赔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劳动合同法》在多个方面对劳动关系建立中,以及相应的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协商确定进行了调整或明确。这些变化将直接对用人单位的日常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劳动合同法》在多个方面对劳动关系建立中,以及相应的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协商确定进行了调整或明确。这些变化将直接对用人单位的日常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钱伟兰 孟高飞
案情简介2010年3月,夏某与丙服务社签订劳务协议,约定协议期限为3年,丙服务社为夏某提供非正规就业岗位,但实际用工单位栏、工作岗位栏未作填写。2012年3月,丙服务社因经营期满而注销。乙软件公司与甲服务公司签有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的保安监控承包合同,约定由甲服务公司提供保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蔡昌
案情简介 征某,系江苏省某市某局机关工勤人员,1988年9月到某市某局机关担任办公楼的卫生打扫、开水供应等工作。工作时间达15年,双方未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2003年8月的一天,单位口头通知征某不要再来上班了,征某多次找单位领导,要讨个说法,可单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一、如何界定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关系《劳动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同时发生,没有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苏玉 张立鹏
由确认劳动关系引发的劳动争议,不但在数量上位居前列,而且直接对劳动者的权益产生重大影响,一旦处理不善,将引起当事人的不满,甚至引发恶性劳动关系事件。《劳动合同法》虽然规定了以用工事实作为确定劳动关系的标准,但由于历史原因,当前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存在合意论、事实论等截然相反的处理方式,在判断标准上也分为三种不同标准。本文通过对一则确认劳动关系引发的争议判例进行梳理和评析,力求通过以对劳动关系的理解为基础,明确确认劳动关系的标准,进而提示在确认劳动关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反思为实现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的目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和法官等主体应有的作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