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
- 2023(60)
- 2022(53)
- 2021(42)
- 2020(43)
- 2019(113)
- 2018(112)
- 2017(193)
- 2016(73)
- 2015(117)
- 2014(104)
- 2013(111)
- 2012(86)
- 2011(89)
- 2010(102)
- 2009(90)
- 2008(78)
- 2007(58)
- 2006(58)
- 2005(52)
- 学科
- 业(519)
- 服务(284)
- 济(262)
- 经济(262)
- 服务业(260)
- 技术(209)
- 工作(197)
- 中国(184)
- 管理(172)
- 企(163)
- 企业(163)
- 农(154)
- 读者(145)
- 贸(140)
- 贸易(140)
- 易(139)
- 农业(126)
- 行(112)
- 银(112)
- 银行(112)
- 融(101)
- 金融(101)
- 农业技术(85)
- 技术改造(80)
- 技术经济(80)
- 改造(80)
- 地方(78)
- 特种(76)
- 中国金融(74)
- 业经(72)
- 机构
- 大学(1120)
- 学院(1022)
- 研究(488)
- 管理(447)
- 济(438)
- 经济(425)
- 理学(370)
- 理学院(369)
- 管理学(367)
- 管理学院(367)
- 中国(354)
- 京(274)
- 科学(272)
- 中心(245)
- 图书(239)
- 书馆(234)
- 图书馆(234)
- 所(229)
- 科技(207)
- 财(206)
- 农(205)
- 院(200)
- 研究所(199)
- 江(192)
- 北京(191)
- 技术(184)
- 省(176)
- 州(169)
- 研究院(160)
- 业大(154)
共检索到2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新强
<正>大力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扩大内需平安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加大对居民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一方面,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切入个人消费场景,提供极致体验,助力扩大内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经营效率和风控能力,降低运营成本、人力成本和风险成本,从而降低客户的融资成本,让更多老百姓以更低的利率享受到更加优质且安全的消费金融服务,提升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丽群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内贸流通工作,围绕发展商品生产、运用市场规律、搞活创新流通、提升消费品质等方面,有过重要论述,形成流通惠民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习近平强流通促消费惠民生思想,将为新时代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流通体系、更好迈向流通强国、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关键词:
习近平 强流通 促消费 惠民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浮梁农商村镇银行坚持立足农村,面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以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为己任,切实加强"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自2010年12月开业以
关键词:
农商 市场定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鹰
2011年,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来看,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针对自然灾害频发、农业成本上升、部分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等突出问题,中央及时出台有力、有效的调控措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各地区、各部门同心协力,奋发进取,认真抓好政策贯彻落实,农村经济继续保持2004年以来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统计,2011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新雄
一、2013年回顾(一)能源供需稳定,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预计2013年,能源生产总量比上年增长2.1%。其中,煤炭产量增长1%左右;原油产量约2.1亿吨,增长约2%;天然气产量1170亿立方米,增长约9%;发电量5.35万亿千瓦时,增长7.5%。能源进口量约7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约3.9%。其中,煤炭消费量增长约2.7%;石油表观消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近年来,浙江省物价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发展、稳定物价、保障民生",坚持规范先行、惩防并举,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工作,分行业规范明码标价行为,督促指导各地推进明码实价工作,进一步深化价格公共服务,建立健全稳
关键词:
浙江省物价局 市场价格监管 明码实价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聂振邦
一、"十二五"粮食流通工作基本思路(一)"十二五"时期粮食流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十二五"时期,粮食流通工作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机遇方面: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工作,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粮食省长负责制进一步强化,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配套,1000亿斤粮食增产工程的实施和粮食科技进步,都将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西藏自治区党组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工作,作为强基固本的重大举措之一,从2011年10月正式实施了干部驻村工作。根据区党委统一部署,西藏财政厅自2011年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先后选派多批优秀干部赴曲水村、才纳村、曲甫村、茶巴郎村、扎勒村、勒加库村、亚木村、杰村等地开展驻村工作。根据自治区党委安排,目前还有日喀则市南木林县马格达村、萨嘎县亚卡亚村,那曲市班戈县下地村、琼果村4个驻村点。西藏财政厅强基惠民驻村工作坚持厅党组牵头抓总、整体谋划、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
关键词:
驻村工作队 强基惠民 村“两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雷艳 刁鸿锦 肖鹏 戴笑慧
2013年,对江西省崇义县过埠镇村田心组村民张昆铭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这个在陡水湖漂泊了大半辈子,常年以打鱼为生的"天吊户",第一次拥有了岸上的家。半个世纪前,为支持国家开发赣南钨矿,才二十出头的张昆铭就搬离故土,靠着仅剩的一点田地,守着一方水库过着艰苦的捕鱼生活,住的是渔船,喝的是江水,一年捕捞收入不足万元。"一条船、一家人、一辈子",是他过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黎建新
服务的特性决定服务性企业应创建服务文化。服务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顾客导向、追求优质服务、以人为本、协作与团队精神以及服务创新。服务文化是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对企业的服务绩效也有影响。塑造和创建服务文化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到组织再造、制度调整以及行为模式的转变等。
关键词:
服务文化 竞争优势 文化变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杜晓山
传统的金融业不关注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而要争取高端客户,但对这部分弱势群体在金融领域的服务上,不管是政府还是金融机构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在浙江的沿海发达地区,如新昌县这样的百强县,仍存在金融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更不要说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了。然而,问题的另一方面是,金融行业如果不按照商业化运作,不争取科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辉 胡心怡 常心宇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组织与业务模式的革新,为缓解普惠金融业务风险收益不对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鉴于此,本文利用117家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普惠金融贷款数据,结合商业银行发明专利数据,实证探究了金融科技创新对提升商业银行普惠服务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显著提升了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普惠领域的信贷投放,增强了商业银行普惠服务能力;机制分析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创新在不同发展阶段分别通过促进商业银行技术进步和提升商业银行技术效率来影响普惠服务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有效缓解了普惠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带来的冲击。研究内容丰富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相关研究,并为商业银行兼顾普惠目标与经营目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慧梅 朱维超
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是当下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关键。文章运用2011~2020年中国海关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就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出口比较优势问题展开理论与实证分析。文章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出口比较优势的提升,特别是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的提高对出口比较优势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从作用机制看,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从生产、市场两个维度提升出口比较优势,生产层面表现为出口产品的价格降低和质量提升,市场层面表现为出口产品需求水平的提升和市场覆盖范围的扩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更大程度地促进了非优势出口产品、中高科技含量制成品、东部地区、新基建发达地区及中小微企业出口比较优势的提升。文章的研究对于深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强化出口比较优势进而推动贸易强国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出口比较优势 制成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伟军 郑洁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人力资本的优化和提升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而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核心途径。开放教育通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不同背景和需求的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灵活的学习路径,以应用导向的培养理念、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办学模式、“去中心化”的教学模式以及共建共享的资源供给模式,显著提升了教育的普惠性和效率。然而,确保高质量自主学习、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普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精准国际化办学等方面的挑战仍需解决。开放教育要在理念引领、动力激发、技术变革、教学改革等持续深化,以服务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以泛专业教育为突破,释放大众学习新需求;以AIGC技术为应用,重塑开放学习资源供给模式;以在地国际化为范式,培养学习者的国际视野,驱动普惠性人力资本的高质量提升,培养更多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